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机制站在全局高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纳入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当中,三个环节不可或缺,有机衔接,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连续性、有效性,为国家输送了品学兼优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 企业培养 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闫学军(1968- ),女,辽宁营口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王建(1963- ),女,安徽滁州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教学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004)葛立杰(1976- ),男,河北曲阳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教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1-0063-02
  一、问题的提出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2010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根据“卓越计划”实施目标,各参与高校需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未来工业界的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工程职业道德等素质的重要任务。实施“卓越计划”,制定学校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革新,不可避免地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纳入到统筹范围之内。但是,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无论是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从实践教学的落实以及企业培养等方面,都无法适应或没有准备好适应“卓越计划”培养的要求,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了更好地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我们站在全局高度,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超越“专业教育”的狭窄视野,在“素质教育”框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并实施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的内涵及具体实施
  (一)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的内涵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是以“卓越计划”为背景,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整体和系统角度出发,在重置课程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分散到1~5学期上)的基础上,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个联动的培养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交叉衔接,以完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任务,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素质和能力基础。其中,在课堂教学阶段,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方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素质;同时,督促教师做实实践教学和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任务。通过三个课堂的有序展开,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永续培养目标。
  (二)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的具体实施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个课堂的培养是依次并交叉逐步展开的,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重置、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展开、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企业阶段的素质培养等。
  1.课程体系的重置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落实“卓越计划”各项改革和创新的前提和基本点。课程体系改革牵涉面广,是一项需要涉及所有教师广泛参与才能完成的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因为要打破传统思维和原有课程体系,不仅会受到来自教师的抵触,还会受到原有政策、法规的约束,改革难度和阻力较大。自2009年以来,我校教务处克服阻力对传统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重构。实行弹性学分制,构建了分阶段实施的“3+X”课程体系。学生前3年实行两学期制,所学课程分为文化素质教育群课、基础教育群课、专业平台群课、专题选修课群四大课群,总学时控制在2400学时内,此外还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及军训、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各类课群占总学时的比例大致为:文化素质课群占到5%左右,基础教育课群占到55%左右,专业平台课群占到30%左右,专题选修课群占10%左右。并且,教务处联合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社科院)对院里所涉及的文化素质课群、思想理论教育课群等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重构,由原来的1~2学期开设变革为1~5学期开设,课程体系的重置改革兼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永续性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2.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展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我校社科院在所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通识教育课程中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方式的改革。从2007年开始,我们首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开始试点,提出并实践了“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实践效果较好,之后,学院在所有开设的课程中进行推广。“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依据“问题解决”的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情景,要求学生建立研究小组,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及生生、师生互动等方式,达成师生、生生间辩难、研讨、探究结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规律,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以问题为基轴、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同时,对学生的成绩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成性评价方式给定学生的成绩。通过进行研究型教学方式的改革,我们发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素质和能力,交流、协调、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通识教育中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与专业教育相互配合,取得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3.课外实践的有效实施。理论教育与文化认同归之根本乃为实践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判断理论正确与否,也才能真正达到去伪存真、自觉认同与接收。长期以来,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社科院配合校团委、学生处组织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先进人物给学生介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成果,畅谈工作、人生的体会或与师生开展直接交流和研讨;结合专业实习到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调研工作;结合暑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创建和指导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并开展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调研河北” “挑战杯”等国家和省级创新实践活动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3年起,我校社科院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一年级暑假进行,时间为两周,计2学分。为避免实践教学流于空泛,社科院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纳入到社科院课程管理系统当中,由主管教学副院长和各部主任统一领导并负责落实,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方式。另外,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学校每年在社科院教师批改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按1~1.5%的比例评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优秀社会调研报告”,推荐到学校申报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并将好的调研报告整理成文集出版。丰富多彩并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及合作等诸多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为今后进入企业实习积累了经验。   4.企业阶段的素质培养。实施“卓越计划”,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深度参与对学生的培养,包括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编写专业教材等,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着力培养学生具备高超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质。自2003年以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大的系统改革,逐步形成了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企业需求的“3+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是指学生入学前三年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1”是指在第四年进入企业,结合工程人才培养特点,“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在企业实习阶段,为保证学生培养质量,首先,可以建立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校带班导师),企业导师除了培养学生工程知识和能力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工程素质。有的企业还建立了师徒制,要求优秀员工与学生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并定期进行“优秀师徒”的评选。学校带班导师(专业教师担任)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和辅导员一起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其次,根据学生实习的单位、岗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5~10人一组),设立专职小组长,要求学生不定期召开小组会,及时进行心得交流,并建立小组长定期汇报制度。另外,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及导师共同评选出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员,邀请优秀学员回校与在校大学生们进行恳谈、交流。同时,还适当组织在校大学生去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上述措施获得了企业和学生的认可,极大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年来,我们的学生屡次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第三课堂)是三个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环环相扣,将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实做好,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特点与优势
  第一,关注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改革作为实施“卓越计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配合高校根据国家未来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具备思想理论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工程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改革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大系统,根据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顺序,将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第三课堂)看成是三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动态、可控的子系统。其间,要求教师必须做实三个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最优效果。这种改革可以丰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第三,实现了教学相长。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更要有学习掌握先进专业知识的热情和能力。通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发掘学生潜能,在与学生进行的密切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培养下一代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师——“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7).
其他文献
我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面向"生物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神经生理学>,1997年国务院新的学科目录颁布后,<神经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下属的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更加受到重视,现已成为"
观察大鼠严重烫伤对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探讨NGF对烫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SD大鼠侧脑室埋管,成分假烫组、烫伤组、烫伤+NGF小剂量组、烫伤+NGF大剂量组;大鼠在麻醉下造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由于教学进度相对较快、课程内容也较为复杂,因此其实际教学效果往往很容易受到影响,而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使复
以往报道表明,褪黑激素(melatonin,MEL)对癫痫活动有作用,但结果并不一致。有实验表明MEL有抗痫,也有证据支持MEL有促痫作用。本文用海马内微量注射的方法,观察了MEL对青霉素所致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是
用多管微电极技术,在麻醉,自主呼吸的成年大鼠观察了微电泳谷氨酸(L-Glu),γ氨基丁酸(GABA)及其拮抗剂DL-2-氨基-5-磷酸戊酸(AP-5),荷包牡丹碱(BFIC)对前包氏复合体(pre-Botzingercomplex,preBotc)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并测试了AP-5,BIC分别为L-Glu,GABA效应的阻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在孤独症儿童的教学中还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孩子,使孩子乐于学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生性好动,他们往往把体育课当成了课间活动,不守纪律,不受约束,显得特别自由,如果教师听之任之,那就成了“放羊式”的课堂了。这样的体育课是要不得的,既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体育课不能没有组织,那么,我们体育教师要如何把孩子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孩子们喜欢上体育课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体育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要
一节成功的品德课不仅需要教师有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教师有深入挖掘教材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的,对于教材,不能以“填鸭子”的形式充塞孩子的头脑,当教师一遍又一遍传授给学生似懂非懂的道理时,不妨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和加工,适合孩子们的“胃口”,因地制宜,将品德课引向室外,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只有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才会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真实体验。笔者结合自己
本工作旨在研究P物质和生长抑素在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功能分化,在支配后二头半腱肌(PBST)的α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的PBST神经细束上,记录皮下电刺激(0.2ms,3V,1Hz)诱发的屈反射性发放(PBST反应)。伤害性重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