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搞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揭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分析了造成这种转狂的原因,并提出了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 因素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在校学生的主体人群,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成为热点,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林森浩案警示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抓好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而且要扎扎实实的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学生心里健康的含义和心理问题的表现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就其外部表现形式而言,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在社会的实际生活、学习、工作、社交中的良好表现,是人的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交流、行为交往中特有的精神面貌。就心理健康的内部结构而言,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智力、平和而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适应社会环境的气质等。它是身心和心灵的和谐统一。一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就能在逆境中不断完善自己,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努力为社会服务,并能是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
2、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自弃、性格脆弱 高职学生是一批没有被本科院校录取自认为是落榜生的人群,进入学校后有一种落魄心态,情绪低落,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没信心,对前途感到迷茫,觉得人生毫无目标,精神萎靡不振,心情郁闷,加上独立住校生活后部分学生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就会手足无措,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遣,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2)狭隘独尊、行为偏激 这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排他心理强,情感冷漠,性格固执, 缺少理性。 一旦觉得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很容易失去理智,往往以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现象是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比较严重的一种。
(3)疑心严重、自我封闭 这部分学生对任何人任何事都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主要表现在性格孤僻,难以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兴趣,情绪压抑,有潜在的出走和自绝倾向。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有关。
1、学生个人自身原因。第一,他们认为高职学历低,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学习上就会松懈,得过且过,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出现苦闷、彷徨的心态,第二,学生从在家依赖父母照顾到自己在校独立生活,性格孤僻不合群,排外,遇到事情就会情绪不稳定茫然失措等,最后,学生认为高职学历低,将来就业就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劳动,对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会产生挫折感,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也没有能力解决,精神长期压抑苦闷,导致没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2、家庭教育原因。在升学、前途的驱动下,家长只一味的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在教养方式上仅采取简单粗暴的独裁手段,这让子女慢慢产生敌对、暴怒、偏执的不健康品质,而当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又会将精力转移到对孩子生活及经济的照顾和帮助上,而对其在校的表现和心理成长忽略。
3、学校和社会环境原因。目前,大多数院校没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加上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不明确,只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和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疏导,而大部分学生的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有了问题再解决而不是预防。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教育原则。
三、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领导重视,层层落实,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竿子到底的组织保障
建立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体,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广泛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2、加强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完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它应有一套长远的教育配套措施,那么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必须打破普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建立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模式,即长期教师与临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这样有利于学生直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而不需要另外参加培训。
3、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课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信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任务,也是其他任课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课教学将结合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可在授课中恰当的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授课内容中,可以有效地防范学生因学习的困惑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帮助,课下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共事、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发生心力健康问题的几率。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职业教育研究.
[3]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湖南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陈莉(1981—),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现主要从事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方面工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 因素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在校学生的主体人群,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成为热点,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林森浩案警示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抓好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而且要扎扎实实的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学生心里健康的含义和心理问题的表现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就其外部表现形式而言,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在社会的实际生活、学习、工作、社交中的良好表现,是人的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交流、行为交往中特有的精神面貌。就心理健康的内部结构而言,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智力、平和而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适应社会环境的气质等。它是身心和心灵的和谐统一。一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就能在逆境中不断完善自己,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努力为社会服务,并能是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
2、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自弃、性格脆弱 高职学生是一批没有被本科院校录取自认为是落榜生的人群,进入学校后有一种落魄心态,情绪低落,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没信心,对前途感到迷茫,觉得人生毫无目标,精神萎靡不振,心情郁闷,加上独立住校生活后部分学生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就会手足无措,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遣,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2)狭隘独尊、行为偏激 这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排他心理强,情感冷漠,性格固执, 缺少理性。 一旦觉得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很容易失去理智,往往以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现象是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比较严重的一种。
(3)疑心严重、自我封闭 这部分学生对任何人任何事都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主要表现在性格孤僻,难以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兴趣,情绪压抑,有潜在的出走和自绝倾向。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有关。
1、学生个人自身原因。第一,他们认为高职学历低,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学习上就会松懈,得过且过,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出现苦闷、彷徨的心态,第二,学生从在家依赖父母照顾到自己在校独立生活,性格孤僻不合群,排外,遇到事情就会情绪不稳定茫然失措等,最后,学生认为高职学历低,将来就业就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劳动,对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会产生挫折感,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也没有能力解决,精神长期压抑苦闷,导致没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2、家庭教育原因。在升学、前途的驱动下,家长只一味的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在教养方式上仅采取简单粗暴的独裁手段,这让子女慢慢产生敌对、暴怒、偏执的不健康品质,而当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又会将精力转移到对孩子生活及经济的照顾和帮助上,而对其在校的表现和心理成长忽略。
3、学校和社会环境原因。目前,大多数院校没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加上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不明确,只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和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疏导,而大部分学生的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有了问题再解决而不是预防。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教育原则。
三、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领导重视,层层落实,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竿子到底的组织保障
建立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体,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广泛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2、加强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完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它应有一套长远的教育配套措施,那么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必须打破普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建立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模式,即长期教师与临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这样有利于学生直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而不需要另外参加培训。
3、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课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信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教师的任务,也是其他任课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课教学将结合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可在授课中恰当的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授课内容中,可以有效地防范学生因学习的困惑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帮助,课下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共事、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发生心力健康问题的几率。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职业教育研究.
[3]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湖南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陈莉(1981—),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现主要从事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