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的问题及沟通技巧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m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诸多沟通问题。亲子之间沟通的危机大多源于家长的错误认知。只有掌握了沟通技巧,家长才能更好地理解、接纳孩子,与孩子良好地沟通。
  关键词:亲子沟通;家长;错误认知
  一、家长与子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调查了“有代表性”的430名中学生及其家长。调查发现,家长平均每天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占21.6%。
  深圳对全市中小学生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高中生平均每月与父母聊天沟通只有6.4次,小学生只有11.8次。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的问题比较普遍。
  二、多数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注重技巧
  案例一:孩子晚上做作业,写到十点多,还没写完。
  家长A的反应:“快点写,写不完,晚上不许睡觉。”还有的家长会说:“哎呀!你慢死了,一晚上了作业都没做完,你看微信群里,人家八点就做完作业了。”导致亲子双方都非常恼火。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家长A对孩子缺少尊重?从客观上看,孩子之间有个体差异,有快有慢很正常。
  家长A对孩子指责、命令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存在错误认知:“你就应该快,慢了就不对。孩子是我的,我说他是应该的,我说的就是对的。”家长没有对孩子做到起码的尊重。因为写作业这个事件,家长有了不良的情绪反应,冲孩子发火。
  同样的事件,下面来看一下处理较好的家长B是如何做的?
  家长B:孩子,你的作业还没写完吗?
  孩子:对呀!
  家长B:这次的作业有点难?
  孩子:是呀!这个题我想了好久,可是就是不会。
  家长B:我觉得你已经很努力了,如果觉得难,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合适,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家长B和孩子沟通顺畅?首先是B家长对孩子有正确认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尊重、理解他们,所以亲子关系积极向上。
  [总结分析]:两位家长遇到同样的事件(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家长A存在错误认知,从而导致过激的情绪反应,出现亲子危机;而家长B存在正确认知,从而有良好的沟通,大家都轻松。由此可以得出: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案例二:家长看到书桌上有一封写给儿子的信,像女生的笔迹,家长猜测是一封情书。
  家长A看到后私自打开儿子的信阅读。
  儿子(非常愤怒):你知不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我的隐私。(儿子一把抢过信去。)
  家长A:你是不是谈恋爱了,你知不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
  于是亲子产生对抗。显而易见,家长对孩子缺乏尊重,对孩子收到信这件事情有不正确认知,“孩子对我不能有隐私”,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对待同样的情形,亲子沟通良好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家长B:儿子,你收到一封信。
  儿子:嗯,是同学给我的信。
  家长B:我看是女孩的笔迹,我也很感兴趣。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吗?
  儿子: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爸爸。
  家长B:是嘛!儿子,看来你很优秀啊!恭喜你长大了。接下来,你有什么想法吗?
  为什么家长B和儿子会像朋友一样交流?因为他对孩子成长遇到的问题有正确的认知。在沟通的过程中,双方都感受到了理解、尊重及和谐。
  [总结分析]:两位家长遇到同样的事件(孩子收到一封情书),家长A存在错誤认知,从而导致过激的情绪反应,出现亲子危机;家长B存在正确认知,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大家都轻松。
  由此可以看出: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事件的认知。
  三、亲子沟通的技巧
  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孩子的意见,看是否有道理。
  其次,与孩子一起讨论商量,沟通时尽量表达各自的想法,而不是上来就横加指责,或者可以相互各让一步。
  最后,如果双方意见统一了,就按照计划去做。如果意见无法统一,先缓缓再说。家长要在从根本上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四、反思及启示
  两个事例告诉我们:恰当的教育技巧会使亲子沟通顺畅。错误的认知往往会方情绪过激,影响亲子沟通的效果。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对孩子有正确的认知,家长就会用恰当的语言和孩子交流,从而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的。当家长认为孩子是个需要尊重的个体的时候,才会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从而做到真正尊重孩子。良好的教育是在对孩子尊重、欣赏、接纳、爱的基础上实现的。家长不要盲目地爱孩子,应该用心去爱、用心去沟通,这样亲子之间才会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不仅是教育者,还是学生的引路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特长等多个方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一视同仁,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从而更为顺利地开展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班干部;家庭教育  一直以来,如何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都是让很多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同时,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严加管教”的管理方式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宣贯式和注入式,但这种“当面锣,对面鼓”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的教学趋势。新课改以来的实践表明,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效果非常显著。本文主要探讨班主任应如何通过学科整合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以及如何应用QQ群加强家校合力,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渗透;学科整合;家校配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笔者发现,班主任不仅可以协助任课教师通过学科整合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问题学生辅导为例,提出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怀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在面对问题学生时要讲究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教育;爱心  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学生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今天我想说的是:学生需要班主任爱的目光。  班主任是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
期刊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笔者感觉在工作中自己不止担当一个角色。对待不同的情况,班主任要扮演合适的角色。  一、慈母角色  接手一年级,对待这些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上课前,要提醒他们准备好学习用具;下课前,要提醒他们记得去上厕所;放学前,还要提醒他们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最开始笔者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看到班级里长的特别可爱、灵气的学生就特别喜欢,容易把关注点落到他们身上;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期刊
摘 要:当前,德育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还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将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学科教育;德育渗透;实践活动  一、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应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文化知识的熏陶,带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重点探究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加强沟通的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  在日常教学中,沟通可以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避免学生出现抵触心理。良好的沟通能够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习情况,从而能采用更有效的方式管理班
期刊
摘 要:目前,ERP沙盘课程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学生的企业经营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在企业职工培训过程中,ERP沙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ERP沙盘应用在我国港口职工培训中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围绕在港口职工培训中接受ERP沙盘课程培训的主要对象、ERP沙盘的作用及缺陷等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港口职工培训;ERP沙盘;培训对象  ERP沙盘课程是20世纪七八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行为、思想等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教师的认知也需要与时俱进,从而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德育教育的探讨,分析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中。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行为、思想等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尚未成熟,难以正确应对社会中错综复杂
期刊
摘 要: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主体是农民工,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任务是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成人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本文分析了成人学校培训农民工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培训农民工的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成人学校;农民工;文化素养  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属于弱势群体,需要重点扶持和关爱,让他们获得理想收入和较好生活。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述教练技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以培训团队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了教练技术在培训团队建设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教练技术;培训;团队建设  教练技术是一门对话的艺术,是一项重要的心理专业技能。本文主要围绕教练技术在培训团队建设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一、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应用于企业,是为了有效建立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文化。教练通过陪伴、观察、倾听等途径,走进学员的内心世界。教练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