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独生子女的增多使“溺爱”泛滥,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自私、冷漠、脆弱。因此,要重视实施感恩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要舞台,其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开展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而建立长效机制是感恩教育切实有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学校;感恩教育;健全人格
感恩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的成长来说尤其重要。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从踏入学校起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学会感恩,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下面笔者来对感恩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一、感恩教育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然而,当前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注重空洞的说教,不注重于实际的应用。为了构筑学生包容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营造和谐的氛围,适时地提出感恩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四个维度
第一,感恩亲人,懂得孝敬。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从生命孕育到懷抱哺育,从蹒跚学步到离家求学,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倾注了无限情意,付出了无数心血,如此恩义,无以言表。然而,“夫孝,始于事亲”,其实学校德育亦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倘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我们又怎能指望他将来会去关爱别人呢?所以,学校的感恩教育就是从孝敬父母做起,教育学生长大后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第二,感恩他人,懂得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尊重他人。因为尊重不仅是每一个人内在的精神需要,它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和涵养。从师生方面看,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就是他们在和老师交往时应该谦虚恭敬,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意见,而不能以桀骜不驯的态度顶撞老师,或者是对误解自己的老师心怀怨恨。从同学方面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同伴的个体差异性,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不欺辱,不歧视他人,懂得宽容和善待他人。从他人方面看,教导学生诚实守信、谦虚恭敬、文明高雅、对他人充分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感恩社会,懂得担当。每个人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社会,都会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在家里是儿女、在学校是学生、在超市购物时是顾客、坐上公交车后就成为乘客……而不同的社会角色必将承担各自不同的社会责任。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要让学生懂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以实际行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认真履行好一个现代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四,感恩自然,懂得热爱。饮水思源,源于自然。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广袤的大地,青山绿水、虫鱼鸟兽,还有各种丰富的资源,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自然界才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她如此慷慨地给予和无私地付出,我们理应心怀感恩、热爱自然。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方式
第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传播感恩文化内涵。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基本手段,多元化的德育课堂也就成为传播“孝”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诵读《论语》《孝经》《弟子规》等民族经典作品,从而让学生积淀了深厚的“孝”文化功底通过学生分析人与自然、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各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而逐步提升了感恩教育在新的时代的内涵。
第二,以德育活动为形式,渗透感恩文化思想。学校需要在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中自觉渗透感恩文化思想,积极开展别具感恩文化思想特色的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在妇女节或者母亲节期间,我们给学生播放“十月怀胎”的教育片,让学生明白母亲在孕育自己的过程中所经受的阵痛和煎熬,以及全家人为此所付出的辛劳和心血,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对亲人的感恩之情。我们倡导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母亲或者长辈献上一支花,给亲人写一句感恩的话,为家人做一件感恩的事。于是,有的学生就将平时积攒起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个发卡,有的学生回到家里帮助家人做了一顿“特别”的晚餐,还有的学生第一次为父母洗脚……看见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突然间竟变得如此孝顺,很多父母都感动得潸然泪下。
第三,以团体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学会感激他人。团体活动是集体合作的项目,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活动,让学生在这过程中通过话剧表演、现场辩论、真情演讲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什么是“恩”。同时,相互合作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团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四,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担任文化使者,走上大街争当环保小卫士,来到敬老院、希望小学等需要社会救助的地方充当义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奉献爱心,承担责任,服务他人,感恩社会。这样的爱心行动在我校数不胜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已经从家庭、学校逐渐孝行于社会的诸多角落,并将感恩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盛满德育之花的金色大道上。
第五,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的好动性,学校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感恩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让“恩德”包围在他们周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健全人格。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从而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让孩子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孔丘.诗经[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1.
【关键词】学校;感恩教育;健全人格
感恩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的成长来说尤其重要。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从踏入学校起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学会感恩,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下面笔者来对感恩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一、感恩教育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然而,当前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注重空洞的说教,不注重于实际的应用。为了构筑学生包容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营造和谐的氛围,适时地提出感恩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四个维度
第一,感恩亲人,懂得孝敬。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从生命孕育到懷抱哺育,从蹒跚学步到离家求学,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倾注了无限情意,付出了无数心血,如此恩义,无以言表。然而,“夫孝,始于事亲”,其实学校德育亦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倘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我们又怎能指望他将来会去关爱别人呢?所以,学校的感恩教育就是从孝敬父母做起,教育学生长大后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第二,感恩他人,懂得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尊重他人。因为尊重不仅是每一个人内在的精神需要,它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和涵养。从师生方面看,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就是他们在和老师交往时应该谦虚恭敬,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意见,而不能以桀骜不驯的态度顶撞老师,或者是对误解自己的老师心怀怨恨。从同学方面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同伴的个体差异性,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不欺辱,不歧视他人,懂得宽容和善待他人。从他人方面看,教导学生诚实守信、谦虚恭敬、文明高雅、对他人充分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第三,感恩社会,懂得担当。每个人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社会,都会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在家里是儿女、在学校是学生、在超市购物时是顾客、坐上公交车后就成为乘客……而不同的社会角色必将承担各自不同的社会责任。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要让学生懂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以实际行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认真履行好一个现代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四,感恩自然,懂得热爱。饮水思源,源于自然。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广袤的大地,青山绿水、虫鱼鸟兽,还有各种丰富的资源,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自然界才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她如此慷慨地给予和无私地付出,我们理应心怀感恩、热爱自然。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方式
第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传播感恩文化内涵。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基本手段,多元化的德育课堂也就成为传播“孝”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诵读《论语》《孝经》《弟子规》等民族经典作品,从而让学生积淀了深厚的“孝”文化功底通过学生分析人与自然、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各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而逐步提升了感恩教育在新的时代的内涵。
第二,以德育活动为形式,渗透感恩文化思想。学校需要在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中自觉渗透感恩文化思想,积极开展别具感恩文化思想特色的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在妇女节或者母亲节期间,我们给学生播放“十月怀胎”的教育片,让学生明白母亲在孕育自己的过程中所经受的阵痛和煎熬,以及全家人为此所付出的辛劳和心血,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对亲人的感恩之情。我们倡导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母亲或者长辈献上一支花,给亲人写一句感恩的话,为家人做一件感恩的事。于是,有的学生就将平时积攒起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个发卡,有的学生回到家里帮助家人做了一顿“特别”的晚餐,还有的学生第一次为父母洗脚……看见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突然间竟变得如此孝顺,很多父母都感动得潸然泪下。
第三,以团体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学会感激他人。团体活动是集体合作的项目,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活动,让学生在这过程中通过话剧表演、现场辩论、真情演讲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什么是“恩”。同时,相互合作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团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四,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担任文化使者,走上大街争当环保小卫士,来到敬老院、希望小学等需要社会救助的地方充当义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奉献爱心,承担责任,服务他人,感恩社会。这样的爱心行动在我校数不胜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已经从家庭、学校逐渐孝行于社会的诸多角落,并将感恩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盛满德育之花的金色大道上。
第五,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的好动性,学校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感恩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让“恩德”包围在他们周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健全人格。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从而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让孩子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孔丘.诗经[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