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你的后盾和疗伤之所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书房里,我经常有一种富足感。即便从现在开始不再买书,满满两面墙壁的书,也够看到80岁了。但是,不买是不可能的,它可能像爬山虎一样,爬满每一面墙壁。
  几年前在城市的角落买了一套小房子,现在已经成了我的理想居所。客厅是书房,有一面墙的书,有一张巨大的书桌;有一间卧室也是书房,有一面墙的书,和一张小书桌。还有一间卧室,我用来睡觉。今年过年前买了一个蓝牙音响,偶尔可以制造点声音。前天和朋友聚餐,他从郊区过来,给每个人带来一束香雪兰,我拿回来插进花瓶,放在书桌上——上午的阳光会照到书桌,充满生机。
  每天早上,我会为自己做一杯咖啡,然后是看书和写稿;下午,则是喝新采的春茶,继续看书。春节过后,很多人都过着居家的生活,据说不少人寝食难安,生物钟紊乱。读书人在平常都被人鄙视“百无一用”,现在有书的陪伴,却能心平气和。有一次出门取快递,新买的书,拆开把书拿在手上,保安装作关怀:“现在没事,正好看书呀。”“不是没事呀,我很忙,忙着看书。”这就是读书人的矫情。他不知道,一个人在自己的书房里,确实可以忙到满头大汗。
  拥有一个书房,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之一。我爸曾是初中老师,在宿舍里有一个书箱。他没有买书的习惯,也没有买书的钱。箱子里的书,都是没收学生的。箱子被他用一把锁给锁住,我经常想办法骗到钥匙,从里面拿书带到学校看,然后又会被自己的老师没收。
  后来,我怀疑这可能是我爸故意的,正是因为那些书被“禁止阅读”,我才那么有热情。每次读书都有双重的紧张,既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担心,又怕被父亲发现箱子里的书少了,而他似乎从来都浑然不觉。现在的父母给孩子买书当然不成问题,但是孩子的阅读欲望或许就没那么强了。
  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想拥有书房了,虽然对买房子没任何概念。读大学的时候,我开始买书,辗转多地,所有书一直跟着自己。等我在成都工作,我的书已经要两个小书柜才能放下。每次搬家的时候,都感觉愧对师傅,因为搬家公司关心的是“有没有大件”,书不算大件,装书的袋子却是最重的,每次我都是和搬家师傅一起,挨个搬那些沉甸甸的编织袋。
  最近一次搬家,我用了几十个纸箱子,把书都运到现在的书房里,终于安下心来,在未来10年,可能都不会再搬家了。想一想这么多年,只有这些书是永远陪着自己的,不离不弃,只要你愿意阅读,永远都能给你提供帮助。如今他们也算是有了体面的“居所”。
  我始终不能成功地为自己的藏书进行分类,那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相信自己不会有那样的耐心和体力。但是,书的摆放也不是毫无章法。商务印书馆那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可以占两格,有好几种颜色,一直都是在一起。其他的书,设想是按照作者分类。鲁迅和卡夫卡全集,胡适和余英时文集,都是一大套,很壮观;以赛亚·伯林、苏珊·桑塔格、米歇尔·福柯、萨义德……因为自己都读过,每个人的作品也能归到一起,至于其他的,就比较随缘了。
  这当然是凌乱的,就像是一个世界。但是搬进来几个月后,我已经大致知道每一本书的位置。春节前有一天想读波德莱尔,在几分钟内就把《恶之花》《巴黎的忧郁》和《一八四五年的沙龙》找了出来,它们在不同的格子内,紧接着看本雅明的书,又很快找了出來。其时已是深夜,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就像小时候和伙伴玩捉迷藏获胜一样。
  最新的“寻找”是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这是我2003年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买的,如今因为绝版,在网上要卖300多块钱。硕士毕业时参加某报社笔试,有一个题目就是“最近读过的5本书”,我列的就有这本。因为很多年没看过,花了20分钟时间才找到。
  书房就是一个迷宫,只有自己才掌握那些秘密的小径。过去买书的时候,我都会在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还有买书的时间和书店。每得到一本书,其实都有一段旅程和美好的心情,没有多少钱,在书店里徘徊很久,最终才决定是否购买。余英时先生那本《士与中国文化》,十几年前就卖好几十块钱,读研究生的时候去书店看了好几次,都舍不得下手。每次看到这样的“老朋友”,就能忆起一段时光。后来主要在网上买书,就没有这么神圣了,有的书甚至塑封都没打开,就被塞进书架。对那些书来说,这真是巨大的不公。
  面对那些书籍,通常会有两种典型的心情。悲哀的时候是感叹,那么多好书都没有读过,如果读完的话,自己说不定很厉害了。有时又相反,整理书架或者找一本书的时候,看到很多书自己竟然都读过,就对自己非常满意起来——后一种通常是在深夜。
  像我们这样的人,往往会面临一个指责:买那么多书能看完吗?当然是不能。每次买书,我大概只能看其中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就放在书架上,等后来某个机缘巧合,有些书会被再次阅读。偶然的机会,你读一本几年前买的书,会回忆起当时的自己:“啊,竟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真喜欢那时的我啊!”有时候重读一本书,却怎么也想不起当时用红笔画的那一道线是什么意思,这明明只是一句平常的话,没有任何新意——或许它早已进入到你的血液中。
  由此,书房就不只是一个空间,它还是某种隐秘的、只对你本人有意义的时间,你可以随时回到过去,也可以驰骋于未来。一个人有了书房,就等于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时间,他不再为世事所烦扰,人世间几乎所有的难题和答案都已经在书架上了。那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是你的后盾,也是你的疗伤之所,有无数高于你的灵魂,在默默陪伴你。
  (源自《中国青年报》)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要说古代最热衷于当官的国家,可能很少有超过中国的。那么,为什么古代的人,那么热衷于当官呢?  一、成功标准  我们现在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说,成功的标准很多,各行各业都能取得成功。但是古人并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只有当官了,当大官了,才算取得了成功。  古代对成功人士的描述,一般是“拜将封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这三个词,分别代表着个人、祖宗和后代。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
期刊
2600多年前,古希腊诞生了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哲学家,而这位被称作“人类科学与哲学之祖”的哲人泰勒斯,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曾被普通人嘲笑的伟大思想家。  那是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泰勒斯走在旷野之间,他夜观乾象,预言第二天准会下雨。可就在他踌躇满志仰望星空的時候,却没有留意脚下的泥坑,一个趔趄掉了进去,摔个半死。面对把自己救上来的好心人,泰勒斯的第一句话却依然是:相信我,明天准会下雨!  据说,一位看热
期刊
乞丐往往是无名的,但他们留下的事迹却足以震撼人心。  故事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通州。天气奇寒,太阳初升,早市还未开门,街上空空荡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像往常一样,怀揣一把拾粪叉,拎着一个麻布袋,趁着天空蒙蒙亮、还没人的时候捡上一会儿。  老者步履蹒跚,眼睛却很尖,突然他在官道的沟辙里面发现了一个被冻僵了的乞丐,破破烂烂的衣物潦草地遮盖着乞丐瘦削的身体,身体表面结出了一层白霜,看样子已经死去多时了。
期刊
浦东芍药花正红  一个人与一座城,既是一种岁月的邂逅、人生的约定,也是一种命运的相守。自称“一耕夫来自田间”的吴昌硕,对浦东这块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从浙江安吉的鄣吴到江南名城姑苏,再从苏州迁徙上海,浦东是吴昌硕“移家海上”的重要驿站。这种人生格局的变动、从艺之旅的拓展,充满了憧憬与艰辛,从吴昌硕踏上浦东这块土地的第一步起,就注定这是一次生命的涅槃与艺魂的洗礼。  1887年初冬,在驰往上海的船上,
期刊
周清云是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哲学系硕士,他的2000余本藏书将寝室活脱脱地变成了“图书馆”。这些书大多是周清云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他不爱玩微博、微信,爱读书、爱思考,弹得一手好吉他,以后他还打算开个公益图书馆。  得知自己寝室的藏书“火”了,周清云十分惊讶。在他看来,自己并无特别,川大藏龙卧虎,有很多更厉害的人。提起为什么买这么多书,他坦言,“只是出于个人的阅读习惯”。他喜欢在书上随手做批注,而
期刊
人们都在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那么,所谓“书香社会”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呢?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一定是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它至少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人人溢书香;第二,处处有书香;第三,时时闻书香;第四,好书飘书香。  人人溢书香  全民阅读,从书香家庭到书香社区,从书香学校到书香机关,从书香企业到书香乡村……它应该是全方位,涉及所有人群的。从群体来说,重点有三个方面:即领导
期刊
刘邦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只有三句。但就是这样一首只有三句的诗,可以说千古扬名,妇孺皆知。那么问题来了:刘邦这首诗真的很好吗?为什么其知名度会这么高?  其实,要说刘邦这首诗真的有多好,其实不见得。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刘邦的这首诗,就是当时很一般的楚歌。楚歌在刘邦那个时代,是比较有名的,很多人都会唱。而刘邦的这首楚歌,其艺术手法也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开篇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也就是
期刊
01  阿城是谁?  阿城的身份不少,会的事情很多——是编剧,是电影美术指导,也做过电影评委,还会木工,能做木匠。  但阿城成名却是因为文学。  1984年,钟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首发在《上海文学》,这一部14000多字的小说引爆全国,接下来《树王》《孩子王》,生生震动中国文坛,一时洛阳纸贵,钟阿城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全国各地的编辑纷至沓来,纷纷向他约稿。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有时一拨要来好几次。 
期刊
元明宗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颗粒无收,饥民相食。  六十岁的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赶赴陕西赈灾。此时是他辞官归隐的第八年,也是他第八次接到朝廷的任命。  前七次都被這个固执的小老头一一回绝,唯有这最后一次,要做的是最苦最累的赈灾活,他却欣然而往。  他可以冷脸拒绝七次朝廷的诏书,却不忍看到哪怕一个百姓遭难。  哀哉流民!为鬼非鬼,为人非人。哀哉流民!男子无缊袍,妇女无完裙。  哀哉流民!剥树食
期刊
公元664年,唐朝高僧玄奘逝世。但是关于他生平西行取经的故事,在几百年后被一位名叫吴承恩的作者,融入新的因素,写成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直到今天,《西游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还传播到了全世界,广受欢迎。  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广泛影响力,人们对其中主要角色的来历感到十分好奇,尝试找寻起他们的身世。玄奘取经是真实的历史,小说中唐僧的徒弟怎么成了脱离于现实的妖怪?如果历史当中本来没有这些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