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随之加快,国漫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承担了弘扬中华文明的神圣使命。《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剧本创作2年,制作近3年的动画电影,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评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翻译,从“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影视字幕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国漫电影“走出去”。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哪吒之魔童降世 字幕翻译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外交流不断加深,孕育出一种新兴的文化交流方式——影视作品。其中以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最具代表,该作品屡屡刷新票房纪录问鼎2019年度内地票房冠军。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大多数国外友人难以理解其中传达的中华文化精髓。因此,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准确度和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研究《哪吒》的字幕翻译,把握《哪吒》的主体性和民族特性,以期为中国影视字幕翻译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让国漫电影真正“走出去”。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的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明確肯定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联通融性。在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胡庚申教授提出了“适应与选择论”的概念,随后将其发展成为生态翻译理论。胡庚申教授将其运用到翻译理论当中,提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即“原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1]。生态翻译理论学坚持“译者为中心”,即译者在翻译时,不断地适应和选择的一个过程。因此,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可概括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胡庚申教授提出“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三维相互转换,另一方面译者也不断地进行着适应性选择,而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都是直接作用于译者身上。”[2]该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生态翻译学在当代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三、影视字幕翻译特点
影视字幕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隐身的译者”,虽不可见,但是他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出现使观众可以从听觉和视觉全方面把握影视的内容,在短时间内欣赏到电影的艺术精华,感受影视的魅力。字幕翻译主要有三个特点:
1. 时空局限性
Mayoral,Kelly和Gallardo(1988)提出,翻译行为会受到时间、空间、音乐、图像、语音和口语六类因素的制约[3]。但就电影字幕的翻译而言,首要考虑的制约因素当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指字幕的显示时间和观众的阅读时间,空间指播放影片屏幕的大小、字幕译文的字数以及行数;因此,在短时间内,为让观众既能欣赏电影画面,又能快速浏览字幕、理解电影情节,字幕译文应当力求雅俗共赏、简洁明了,同时还要与电影图像保持同步。
2. 口语性
对白贯穿于影视字幕中,其大部分应归于口语范畴,所以译文要力求通俗易懂,简洁自然,流畅明了;符合目的语的口语特点。麻争旗提倡“影视翻译必须把握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和通俗化这五大原则”[4]。
3. 文化差异性
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存在文化的差异,同时,字幕翻译也会涉及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字幕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因此在翻译中译者要加以转换。
胡庚申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方法是“三维”转换(语言,文化,交际);译评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5]从生态翻译学看字幕翻译,就是要从这几个方面做到整体把握和多维转换。
四、生态翻译理论下《哪吒》字幕英译实例评析
1. 基于语言维度的字幕翻译个例评析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对于影视翻译来说,译者虽然是“隐身的”,但是却居在电影语言传达和观众信息接收的中心地位,因此字幕的翻译要尽量在语言的风格、修辞特点、句型特点等做出适应性选择转化。
下面就以《哪吒》相关字幕英译进行阐述。
例1 原文:急急如律令
译文: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
“急急如律令”在中国古代常用作是汉代公文的结尾语词,意思是情势紧急,应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这在西方文化体系中并无对应的词汇,因此官方将其意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运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帮助国外观众理解作品从而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语言风格上的适应性转化,保证字幕翻译发挥最大效用。
2. 基于文化维度的字幕翻译个例评析
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中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每一种文化都反映在其文字中。影视作品中的对白也常包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字幕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
例2原文:我施了天劫咒
译文:I have cast a heaven made curse.
例3 原文:哪吒就是魔丸
译文:Nezha is the Demon Pill. 由于西方文化没有“天庭”这一概念,因此,“天劫咒”和“魔丸”没有音译为“Tian Jiezhou”和“Mo Wan”,而是处理为heaven made curse和Demon Pill。使用西方文化的對应词源“天堂”能够传递字幕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最终帮助观众通过字幕快速理解电影文化背景。英语中“demon”意为 “恶魔、魔鬼”,加上“pill”能准确映射出哪吒的身世与“邪恶”一词紧密相关。这保证了观众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关键的信息。
3. 基于交际维度的字幕翻译个例评析
无法起到交际作用的信息都是毫无意义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交际。在影视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及其独特的交际性。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因此,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要特别注意传递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例4 原文:去你个鸟命
译文:Forget your fate!
例5 原文: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
译文:Forget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北美版字幕将例4翻译为:“forget your fate!”完全没有体现出哪吒生而为魔的人物性格特点,语言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中产生巨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将其译为“Get out!My silly fate”更能表现出当时哪吒不甘于命运的语境。例5“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对应翻译为“Forget what other people think”也不符合影片中强烈的语气,笔者认为将其译为“What others think is just rubbish!”更贴近影片场景。
五、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国产电影想越走越远,字幕的翻译不容小觑,贴近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才能使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文化主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本文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分析了北美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英译。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为电影字幕的翻译开拓出新的视角,为其他国漫电影真正“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式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3] Diaz Cintas,[J].New trend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2009).
[4] 麻争旗(2005),<<影视译制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改观[J].上海翻译,2008(2):38.
作者简介:万芝芬(1995—),汉族,江西省南昌市,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哪吒之魔童降世 字幕翻译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外交流不断加深,孕育出一种新兴的文化交流方式——影视作品。其中以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最具代表,该作品屡屡刷新票房纪录问鼎2019年度内地票房冠军。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大多数国外友人难以理解其中传达的中华文化精髓。因此,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准确度和专业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研究《哪吒》的字幕翻译,把握《哪吒》的主体性和民族特性,以期为中国影视字幕翻译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让国漫电影真正“走出去”。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的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明確肯定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联通融性。在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胡庚申教授提出了“适应与选择论”的概念,随后将其发展成为生态翻译理论。胡庚申教授将其运用到翻译理论当中,提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即“原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1]。生态翻译理论学坚持“译者为中心”,即译者在翻译时,不断地适应和选择的一个过程。因此,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可概括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胡庚申教授提出“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三维相互转换,另一方面译者也不断地进行着适应性选择,而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都是直接作用于译者身上。”[2]该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生态翻译学在当代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三、影视字幕翻译特点
影视字幕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隐身的译者”,虽不可见,但是他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出现使观众可以从听觉和视觉全方面把握影视的内容,在短时间内欣赏到电影的艺术精华,感受影视的魅力。字幕翻译主要有三个特点:
1. 时空局限性
Mayoral,Kelly和Gallardo(1988)提出,翻译行为会受到时间、空间、音乐、图像、语音和口语六类因素的制约[3]。但就电影字幕的翻译而言,首要考虑的制约因素当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指字幕的显示时间和观众的阅读时间,空间指播放影片屏幕的大小、字幕译文的字数以及行数;因此,在短时间内,为让观众既能欣赏电影画面,又能快速浏览字幕、理解电影情节,字幕译文应当力求雅俗共赏、简洁明了,同时还要与电影图像保持同步。
2. 口语性
对白贯穿于影视字幕中,其大部分应归于口语范畴,所以译文要力求通俗易懂,简洁自然,流畅明了;符合目的语的口语特点。麻争旗提倡“影视翻译必须把握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和通俗化这五大原则”[4]。
3. 文化差异性
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存在文化的差异,同时,字幕翻译也会涉及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字幕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因此在翻译中译者要加以转换。
胡庚申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翻译方法是“三维”转换(语言,文化,交际);译评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5]从生态翻译学看字幕翻译,就是要从这几个方面做到整体把握和多维转换。
四、生态翻译理论下《哪吒》字幕英译实例评析
1. 基于语言维度的字幕翻译个例评析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对于影视翻译来说,译者虽然是“隐身的”,但是却居在电影语言传达和观众信息接收的中心地位,因此字幕的翻译要尽量在语言的风格、修辞特点、句型特点等做出适应性选择转化。
下面就以《哪吒》相关字幕英译进行阐述。
例1 原文:急急如律令
译文: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
“急急如律令”在中国古代常用作是汉代公文的结尾语词,意思是情势紧急,应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这在西方文化体系中并无对应的词汇,因此官方将其意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运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帮助国外观众理解作品从而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语言风格上的适应性转化,保证字幕翻译发挥最大效用。
2. 基于文化维度的字幕翻译个例评析
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中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每一种文化都反映在其文字中。影视作品中的对白也常包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字幕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
例2原文:我施了天劫咒
译文:I have cast a heaven made curse.
例3 原文:哪吒就是魔丸
译文:Nezha is the Demon Pill. 由于西方文化没有“天庭”这一概念,因此,“天劫咒”和“魔丸”没有音译为“Tian Jiezhou”和“Mo Wan”,而是处理为heaven made curse和Demon Pill。使用西方文化的對应词源“天堂”能够传递字幕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最终帮助观众通过字幕快速理解电影文化背景。英语中“demon”意为 “恶魔、魔鬼”,加上“pill”能准确映射出哪吒的身世与“邪恶”一词紧密相关。这保证了观众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关键的信息。
3. 基于交际维度的字幕翻译个例评析
无法起到交际作用的信息都是毫无意义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交际。在影视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及其独特的交际性。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因此,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要特别注意传递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例4 原文:去你个鸟命
译文:Forget your fate!
例5 原文: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
译文:Forget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北美版字幕将例4翻译为:“forget your fate!”完全没有体现出哪吒生而为魔的人物性格特点,语言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中产生巨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将其译为“Get out!My silly fate”更能表现出当时哪吒不甘于命运的语境。例5“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对应翻译为“Forget what other people think”也不符合影片中强烈的语气,笔者认为将其译为“What others think is just rubbish!”更贴近影片场景。
五、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国产电影想越走越远,字幕的翻译不容小觑,贴近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才能使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文化主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本文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分析了北美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字幕英译。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为电影字幕的翻译开拓出新的视角,为其他国漫电影真正“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式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3] Diaz Cintas,[J].New trend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2009).
[4] 麻争旗(2005),<<影视译制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改观[J].上海翻译,2008(2):38.
作者简介:万芝芬(1995—),汉族,江西省南昌市,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