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中的语言积累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3分钟活动作为优化学生语文积累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多渠道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语言积累的多种方法,实现语言积累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语言;积累
  华罗庚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积累更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古语云:未见乐趣,必不乐学。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因子,促进学生有效积累才是关键。实践得出,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好每节语文课的课前3分钟,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让积累充满趣味,更加实效,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也有促进的作用。
  组织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指的是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利用起初的3分钟时间,让几名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要求,轮流上讲台对着同学和老师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发言等。是教师优化语文积累的一种手段。
  作为优化学生语文积累的一种手段的课前3分钟活动,组织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追溯其源头,在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找出积累的对策,下面我就从自己的课前活动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朗读中积累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①。在课前3分钟活动中学生经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中有所乐,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课前3分钟活动在“读”的形式和内容上丰富多样。可在课后提前让轮流到的学生在做好摘抄、读准字音的准备,由2-5名学生轮流上讲台领读,领读的内容可是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中的语段、课外阅读中摘抄的优美语句、成语、名言、谚语、古诗,或《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也可以是美文的诵读欣赏。在形式上可由轮流的学生独自上讲台朗读,可以在统一课前诵读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全班轮流的个人朗读竞赛,男女个人轮流pk赛。又或者由轮流到的学生做为主持人说出题目,学生接下面的内容,如:主持人说名言、谚语的前半句,学生接下半句;主持人和全班同学互动进行词语接龙等。
  朗读过后,教师及时组织并引导学生针对朗读作出评价,适时纠正朗读中出現的问题,给予指导鼓励,让每个参与者都能顺利完成展示任务,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背诵中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了背诵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背诵,确实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通过背,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在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中,我摸索了以下识记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背诵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记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一)看图背诵。
  这种方法适合应用于低年级。适合低年段背诵的素材许多配置了许多色彩鲜明、贴近内容的插图,如一些古诗、儿童诗等,在开课前活动中让轮流发言的2-5名学生向全班展示这些精美的插图,一边看图,一边与语言文字比照汇集起来背诵,图文结合。既学习了语言,也深悟了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二)歌曲背诵。
  很多学生特别喜欢唱歌,利用唱歌的形式帮助背诵,学生会觉得趣味无穷。在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中,每节课让轮流的1-2名学生将课后准备学习的一些需要背诵的诗歌、韵文编成的儿歌在讲台上演唱,让他们边唱边背,兴趣高,背得快,记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竞赛背诵。
  竞赛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尤其是老师和学生比赛。在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针对同一内容一起进行背诵比赛,为人师表,这样,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可以激发起学生背诵的兴趣。竞赛的内容上,力求丰富多样。如让学生多背一些精彩的课文片段、佳句,词语、优秀诗文,古诗、名言警句等。二是在竞赛的方式上,力求灵活多变,可采取多种背诵方式,以激励学生不断地进取,不断地积累。如一、二年级的接句、接段背诵竞赛,背诵竞赛活动的开展,散趣求知,可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语和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开阔了学生视野,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又譬如“积累大擂台”个人挑战竞赛活动的开展,针对同一背诵内容,要求轮流到2-3名的学生相互pk,看谁背得溜、背得快,赢者可当当天的“大擂台台主”,课后“大擂台台主”还可接受全班其他同学的挑战,如没轮到上讲台背诵的学生能打败“台主”,便是当天的“超级大擂台台主”。这样散趣求知,可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语和精彩片段,提高学生在课前活动中学生的记忆力,开阔了学生视野,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三、运用中积累。
  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在听说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课前3分钟活动中,老师善于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积累的精彩语言和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
  由于课前活动时间的限制,选用训练的题材应是短小精悍的,而因年龄、认知发展的不同,学生关注的事物不同,所以使得选用题材要贴进学生的生活才好。这样的题材更能成为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在语文课前3分钟活动中,我摸索了以下方法,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积累的兴趣,指导学生深化语言的积累:
  (一)编讲小故事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以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新积累的语句,能激发他们的积累兴趣。让在课前3分钟中轮流到的2名学生讲述自己在课后准备的,根据自己的能力用新认识的几个甚至十几个词语编成一个小故事,在用词句编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词语的认识积累。
  (二)优秀作品欣赏
  写话、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在课前活动中可让2名学生选择诵读作文选中的优秀作文,然后交流自己读后的体会,或结合本校的“广快作文”的互动欣赏、交流评价的需要,由轮流到的2名学生诵读本组学生的优秀写作作品,然后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在听、读、理解中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写作方法和生活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   (三)交流、讨论所见所闻
  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化行为,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的途径,课前3分钟活动的组织也需要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由于课前活动时间的限制,交流、讨论所选用的题材应是短小精悍的,而因年龄、认知发展的不同,学生关注的事物不同,所以使得选用题材要贴进学生的生活,这样的题材更能成为学生的兴趣关注点,让他们在交流倾听中积累、运用词语。我具体的方法有:
  1、“一句话新闻播报”
  课前“一句话新闻播报”活动采用了②叙事的方式和收集资料介绍的方式,比较适用于中年段。采用叙事方式则要求学生把学校或地区发生的新鲜事说清楚并有一定的条理性;采用收集资料介绍的方式则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收集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新闻,在课前活动时轮流介绍。学生可以不加自己的任何观点,但要求资料来源准确,事件真实。
  “一句话新闻播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上述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上讲台汇报,每次6人。活动过后,教师必须组织并引导学生针对学生的汇报作出评价,适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鼓励,让每个参与者都能顺利完成展示任务,获得自信。順利完成的每位学生将荣获“金牌新闻广播员”称号。
  2、“热点论坛”
  高年段学生的认识和接受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已经不局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而有了自己的一定看法。而“热点论坛” 需要学生在课外通过查阅书刊、上网、查访等方法收集当前一段时间内自己、身边的人甚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相关评论,做些思考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或看法,与同学共同分享。因此课前3分钟的“热点论坛”比较适合高年段的学生,每次由2名学生发言。
  3、“精彩演讲我最棒”
  课前“精彩演讲我最棒” 每次轮流2名学生发言。采用“讲述复述”的方法,可以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喜欢或看过的一本书,吸引同学共同阅读,也可以介绍一处名胜风景,吸引同学旅游的兴趣。控制在300字以内,内容在课后自己写,就学习生活中的现象谈谈感想或自己的读书笔记等,要求如正规演讲般。
  4、“天地任我行”
  课前“天地任我行”每次轮流2个学生。要求轮流到的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一处风景,时间控制在一分半钟,要能激起大家旅游的兴趣。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课前3分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极其丰富,并没有固定的限制,只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确定活动训练的目的,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久便能见语言积累的真功夫 。
  总之, 课前3分钟活动作为优化学生语文积累的一种辅助手段,利用语文课课前的3分钟循序渐进地、有目的地、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积累训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语言积累的多种方法,还实现了语言积累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运谋.课前三分钟,读厚语文积累[J].信息教研周刊2011,133-133
  [2] 王秀丽.小学语文课前3分钟的意义与有效组织[J]青海教育2010
其他文献
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同时,教学观念的改革,必定带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面对教学改革,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乐意去学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就拿讲故事来说吧,各种各样的故事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吸引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阅读理解内容进行阐明的基础上,重点对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方法  一、阅读理解的内容  关于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做出的解释是 “懂;了解” 。懂的对象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悟意明理,明白文本表达的含义。与以认字识词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感受阶段相比,已上升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形式上,能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
期刊
学校的体育课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过程,体育课是学校教育课程的必修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好玩、好动的特点。因此在体育课上,指导他们参加锻炼时,要注意他们与初、高中生有差别,为了使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和锻炼,让孩子更好地上好体育课,喜爱体育课,广大体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身思想、业务水平素质过硬  一个体育教师只有具备热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为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普通高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美术教育,让学生从学习中掌握美术的技能与知识,掌握美术学习过程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将新课改下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美术教育;重要性;专业素养  随着新课改快速的推进,普通高中的美术教育遇到了新任务与新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必须要从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现状抓出发,对美术课程进行新定位。本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又是广大语文教师投入大却收效甚微的问题。如何克服作文教学中“高消耗,低效益”的现象,以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语文能力的高低,终将由作文来检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从教近二十六年来,我一直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且基本上担任的是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
期刊
这几年,在媒体天天喊打的口号声中,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不敢严重的批评学生,也不敢骂学生,更不敢打学生了。可既然是学习,难免就有考试,既然有考试,难免就有优,中,差等级之分,也许人们真的找不到什么好的方法来激励那些在学习上不是很上进的学生吧,居然想出了用颜色来加以区分学习等级的办法,西安一小学让差生戴绿领巾,内蒙包头某中学的优生穿上了红校服,某小学三种不同颜色的作业本,差生在教室外考试等。。。。。。真是
期刊
【摘 要】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师生互动也可以产生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有些活动的结果是无法预测的,它只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呈现出来。这种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体验,因其无法预设和预测而更加鲜活。通常说的教学机智、教学灵感、思想火花、教学相长等,就是说的这种教学中生成的知识和体验、它对课堂教学的作用比其他资源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深挖教材;积极引导;课程资源  “语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学习。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提高效率。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生;教学效率  
期刊
【摘 要】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情感教育有四个基本原则,即激发性原则、鼓励性原则、渗透性原则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通过高中语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语文课上开展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为学生创造审美的情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的方式进行。本文就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想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