浅探怎样上好初中政治探究课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强调对概念、知识的理解,问题的选择主要以完成教材学习任务为目的,面向学科知识,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它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有时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准备工作。
  一、提供调查范围,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
  以初三思想政治课教材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为例,教学重点是我国的人口问题,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教师在启动探究式教学之前,要给学生提供调查范围,做一些问题陈述,列出问题清单,如我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横向比较,我国五次人口普查情况,我国人口特点、现状及其给社会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影响等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及专家采访等形式,在课下进行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学生要把数据材料分类归纳整合,明确变量,学生自己制成网页放在校园网上,资料共享。其间,教师可作咨询指导。同时,教师对在课前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何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等方面要有预设。
  二、做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
  1.巧设起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任何能够形成一个疑惑情境的题目都可以进行探究训练。探究式学习,往往以提出一个令人疑惑的事件为开端。以上面提到的教学实例为例,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展示我国春运期间铁路客运人满为患的录像材料。这个现实问题一下子就引出了我国人口众多的现状带来的种种负面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会产生疑惑,进而会想去解决它。教师可利用这种内在的探究渴望,激发学生对探究对象的兴趣和动机,达到顺利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程序的目的。
  2.依靠问题,推动探究
  在课堂上,当师生共同解决了我国人口问题的特点、现状,分析了我国人口问题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端之后,学生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集中讨论,展开合作式的探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鼓励提问、大胆发言的氛围,使学生大胆地解释材料,假设、挑战证据,或批评对方的研究设想。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当讨论陷于僵局或出现错误方向滑入歧途时,教师可作引导性介入。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动。教师要有步骤、渐进地导向本质问题,使讨论集中在几个要点上。
  3.注意总结,升华认识
  政治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其探究问题的结论有政策倾向性。像初三思想政治课第四課,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关理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时代特征。学生在认识上会存在差距。如果探究的结论较科学和全面,教师可做简单概括性总结。如果学生在结论性的问题上达不到对真理性知识的认识,认识不完整,教师要高瞻远瞩,注意总结和强调。教师对探究问题所得出的结论的强调是其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其作用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只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意识里。”另外,教师应注意升华问题,深层次地把握关键点。
  三、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
  1.倡导协作和平等的精神
  探究式课堂学习是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性探究。合作性探究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有助于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品质,并且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不同的解释。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和宽容,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养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与处世。一个在探究过程方面有着高度技巧的灵活的引导者,会建立起融洽、和谐探究气氛的支持环境和平台,教会学生倾听和提问的技巧,对别人的发言深思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发言机会尽量保持平衡。既要避免有的学生具有极大热情而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敏感性,滔滔不绝阻碍别人的发言;也要避免有的学生寥寥数语,什么也没说清楚的现象;使学生讨论保持平衡。
  2.提供材料帮助,拓宽探究范围
  探究并解决问题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凭借适当的事实和资料,充分借助具体的直觉与经验进行思考。同时,任何一个学生或小组在课下所达到的领域是有限的,学生很难确定探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地位等所有问题。所以,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生所需要的信息类型,根据学生的探究进展,通过录像和电脑展示必需的信息资料。杜威在讲到教师的参与程度问题时指出:“他不应该限制学生作出贡献,而是要在急需的时刻,当儿童经验极为有限时,提供必需的材料。”也就是说,教师要给予学生吸收和保存材料的极大灵活性。而且,教师展示的应是典型的事例,有效地暗示一类事实原则。材料应包括正例和反例。材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探究思维的空间。当学生自主地思考大量的具体的关系中所有包含的共同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时,判断才明确、坚定。
  总之,在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探究活动直接指向过程本身。教师通过引导和支持达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其引导作用和支持作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教师既要使学生获得积极探究真理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正确的道德信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的结合,应是教师追求和努力达到的一种教育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而职业高中是以社会为目标的培养系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非常多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职业高中里,语文教育更应该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从教师自身修养、学生整体素质、情感教育、因材施教、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论述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  關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传授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活力,数学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心理教育中的人格培养方面的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对幼儿心理素质中人格进行培养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幼儿人格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一、幼儿人格发展特征  从心理学来讲,儿童的人格问题是非常庞大的体系,
期刊
数学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認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整体。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处于“自然而和谐”状况,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而教师的仪表与教态、教师的教学语言和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是构成课堂“自然与和谐”的三个主要因素,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谈谈营造“自然与和谐”的方法。  一、教师的仪表与教态 
期刊
摘 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会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显然,如何解决脱节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特别是初一新生各种习惯的培养(也就是做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当前数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学生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就中学学习中教学方法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一、激发学生的成功的欲望  新理念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
期刊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非常注重“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其英语学习而言,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在朗读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朗读是阅读的起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朗读教学呢?我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基本功入手,打好坚实的朗读基础;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中学英语;朗读教学;兴趣;方法  一、从基本功入手,打好坚实的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和解决物理、化学、生物问题的重要的实践活动。无疑,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不足,使学生由被动、机械地操作变为主动探究的活动,学生成了实验教学的主体。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但是,教师不能就因此对学生放任自流,
期刊
摘 要:一堂语文新课的成功,必须注重导入新课的艺术。新课导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新课的导入,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导入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语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象制造一个美妙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如:《在
期刊
班级制的产生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创举,但是长久以来班级中的统一要求和个别学生的差异一直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小班是区别于大班这样一种教育模式而产生的,它和大班的本质区别就是需要切实的关注每一位学生。她就是要利用人数少的优势尽量的调和班级中的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这个矛盾的。  在教学中,提倡学生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式自主学习,可以是接受式,也可以是研究式、体验式等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或同时,加强合作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