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听说”的翅膀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堂听说训练?首先要把握“听说”训练的原则和目标;其次是在实际的训练中循序渐进。
  【关键词】认知 激趣 积累 训练
  
  一次,有位学生问我:“老师,语文这个名称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这一内容的探究。
  世界各国的母语教学都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相对于读写能力,听说能力的培养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
  1、在教学中,无论是统测还是升学考试,汉语都没有“听说”能力的考察,许多教师担心安排听说训练影响进度和占用读写训练时间,因而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和忽略了“听说”训练,使本来就有限的听说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让老师习惯于在一个安静的氛围中将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习惯于静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对于在热烈的氛围中讨论、研究、总结,教师觉得课堂纪律组织难度大。学生觉得没有学到实在的东西,而变成说闲话或不说话,所以对“听说”能力的作用认识不足。
  3、听说能力的培养更依赖于富于变化的现实生活情境,而现实生活情境的可变性、复杂性,使“听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4、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应用于最实际的生活当中,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自身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而教师只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们说听说能力的培养难,且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当我们在教学中紧抓“读写”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张开“听说”的翅膀。
  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听说训练?首先要把握“听说”训练的原则和目标。可分别用八个字来概括:听“专注、礼貌、善辩、速理”,说“大方、无病、清楚、有序”。其次是在实际的训练中要循序渐进。这里我想重点谈谈“说”的训练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让“说”更具神采。在多年的教与学中,我们都在不断地探讨总结。
  一、认知
  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提倡“研讨式”、“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多一些说的机会,有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舞台。这其中,起初是学生不愿开口,因为害羞的心理,担心“言多必失”、遭同学嘲笑。所以,教师须耐心引导并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鼓励学生、奖励学生、调动学生,让学生愿意说、想说。我每次与新同学见面,自我介绍之后,紧接着是学生的自我介绍,其中有落落大方的,有介绍生动的,有害羞的、不愿多说的,但我们都用掌声欢迎,并用事实告诉他们,哪些人的名字让大家记住了,因为他说得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说”的重要性。
  二、激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多为齐声朗读、齐答或个别回答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丰富“说”的内容,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讲了《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两个有关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引入新课讲授后,再让学生分两组讨论两小儿的看法,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试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学到了文化知识。
  三、积累
  “知识源于积累。”如何使听说素材丰富起来?这需要引导学生乐于观察生活并善于观察生活,通过多种渠道的“听、读”来充实自己,为“说、写”打基础。如何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让自己的“说”有理有据?可通过看电视、听广播,了解新闻时事、奇闻趣事,让说的内容丰富多彩,还可鼓励学生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锻炼自己,让自己的“说”更大方得体。只有通过不断积累,才能让“说”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训练
  在教学中,还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点。如:《三峡》一课的教学,在授完新课后,我安排了“导游训练”,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峡。学生非常感兴趣,为了能当好导游,对三峡的路线与景点必然熟记于心,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景点介绍给大家,效果不错。这样的训练既新颖又见成效。另外,如即兴演讲、辩论赛、故事会等也是我们经常开展的活动。多种方式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与口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学生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面对社会的考验。现今的人才市场,文凭只是“敲门砖”,而能力才是“试金石”,主考官更加重视面试、重视应试者的口头表达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应该具有很好的听话和说话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在社交场合做到机敏睿智、洒脱大方、应对自如。因此,为了学生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张开“听说”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蓝天。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政治教师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的不同而引起教学效果的差异;运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俗语映射教学中要注意付出与收获的比例,探讨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旨在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政治教学 瓜豆比 教师修炼内功 硬实力 软实力    爱过留激情,雁过留身影,雨过留湿印。作为一个从事政治教学十九年的教师,我常反思一个问题:教学过后要给学生留下什么?  我们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
期刊
教学中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堂评价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也可以对老师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自评或互相进行评价。最近,我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读了课文或句子,当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做了练习等等以后,完全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比如:教学《从现在做起》,我请几个学生扮演老鹰、袋鼠、猴子说话后,就让同学们来评价他们的表现,对他们提意见
期刊
提到作文教学,不少老师就摇头,说作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学生也认为它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为了完成任务,绞尽脑汁,不是抄袭就是死仿例文,结果千篇一律、空洞无物。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上有良好的起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结合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关键要加强语言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要求,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习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走进
期刊
我不是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而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中学一线教师。作为一名多年的学科教研组长,我在平时工作和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反思,在此与大家共赏。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理念,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条件、经费、师资、生源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学研究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此,我建议农村学校的广大教育同事们,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期刊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以礼传家、以义教民、以德治国。重视德育教育是我文明古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学校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德育优先,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不断扩大。教育法制建设在确认、保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权,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教育向深层次改革和国家法制进程的加快,这种作用将越发凸显。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历程和巨大成绩    教育法制建设是
期刊
创新是人才的本质,创造能力的高低及其运用将直接关系到个人或国家的实力与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另辟蹊径,大胆求异,善于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提高教师素质,注入创新活力    教师的自身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和掌握专业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德育为重。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也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环节。作为农村的教育工作者,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要以人为本,关心、尊重他人,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际工作中去。制定可行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计划,引导学生用新观点去看待新事物、分析新现象、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世界才会变得
期刊
如何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有效的办法,让学生牢固地记住基础知识呢?  记忆绝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它应该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突出重点,要掌握一些新方法所谓“窍门”就是巧妙的方法。如果采用歌诀、形象、谐音、联想等巧妙的记忆方法,会帮助小学生记住一些重点、难点知识。  例如:对于一些形相近而音、义不同的字,我们进行分组归类,比如,把载、栽、裁、哉四个字编成歌诀:开着汽车把货载,见木就把树来栽,拿起布
期刊
摘要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论证,国家已经发现培养精英的教育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才力,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得很好很健全,有不少东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探讨。本文从职高生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等入手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关键词 职高生 质量 发展 思路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已如雨后春笋般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