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美术教学大多是单纯注重美术技法的教授,往往忽视了美术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培养。高中美术教学应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教会学生一个看世界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启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审美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创新
我们应该清楚:高中美术教学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我认为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我们在传授方法的同时,应注重于传授知识、传授文化、传授一种意识和思想,进而启发学生的一种创造意识,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本身素养得以丰富和提高。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的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1 美术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1 在美术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艺术多面的美。过去的美术课,总是把重点放在讲练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总是与语文文字形影不离。其实真正的作品是靠形象说话的,艺术真正的美在于眼睛的捕捉和心灵的感悟。美术老师的教学侧重点要和学生对美术实体的直接体验联接起来,运用审美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传达出的特殊体验,同时辅以发散性的思维讲解美术知识。在课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眼、耳、脑全面感受三维的审美刺激。
1.2 加强美术练习,进行交流性辅导。学生进行美术练习,实质是一种理解、深化的体验过程。交流讨论的环境,更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交互彼此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美术课在时间分配上经常练习时间居多,但是练习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认识和技能难以均衡发展。在课堂练习时间,老师经常对学生不加巡视,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和症结,学生只能自己摸索,在黑暗中前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应加强交流性,通过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进行鼓励性引导,将练习与辅导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
1.3 积极评价学生美术作业,不要放过学生任何一个值得肯定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个性的体现,所以作业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归于个性的标准。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①作业态度是否认真;②画技是否良好;③是否有新的东西。针对不同的作业作品,要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一方面要肯定其突出的部分,另一方面要引导其改正不足的部分。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观赏评价,然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尊重学生的创作精神,进行鼓励教育。
2 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是美术欣赏的“拐棍”,如果把欣赏当作一把锁的话,那么基础理论知识就是这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忽视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教学的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授课时做到理论在先,以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如:上《绘画:形与色的创造》一课,一部分同学对什么叫绘画、什么叫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不了解,分辨不清,就更谈不上怎样欣赏绘画作品。所以把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的特征在课堂前几分钟作一下介绍,让学生对油画、水粉、水彩的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理论与名优作品相结合的基础上,去感受名作给予观赏者的美的享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 培养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形式美感、审美情趣、审美创新的培养。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是不能脱离形式存在的。学生接受一件作品,是通过各种美术语言去感受的,包括纹理、质感、色彩等等,从而形成自己心中对美术作品的整体知觉。这种自身形成的形式感知,往往成为审美过程中潜在的重要方面。在美术课上教师要通过发掘美术作品积极健康的情感因素,转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爱美发现美的习惯。可以运用观看鉴赏、临摹写生多种方式的教学,从人文、自然多方位内容展开,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线条、构图、质感、纹路等美术媒介,加上其对事物的体验思考,很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独特的想象,进而转变成可视化的形象,创造出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作品。
4 提供名作范画,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基础理论知识与欣赏作品并重起来,可以是课件,也可是挂图。欣赏名作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要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又要给学生做出审美示过名作范画,让学生对作品内容和形式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对名作的讲述也要有一个新的要求。好多作品的评述都是华丽的词藻堆砌起来,同学们在认识过程中往往不能欣赏到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唯有教师自身下苦功,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既能意会,又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明,风趣幽默而不失感染力。
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精力中,真正得到一份收获,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创新
我们应该清楚:高中美术教学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我认为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我们在传授方法的同时,应注重于传授知识、传授文化、传授一种意识和思想,进而启发学生的一种创造意识,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生活。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本身素养得以丰富和提高。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的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1 美术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1 在美术知识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艺术多面的美。过去的美术课,总是把重点放在讲练上,课堂教学的过程总是与语文文字形影不离。其实真正的作品是靠形象说话的,艺术真正的美在于眼睛的捕捉和心灵的感悟。美术老师的教学侧重点要和学生对美术实体的直接体验联接起来,运用审美价值较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传达出的特殊体验,同时辅以发散性的思维讲解美术知识。在课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眼、耳、脑全面感受三维的审美刺激。
1.2 加强美术练习,进行交流性辅导。学生进行美术练习,实质是一种理解、深化的体验过程。交流讨论的环境,更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交互彼此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美术课在时间分配上经常练习时间居多,但是练习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认识和技能难以均衡发展。在课堂练习时间,老师经常对学生不加巡视,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和症结,学生只能自己摸索,在黑暗中前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应加强交流性,通过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进行鼓励性引导,将练习与辅导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
1.3 积极评价学生美术作业,不要放过学生任何一个值得肯定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都是个性的体现,所以作业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归于个性的标准。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①作业态度是否认真;②画技是否良好;③是否有新的东西。针对不同的作业作品,要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一方面要肯定其突出的部分,另一方面要引导其改正不足的部分。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观赏评价,然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尊重学生的创作精神,进行鼓励教育。
2 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加深理性认识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是美术欣赏的“拐棍”,如果把欣赏当作一把锁的话,那么基础理论知识就是这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忽视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美术语言等要素的探索,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欣赏思路茫然、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教学的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授课时做到理论在先,以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在理解专业理论基础上去分析,欣赏作品,获得更多的艺术营养,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如:上《绘画:形与色的创造》一课,一部分同学对什么叫绘画、什么叫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不了解,分辨不清,就更谈不上怎样欣赏绘画作品。所以把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的特征在课堂前几分钟作一下介绍,让学生对油画、水粉、水彩的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理论与名优作品相结合的基础上,去感受名作给予观赏者的美的享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 培养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形式美感、审美情趣、审美创新的培养。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是不能脱离形式存在的。学生接受一件作品,是通过各种美术语言去感受的,包括纹理、质感、色彩等等,从而形成自己心中对美术作品的整体知觉。这种自身形成的形式感知,往往成为审美过程中潜在的重要方面。在美术课上教师要通过发掘美术作品积极健康的情感因素,转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爱美发现美的习惯。可以运用观看鉴赏、临摹写生多种方式的教学,从人文、自然多方位内容展开,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审美感知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是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线条、构图、质感、纹路等美术媒介,加上其对事物的体验思考,很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独特的想象,进而转变成可视化的形象,创造出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作品。
4 提供名作范画,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基础理论知识与欣赏作品并重起来,可以是课件,也可是挂图。欣赏名作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要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又要给学生做出审美示过名作范画,让学生对作品内容和形式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对名作的讲述也要有一个新的要求。好多作品的评述都是华丽的词藻堆砌起来,同学们在认识过程中往往不能欣赏到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唯有教师自身下苦功,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既能意会,又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明,风趣幽默而不失感染力。
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精力中,真正得到一份收获,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