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评选“人民满意学校”成了各地教育部门的时尚,也成了很多校长的“尚方宝剑”,他们动不动就搬出这把“利剑”来教育训斥一线教师,因此便滋生出一些“怪胎”:“人民群众需要升学率,所以升学率就是人民满意的最高标准”;“双休日补课是家长的需求,就是人民的需求”;“减负,作业布置少了,家长有意见”……
诚然,“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的自觉追求,但“人民满意学校”绝不是简单的“升学率”可以涵盖的。老百姓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教育”不等于“升学”,“教育”也不等于“教书”,培养有素质、有能力、会学习、会生活的新时代公民,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是人民真正满意的学校。当然,人民满意不满意,还包括教育公平、乡村教育、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而有些学校领导者的理解,无疑是断章取义,迎合了当前部分老百姓对学校“教育”的片面理解。他们用世俗功利的眼光看待“教育”,“教育”便被简化为“分数”和“名次”,在他们眼里,“成功的学校教育”演变成了“高升学率”。
春节期间,笔者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听到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发出这种论调的都是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或者已经大学毕业的家长。他们感叹:“现在读书真的没有什么用,你看我家那小子,读了10多年书,大学毕业了,工作要我们大人帮着找,老婆要我们大人帮着娶,房子要我们大人帮着买……”“我家的孩子,怎么越大越没用呢?你看,放假了整天待在电脑前,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正经事一点都不做,读书真是越读越没用!”……这种感叹是很多家长“回头看”的醒悟,是走过弯路歧路之后的追悔,是对当下学校功利教育的不满意。
学校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一切都要迎合人们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满足部分老百姓对“升学率”的热捧,是满足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迎合,是误导,是学校教育的误区。“教育”万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祸害的将是几代人。
(原载《中国青年报》)
诚然,“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的自觉追求,但“人民满意学校”绝不是简单的“升学率”可以涵盖的。老百姓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教育”不等于“升学”,“教育”也不等于“教书”,培养有素质、有能力、会学习、会生活的新时代公民,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是人民真正满意的学校。当然,人民满意不满意,还包括教育公平、乡村教育、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而有些学校领导者的理解,无疑是断章取义,迎合了当前部分老百姓对学校“教育”的片面理解。他们用世俗功利的眼光看待“教育”,“教育”便被简化为“分数”和“名次”,在他们眼里,“成功的学校教育”演变成了“高升学率”。
春节期间,笔者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听到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发出这种论调的都是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或者已经大学毕业的家长。他们感叹:“现在读书真的没有什么用,你看我家那小子,读了10多年书,大学毕业了,工作要我们大人帮着找,老婆要我们大人帮着娶,房子要我们大人帮着买……”“我家的孩子,怎么越大越没用呢?你看,放假了整天待在电脑前,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正经事一点都不做,读书真是越读越没用!”……这种感叹是很多家长“回头看”的醒悟,是走过弯路歧路之后的追悔,是对当下学校功利教育的不满意。
学校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一切都要迎合人们的需求,因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满足部分老百姓对“升学率”的热捧,是满足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迎合,是误导,是学校教育的误区。“教育”万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祸害的将是几代人。
(原载《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