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南北地缘话语与政治演进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地域观念原本只是乡土性的文化地缘差异,民国前期,这种差异随着政治势力的介入而不断强化。政治人物用鲜明话语来表述自己与对方的不同,深化民众的地缘意识。进入20世纪20年代,南北对立话语表述尤为明显,南方斥北方腐败落后,阻碍民主宪政的实施;北方则视南方为"叛党",以"南征"、"反赤"为自己正名。带有分裂性质的南北地缘话语虽不足以让我们过分地去加以强调,但它在民国前期的政治军事发展脉络中,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追溯南北对立话语表述的缘起与形成,有助于审视表象之下的事实演变和民初的历史发展进程。
其他文献
由于房屋档案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房屋档案不能和事实相悖。要是档案出现漏洞或者错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房屋档案自身作用的发挥,从而使得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本文对房屋档
<正>我们知道,数列的极限,定积分和无穷级数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定积分是某种和式的极限,而无穷级数的和是其部分和的极限,为此我们可以应用极限的方法研究定积分与无穷
<正>医疗监管,一直被卫生部门视作"全行业管理",但至今依然是纸上谈兵。众所周知,医疗服务是关系民众生活的重大民生问题,医疗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除
选取2002~2006年5月,山西大同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对于本台网不同方位的,较大的,具有典型的区域(地区)代表意义,已速报的网外ML3~5地震,统计对比分析了该地震参数精度与中国地震局目录参数之差及地震发生后的响应能力。并对震中参数偏差较大的地震重新做了分析、鉴别处理,认为本台网对网外震中距500km以内的4级左右地震具有较好的监测响应能力。
本文从文化心理的视角,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同一事物或形象产生不同联想意义的四个主要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研究了控制阴阳极液pH值对Cd和Pb在土壤中动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阴阳极液pH值明显改变了动电过程中的电流密度、电渗流量、土壤层pH值和Cd与Pb在土壤层的分配;显著增
<正>经济新常态下,降成本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降成本对于稳增长、促投资、拓市场、扩就业、惠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大学语文是大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各大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边缘化问题十分的重视,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本文对新社会环境下大学语文的边缘化问题进行了分
通过对黑川纪章先生“新陈代谢”思想和“共生”思想,以及一些作品的的阐述和分析,进而从“共生”思想观念中延伸出设计作品体现的“共生”观念,并从作品中领会共生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