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戳 脚
以腿脚功夫为主,相传起于宋代,盛于明清。中国民间传说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说是武松使用了戳脚里的玉环步、鸳鸯脚,所以现在还有人把戳脚称作“水浒门”。太平天国时,太平军战将赵灿益,精通戳脚和翻子拳。太平军打天津失败后,赵灿益隐居河北省饶阳一带,将戳脚、翻子拳传给当地群众。
戳腿分文、武两种趟子,武趟子是戳脚的本源,文趟子是其发展变化。武趟子的特点是:舒展大方,矫捷刚健,放长击远,刚柔兼施,以刚为主;它在全面锻炼手、眼、心、身、步之中,重点锻炼腿法、脚功。基本腿法有挑、剪、丁、转、迎门插拦、左右八腿(指丁、踹、拐、点、蹶、错、蹬、碾等8种踢法)。传统的武趟子套路也叫“九转连环鸳鸯脚”,简称“九枝子腿”,一共9路,各路可互接互换练习,故称“九转”;每路的腿法都是一步一脚,连连发出,环环相套,故称“连环”;其腿、脚连环出击,左右互换,成双配偶,故称“鸳鸯脚”。文趟子发劲柔中寓刚,棉里藏针,架小紧凑,灵活善变,逼近靠影,柔里带刚。传统的文趟子套路叫“八根”(自转脚、玉环步、开石雷、似箭手、蹶子腿、走外、五花炮、十字捶等)。文趟子动作明快,节奏鲜明,其练法是心到神到,手到脚到;其手法有推、提、棉、转、贴、川、缠、展;其步法有进、退、闪、摆、抽、换、窜、旋;其战术讲究一步一脚,出其不意,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下肢发脚,半步赢人,似踢非踢,声东击西。
戳脚以腿见长,但又十分强调手脚并用。拳谚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脚踢七分”;又说“上肢不到,腿脚何益”,“手到腿不到,净是瞎胡闹”。戳脚在身法上要求中正,灵活,主宰于腰,宾辅肩膀。出手由脊发,出脚从臀输,二者均借以腰隙肩胯,即所谓“艺备身法方显高,技至无形始见奇”。
拦 手
相传清初有河南郑姓拳师在天津始传此拳,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拦手拳套有操拳、拦手拳、翻拳、炮拳,每套内的单式动作都要反复单练,使速度、劲力、行气自然精熟。拳趟、拳式练熟后,接练打桩,操练臂、胸、肋、背、肩、臀、腿等,使各部位加大发力并能经得起对方击打。拦手拳的器械套路有六合大枪、拦门枪、一字枪、四平枪、五虎断门枪、六合单刀、拔步刀、万胜双刀、盘龙棍、春秋大刀、六步剑、龙凤双剑等。除套路形式外,还有气功练法:一是养气法,对慢性病患者有疗效;二是童子功,有21个姿势,吸与呼都带声音,以壮内脏;三是丹功,呼吸时口要张开,想象如一个铁球向外喷出,练久了,呼气的力量很大。在练拳术、内功、打桩的基础上,可作两人实打,各自使用各种攻防方法。实打时,讲究内外合一,以攻为主,上下密切配合,步法要快,要活,要稳。拦手手法讲究8个字:柔、缠、崩、挂、斩、拦、截、抱。
弹 腿
其名称来源有3种说法:一说此拳腿法快速屈伸,故称为弹腿;一说此拳起源于河南省潭家沟或山东省龙潭寺,故把弹腿称为潭腿;一说此拳由河南谭某人所创,故名谭腿,后讹传为潭腿。第1种说法流传范围较大,尤其在回族中颇有影响。
现代流传的有十路弹腿、十二路弹腿和六路弹腿;十路弹腿发腿与裆平,十二路弹腿发腿不过膝,又叫寸腿,六路弹腿是在上述两种弹腿的基础上加以简化而成的。弹腿有单练和对练,对练也称“双人潭腿”。
拳谚说“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弹腿也被看成是武术基础训练项目之一。要求一路一法,快速有力,左右对称,功架完整。传有歌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发愁”。弹腿的技术从十路弹腿歌诀中可以看出其特点:头路冲扫似扁担,二路十字巧拉钻,三路劈砸倒拽犁,四路撑滑步要偏,五路招架等来意,六路进取左右连,七路盖抹七星式,八路碰锁躲转环,九路分中掏心腿,十路叉花如箭弹。
近代弹腿名家首推王子平(1881年~1973年)。王是河北省沧县人,回族,生于穷艺人之家,祖父以皮条、杠子闻名,其父有“粗胳膊王”之称。王子平自幼苦练武功,除武术、摔跤、举重外,凡有益于拳术练功者,如杠子、皮条、扯旗、跳绳、踢毽子、游泳、骑射等,莫不研习,因此被誉为全面的武术家。
王子平常表演石担(举重),人称“千斤王”,1918~1921年间,曾几次与外国大力士比武,都获胜利,于是名噪武术界。□
以腿脚功夫为主,相传起于宋代,盛于明清。中国民间传说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说是武松使用了戳脚里的玉环步、鸳鸯脚,所以现在还有人把戳脚称作“水浒门”。太平天国时,太平军战将赵灿益,精通戳脚和翻子拳。太平军打天津失败后,赵灿益隐居河北省饶阳一带,将戳脚、翻子拳传给当地群众。
戳腿分文、武两种趟子,武趟子是戳脚的本源,文趟子是其发展变化。武趟子的特点是:舒展大方,矫捷刚健,放长击远,刚柔兼施,以刚为主;它在全面锻炼手、眼、心、身、步之中,重点锻炼腿法、脚功。基本腿法有挑、剪、丁、转、迎门插拦、左右八腿(指丁、踹、拐、点、蹶、错、蹬、碾等8种踢法)。传统的武趟子套路也叫“九转连环鸳鸯脚”,简称“九枝子腿”,一共9路,各路可互接互换练习,故称“九转”;每路的腿法都是一步一脚,连连发出,环环相套,故称“连环”;其腿、脚连环出击,左右互换,成双配偶,故称“鸳鸯脚”。文趟子发劲柔中寓刚,棉里藏针,架小紧凑,灵活善变,逼近靠影,柔里带刚。传统的文趟子套路叫“八根”(自转脚、玉环步、开石雷、似箭手、蹶子腿、走外、五花炮、十字捶等)。文趟子动作明快,节奏鲜明,其练法是心到神到,手到脚到;其手法有推、提、棉、转、贴、川、缠、展;其步法有进、退、闪、摆、抽、换、窜、旋;其战术讲究一步一脚,出其不意,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下肢发脚,半步赢人,似踢非踢,声东击西。
戳脚以腿见长,但又十分强调手脚并用。拳谚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脚踢七分”;又说“上肢不到,腿脚何益”,“手到腿不到,净是瞎胡闹”。戳脚在身法上要求中正,灵活,主宰于腰,宾辅肩膀。出手由脊发,出脚从臀输,二者均借以腰隙肩胯,即所谓“艺备身法方显高,技至无形始见奇”。
拦 手
相传清初有河南郑姓拳师在天津始传此拳,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拦手拳套有操拳、拦手拳、翻拳、炮拳,每套内的单式动作都要反复单练,使速度、劲力、行气自然精熟。拳趟、拳式练熟后,接练打桩,操练臂、胸、肋、背、肩、臀、腿等,使各部位加大发力并能经得起对方击打。拦手拳的器械套路有六合大枪、拦门枪、一字枪、四平枪、五虎断门枪、六合单刀、拔步刀、万胜双刀、盘龙棍、春秋大刀、六步剑、龙凤双剑等。除套路形式外,还有气功练法:一是养气法,对慢性病患者有疗效;二是童子功,有21个姿势,吸与呼都带声音,以壮内脏;三是丹功,呼吸时口要张开,想象如一个铁球向外喷出,练久了,呼气的力量很大。在练拳术、内功、打桩的基础上,可作两人实打,各自使用各种攻防方法。实打时,讲究内外合一,以攻为主,上下密切配合,步法要快,要活,要稳。拦手手法讲究8个字:柔、缠、崩、挂、斩、拦、截、抱。
弹 腿
其名称来源有3种说法:一说此拳腿法快速屈伸,故称为弹腿;一说此拳起源于河南省潭家沟或山东省龙潭寺,故把弹腿称为潭腿;一说此拳由河南谭某人所创,故名谭腿,后讹传为潭腿。第1种说法流传范围较大,尤其在回族中颇有影响。
现代流传的有十路弹腿、十二路弹腿和六路弹腿;十路弹腿发腿与裆平,十二路弹腿发腿不过膝,又叫寸腿,六路弹腿是在上述两种弹腿的基础上加以简化而成的。弹腿有单练和对练,对练也称“双人潭腿”。
拳谚说“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弹腿也被看成是武术基础训练项目之一。要求一路一法,快速有力,左右对称,功架完整。传有歌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弹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发愁”。弹腿的技术从十路弹腿歌诀中可以看出其特点:头路冲扫似扁担,二路十字巧拉钻,三路劈砸倒拽犁,四路撑滑步要偏,五路招架等来意,六路进取左右连,七路盖抹七星式,八路碰锁躲转环,九路分中掏心腿,十路叉花如箭弹。
近代弹腿名家首推王子平(1881年~1973年)。王是河北省沧县人,回族,生于穷艺人之家,祖父以皮条、杠子闻名,其父有“粗胳膊王”之称。王子平自幼苦练武功,除武术、摔跤、举重外,凡有益于拳术练功者,如杠子、皮条、扯旗、跳绳、踢毽子、游泳、骑射等,莫不研习,因此被誉为全面的武术家。
王子平常表演石担(举重),人称“千斤王”,1918~1921年间,曾几次与外国大力士比武,都获胜利,于是名噪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