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韩寒创作的首部“公路小说”,这部以“我”的足迹为主要线索、以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与“垮掉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品——《在路上》,无论是文本风格抑或精神内核均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拟从两部作品的叙述姿态、主题思想以及叙述手法等方面入手,对文本深层结构里的共通精神进行探究,从而挖掘出能够对当代中国青年起到激励、鼓舞作用的宝贵价值。
关键词:“公路小说” 《在路上》 探索精神
韩寒的首部公路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下简称《1988》)保持了其一贯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的犀利批判,小说情节似乎很简单:“我”开着一辆叫“1988”的旅行车去迎接一位朋友,路上遇到一位妓女——娜娜。故事在前进中缓缓展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与《在路上》相同的元素:公路、汽车、女人……
一、叙述姿态:“反叛”的对话
韩寒在小说的标题里,就明確了他这次的姿态——他要和这个世界“谈谈”。那么,他到底要和世界“谈谈”什么?作品首先介绍了“1988”这辆旅行车名字的由来:“我问他,这是什么时候出厂的车。我的朋友在车的大梁处俯身看了很久,说,1988年。”① 除了这个看似戏谑的情节,我们还可以从“1988”这个年份里,嗅到作者隐藏的意味——在1988年的后一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家选择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道路,以强硬的态度来维护稳定。在发展的这条“国道”上,我们有得有失,显然韩寒的“对话”姿态,正是建立在对这种得失的思考之上。其次,从全书的潜在含义来看,“1988”还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作者在旅途中不停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表达出对过去时光的缅怀,以及与当下荒谬的社会现实相比,80年代理想高扬的可贵特征。因此,这种诘问世界的对话姿态,是“一种与传统截然不同的反抗姿态,这种姿态是这个时代给予年轻一代的厚赠,虽然带有荆棘和危险”②。
而《在路上》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美国社会问题的作品。凯鲁亚克通过《在路上》把焦点放在了“二战”过后的美国社会,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的横行使美国文化被一片反理性、盲目的言论蒙蔽。苦闷的美国青年找不到出路,他们“逃离喧嚣的社会,追求爵士乐疯狂而快速的节奏,陶醉在性爱和吸毒的自我享乐之中”③。《在路上》写的就是“作家本人及几个垮掉分子在美国各地的流浪生活。小说既无结构又无情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曾被人讥为不是写作而是打字,但发表后却引起了轰动”④。它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美国主流话语权威的反叛,正是这种反叛的精神,出现了《在路上》里既像“疯子”又像“圣徒”的迪安,出现了一次次背上行囊出发的作家萨尔。小说中这对伙伴可谓“劣质斑斑”:超速驾驶,倒挂美国旗,偷窃东西,甚至还吸毒……用萨尔的话来说,他的犯罪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地位,“我是个小流氓,为了显示权威——我偷汽车,洋洋得意,那是表现自己地位的心理”⑤。
二、主题思想:追寻与拷问
《在路上》鲜明地体现了“追寻”的主题——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萨尔向往自由洒脱的西部生活,选择放弃现有的安稳来寻找生活的真谛;迪安沉溺于刺激、速度等极端式生活体验。“那是我一生中难得有的最最奇特的时刻: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了。……我只觉得自己仿佛是另外一个人,一个陌生人……”⑥透过萨尔的视角,作者表达了对“自我”的忧虑——人的自我地位和生存价值正在被否定,生命正承受着不可承受之轻,人们无意义又愚昧地活,好像忘了自己还在活着。这时充满野蛮又不失活力的迪安的出现,似乎就是作者对生命意义思考的答案——到西部去,和当地的黑人一起过上随心所欲、自由恣意的日子。迪安和萨尔所追求的,是那种不需要奋力追逐终点的诗意的漫游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他们追寻的过程比结果更具有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萨尔和迪安上的路,实质上是“人生之路,求真之路,也是精神成长之路。所以,‘在路上’象征着垮掉一代永无止境的追寻”⑦。
而《1988》在“上路”中更多地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拷问。“我”与之前的女友孟孟有过关于“温水煮青蛙”的讨论——“我”认为这个俗语是错误的,因为青蛙在温水里只要感到温度上升,就会自己跳出来,这就是现实;而孟孟则用行动颠覆了我的想法,她“赶在青蛙往外跳之前,一把用盖子扣住了锅,旋即把火开到最大”,并表示“这才是现实”。通过这段“触目惊心”的描写,作者向我们表明:在当今社会,也许理想再强大,也逃不过被现实埋葬的命运。孟孟本来是表演系里怀着明星梦的学生,后来在一个野鸡剧组拍摄电视剧时为了成名被潜规则,最后梦想破灭,沦为了妓女。作者通过种种荒诞的遭遇,以及孟孟的悲惨命运,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尽管文中笔调看似幽默、轻松,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沉重”的无奈,对现实感到悲哀而又诉说无门的无奈。在小说的结尾处,“我”找到了娜娜留下的孩子,“小家伙突然对着录音笔喊了一声‘咦’……这第一声,她既不喊爸爸,也未喊妈妈,只是对着这个世界抛下了一个疑问”。孩子的母亲是“有罪”的,她已经被这个时代所吞噬;而这个新生儿则是无罪的,她自降生伊始便对这个世界发出了一声疑问,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拷问。
三、不确定性与象征手法
美国当代文论家哈桑指出,后现代主义其中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它具有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论、散漫性、反讽等多重衍生性含义。不确定性“揭示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品格。这是一种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它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⑧。韩寒丝毫不掩饰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如果有未来,那就是1988——我也不知道”。纵览全文,这种不确定始终贯穿于小说的整个叙述过程之中。在“我”小的时候,丁丁哥哥与我告别,表示要去北方,“和这个世界谈谈”。不幸的是,他死在了这个对话的春天,一个颇具隐喻意味的春天里。除此之外,书中叙述的“不确定性”随处可见,“我”要迎接的那位朋友的身世之谜,孟孟成为全国头牌妓女之后的下落,作者都没有向我们明确交代。尤其是小说最后,“我”的朋友——1988的主人说的话更是意味深长:“记住,1988的机油尺是错的……加机油的时候……照着所有其他汽车来……这台发动机太老了,爆了就不好修了。”我们不禁揣摩起这段话深处的含义——我们的国家就是这一辆1988,“机油尺是错的”,是从苏联那里照搬过来的,加油的时候“照着所有其他汽车就行了”。可见,作者对于未来,是抱着一种“不确定”的态度的——1988年后我们国家的选择是对是错?他也不知道,只能通过“上路”的方式慢慢摸索了。 这种叙述中的“不确定”往往与象征手法结合在一起。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到“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这越来越差的空气,除了指污染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外,更暗指污浊不堪、让人难以呼吸的社会环境;“1988”不仅指代“我”所开的那辆旅行车,更象征着“我”在旅途中不断回忆起的少年时光——我们在受到临时工哥哥欺压的时候掏出宪法“保护”自己未果,肖华哥哥在严打时期因被诬告偷了一辆摩托车而入狱,它们在“我”的记忆里,共同构成了一个隐喻体系;同时,从全書的潜在含义看,“1988”显然还象征着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精神,与路上遇到的种种荒诞对比,这层意味更是成为了作者批判现代社会理想沉沦的有力工具。
《在路上》与象征手法的结合则更为紧密。书中的主人公——萨尔的名字就具有特别的象征意味。他的姓氏英文为paradise,即《圣经》中的伊甸园;他的名字Sal,是Salvation(灵魂拯救)的缩写。萨尔显然是作者笔下关于解放的寓言——人类正是通过“在路上”的探索,才能达到人性的复归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回归到伊甸园时代精神自由的状态。其次,萨尔在路途中灵魂的解放,与基督教里的洗礼仪式有着一定的对应性——基督教徒希望能够洗清自己的罪孽,从而回到上帝身边去。此外,他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同样是他的追求的象征。萨尔多次表明,他要找一个可以与之结婚的女人,一个能够进行深度灵魂交流、志同道合的女人,经过多次的颠沛流离,萨尔从劳拉身上看到了他“一直在寻找而且找了很久的纯洁、温柔、可爱”⑨。正是多年探索的失败与痛苦,使萨尔的思想变得成熟起来,从而能够发现、认识和珍惜人身上的可贵之处。
结语
迪安曾问萨尔,“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⑩《在路上》问世的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勇于探索理想、追求自由,“永远在路上”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精神追求的符号。韩寒的公路小说《1988》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无疑也是“在路上”式的,体现了他创作上的渐趋成熟和对现实的勇于担当,同时也体现出——文学关注现实、超越传统的精神内核是超越阶级、国家和时代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① 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页。(以下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该书,不再另注)
② 田忠辉:《姿态:边走边说——读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第130页。
③ 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554页。
④ 曹顺庆:《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页。
⑤⑥⑨⑩ [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第21页,第314页,第321页。
⑦ 肖明翰:《垮掉一代与〈在路上〉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67页。
⑧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0页。
作 者:薛展鸿,广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公路小说” 《在路上》 探索精神
韩寒的首部公路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下简称《1988》)保持了其一贯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的犀利批判,小说情节似乎很简单:“我”开着一辆叫“1988”的旅行车去迎接一位朋友,路上遇到一位妓女——娜娜。故事在前进中缓缓展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与《在路上》相同的元素:公路、汽车、女人……
一、叙述姿态:“反叛”的对话
韩寒在小说的标题里,就明確了他这次的姿态——他要和这个世界“谈谈”。那么,他到底要和世界“谈谈”什么?作品首先介绍了“1988”这辆旅行车名字的由来:“我问他,这是什么时候出厂的车。我的朋友在车的大梁处俯身看了很久,说,1988年。”① 除了这个看似戏谑的情节,我们还可以从“1988”这个年份里,嗅到作者隐藏的意味——在1988年的后一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家选择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道路,以强硬的态度来维护稳定。在发展的这条“国道”上,我们有得有失,显然韩寒的“对话”姿态,正是建立在对这种得失的思考之上。其次,从全书的潜在含义来看,“1988”还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作者在旅途中不停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光,表达出对过去时光的缅怀,以及与当下荒谬的社会现实相比,80年代理想高扬的可贵特征。因此,这种诘问世界的对话姿态,是“一种与传统截然不同的反抗姿态,这种姿态是这个时代给予年轻一代的厚赠,虽然带有荆棘和危险”②。
而《在路上》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美国社会问题的作品。凯鲁亚克通过《在路上》把焦点放在了“二战”过后的美国社会,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的横行使美国文化被一片反理性、盲目的言论蒙蔽。苦闷的美国青年找不到出路,他们“逃离喧嚣的社会,追求爵士乐疯狂而快速的节奏,陶醉在性爱和吸毒的自我享乐之中”③。《在路上》写的就是“作家本人及几个垮掉分子在美国各地的流浪生活。小说既无结构又无情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曾被人讥为不是写作而是打字,但发表后却引起了轰动”④。它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美国主流话语权威的反叛,正是这种反叛的精神,出现了《在路上》里既像“疯子”又像“圣徒”的迪安,出现了一次次背上行囊出发的作家萨尔。小说中这对伙伴可谓“劣质斑斑”:超速驾驶,倒挂美国旗,偷窃东西,甚至还吸毒……用萨尔的话来说,他的犯罪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地位,“我是个小流氓,为了显示权威——我偷汽车,洋洋得意,那是表现自己地位的心理”⑤。
二、主题思想:追寻与拷问
《在路上》鲜明地体现了“追寻”的主题——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萨尔向往自由洒脱的西部生活,选择放弃现有的安稳来寻找生活的真谛;迪安沉溺于刺激、速度等极端式生活体验。“那是我一生中难得有的最最奇特的时刻: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了。……我只觉得自己仿佛是另外一个人,一个陌生人……”⑥透过萨尔的视角,作者表达了对“自我”的忧虑——人的自我地位和生存价值正在被否定,生命正承受着不可承受之轻,人们无意义又愚昧地活,好像忘了自己还在活着。这时充满野蛮又不失活力的迪安的出现,似乎就是作者对生命意义思考的答案——到西部去,和当地的黑人一起过上随心所欲、自由恣意的日子。迪安和萨尔所追求的,是那种不需要奋力追逐终点的诗意的漫游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他们追寻的过程比结果更具有意义。我们可以看出,萨尔和迪安上的路,实质上是“人生之路,求真之路,也是精神成长之路。所以,‘在路上’象征着垮掉一代永无止境的追寻”⑦。
而《1988》在“上路”中更多地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拷问。“我”与之前的女友孟孟有过关于“温水煮青蛙”的讨论——“我”认为这个俗语是错误的,因为青蛙在温水里只要感到温度上升,就会自己跳出来,这就是现实;而孟孟则用行动颠覆了我的想法,她“赶在青蛙往外跳之前,一把用盖子扣住了锅,旋即把火开到最大”,并表示“这才是现实”。通过这段“触目惊心”的描写,作者向我们表明:在当今社会,也许理想再强大,也逃不过被现实埋葬的命运。孟孟本来是表演系里怀着明星梦的学生,后来在一个野鸡剧组拍摄电视剧时为了成名被潜规则,最后梦想破灭,沦为了妓女。作者通过种种荒诞的遭遇,以及孟孟的悲惨命运,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尽管文中笔调看似幽默、轻松,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沉重”的无奈,对现实感到悲哀而又诉说无门的无奈。在小说的结尾处,“我”找到了娜娜留下的孩子,“小家伙突然对着录音笔喊了一声‘咦’……这第一声,她既不喊爸爸,也未喊妈妈,只是对着这个世界抛下了一个疑问”。孩子的母亲是“有罪”的,她已经被这个时代所吞噬;而这个新生儿则是无罪的,她自降生伊始便对这个世界发出了一声疑问,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拷问。
三、不确定性与象征手法
美国当代文论家哈桑指出,后现代主义其中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它具有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论、散漫性、反讽等多重衍生性含义。不确定性“揭示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品格。这是一种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它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⑧。韩寒丝毫不掩饰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如果有未来,那就是1988——我也不知道”。纵览全文,这种不确定始终贯穿于小说的整个叙述过程之中。在“我”小的时候,丁丁哥哥与我告别,表示要去北方,“和这个世界谈谈”。不幸的是,他死在了这个对话的春天,一个颇具隐喻意味的春天里。除此之外,书中叙述的“不确定性”随处可见,“我”要迎接的那位朋友的身世之谜,孟孟成为全国头牌妓女之后的下落,作者都没有向我们明确交代。尤其是小说最后,“我”的朋友——1988的主人说的话更是意味深长:“记住,1988的机油尺是错的……加机油的时候……照着所有其他汽车来……这台发动机太老了,爆了就不好修了。”我们不禁揣摩起这段话深处的含义——我们的国家就是这一辆1988,“机油尺是错的”,是从苏联那里照搬过来的,加油的时候“照着所有其他汽车就行了”。可见,作者对于未来,是抱着一种“不确定”的态度的——1988年后我们国家的选择是对是错?他也不知道,只能通过“上路”的方式慢慢摸索了。 这种叙述中的“不确定”往往与象征手法结合在一起。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到“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这越来越差的空气,除了指污染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外,更暗指污浊不堪、让人难以呼吸的社会环境;“1988”不仅指代“我”所开的那辆旅行车,更象征着“我”在旅途中不断回忆起的少年时光——我们在受到临时工哥哥欺压的时候掏出宪法“保护”自己未果,肖华哥哥在严打时期因被诬告偷了一辆摩托车而入狱,它们在“我”的记忆里,共同构成了一个隐喻体系;同时,从全書的潜在含义看,“1988”显然还象征着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精神,与路上遇到的种种荒诞对比,这层意味更是成为了作者批判现代社会理想沉沦的有力工具。
《在路上》与象征手法的结合则更为紧密。书中的主人公——萨尔的名字就具有特别的象征意味。他的姓氏英文为paradise,即《圣经》中的伊甸园;他的名字Sal,是Salvation(灵魂拯救)的缩写。萨尔显然是作者笔下关于解放的寓言——人类正是通过“在路上”的探索,才能达到人性的复归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回归到伊甸园时代精神自由的状态。其次,萨尔在路途中灵魂的解放,与基督教里的洗礼仪式有着一定的对应性——基督教徒希望能够洗清自己的罪孽,从而回到上帝身边去。此外,他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同样是他的追求的象征。萨尔多次表明,他要找一个可以与之结婚的女人,一个能够进行深度灵魂交流、志同道合的女人,经过多次的颠沛流离,萨尔从劳拉身上看到了他“一直在寻找而且找了很久的纯洁、温柔、可爱”⑨。正是多年探索的失败与痛苦,使萨尔的思想变得成熟起来,从而能够发现、认识和珍惜人身上的可贵之处。
结语
迪安曾问萨尔,“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⑩《在路上》问世的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勇于探索理想、追求自由,“永远在路上”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精神追求的符号。韩寒的公路小说《1988》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无疑也是“在路上”式的,体现了他创作上的渐趋成熟和对现实的勇于担当,同时也体现出——文学关注现实、超越传统的精神内核是超越阶级、国家和时代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① 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页。(以下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该书,不再另注)
② 田忠辉:《姿态:边走边说——读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第130页。
③ 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554页。
④ 曹顺庆:《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9页。
⑤⑥⑨⑩ [美]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第21页,第314页,第321页。
⑦ 肖明翰:《垮掉一代与〈在路上〉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67页。
⑧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0页。
作 者:薛展鸿,广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