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经关节的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机 构】
:
214062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214062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214062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214062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214062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214062 无锡市手外科医院,
【出 处】
:
中华手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5年11期
其他文献
介绍应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外固定器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17例。该固定器由带连接轴的螺杆、弧形板、针座、半螺纹骨针组成。手术方法:在骨折近、远端骨干或骨头上,分别在间距10mm处各钻入2枚半螺纹骨针,穿过对侧骨皮质后将针尾穿入骨针基座固定于弧形板,通过连接轴调节骨折端对位。平均固定时间41.3天,平均随访9.3个月,拇指功能与健侧相比,恢复85%以上12例;77%〜84%4例,差1例。此固定器使用方便
指骨原发性骨内腱鞘巨细胞瘤较罕见,本院曾收治4例,作一报道。其临床特征是患指指骨增粗,有隐痛感。X线片显示指骨皮质骨膨胀性变薄,极似指骨内生软骨瘤。组织学特征是组织细胞性基质细胞增殖,胞浆呈网状空泡样改变,并有散在的多核巨细胞存在。诊断时需与骨巨细胞瘤相鉴别。4例均行病灶刮除加酒精灭活植骨治疗,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复发。指骨内原发性腱鞘巨细胞瘤主要诊断依据必须结合病理改变及X线
分析108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传导测定结果,以求最敏感的电诊断指标。比较108例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肘至腕的运动传导速度测定及指至腕部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三项。指标异常检测率,表明拇指至腕段的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电诊断参量。108例中伴有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的占10.5%。同组病例无症状上肢出现电生理异常者为20%,指示有亚临床的腕管部神经卡压存在的可能。
报告8例少见的指甲以外的血管球瘤,均经手术切除,症状消失。指出在身体其它部位,特别是四肢,出现固定的局部疼痛,与温度变化有关,局部被碰撞及按压可产生剧烈疼痛者,均应考虑为血管球瘤而进行手术探查。
为设计以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掌骨瓣移位,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有恒定的吻合支,并发出1〜3条小分支至2〜5掌骨基底部。临床应用掌背动脉蒂逆行掌骨瓣移位治疗指骨骨折不连接6例,掌骨瓣最大1.2cm×0.8cm×0.8cm,最小0.7cm×0.5cm×0.5cm。指骨均在2.5~3个月内骨性愈合,经术后8〜10个月随访,按TAM标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
骨血管瘤发生于长骨较少,为研究其临床、X线特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对12例患者病史进行了分析。本组患者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25.5岁,病程6〜28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疼痛,活动时可加重。X线诊断特征:病变位于长骨一端,骨髓腔膨胀,骨纹理粗大,偏心性生长时骨皮质侵蚀。根据肿瘤大小,累及周围软组织程度可采用肿瘤大块切除、肿瘤骨段切除、瘤段及受累肌群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