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选准切入点,运用训练点,从而突破重难点,从而对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行把握,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各种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觉得只要紧紧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重难点和训练点即可实现。
  那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重难点、训练点如何把握呢?现以本校语文教研活动中的教学研讨课《梅兰芳练功》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梅兰芳练功》是上海市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梅兰芳小时候刻苦练习跷功的故事,使同学们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只有从小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后才能成才”的道理。
  一、 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意思说只要我们选对支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的语文课堂只有短短的35分钟,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课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文本体裁特征、学生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梅兰芳练功》的课堂切入,我们首先可以考虑记述文的体裁特征,从题目切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从题目出示,直接引入,逐个突破,一目了然。其次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本单元中都是描写名人的文章,之前学到的《“神童”的秘诀》中的陈毅,能用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他?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个名人,那就是梅兰芳,读读书本,说说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你知道梅兰芳是位怎样的人?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人物梅兰芳的勤奋刻苦,顽强的性格特征。再次,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三年级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主要内容能力,查字典理解词语的能力,重点词句的品读能力、说话能力等,在课堂进行时要融合到训练点中去逐个突破。
  选择教学切入点也需注意:一、切口要小巧,窥一斑而见全豹,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二、要透辟深刻,切点中肯。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往往容易弄巧成拙。
  根据这个注意点,教师在教学《梅兰芳练功》的过程中,选择了这些切入点:一、复习本单元的课文,继续积累勤学好问的陈毅。二、课文主要内容上,知道课文主要记叙了梅兰芳小时候练习跷功的故事。三、通过生字词的检查,完成预习的反馈。四、通过朗读、词句品读,理解词语,体悟梅兰芳的勤奋和顽强的特点。
  二、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重难点”无疑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引导学生突破文章的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具有统摄性、概括性,能举一反三,广泛迁移的知识。教学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其实,教学难点也取决于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取决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教师将《梅兰芳练功》的重点落实在通过朗读、词句品读,理解词语,体悟梅兰芳的勤奋和顽强。教学重点部分在课文的5-7节,详细地描述梅兰芳是如何刻苦练功的段落上。教师将《梅兰芳练功》的难点落在如何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勤奋和顽强。
  那在课堂上如何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这样安排:一、利用好教材资源,例如文本插图和课后练习。二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创设、环境创设、体验创设等。
  由此,教师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设计如下:
  在品读第5节,先看图说说跷功是怎么回事。然后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也来体验一下练习跷功的艰难。让学生站起来,一只脚抬起来,我们就两分钟单脚站立,你的体会如何。然后把课后练习补充句子放入其中,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这,连腿都站肿了。那么,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还会怎么做呢?
  三、训练点——举一反三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追随着先人的足迹,不断探寻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策略。其实在课堂上,只要抓准训练点,我们就可以少教多学。
  训练点可以从促进理解的归纳性训练、挖掘文本的想象训练、改变叙述角度的能力训练、仿照写作特点的迁移训练这四个方面着手。但是训练点的制定是要和切入点、重难点的融合的,根据切入点的方向,对重难点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训练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这些训练点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积累特点以及年段目标等,才能有成效。年段教学目标的要求是随着年段的增高而螺旋上升的,不同的年段要求不一样。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的第三条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一段话,既是对达成目标的陈述,也是对训练方法的提示,我们在3—4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年段目标要求来抓“语言训练点”,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由此,教师在《梅兰芳练功》在重点段落设置了如下环节:
  教学第5节
  师:同学们,你能看着图,来说说梅兰芳是怎样练习跷功的吗?(利用教材资源突破重点)
  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转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炷香的时间,中间不能休息。
  师:一炷香的时间是多久啊?(理解词语,一炷香这个词语和学生生活实际有点脱离)
  生:我问过我奶奶,她老要去烧香的,她说一炷香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
  师:你真了不起,遇到不懂的知识,知道去询问长辈。(及时表扬,说明方法)
  师:同学们,你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再说一说吗?(改变叙述角度的能力训练点)
  生:吴先生先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上一块砖,然后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转头上,再要求一次要占一炷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站起来,也来试试。抬起左腿,站在地面上,看看坚持两分钟你有什么感受?这个可比梅兰芳练的跷功容易多了!(创设情境)
  生:我都有点坚持不住了,我东倒西歪了,要是像梅兰芳那样,我肯定坚持不了一秒钟。
  生:我都冒汗了,太不舒服了。怎么受得了啊!
  师:是呀,梅兰芳刚开始,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站一会儿就腰酸腿疼了,可能还会怎么样?(挖掘文本的想象训练)
  生:梅兰芳站一会儿就腰酸腿疼,直冒汗。
  生:梅兰芳站一会儿就从凳子上摔下来,摔得鼻青脸肿。
  师:但是梅兰芳为了练出过人的功夫,硬是——(利用教材资源突破重点)
  生: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师:还可能怎么样?(挖掘文本的想象训练)
  生:梅兰芳为了练出过人的功夫,硬是坚持着,从不叫苦叫累,都受了好几斤。
  ……
  第7节
  师: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梅兰芳怎么做了?(促进理解的归纳性训练)
  生: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在冰场上跑。每次跌倒,他就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师:作者写了梅兰芳哪些动作,请你圈一圈。(促进理解的归纳性训练)
  生:浇、踩、跑、摔、跌倒、爬、练
  师:同学们,你们看梅兰芳是多么顽强啊,每当()的时候,跌倒了,立即爬起来,继续练习。(挖掘文本的想象训练)
  生:每当早上鸡叫的时候,梅兰芳在冰场练习,跌倒了,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生:每当晚上别人都睡觉了,梅兰芳在冰场在跌倒了,他继续爬起来,继续练。
  由此观之,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内容,在课堂上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可要选准切入点,运用训练点,从而突破重难点。只有这三者的有机融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堂都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才真正有所得,有所学。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闵洪权.语文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2010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解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培养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的意识和良好习惯,从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潜在的数学天赋和潜能。从我们农村小学生学数学的情况看,学生的数学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功底普遍较差,习惯于被动式、接受式的学习训练,或者仅仅满足于完成教材上出示的数学作业和各类训练,最缺乏的就是“主动探究,体验数学学习魅力,带着强烈的兴趣参与学习”这一要求。因此说指导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作为地处偏僻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信息闭塞、教学资源缺乏的现象,教师应积极拓展渠道,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关键词】课外阅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能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个人的有几点看法:  一是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贯彻 培养 避免   一.词汇教学也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  按照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年级,特别是一年级,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因此,词汇教学也一定要首
摘要: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它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心智性。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对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自身存在着成长环境、认知能力的差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尤其重要,有了切实有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有效
一、作业设计目标  我认为设计的作业首先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提前设计,但不能一成不变,课堂上的进度或深度与你的预测有出入时,要时时的做出调整。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设计要有原则,我认为设计的原则是  1、具有目标性、代表性。安排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旗帜,是学生的领路人,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因此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楷模。  关键词:自身修养班级管理形象树立情感感染  班级是管理学生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与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好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管理好班级,我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优化课堂上的“互动生成”已经成为愈多老师研究的主题。然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就需要老师有精心的课堂预设
研究2007~2011年河南中招数学试题,发现试卷整体具有稳定性,体现为三方面:  一. 试卷结构和分值基本稳定  五年中,试卷均是6道选择题,9道填空题,8道解答题,结构和分值均未变化,其中选择填空每题3分,第16题8分,第17~20题各7分,第21和22题各10分,第23题11分。试题涉及初中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知识点覆盖在75℅以上,其中数与代数47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在阅读教学中能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就如庖丁解牛。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就如给了他们“一个撬动整个地球的支点”(阿基米德)让学生能借此轻松的把握课文,揭开隐藏在纱幕下作者的深意。可见,找准了一个切入点不仅能让教师“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有效切入文本解读  文本,是一个信息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