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型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偏重专业课而忽视文化基础课。而历史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和汉唐盛世,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风俗节令。本文从三个维度的课程观,对“风俗节令”教学进行有效尝试。
关键词: 风俗节令 阐明的课程 体现的课程 体验的课程
有关“风俗节令”的教学内容,首次出现在人教版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第九章里。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德育、能力三项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是基础,德育是根本,能力是关键。笔者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一直在思索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及新课改理念?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真正落实?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并尽可能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本文以“风俗节令”教学为例,借“阐明的课程”、“体现的课程”、“体验的课程”三个维度,试图在教学活动当中完整地说明课程观,以期同仁多多指正。
一、阐明的课程:
教学活动一: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阐明的课程”,是指教师不仅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将要采取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而且能够非常清楚地阐明其中的道理,让别人对你要那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和理由(为什么),能够听个明明白白。它偏重国家价值的维度,追问究竟以什么为目标。
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或许是有关民俗学的知识第一次在教材中亮相,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或许是学生对“风俗节令”情有独钟,颇有好感。笔者选择这一节内容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从两方面考虑的:其一,本节内容相对容易,教学重点在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及习俗。在教学构想和活动设计中,把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种乐闻趣事,淋漓尽致地用文学诗歌的形式反映和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者王安石通过《元日》这首诗,表达春节里人们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和喜悦心情。经老师稍微点播,学生不但了解诗的意境,而且在头脑中留下春节的印象。倘若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使这堂课枯燥乏味。其二,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的优势,大力挖掘新知识、新信息、新资料。针对班上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着眼于实地调查,帮助学生把自己本地区、本民族的风土人情、节日习惯详实地通过收集、整理,完成一篇具有参考学术价值和欣赏作用的文章,一旦入选,则刊登在我校校刊《红河师苑》风物介绍栏目里或推荐到其他刊物上发表,并把它以传统作业保留起来。另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作清本正源的探讨。
除此之外,学生把那些既鲜活又真实的民俗、民风带进课堂,丰富了节日种类,活跃了课堂气氛。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利浦菲指出:“学生要通过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认识民俗学知识和掌握本节课内容,促使他们将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体现的课程
教学活动二:目标渗透思想教育。
“体现的课程”:偏重教师展现的维度,追问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就是最具体的“体现的课程”。
本节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教育学生。
首先,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例如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的民族节日——春节。我国劳动人民把春节也叫做“过年”,它象征着团结、兴旺,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希望,反映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
其次,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义轻利、和睦团结、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热爱祖国、尊老敬贤、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相对春节的家人团聚,端午的爱国欢庆,中秋的期盼团圆,清明的核心是缅怀先祖。每逢清明时节,那种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前往亲人坟茔扫墓祭祖的感人场面,那种年年岁岁“生死两相隔,思念无尽时”的痴痴怀念,都是中华民族对祖先表达感恩和追念情愫的最真挚的情感宣泄。
清明节源于周秦,又名“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古往今来,清明节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对家庭的尊崇,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使其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把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寒食节)与忠君之臣介子推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附上师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做成关于“风俗节令”的课件,达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效果。
再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源于古老的传说,有的源于习俗,有的则源于宗教。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这里是原始农耕梯田文明的故乡。就读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红河州十三个县市,大部分学生是本土的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学生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一位来自绿春县的哈尼族学生讲述了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年:哈尼语叫“矻扎扎”节,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为期三至六天。节日里寨子里的人们杀猪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每逢节日到来,哈尼族人家少不了备有三样菜: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紫花菜。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喝米酒、吃美味、唱哈巴。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内容的哈巴:过年,就唱过年的来历;盖房子、就唱房子怎么盖,最先在这里盖房子的老袒公是谁;结婚,哈巴歌手就告诫新郎和新娘应当如何相爱,如何生儿育女。还要教人们年月如何推算,四季如何划分,以及农活如何安排,等等。 哈尼人家与汉族人家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哈尼十月年)、“矻扎扎”(六月年)、昂玛突节(祭龙)。关于六月年的来历、哈尼族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在远古时代,哈尼族崇拜一个名叫威咀的“神爷”,每年五、六月间,他都要到各山寨巡视,看看人、牲畜和庄稼,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了表示对威咀的虔诚,哈尼人扛夹秋千,给他做骑的“白马”。采回松枝、青草、皮菜、筹办丰盛的饭菜和马料,迎接他进寨,并架起飞转的“磨秋”,以驱害除邪,保护山寨的安宁。从此世代相传,逐步演变成为哈尼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当然,这些传统节日,虽然不免掺杂封建迷信,神秘朦胧和迷离浪漫的成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数已逐渐淘汰封建迷信的内容,转化为祝吉纳福的娱乐礼仪节日,主流健康清新,情调美好向上,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部分,从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的课程
教学活动三: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体验的课程”:偏重学生感受的维度,追问怎样的学习才有效。它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或者亦可对应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改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进行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阵地。
1.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笔者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除了老师必须重点讲述的内容外,教材中还有一些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补充材料,如小字部分、摘录的史料及插图等。老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适当提出几道思考题:列举我国六大传统节日;设计一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表,等等。这样有步骤、有计划地,一步步把学生引上自学之路。(2)推荐几本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借阅,并把所介绍的参考书目罗列在黑板上。通过指导学生查看适用的书籍和资料,便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3)将课文内容和课外自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明确:教材中由于受篇幅限制,不能把古今中外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民俗学的丰富知识编进教科书里。(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学习渠道继续深入学习探究,但要正确运用教科书,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而求诸课外读物。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自学能力自然会稳步提高。
2.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真正反映传统中师教学四大块的有机结合,笔者在教学本节内容时腾出一定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民族文化,流传至今;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学生靠平时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纷纷写出讴歌新时代风貌、赋予现代气息的一幅幅春联,一件件剪纸作品别出心裁、赏心悦目。一位自称阿细支系的彝族男生,用真实、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他家乡的人们过火把节的情景,兴奋之余,禁不住手舞足蹈,跳起了欢快的“阿细跳月”,顿时感染了其他学生。“风俗节令”教学活动内容便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共享。
罗丹所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令笔者欣喜的是,通过“风俗节令”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三个维度课程观的尝试,学生懂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主要节日的来历、含义和重要习俗;懂得了如何收集、整理、联系、运用我们周围的民俗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普及民俗学知识、历史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重大意义,亦将为他们今后从事小学《社会课》教学、民俗学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2002.
[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陈鹏生.龚健.民俗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
[6]张曦琛.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教育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关键词: 风俗节令 阐明的课程 体现的课程 体验的课程
有关“风俗节令”的教学内容,首次出现在人教版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第九章里。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德育、能力三项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是基础,德育是根本,能力是关键。笔者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一直在思索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及新课改理念?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真正落实?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并尽可能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本文以“风俗节令”教学为例,借“阐明的课程”、“体现的课程”、“体验的课程”三个维度,试图在教学活动当中完整地说明课程观,以期同仁多多指正。
一、阐明的课程:
教学活动一: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阐明的课程”,是指教师不仅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将要采取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而且能够非常清楚地阐明其中的道理,让别人对你要那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和理由(为什么),能够听个明明白白。它偏重国家价值的维度,追问究竟以什么为目标。
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或许是有关民俗学的知识第一次在教材中亮相,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或许是学生对“风俗节令”情有独钟,颇有好感。笔者选择这一节内容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从两方面考虑的:其一,本节内容相对容易,教学重点在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及习俗。在教学构想和活动设计中,把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种乐闻趣事,淋漓尽致地用文学诗歌的形式反映和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者王安石通过《元日》这首诗,表达春节里人们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和喜悦心情。经老师稍微点播,学生不但了解诗的意境,而且在头脑中留下春节的印象。倘若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使这堂课枯燥乏味。其二,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会讲本民族语言的优势,大力挖掘新知识、新信息、新资料。针对班上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着眼于实地调查,帮助学生把自己本地区、本民族的风土人情、节日习惯详实地通过收集、整理,完成一篇具有参考学术价值和欣赏作用的文章,一旦入选,则刊登在我校校刊《红河师苑》风物介绍栏目里或推荐到其他刊物上发表,并把它以传统作业保留起来。另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作清本正源的探讨。
除此之外,学生把那些既鲜活又真实的民俗、民风带进课堂,丰富了节日种类,活跃了课堂气氛。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利浦菲指出:“学生要通过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认识民俗学知识和掌握本节课内容,促使他们将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体现的课程
教学活动二:目标渗透思想教育。
“体现的课程”:偏重教师展现的维度,追问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就是最具体的“体现的课程”。
本节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教育学生。
首先,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例如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的民族节日——春节。我国劳动人民把春节也叫做“过年”,它象征着团结、兴旺,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希望,反映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
其次,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义轻利、和睦团结、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热爱祖国、尊老敬贤、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相对春节的家人团聚,端午的爱国欢庆,中秋的期盼团圆,清明的核心是缅怀先祖。每逢清明时节,那种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前往亲人坟茔扫墓祭祖的感人场面,那种年年岁岁“生死两相隔,思念无尽时”的痴痴怀念,都是中华民族对祖先表达感恩和追念情愫的最真挚的情感宣泄。
清明节源于周秦,又名“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古往今来,清明节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对家庭的尊崇,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使其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把端午节与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寒食节)与忠君之臣介子推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附上师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做成关于“风俗节令”的课件,达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效果。
再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源于古老的传说,有的源于习俗,有的则源于宗教。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这里是原始农耕梯田文明的故乡。就读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红河州十三个县市,大部分学生是本土的少数民族,其中哈尼族学生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一位来自绿春县的哈尼族学生讲述了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年:哈尼语叫“矻扎扎”节,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为期三至六天。节日里寨子里的人们杀猪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每逢节日到来,哈尼族人家少不了备有三样菜: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紫花菜。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喝米酒、吃美味、唱哈巴。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内容的哈巴:过年,就唱过年的来历;盖房子、就唱房子怎么盖,最先在这里盖房子的老袒公是谁;结婚,哈巴歌手就告诫新郎和新娘应当如何相爱,如何生儿育女。还要教人们年月如何推算,四季如何划分,以及农活如何安排,等等。 哈尼人家与汉族人家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哈尼十月年)、“矻扎扎”(六月年)、昂玛突节(祭龙)。关于六月年的来历、哈尼族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在远古时代,哈尼族崇拜一个名叫威咀的“神爷”,每年五、六月间,他都要到各山寨巡视,看看人、牲畜和庄稼,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了表示对威咀的虔诚,哈尼人扛夹秋千,给他做骑的“白马”。采回松枝、青草、皮菜、筹办丰盛的饭菜和马料,迎接他进寨,并架起飞转的“磨秋”,以驱害除邪,保护山寨的安宁。从此世代相传,逐步演变成为哈尼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当然,这些传统节日,虽然不免掺杂封建迷信,神秘朦胧和迷离浪漫的成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数已逐渐淘汰封建迷信的内容,转化为祝吉纳福的娱乐礼仪节日,主流健康清新,情调美好向上,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部分,从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的课程
教学活动三: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体验的课程”:偏重学生感受的维度,追问怎样的学习才有效。它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或者亦可对应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改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进行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阵地。
1.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笔者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除了老师必须重点讲述的内容外,教材中还有一些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补充材料,如小字部分、摘录的史料及插图等。老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适当提出几道思考题:列举我国六大传统节日;设计一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表,等等。这样有步骤、有计划地,一步步把学生引上自学之路。(2)推荐几本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借阅,并把所介绍的参考书目罗列在黑板上。通过指导学生查看适用的书籍和资料,便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3)将课文内容和课外自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明确:教材中由于受篇幅限制,不能把古今中外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及民俗学的丰富知识编进教科书里。(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学习渠道继续深入学习探究,但要正确运用教科书,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而求诸课外读物。在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自学能力自然会稳步提高。
2.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真正反映传统中师教学四大块的有机结合,笔者在教学本节内容时腾出一定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民族文化,流传至今;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学生靠平时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纷纷写出讴歌新时代风貌、赋予现代气息的一幅幅春联,一件件剪纸作品别出心裁、赏心悦目。一位自称阿细支系的彝族男生,用真实、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他家乡的人们过火把节的情景,兴奋之余,禁不住手舞足蹈,跳起了欢快的“阿细跳月”,顿时感染了其他学生。“风俗节令”教学活动内容便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共享。
罗丹所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令笔者欣喜的是,通过“风俗节令”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三个维度课程观的尝试,学生懂得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主要节日的来历、含义和重要习俗;懂得了如何收集、整理、联系、运用我们周围的民俗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普及民俗学知识、历史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重大意义,亦将为他们今后从事小学《社会课》教学、民俗学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2002.
[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陈鹏生.龚健.民俗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S1).
[6]张曦琛.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教育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