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中国不可逆转地掀起一股股“春潮”。人们思绪澎湃,热血沸腾,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下海”热中。许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职员,甚至领导干部,纷纷扔掉“铁饭碗”,捧起“泥饭碗”,以创业者的骄傲姿态加入到改革开放的新一波洪流中。
此时远在西北银川的张贤亮,已过知天命之年,且官居全国政协委员、宁夏文联主席,可谓功成名就。但在这股“春潮”的催动下,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1993年,他赤手空拳,带着一群当地农民,靠着“出卖荒凉”,硬是在沧桑、粗犷和偏僻的大西北,建起一座人文气息浓郁的人工景观,即已名垂海内外的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而他的头顶又多了一顶桂冠: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董事长。
今天的西部影视城已经是国家级4A景区,有形资产达一亿元以上。影视城里某条细窄小巷,上百部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如《牧马人》、《红高粱》、《双旗镇刀客》,《大话西游》等等都在这里拍摄过,游客漫步在影视城里,仿佛走进了电影的魔幻世界。
即便现在看来,当年张贤亮的举动都带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办影视城文联是没有钱的,只能靠大家的集资和银行贷款。当时张贤亮的小说作品被20多种外文翻译过,他把能找到的资金再加上写小说赚取的外汇,一共78万现金,义无反顾地投入影视城的建设中,开辟了当年“文人下海”的经典模式。
在那批“下海”的人群中,有功成名就的,但也有被“淹死”的。是什么促使张贤亮孤注一掷,赌徒般地冒险呢?他又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的呢?
“我觉得我‘下海’是顺理成章的事。90年代,我们这一批作家逐渐退到二线了,很多也都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这些风云一时的旗手,开始进入衰退期了。90年代我的火山爆发期已经过了,处于休眠状态。”其实,从张贤亮1984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以来,他就一直不赞成专业作家制度。他觉得文学应该是一个业余活动,专业作家制度绝对不是一个促进文学生产力发展的好机制。专业作家制度还使作家脱离了生活,生产力下降,甚至素材枯竭。
恰好,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全国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纷纷兴起创办第三产业的风潮。“我是宁夏文联主席,全国文联都蠢蠢欲动想搞第三产业,宁夏文联当然也要和别的单位一样。”
在许多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大西北搞第三产业,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一片道劲的废墟形象立刻在张贤亮的脑海里闪现,西北影视基地的灵感,从22年的右派经历中浮现出来。
上世纪60代初,第一次劳改被释放,他去镇北堡赶集。当时的镇北堡是一片荒野,附近没有任何建筑物,甚至连树也没有,只有两座明清时代的兵营古堡。但这两个从废墟拔地而起,耸立在荒漠中的堡子,立刻就对他产生了相当大的震撼。“我觉得这个古堡的废墟很像我自己。就算古堡全部倒塌,它还坚韧不拔地挺立在这一块地方,好像它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一样,这给我很深的印象。这土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我觉得很有审美价值,尤其是在银幕上。”从此后,镇北堡让张贤亮念念不忘。
说起自己的经济思想和经营思路的来源,张贤亮提起了《资本论》。在他劳改的22年间,《资本论》始终伴随左右,是他看得最多的一本书。而且,越看《资本论》,他越发现五六十年代的政策背离马克思主义,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没有错,错误的政策总有一天要纠正过来,这坚定了他活下去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非常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预见性的。”读了马克思的书,张贤亮大胆“下海”,在几个阶段的关键时刻,他都能先行一步。
说起自己的名气大,张贤亮却感到很惭愧。他认为自己只算个中小企业家。“难得的是我的零起点,甚至是负起点,把两座古堡、古代的废墟,变成影视界的品牌,全靠头脑中产生。”
他觉得,“别的东西可以仿造,最根本的创意是独家的,抄不走的。硬件可以靠钱堆起来,软件全靠眼光和智慧。通过创业和管理,我学到MBA课程里学不到的东西。”
但反过来说,无论张贤亮取得的什么成就,都似乎与宁夏这片热土有关。从1955年算起,而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贤亮已在宁夏生活了54年,他的血脉可谓早已融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沙。他就像《灵与肉》里的牧马人许灵均一样,一腔热血、痴守纯朴而又逼真的理想。改革开放给了他机遇,政策放开为他创造了条件,而这片热土又赐予了他灵感,难怪他的“转身”竟是如此华丽!
此时远在西北银川的张贤亮,已过知天命之年,且官居全国政协委员、宁夏文联主席,可谓功成名就。但在这股“春潮”的催动下,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1993年,他赤手空拳,带着一群当地农民,靠着“出卖荒凉”,硬是在沧桑、粗犷和偏僻的大西北,建起一座人文气息浓郁的人工景观,即已名垂海内外的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而他的头顶又多了一顶桂冠: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董事长。
今天的西部影视城已经是国家级4A景区,有形资产达一亿元以上。影视城里某条细窄小巷,上百部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如《牧马人》、《红高粱》、《双旗镇刀客》,《大话西游》等等都在这里拍摄过,游客漫步在影视城里,仿佛走进了电影的魔幻世界。
即便现在看来,当年张贤亮的举动都带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办影视城文联是没有钱的,只能靠大家的集资和银行贷款。当时张贤亮的小说作品被20多种外文翻译过,他把能找到的资金再加上写小说赚取的外汇,一共78万现金,义无反顾地投入影视城的建设中,开辟了当年“文人下海”的经典模式。
在那批“下海”的人群中,有功成名就的,但也有被“淹死”的。是什么促使张贤亮孤注一掷,赌徒般地冒险呢?他又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的呢?
“我觉得我‘下海’是顺理成章的事。90年代,我们这一批作家逐渐退到二线了,很多也都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这些风云一时的旗手,开始进入衰退期了。90年代我的火山爆发期已经过了,处于休眠状态。”其实,从张贤亮1984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以来,他就一直不赞成专业作家制度。他觉得文学应该是一个业余活动,专业作家制度绝对不是一个促进文学生产力发展的好机制。专业作家制度还使作家脱离了生活,生产力下降,甚至素材枯竭。
恰好,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全国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纷纷兴起创办第三产业的风潮。“我是宁夏文联主席,全国文联都蠢蠢欲动想搞第三产业,宁夏文联当然也要和别的单位一样。”
在许多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大西北搞第三产业,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一片道劲的废墟形象立刻在张贤亮的脑海里闪现,西北影视基地的灵感,从22年的右派经历中浮现出来。
上世纪60代初,第一次劳改被释放,他去镇北堡赶集。当时的镇北堡是一片荒野,附近没有任何建筑物,甚至连树也没有,只有两座明清时代的兵营古堡。但这两个从废墟拔地而起,耸立在荒漠中的堡子,立刻就对他产生了相当大的震撼。“我觉得这个古堡的废墟很像我自己。就算古堡全部倒塌,它还坚韧不拔地挺立在这一块地方,好像它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一样,这给我很深的印象。这土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我觉得很有审美价值,尤其是在银幕上。”从此后,镇北堡让张贤亮念念不忘。
说起自己的经济思想和经营思路的来源,张贤亮提起了《资本论》。在他劳改的22年间,《资本论》始终伴随左右,是他看得最多的一本书。而且,越看《资本论》,他越发现五六十年代的政策背离马克思主义,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没有错,错误的政策总有一天要纠正过来,这坚定了他活下去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非常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预见性的。”读了马克思的书,张贤亮大胆“下海”,在几个阶段的关键时刻,他都能先行一步。
说起自己的名气大,张贤亮却感到很惭愧。他认为自己只算个中小企业家。“难得的是我的零起点,甚至是负起点,把两座古堡、古代的废墟,变成影视界的品牌,全靠头脑中产生。”
他觉得,“别的东西可以仿造,最根本的创意是独家的,抄不走的。硬件可以靠钱堆起来,软件全靠眼光和智慧。通过创业和管理,我学到MBA课程里学不到的东西。”
但反过来说,无论张贤亮取得的什么成就,都似乎与宁夏这片热土有关。从1955年算起,而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贤亮已在宁夏生活了54年,他的血脉可谓早已融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沙。他就像《灵与肉》里的牧马人许灵均一样,一腔热血、痴守纯朴而又逼真的理想。改革开放给了他机遇,政策放开为他创造了条件,而这片热土又赐予了他灵感,难怪他的“转身”竟是如此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