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利用模块化实验、项目化实践、企业实践来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以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项目任务为驱动,丰富专业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模块化;实验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根据教学理论,完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选择适应学生能力的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我校计算机通信网络示范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几年来,努力探索基于项目化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基于项目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断下降,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态度、教学方法、能力也没有得到及时的适应。基于项目创新实践虽然最能促进本科生能力全面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项目化不理想的地方。
1.专业背景和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专业基础课不容易项目化。从创新角度来说,专业基础是基石,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不会能有真正的创新,难以用项目的方式贯穿基础理论知识。
2.课内实验孤立,即使是设计性实验仅仅也停留在某个知识点上,对知识点的纵横连贯比较差。课外实验项目化不足,由一个项目组来实施的基于现实的项目也不多,无法促进学生的纵深思维。
3.专业选修课有主线,但太长,无法用一个大型的项目将课程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教学方法项目化不理想,影响了授课效果,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4.目前课程设计一般都是一些小项目,教师给出任务要求和预期目标后,学生自由发挥,但学生不太了解生产实际,课程时间也短,有些重要环节无法细化,课程设计的项目化管理程度不高。
二、项目化、模块化、立体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项目化教学法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客观的、贴近实际应用的若干项目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将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
项目化实验研究的含义: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课程项目化实验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模块化实验研究的含义:课程体系包含若干课程子系统,各课程子系统彼此结合起来又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子系统都相对独立,知识成逐步渐进关系,同时相互关联。通过对课程子系统的学习,有效组织课程结构内容,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立体实践研究的含义:每个实验教学平台对应的教学内容都实行模块化建设,各平台间都具有互补性,渗透性。层次化平台由单一模式向综合模式递进,就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来讲,从仪器使用实验,测量测试实验,测量测试项目实践,企业实践等多元化实践内容,形成从基础能力,单项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拓展能力的认知规律。实验方法可以采用中高端专业设备,也用仿真实验、虚拟仪器来替代,实现真实仪器和虚拟仪器的互补。各层次实验内容相互渗透性,使学生认知能力螺旋式地上升。
完成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立体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对通信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采用实训、仿真、讨论、讲解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教学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主基调,分析模块化组织课程的知识点,确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课件,制定项目任务书,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立体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项目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项目教学法”模式是以学生动手为中心,以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将课程、实验室、项目实践以及技能竞赛等融于一体,将传统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的开放式创新教育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专业( 或实验教学) 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主要任务驱动,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促进教学与就业自然融合,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业务更实、技能更高”。
1.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要以项目为载体,展开知识点的教学和实践,增加公共选修课,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并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提高学生全局认知和分析,促进创新思维。
2.课内实验是项目的分解
随堂的每个实验可以就是分解出来的小项目,保证了设计性实验,又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实验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验难度逐步提高,最终有机地归结为一个成型的项目,培养学生项目分析和实施的能力。
3.课程设计项目化管理
以项目化方式来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把真实的生产实际还原于课堂。学生4~5 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项目以申请立项、需求分析、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几个环节开展,组长负责协调组内管理分配之事等。鼓励学生对项目的实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鼓励使用新的研究技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毕业设计与生产科研、实训项目相结合 毕业设计必须有效结合生产科研实际,加大与企业合作,使教学、科研、生产相互渗透,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毕业设计可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社会项目,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实训项目,参与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比赛类如ACM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
四、模式创新与实践
1.优化实践资源
计算机通信网络示范中心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充分调动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满足相关专业学生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加强中心管理的制度化、开放化、信息化建设,使校内外实践教学硬件资源实现有机集成和有效互补。中心秉承“多层次、开放式、一体化”实验教学理念,有效地推动学生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
2.注重创新教育
示范中心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以课程实验为基础,开放实验为支撑,创新项目为依托,学科竞赛为延伸,有机联动,交叉互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心承担学生课内实验、实践环节,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研究创新实验立项项目,承办“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大学生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为学生参加竞赛无条件提供资源和便利。通过各类竞赛,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了竞争意识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传播技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服务院校社会共发展
示范中心承担学校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在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扩大中心影响力,为学校发展、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项目立体化的管理,极大提高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层次,有力地带动并提高通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开展基于项目的立体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得到全面塑造与提高。经过项目化实践的学生,其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都明显超越未参与项目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内及未来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今后的实践过程要进一步深化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索,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伟、周鸣争.程序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 胡洋、苏琳.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3] 蒋桂梅.基于项目化的课程实践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
[4] 黄璟、金薇.高职《电子测量》课程立体实践教学平台建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5] 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7).
[6] 朱根华、杨明、高校实验室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3-105.
[7] 古文伟、何素芬.实验室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140-141.
关键词:项目化;模块化;实验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根据教学理论,完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选择适应学生能力的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我校计算机通信网络示范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几年来,努力探索基于项目化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基于项目的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断下降,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态度、教学方法、能力也没有得到及时的适应。基于项目创新实践虽然最能促进本科生能力全面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项目化不理想的地方。
1.专业背景和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专业基础课不容易项目化。从创新角度来说,专业基础是基石,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不会能有真正的创新,难以用项目的方式贯穿基础理论知识。
2.课内实验孤立,即使是设计性实验仅仅也停留在某个知识点上,对知识点的纵横连贯比较差。课外实验项目化不足,由一个项目组来实施的基于现实的项目也不多,无法促进学生的纵深思维。
3.专业选修课有主线,但太长,无法用一个大型的项目将课程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教学方法项目化不理想,影响了授课效果,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4.目前课程设计一般都是一些小项目,教师给出任务要求和预期目标后,学生自由发挥,但学生不太了解生产实际,课程时间也短,有些重要环节无法细化,课程设计的项目化管理程度不高。
二、项目化、模块化、立体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项目化教学法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客观的、贴近实际应用的若干项目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将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
项目化实验研究的含义: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课程项目化实验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模块化实验研究的含义:课程体系包含若干课程子系统,各课程子系统彼此结合起来又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子系统都相对独立,知识成逐步渐进关系,同时相互关联。通过对课程子系统的学习,有效组织课程结构内容,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立体实践研究的含义:每个实验教学平台对应的教学内容都实行模块化建设,各平台间都具有互补性,渗透性。层次化平台由单一模式向综合模式递进,就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来讲,从仪器使用实验,测量测试实验,测量测试项目实践,企业实践等多元化实践内容,形成从基础能力,单项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拓展能力的认知规律。实验方法可以采用中高端专业设备,也用仿真实验、虚拟仪器来替代,实现真实仪器和虚拟仪器的互补。各层次实验内容相互渗透性,使学生认知能力螺旋式地上升。
完成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立体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对通信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采用实训、仿真、讨论、讲解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教学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主基调,分析模块化组织课程的知识点,确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课件,制定项目任务书,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立体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项目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项目教学法”模式是以学生动手为中心,以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将课程、实验室、项目实践以及技能竞赛等融于一体,将传统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的开放式创新教育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专业( 或实验教学) 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主要任务驱动,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促进教学与就业自然融合,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业务更实、技能更高”。
1.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要以项目为载体,展开知识点的教学和实践,增加公共选修课,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并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提高学生全局认知和分析,促进创新思维。
2.课内实验是项目的分解
随堂的每个实验可以就是分解出来的小项目,保证了设计性实验,又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实验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验难度逐步提高,最终有机地归结为一个成型的项目,培养学生项目分析和实施的能力。
3.课程设计项目化管理
以项目化方式来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把真实的生产实际还原于课堂。学生4~5 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项目以申请立项、需求分析、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几个环节开展,组长负责协调组内管理分配之事等。鼓励学生对项目的实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鼓励使用新的研究技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毕业设计与生产科研、实训项目相结合 毕业设计必须有效结合生产科研实际,加大与企业合作,使教学、科研、生产相互渗透,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毕业设计可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社会项目,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实训项目,参与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比赛类如ACM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
四、模式创新与实践
1.优化实践资源
计算机通信网络示范中心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充分调动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满足相关专业学生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加强中心管理的制度化、开放化、信息化建设,使校内外实践教学硬件资源实现有机集成和有效互补。中心秉承“多层次、开放式、一体化”实验教学理念,有效地推动学生研究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
2.注重创新教育
示范中心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以课程实验为基础,开放实验为支撑,创新项目为依托,学科竞赛为延伸,有机联动,交叉互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心承担学生课内实验、实践环节,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研究创新实验立项项目,承办“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大学生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为学生参加竞赛无条件提供资源和便利。通过各类竞赛,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了竞争意识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传播技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服务院校社会共发展
示范中心承担学校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在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扩大中心影响力,为学校发展、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项目立体化的管理,极大提高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层次,有力地带动并提高通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开展基于项目的立体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得到全面塑造与提高。经过项目化实践的学生,其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都明显超越未参与项目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校内及未来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今后的实践过程要进一步深化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索,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伟、周鸣争.程序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2] 胡洋、苏琳.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3] 蒋桂梅.基于项目化的课程实践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
[4] 黄璟、金薇.高职《电子测量》课程立体实践教学平台建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5] 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7).
[6] 朱根华、杨明、高校实验室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3-105.
[7] 古文伟、何素芬.实验室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