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体育教学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多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事实证明:单调划一、缺乏生机的体育课堂教学已不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种人为地去制造符合检查要求的心率曲线使体育课失去了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本色,实施“快乐体育”课堂教学,能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并深受学生的喜爱。
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使学生在体育教育中主动学习和愉快发展。
一、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自选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依据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有关原理,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构建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活动基础、兴趣爱好,在师资、场地、设备允许的情况下,经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并非体育教师可以大撒把,让学生上自由课,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和有所特长的体育活动项目中运动,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愉悦。为了摸索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方法,针对本人的专长开设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身体素质等课程。在开学初期由学生选择其中3-4项,教师适当调整,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及各考核内容和标准。在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选项满意程度和学生对项目的设计以及选项后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据此分析选项教学的长处和不足,补充和完善教学形式,从而使选项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由于中学体育课的活动项目不是很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使一部分学生无项目可选或只能跟随别人选择,选不到自己所满足的项目。这就要求在今后的项目设计中要全方位考虑,调整项目的内容,作到项目兼顾竞技性和娱乐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奖罚分明,游戏对抗
1.调整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对训练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采取比较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与引导学生进入流畅的心理状态。
2.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给达到适当难度教学目标的学生一定的奖励,给达不到适当难度教学目标的学生一定处罚,旨在激发兴趣,调动潜能,增强意义感。
3.对抗法与比赛法。教学时可以以对抗或比赛的形式去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调动人格力量。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均倡导“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那种“只说不练、只听不做、只想不动”的方法早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必须通过对抗和比赛的手段,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游戏法。以游戏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培养有利于引发流畅体验的课堂氛围。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专项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觉、积极锻炼的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示范创境
体育理论的传授,仅靠老师的讲解,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信息量。利用多媒体,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和经典比赛场面的播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景动情的状态中,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身体特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情境教学使学生想上课,甚至达到等不及的程度,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
比如篮球课具有人多,球多,场地大,学生好奇心强,兴奋性高,喜欢不时地尝试各种动作等特点。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多活动、多练习,就要尽可能精简教学内容。再之,每周1次体育课无法满足健身的需要。篮球教学应注意诱导和促使学生在课外参加篮球活动。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按实用的原则来精简教学内容。具体而言,从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可以发现几个特点:半场活动多,全场活动少;简单的或单个的技术运用多,复杂的或组合的技术运用少;简单配合偶尔出现,基本战术几乎不见。多数学生在课外篮球活动中用不上的或者在短期内难以学会的东西应该删减。
“快乐体育”是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的,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变革、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及参与状态的变化,在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快乐体育”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就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则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事情能够持之以恒,进而得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使学生在体育教育中主动学习和愉快发展。
一、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自选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依据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有关原理,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构建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活动基础、兴趣爱好,在师资、场地、设备允许的情况下,经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并非体育教师可以大撒把,让学生上自由课,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和有所特长的体育活动项目中运动,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愉悦。为了摸索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方法,针对本人的专长开设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身体素质等课程。在开学初期由学生选择其中3-4项,教师适当调整,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及各考核内容和标准。在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选项满意程度和学生对项目的设计以及选项后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据此分析选项教学的长处和不足,补充和完善教学形式,从而使选项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由于中学体育课的活动项目不是很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使一部分学生无项目可选或只能跟随别人选择,选不到自己所满足的项目。这就要求在今后的项目设计中要全方位考虑,调整项目的内容,作到项目兼顾竞技性和娱乐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奖罚分明,游戏对抗
1.调整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对训练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采取比较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与引导学生进入流畅的心理状态。
2.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给达到适当难度教学目标的学生一定的奖励,给达不到适当难度教学目标的学生一定处罚,旨在激发兴趣,调动潜能,增强意义感。
3.对抗法与比赛法。教学时可以以对抗或比赛的形式去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调动人格力量。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均倡导“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那种“只说不练、只听不做、只想不动”的方法早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必须通过对抗和比赛的手段,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4.游戏法。以游戏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培养有利于引发流畅体验的课堂氛围。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专项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觉、积极锻炼的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示范创境
体育理论的传授,仅靠老师的讲解,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信息量。利用多媒体,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和经典比赛场面的播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景动情的状态中,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身体特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情境教学使学生想上课,甚至达到等不及的程度,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
比如篮球课具有人多,球多,场地大,学生好奇心强,兴奋性高,喜欢不时地尝试各种动作等特点。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多活动、多练习,就要尽可能精简教学内容。再之,每周1次体育课无法满足健身的需要。篮球教学应注意诱导和促使学生在课外参加篮球活动。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按实用的原则来精简教学内容。具体而言,从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可以发现几个特点:半场活动多,全场活动少;简单的或单个的技术运用多,复杂的或组合的技术运用少;简单配合偶尔出现,基本战术几乎不见。多数学生在课外篮球活动中用不上的或者在短期内难以学会的东西应该删减。
“快乐体育”是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的,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变革、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及参与状态的变化,在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快乐体育”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就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则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事情能够持之以恒,进而得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