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粤西是全国著名的冬种区,近年来冬种马铃薯发展迅速,但种植缺乏规范,产量、质量均有大幅上升空间。作者经过几年研究、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种植的高产栽培模式,可供本地及同条件邻近省市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冬种;栽培技术
粤西属于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广东省的粮食以及北运蔬菜的主产区。特别是冬种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冬种马铃薯发展迅速,但种植缺乏规范,产量、质量均有大幅上升空间。作者经过几年研究、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种植的高产栽培模式,可供本地及同条件邻近省市参考。
1 品种选择
马铃薯的品种较多,按用途可分为粮薯类、加工类、蔬菜类等,粤西冬种一般种植蔬菜类品种,其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乌瑞它(粤引85-38)。不论选择什么品种,都必须选择专业公司生产的脱毒薯种。
2 选地整地
冬种马铃薯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水源充沛,排灌方便,暴雨排得干,干旱灌溉有保证的微酸性沙壤土耕地,这是夺取高产优质的基础。如用水稻田种植马铃薯的,最好进行深沟高畦种植,不宜选择土质粘重易板结的水稻田。整地要深耕细耙,保证松土层达20厘米以上。
起垄作畦,垄距110厘米,双行植垄面宽70厘米,沟宽20厘米,垄高20厘米,要求土块细碎,垄面、沟底平直。
3 种薯处理
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马铃薯在收获后有40-50天休眠期(不同品种休眠期各异),凡未萌发的种薯都要进行催芽。
3.1 贮藏。
种薯购回后,立即分散贮藏。将种薯置于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严格挑除病烂薯。
3.2 切块。
为了保证种薯的含水量及活力,合理利用种薯,在种植前1天进行晒种和切块。切种原则: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保证每个切块有1个芽眼,每个切块25克左右,减少切口面积。具体切法是:先从薯块的脐部横切,然后将切口贴于板面再切第二块,循环此步骤,直到切完。
3.3 催芽。
种薯在没有完全渡过休眠期时,直接播种会导致出苗不齐的现象,针对未萌芽切块,放入80-100ppm的赤霉素(920)溶液中浸泡5-6秒后捞起,凉干待种。
3.4 消毒。
薯种切块后,用0.2%多菌灵或百菌清.滑石粉混合剂拌匀,防止伤口感染。
4 播种
马铃薯生长发育适宜温度17-21℃,幼苗期,短日照、强光和适当高温,有利于促根、壮苗和提早结薯;块茎形成期,长日期、强光和适当高温,有利于建立强大同化系统;块茎增长及淀粉积累期,短日照、强光、适当低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茎运转,促进高产。
4.1 选择最佳的播种期。
按当地气候条件最佳播种时间应在割完晚稻后立即进行,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种植最为理想,如果过早播种,由于前期气温过高,容易造成烂种。过迟播种,气温低,影响产量及次年早造生产。
4.2 合理密植。
播种以每亩5000株左右为宜,双行植,垄内行距20厘米、株距18厘米。播种时,选对芽长相相近的播在同一垄,便于齐苗管理。出芽的薯块芽垂直水平面向上,播种深3-5厘米,薯块不能直接与肥料接触,否则容易引起烂种。
4.3 覆盖
可分为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
4.3.1 稻草覆盖
每亩马铃薯需盖稻草500斤左右,稻草与垄面平行,厚度为3厘米左右,头尾相连,两端结合部分用土压住。
4.3.2 地膜覆盖
按规格起垄,摆放薯种,盖上横幅为70-80厘米的黑色地膜,再回土8-10厘米。
5 施肥
施肥应遵循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配合的施肥原则。重施基肥,基肥应占施肥总量的80%,地膜覆盖的一次性全作基肥。
5.1 基肥。
施基肥是促进早生快长,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有机质1000公斤或精制有机肥250公斤加高钾、硫酸钾型优质复合肥60公斤,起垄开沟条施。地膜覆盖的复合肥用量可增加到80公斤。
5.2 早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勤施追肥。当出苗80%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每隔7-10天施一次,共3-4次,以淋施为主。即肥料在施用前一天用水浸泡,施肥时亩兑水2000公斤淋施。以速效氮为主加适量的钾肥,亩用尿素8-10公斤加硫酸钾3-5公斤。最后一次追肥应在现花蕾但未开花时进行,亩用高钾型三元优质复合肥10-12公斤兑水淋施。
为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结合病虫防治分别在幼苗期、结薯期和膨大期各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加氨基酸或腐植酸叶面肥。
6 水分管理
马铃薯是对水敏感作物,其整个生育期要求土壤湿润,并掌握前期足水,中期少水,后期湿润的原则。过于干旱的田块在水稻收割前5-7天应灌跑马水一次,以保证播种马铃薯时土壤不至于过干。播后土壤过干时,可用沟灌“跑马水”方式润土。严防积水造成烂薯,暴雨时应及时排干积水,过干过湿都会成畸形薯、暴裂薯。整个生长期,一般灌水3-4次。具体灌水量要结合土质、天气、生育期长短等因素决定。
7 除草
马铃薯播种后,垄边长出来的杂草,可用20%百草枯250倍液进行定向喷雾。
8 综合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决定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8.1 主要的害虫
马铃薯重点防治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块茎蛾、蛴螬。
8.1.1 蚜虫
主要为害是吸食汁液、传播病菌,主要发生于前中期。可选用相对安全的吡虫啉、吡蚜酮、腚虫脒等药剂喷杀。8.1.2 地老虎、块茎蛾、蛴螬
均属于地下害虫,可在播种前或培土前亩用辛硫磷或毒死脾棵粒剂4-5公斤均匀地散在垄面上再覆土。严禁使用残效期较长的特丁磷、克百威等农药。
8.2 主要的病害
主要的病害有: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早疫病、晚疫病等。
防治上一是选脱毒薯种;二是严格种薯消毒;三是轮作,前作是花生、甘薯、其它茄科作物的一般不能种植,病区,要进行两年以上的水旱轮作;四是健身栽培,加强肥水管理,严禁偏施氮肥;五是及时拔除病株消毁。
8.2.1 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
均属于细菌性病害,多为种薯或土壤带病,没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应以预防为主。未发病或发病初期,噻菌酮、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水合霉素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8.2.2 早疫病、晚疫病
均属于真菌性病害。人为、风、水流都能传播。漫延快,可至全田毁灭。应及早检查发现,及时施药防治。防效较好的药物有吡唑谜菌脂、霜霉威、甲环唑、丙环唑等。
9 适时收获
当茎叶已变黄,即可收获。选择晴天进行,薯身凉晒干后方可装袋运输。
关键词:马铃薯;冬种;栽培技术
粤西属于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广东省的粮食以及北运蔬菜的主产区。特别是冬种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冬种马铃薯发展迅速,但种植缺乏规范,产量、质量均有大幅上升空间。作者经过几年研究、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种植的高产栽培模式,可供本地及同条件邻近省市参考。
1 品种选择
马铃薯的品种较多,按用途可分为粮薯类、加工类、蔬菜类等,粤西冬种一般种植蔬菜类品种,其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乌瑞它(粤引85-38)。不论选择什么品种,都必须选择专业公司生产的脱毒薯种。
2 选地整地
冬种马铃薯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水源充沛,排灌方便,暴雨排得干,干旱灌溉有保证的微酸性沙壤土耕地,这是夺取高产优质的基础。如用水稻田种植马铃薯的,最好进行深沟高畦种植,不宜选择土质粘重易板结的水稻田。整地要深耕细耙,保证松土层达20厘米以上。
起垄作畦,垄距110厘米,双行植垄面宽70厘米,沟宽20厘米,垄高20厘米,要求土块细碎,垄面、沟底平直。
3 种薯处理
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马铃薯在收获后有40-50天休眠期(不同品种休眠期各异),凡未萌发的种薯都要进行催芽。
3.1 贮藏。
种薯购回后,立即分散贮藏。将种薯置于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严格挑除病烂薯。
3.2 切块。
为了保证种薯的含水量及活力,合理利用种薯,在种植前1天进行晒种和切块。切种原则: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保证每个切块有1个芽眼,每个切块25克左右,减少切口面积。具体切法是:先从薯块的脐部横切,然后将切口贴于板面再切第二块,循环此步骤,直到切完。
3.3 催芽。
种薯在没有完全渡过休眠期时,直接播种会导致出苗不齐的现象,针对未萌芽切块,放入80-100ppm的赤霉素(920)溶液中浸泡5-6秒后捞起,凉干待种。
3.4 消毒。
薯种切块后,用0.2%多菌灵或百菌清.滑石粉混合剂拌匀,防止伤口感染。
4 播种
马铃薯生长发育适宜温度17-21℃,幼苗期,短日照、强光和适当高温,有利于促根、壮苗和提早结薯;块茎形成期,长日期、强光和适当高温,有利于建立强大同化系统;块茎增长及淀粉积累期,短日照、强光、适当低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茎运转,促进高产。
4.1 选择最佳的播种期。
按当地气候条件最佳播种时间应在割完晚稻后立即进行,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种植最为理想,如果过早播种,由于前期气温过高,容易造成烂种。过迟播种,气温低,影响产量及次年早造生产。
4.2 合理密植。
播种以每亩5000株左右为宜,双行植,垄内行距20厘米、株距18厘米。播种时,选对芽长相相近的播在同一垄,便于齐苗管理。出芽的薯块芽垂直水平面向上,播种深3-5厘米,薯块不能直接与肥料接触,否则容易引起烂种。
4.3 覆盖
可分为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
4.3.1 稻草覆盖
每亩马铃薯需盖稻草500斤左右,稻草与垄面平行,厚度为3厘米左右,头尾相连,两端结合部分用土压住。
4.3.2 地膜覆盖
按规格起垄,摆放薯种,盖上横幅为70-80厘米的黑色地膜,再回土8-10厘米。
5 施肥
施肥应遵循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配合的施肥原则。重施基肥,基肥应占施肥总量的80%,地膜覆盖的一次性全作基肥。
5.1 基肥。
施基肥是促进早生快长,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有机质1000公斤或精制有机肥250公斤加高钾、硫酸钾型优质复合肥60公斤,起垄开沟条施。地膜覆盖的复合肥用量可增加到80公斤。
5.2 早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勤施追肥。当出苗80%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每隔7-10天施一次,共3-4次,以淋施为主。即肥料在施用前一天用水浸泡,施肥时亩兑水2000公斤淋施。以速效氮为主加适量的钾肥,亩用尿素8-10公斤加硫酸钾3-5公斤。最后一次追肥应在现花蕾但未开花时进行,亩用高钾型三元优质复合肥10-12公斤兑水淋施。
为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结合病虫防治分别在幼苗期、结薯期和膨大期各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加氨基酸或腐植酸叶面肥。
6 水分管理
马铃薯是对水敏感作物,其整个生育期要求土壤湿润,并掌握前期足水,中期少水,后期湿润的原则。过于干旱的田块在水稻收割前5-7天应灌跑马水一次,以保证播种马铃薯时土壤不至于过干。播后土壤过干时,可用沟灌“跑马水”方式润土。严防积水造成烂薯,暴雨时应及时排干积水,过干过湿都会成畸形薯、暴裂薯。整个生长期,一般灌水3-4次。具体灌水量要结合土质、天气、生育期长短等因素决定。
7 除草
马铃薯播种后,垄边长出来的杂草,可用20%百草枯250倍液进行定向喷雾。
8 综合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决定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8.1 主要的害虫
马铃薯重点防治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块茎蛾、蛴螬。
8.1.1 蚜虫
主要为害是吸食汁液、传播病菌,主要发生于前中期。可选用相对安全的吡虫啉、吡蚜酮、腚虫脒等药剂喷杀。8.1.2 地老虎、块茎蛾、蛴螬
均属于地下害虫,可在播种前或培土前亩用辛硫磷或毒死脾棵粒剂4-5公斤均匀地散在垄面上再覆土。严禁使用残效期较长的特丁磷、克百威等农药。
8.2 主要的病害
主要的病害有: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早疫病、晚疫病等。
防治上一是选脱毒薯种;二是严格种薯消毒;三是轮作,前作是花生、甘薯、其它茄科作物的一般不能种植,病区,要进行两年以上的水旱轮作;四是健身栽培,加强肥水管理,严禁偏施氮肥;五是及时拔除病株消毁。
8.2.1 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
均属于细菌性病害,多为种薯或土壤带病,没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应以预防为主。未发病或发病初期,噻菌酮、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水合霉素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8.2.2 早疫病、晚疫病
均属于真菌性病害。人为、风、水流都能传播。漫延快,可至全田毁灭。应及早检查发现,及时施药防治。防效较好的药物有吡唑谜菌脂、霜霉威、甲环唑、丙环唑等。
9 适时收获
当茎叶已变黄,即可收获。选择晴天进行,薯身凉晒干后方可装袋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