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在浙江大学传颂了70多年的校歌声中,我们一直坚持着向综合性大学前进,如海洋般敞开宽阔的心胸,吸收不同学科的支支细流。吸引不同特质的学子。
学校环境:规模庞大与环境优美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在分分合合之中,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现共有115个本科专业。学校的校园面积广阔,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5.18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杭州的风景不用多说,那常常被人诵叹的“杭州十景”已经深入人心。而浙江大学的各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求学浙大:教授领进门与多元化学习
一般来说,在大学里,教授们忙于科研和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的班主任一般“推”给辅导员、行政人员,而在浙江大学,越来越多的教授、副教授等业务骨干教师担任一年级本科生的班主任。如工科类一年级学生汇聚的蓝田学园,64个班主任中就有9位教授和40位副教授,其中很多人还是海归青年学者。
大学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之地,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自由为自己加分,而不把自由变成懒散?浙江大学从加强一年级新生的教育开始。学校制定了“一年级新生特别教育计划”,强化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期的教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月”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辅导活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长组计划”“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等管理方式,帮助和引导一年级学生尽快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关键性转换。确立个人的发展目标,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律。这也是浙江大学的班主任由越来越多的教授们充当的原因。
俗话说得好,师厚领进门。为了把学子更好地领进大学的殿堂,浙江大学还为学子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除了在课堂学习上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着重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如营造网络学习环境,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营造研究性学习环境,通过小型研讨课、学术研讨会、科研训练计划等,在研究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校风、学风建设,营造人文性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品位和品格。
人才培养:立足通识与开拓创新
通识与交叉
浙江大学于1995年率先提出了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ies)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KAQ”教育模式已逐渐演化为具有浙大特色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宽、专、交”的人才培养体系和“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试行前期打好宽厚基础,强化通识教育,后期突出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学科的培养,强调本科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积极推进部分有条件的院系进行本硕博统筹培养试点。
要培养具有“宽、专、交”的人才,首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学校逐步建立了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大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为了构建通识教育,学校在招生时不分专业,而以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等大类招生。而于2000年成立的竺可桢学院则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平台。竺可桢学院设工科混合班、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金融学实验班等,实施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2005年,学校新增设了两个特色教育班——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巴德年医学班。在交叉方面,学校通过实施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等模式,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有,8个交叉复合特色项目,如“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工程教育高级班”“公共管理强化班”“李志文商学班”“设计创新班”。“文化人才博学计划”“外语+X”“神农班”等。这些特色班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在经过两年的宽基础以及一定的专业学习之后,进入交叉学习的环境,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激发。
创新与创业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创新的实践过程,所以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是十分有效的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手段。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推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每年举行一期,研究内容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经管等各个领域。“SRTP”鼓励学生通过立项申请,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到实现设想,以及从申请立项到开展研究、总结和答辩等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学校给予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资助。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浙大本科生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20多篇。其中,浙大电气工程学院的本科生SRTP项目“网络实验室”,还引起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关注,这个令人刮目相看的网络实验室的5大类20组近60个具体实验的开发主力都是浙大本科生。通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浙江大学形成了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竞赛组织管理办法,也培养出一批批在国际国内获奖的学子。近五年来,浙大学生获得了90项国家级竞赛奖和45项国际级竞赛奖。
宽阔的视野是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近年来,浙大与美、英、法、德、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120多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其中“卓越人才詹训计划”“爱因斯特国际大学生实习交流项目”“亚太地区青少年企业家联合会”等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已成为学校的国际交流品牌项目。学校还积极探索与国际-流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推进贯通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三明治”模式,即学校每年选拔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国外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再回到浙大攻读博士学位。
除了创新,为了解决许多人“心头大患”的就业问题,浙大自1999年起,每年从全校各个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60人,组成“创新与创业强化班”。学员既要保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同时还要参加历时两年的强化班学习。上课引入MBA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全面培养本科学生的创业管理素质、创新意识与企业家精神。得益于此,不少学员眼下已经成功迈出了创业的步伐。强化班学生方毅,毕业后担任过E.J.Mckay投资银行商业分析员、印度InnovifiveSolutions公司中国代表,前年创立了一家电子产品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前不久还以总经理的身份回学校为强化班的师弟师妹们传授“创业经”。
学校环境:规模庞大与环境优美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在分分合合之中,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现共有115个本科专业。学校的校园面积广阔,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5.18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杭州的风景不用多说,那常常被人诵叹的“杭州十景”已经深入人心。而浙江大学的各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求学浙大:教授领进门与多元化学习
一般来说,在大学里,教授们忙于科研和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的班主任一般“推”给辅导员、行政人员,而在浙江大学,越来越多的教授、副教授等业务骨干教师担任一年级本科生的班主任。如工科类一年级学生汇聚的蓝田学园,64个班主任中就有9位教授和40位副教授,其中很多人还是海归青年学者。
大学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之地,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自由为自己加分,而不把自由变成懒散?浙江大学从加强一年级新生的教育开始。学校制定了“一年级新生特别教育计划”,强化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期的教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月”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辅导活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长组计划”“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等管理方式,帮助和引导一年级学生尽快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关键性转换。确立个人的发展目标,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律。这也是浙江大学的班主任由越来越多的教授们充当的原因。
俗话说得好,师厚领进门。为了把学子更好地领进大学的殿堂,浙江大学还为学子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除了在课堂学习上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着重营造新的学习环境。如营造网络学习环境,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营造研究性学习环境,通过小型研讨课、学术研讨会、科研训练计划等,在研究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校风、学风建设,营造人文性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品位和品格。
人才培养:立足通识与开拓创新
通识与交叉
浙江大学于1995年率先提出了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ies)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KAQ”教育模式已逐渐演化为具有浙大特色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宽、专、交”的人才培养体系和“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试行前期打好宽厚基础,强化通识教育,后期突出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学科的培养,强调本科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积极推进部分有条件的院系进行本硕博统筹培养试点。
要培养具有“宽、专、交”的人才,首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学校逐步建立了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大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为了构建通识教育,学校在招生时不分专业,而以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等大类招生。而于2000年成立的竺可桢学院则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平台。竺可桢学院设工科混合班、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金融学实验班等,实施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2005年,学校新增设了两个特色教育班——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巴德年医学班。在交叉方面,学校通过实施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等模式,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有,8个交叉复合特色项目,如“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工程教育高级班”“公共管理强化班”“李志文商学班”“设计创新班”。“文化人才博学计划”“外语+X”“神农班”等。这些特色班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在经过两年的宽基础以及一定的专业学习之后,进入交叉学习的环境,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激发。
创新与创业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创新的实践过程,所以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是十分有效的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手段。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推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每年举行一期,研究内容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经管等各个领域。“SRTP”鼓励学生通过立项申请,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到实现设想,以及从申请立项到开展研究、总结和答辩等全过程的科研训练,学校给予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资助。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浙大本科生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20多篇。其中,浙大电气工程学院的本科生SRTP项目“网络实验室”,还引起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关注,这个令人刮目相看的网络实验室的5大类20组近60个具体实验的开发主力都是浙大本科生。通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浙江大学形成了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竞赛组织管理办法,也培养出一批批在国际国内获奖的学子。近五年来,浙大学生获得了90项国家级竞赛奖和45项国际级竞赛奖。
宽阔的视野是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近年来,浙大与美、英、法、德、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120多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其中“卓越人才詹训计划”“爱因斯特国际大学生实习交流项目”“亚太地区青少年企业家联合会”等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已成为学校的国际交流品牌项目。学校还积极探索与国际-流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推进贯通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三明治”模式,即学校每年选拔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国外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再回到浙大攻读博士学位。
除了创新,为了解决许多人“心头大患”的就业问题,浙大自1999年起,每年从全校各个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60人,组成“创新与创业强化班”。学员既要保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同时还要参加历时两年的强化班学习。上课引入MBA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全面培养本科学生的创业管理素质、创新意识与企业家精神。得益于此,不少学员眼下已经成功迈出了创业的步伐。强化班学生方毅,毕业后担任过E.J.Mckay投资银行商业分析员、印度InnovifiveSolutions公司中国代表,前年创立了一家电子产品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前不久还以总经理的身份回学校为强化班的师弟师妹们传授“创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