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香港,无论上、中、下、左、中、右,都在赞颂霍先生。他已经获得了香港人的心。
——曾荫权
“最是梦萦家国,乡土岂可遗忘?长江黄河富饶大地,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有过光辉岁月,也曾经历苦难创伤。道路从来是迂回曲折,是非荣辱使人明确方向。祖国富强是众所依归,为安定繁荣各尽所长。”
这首《培华之歌》被一位83岁的老人反复哼唱,成为他一生情怀所系。
他的经历堪称传奇:起于寒微,跻身名流;爱财富,却有扶贫济世之心。他置家族命运于政治风云之中,历经香港乱世,朝鲜战争时偷运“禁运”物资入内地,促香港回归,改革开放中身先士卒……个人与家国,财富与社会责任,他用一生给出了选择。
当其晚年,作为实业家、慈善家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个人的恩怨荣辱,家族事业的传承,香港和内地的建设发展,哪个是他思虑的重心?
在20余年缠绵病榻之中,他是否已经悟透了人事沧桑?香港半个多世纪的烟云,可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上空消弭?——2006年10月28日晚,霍英东在北京辞世。他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10月29日早上,当霍英东去世的消息到达广东番禺练溪村,82岁的村民霍思勇正像往常一样享受着早茶。看着头版霍英东的大幅遗照,他放下报纸陷入了沉思。13年前,当霍英东携带家眷到此寻根问祖时,仅比霍英东小1岁的霍思勇挤在围观的人群中,与所有练溪村村民一道,为拥有这位杰出的同宗兄弟而自豪。
当天下午,霍思勇约了几个同村兄弟,到河对面的练溪村旧址。修葺一新的霍氏大宗祠里,供奉着此间1000多位霍氏族人的祖先。
此时,在香港,各种自发的怀念活动已然开始。周日的香港足球联赛,队员们自发默哀;各阶层团体的代表,无论市民、达官贵人或在政见上有不同意见者,都不约而同地称誉霍英东,对他的逝去深表惋惜。
香港乃言论开放之地,对一个逝去的老者给予如此一致辞的褒论,实非多见。
2006年10月31日下午,霍英东的遗体抵达香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特意来到霍家,对霍英东太太吕燕妮说:“全香港,无论上、中、下、左、中、右,都在赞颂霍先生。他已经获得了香港人的心。”
谦厚长者的简单晚年
1983年,霍英东60岁,患上了淋巴腺癌,经内地医生治疗后康复。而在上世纪最后两个十年,霍英东也逐渐淡出了庞大的家族业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体育、内地投资等领域中去。白天鹅宾馆项目兴建期间,也是霍英东患病之时。一直坚持体育锻炼的霍英东,自创“冰火保健沐浴法”(在只有1摄氏度的凉水和热腾腾的桑拿房之间不断来回地洗澡),并坚持到前两年再一次癌症复发。
叶中敏,当年《大公报》的记者,经常被霍英东邀请到香港铜锣湾的体育游乐会做客。据她回忆,霍英东经常在早上5点多就开始一天的“保健之旅”,先是在游泳池里游泳,然后进行冰火浴,最后才到体育会餐厅吃饭。霍英东的饮食比较简单,在长年预留的靠边空桌旁坐下后,他总是点一碗牛肉粥。若是兴起,偶而会加个鸡蛋或一份油菜,十分普通。
2003年,霍英东的淋巴腺癌复发,次年又被证实患上肺癌。他的心脏已不能负荷刺激活动,坚持了20年的冰火保健不得不停止。随着身体日趋衰弱,霍英东球也少打了很多。
在与霍英东有过交往的记者和朋友的印象中,霍英东是一个谦厚长者。即使是对好朋友何铭思,霍英东也在别人面前称其为“何生”(“先生”之意),非常客气,其他人更不例外。叶中敏形容,晚年的霍英东已经很怕应酬,在正式场合很低调,说话不多,听一句答一句。“霍英东比较拘谨内向,并非能言善辩,很多记者对他是又爱又怕,因为他讲话很坦率、直接,不会跟你卖关子、兜圈子,同时也因为他讲话有时‘一旧旧’(粤语指没有连续性),记者得花工夫去揣摩其意。”
有报道说,霍英东几十年来从不带保镖。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自己搭缆车下山,独自步行到中华总商会开会,一个人前往游乐会打网球……“在内地,像霍英东这样的人物,起码要几个秘书、警卫,但霍英东充其量只有一个跟随的司机兼助手和秘书的‘明哥’。”明哥跟随霍英东十多年,也常跟着霍英东在间一张桌子上吃饭。对他而言,霍英东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板,可能唯一不好的地方是经常让他搬运资料一霍英东喜欢收集报纸新闻,也喜欢把文件等随时带在身边。资料太多,不可能看完,可霍英东坚持要带,然后还时不时心血来潮大叫一声:“阿明!我的文件在哪里?”
事实上,在香港,霍英东为人之谦厚是很多人的共识。在年轻时代,霍英东的商业信誉和重义轻利已经在商界广为传播。而当他逐渐淡出商战,对人也从未有过一句刻薄之语。在他逝世后,无论是与他打过球的普通人、公司员工,还是曾与他有过误会的名人,都对他的谦和记忆犹新。
自解心结
在霍英东的十几个子女中,除大太太吕燕妮门下的震字系子女外,其他后裔都秉承霍英东“不得从商”的训诫,转而向法律和医生等专业领域发展。
对这样的安排,霍英东曾做出解释。他说:“香港,表面看来好像造就了很多成功人士,但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不容易对付。我只希望子女们慢慢趋于平淡,而不是接班。”
常年接触霍英东,对其生平多有研究的中山大学教授何博传曾经说,霍英东太有名、太复杂、太多人研究,甚至是太敏感、太多传言,又太多误解了。在以前,尤其港英政府时代,霍英东的形象,屡屡被“走私”“开赌场”等过往经历所困。香港回归以后,晚年的霍英东终于开口,为一些过去传言纷飞的历史做了总结。
2004年的八十大寿之日,叶中敏看到了在中华会打球的霍英东。休息期间,喝着甘笋汁的霍英东忽然语气沉重:“八十喽,有件事,今日应该讲个清楚,我唔系不是不是靠走私起家。”
这是霍英东的一大心病。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封锁、制裁、禁运的条约。霍英东冒着武力缉私的巨大风险,偷偷向内地运送“禁运”物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白天联络、装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天都没有耽误过”。这段经历为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个一百万,也是他日后以地产发家的基础。
但这段经历使他饱受争议。坊间流言,一说他靠走私起家,一说他那时曾做过军火生意。霍英东认为,当时确实“没有报关”,但香港一贯是“自由港”,货物自由进出,出了香港水域就更不是港英管辖范围;而且他运载的只是铁皮、橡胶、轮胎、西药、棉花、纱布,从未运过军火。
有报道指出,霍英东在经营“禁运”物资发财以后,就与那些一起合作经营海上贸易的伙计分道扬镳了。
另一个心病是澳门博彩娱乐公司 股份之事。2002年,各媒体争相报道何鸿粲家族股权之争,霍英东突然宣布出售名下所有“澳娱”股份。霍英东先是向记者说明,当初入赌业,“无心插柳”地被何鸿粲拉上船,被迫做了“澳娱”的大股东——霍英东的“澳娱”股份占27%,如今市值近100亿港币。霍英东对此事一直耿怀于心,直到1999年出席澳门回归庆典,居然十年没去过澳门。
知道霍英东要出售股份,澳门特首何厚铧亲自出马,请“霍世伯”不要售股,于是霍英东想出一个既可稳定局面又可解去心病的方法:将手中全部股票及收益捐出成立基金会,协助澳门发展文化体育事业。2002年,何厚铧、霍英东与何鸿燊在广州番禺围席而坐。霍英东正式宣布:退出澳门娱乐有限公司,把股权交给澳门政府监督的基金。
霍英东,过去数十年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在为霍英东作传的作家冷夏眼中,霍英东是个非常注意在国家发展、社会进程中有所作为的人,可是历史的机缘又使他走过一段有争议的路。但无论如何,以霍英东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在推动中国教育、医疗、体育、科学、文化、艺术、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
不死情义
霍英东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某中资公司在香港为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其负责人在80年代离开公司后,人事与身体同时不济,90年代初更是患上了癌症,困在公立医院的几十人大房里,甚是凄凉。霍英东知道后,立刻找人将他转入全港最好的私人医院的头等房,承担了所有费用。“他是个老爱国。不能让他住大房。”当时,霍英东这样说。
“只要他知道谁有困难,一定帮,尤其是老爱国。”霍英东逝世后,同为80多岁的老人,戴着大方框眼镜的何铭思声音低沉,悲伤难掩。他对记者说:“霍英东是真诚的爱国者。”而在很多年前,叶中敏问霍英东:“为什么你如此珍惜老友?”霍英东回答:“因为何生带我上爱国之路。我永远不会抛弃这个朋友。”事实上,何铭思曾经有过所有人离开他的时候,但唯有霍英东对他不离不弃。
上世纪60年代初,何铭思在香港做统战工作,与当时在地产界风光无限的霍英东认识。深受何铭思影响的霍英东,从此做每个决定都会找何铭思商量。
晚年,霍英东在商业上最后的梦想是“南沙梦”。上世纪90年代,霍英东开始投资南沙港的建设,而一度离开香港的何铭思被霍英东亲自从国外请回,一直跟在霍英东身边,参与了所有发展南沙的工作。2005年前,他们每周至少往南沙跑一次,需要对外交流时,经常由何铭思表达意见,霍英东本人则寡言慎行。
在开发南沙的过程中,身为国家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受到了地方个别官僚长期的刁难。即使是这样,霍英东依然为南沙奔波。“这不是钱可以决定的一种信念了。”何铭思回忆说,即使自己深受地方腐败的祸害,又常见到一些不好的新闻,霍英东总是和他说:“是这样的啦,将来一定会好的……有希望的,这个国家有希望的。”何铭思说,为了完成霍英东先生留下的建设南沙的事业,希望不要再受到人为的破坏。
1980年代初,霍英东患上淋巴腺癌,何铭思安排他到北京找名医,终于战胜了病魔。在北京协和医院干部特需楼6层接受治疗的近5个月里,霍英东一直惦挂着回香港,何铭思就专程飞到北京看望和安慰他:“不要急,你一定可以等到2008年奥运会。”当时为配合治疗,连每日必喝之桔子汁都戒掉的霍英东,精神还算不错,自信能够战胜病魔,还约何铭思日后打球。
“无意中爱国”
“爱国,就是付出,就是不问回报地付出!这与当今的现实有极大距离,不少人以爱国为名,计算权力和金钱的回报,看风使舵,付出,已经很稀罕了。”这是一家老牌香港媒体悼念霍英东文章里的话。
霍英东曾在前几年多次向朋友提及自己当初发家的“无意中爱国”。朝鲜战争期间,他出于赚钱的需要,冒着港英当局和海盗的双重威胁,为新中国秘密运送了大量“禁运”物资。这是发财的生意,同时也成为霍英东与新中国生死与共的开端。根据以往的报道,当时霍英东从蛇口、深圳水路入大陆,被水警船与海盗机枪扫射,而霍英东每次都亲自指挥。这些物资对国家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到上世纪60年代,霍英东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好朋友,还帮助中方做统战工作。冯景禧、李嘉诚、郭德胜、李兆基……一个个地产巨头,也是从那时开始与北京接触。1985年,他又斥巨资注入董氏家族的“东方海外”,使其好友、濒临绝境的董浩云避过破产的劫难。
很多人都向记者提及,在白天鹅宾馆、中山温泉宾馆、洛溪大桥乃至南沙等多个投资项目里,霍英东都在一些有争议甚至要吃亏的地方大方以对。“他是一心只想项目早点做好,其他困难都可以忍受。”
一位熟悉霍英东的香港记者说,近年的霍先生越发“长气”(粤语指啰嗦),一旦遇到专门的访问,便会提及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等项目。但这些并非是他最自豪的作为,让他最骄傲的是他对中国体育在国际上崛起所做的努力。他时常扳手指:“我们一个国家,就有几个席位,中国,香港,澳门,中华台北……”不过,这些功绩,都伴随着很多艰苦付出、苦中作乐的过程。
1980年,霍英东协助中国加入国际自行车协会。当时的体育国际联合组织,很多都是由台湾代表中国。霍英东回忆,自己带着阿TIM(霍震霆)去,“人家公关工作做了很多,而我们国家派出去的人,工作做得很生硬,不懂得跟代表们交流。我就和阿TIM到处向其他代表游说,请吃饭,请参观……”为此,他和儿子一度受到台湾特工的恐吓。
中国申办奥运,是霍英东最投入的事业之一。1993年,中国与悉尼争办千禧年的奥运主办权,霍英东事先做了大量的公关工作,信心十足。竞争结果却是北京以一票之差落败,当时身处会场的霍老,伤心地与中国代表抱头痛哭。“不住了,不住了,我要走了。”霍英东原本自己花钱在酒店订好了庆功宴,却只能连夜搬走。“没面见人了,没法交代了。”他说。
第二次申办奥运会是2001年,霍英东没有参加。当中国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消息传来,他兴奋地致电儿子霍震霆。两人于电话内又哭又笑;霍英东兴奋异常,自己跑到附近的球场,一头扎进欢乐的人群中庆祝。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获得金牌的中国体育健儿访港,霍英东给来访的金牌选手总计2800万港元的重奖。这是他最后一次比较大的捐献。近20年来,中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迅速上升,晚年霍英东与其儿子霍震霆功不可没。
爱港与爱国争论中的霍英东
1997年以来,中国与香港的关系在香港人心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香港人的爱国意识也日益提升。每天傍晚的电视新闻前,都有一段有中国特色的短片,伴以国歌,最后打出字幕:“扎根香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这几句貌似空话的理想实践完整的,便是霍英东。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终于得到休息的霍英东再也不用去操心什么了,不论是政治、经济、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甚或慈善溘然而去的老人也许是欣慰的,而他的功过评判也将交给后人。正如何博传所说:一个霍英东不重要,霍英东在近二十年间所做的事也不重要,但霍英东所做的事情在中国新一轮寻求现代化的努力中所表达的意义就非常重要。所以,除非我们把霍英东看成中国商战史新一页的代表人物,否则无法理解霍英东。
霍震霆主理对外公关事务,时常随父亲奔走于内地和世界各地。他除了是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外,更是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委员及亚奥理事会东亚区副会长。
南沙是霍英东晚年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逾100亿港元,开发南沙以东21平方公里土地,工程包括兴建港口、高尔夫球场和旅游区等。
何铭思说,霍英东生前已为南沙的资产做好安排,霍英东的每一个子女,无论谁都已经获得基金会(澳门)的股份。基金管理委员会向来由霍震寰、霍震宇主理。在霍英东病重期间,委员会按他的特别意愿开会,通过了增选二房代表文逊和三房显强为董事的事项,相信在霍英东去世后,其子女们不会出现争夺遗产的问题。
2006年10月31日清晨,北京协和医院地下一层。一个大约半小时的小型仪式过后,早上8时30分,霍英东的灵柩车从协和医院南门缓缓驶出,径直开往首都机场。此时,一架专机已候在那里,准备载他返回香港。这是老人的遗愿。自今年5月底被专机接往北京治病以来,在生命的最后时日,他一心希望尽快返回故土,却以这种方式得偿所愿。
——曾荫权
“最是梦萦家国,乡土岂可遗忘?长江黄河富饶大地,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有过光辉岁月,也曾经历苦难创伤。道路从来是迂回曲折,是非荣辱使人明确方向。祖国富强是众所依归,为安定繁荣各尽所长。”
这首《培华之歌》被一位83岁的老人反复哼唱,成为他一生情怀所系。
他的经历堪称传奇:起于寒微,跻身名流;爱财富,却有扶贫济世之心。他置家族命运于政治风云之中,历经香港乱世,朝鲜战争时偷运“禁运”物资入内地,促香港回归,改革开放中身先士卒……个人与家国,财富与社会责任,他用一生给出了选择。
当其晚年,作为实业家、慈善家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个人的恩怨荣辱,家族事业的传承,香港和内地的建设发展,哪个是他思虑的重心?
在20余年缠绵病榻之中,他是否已经悟透了人事沧桑?香港半个多世纪的烟云,可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上空消弭?——2006年10月28日晚,霍英东在北京辞世。他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10月29日早上,当霍英东去世的消息到达广东番禺练溪村,82岁的村民霍思勇正像往常一样享受着早茶。看着头版霍英东的大幅遗照,他放下报纸陷入了沉思。13年前,当霍英东携带家眷到此寻根问祖时,仅比霍英东小1岁的霍思勇挤在围观的人群中,与所有练溪村村民一道,为拥有这位杰出的同宗兄弟而自豪。
当天下午,霍思勇约了几个同村兄弟,到河对面的练溪村旧址。修葺一新的霍氏大宗祠里,供奉着此间1000多位霍氏族人的祖先。
此时,在香港,各种自发的怀念活动已然开始。周日的香港足球联赛,队员们自发默哀;各阶层团体的代表,无论市民、达官贵人或在政见上有不同意见者,都不约而同地称誉霍英东,对他的逝去深表惋惜。
香港乃言论开放之地,对一个逝去的老者给予如此一致辞的褒论,实非多见。
2006年10月31日下午,霍英东的遗体抵达香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特意来到霍家,对霍英东太太吕燕妮说:“全香港,无论上、中、下、左、中、右,都在赞颂霍先生。他已经获得了香港人的心。”
谦厚长者的简单晚年
1983年,霍英东60岁,患上了淋巴腺癌,经内地医生治疗后康复。而在上世纪最后两个十年,霍英东也逐渐淡出了庞大的家族业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体育、内地投资等领域中去。白天鹅宾馆项目兴建期间,也是霍英东患病之时。一直坚持体育锻炼的霍英东,自创“冰火保健沐浴法”(在只有1摄氏度的凉水和热腾腾的桑拿房之间不断来回地洗澡),并坚持到前两年再一次癌症复发。
叶中敏,当年《大公报》的记者,经常被霍英东邀请到香港铜锣湾的体育游乐会做客。据她回忆,霍英东经常在早上5点多就开始一天的“保健之旅”,先是在游泳池里游泳,然后进行冰火浴,最后才到体育会餐厅吃饭。霍英东的饮食比较简单,在长年预留的靠边空桌旁坐下后,他总是点一碗牛肉粥。若是兴起,偶而会加个鸡蛋或一份油菜,十分普通。
2003年,霍英东的淋巴腺癌复发,次年又被证实患上肺癌。他的心脏已不能负荷刺激活动,坚持了20年的冰火保健不得不停止。随着身体日趋衰弱,霍英东球也少打了很多。
在与霍英东有过交往的记者和朋友的印象中,霍英东是一个谦厚长者。即使是对好朋友何铭思,霍英东也在别人面前称其为“何生”(“先生”之意),非常客气,其他人更不例外。叶中敏形容,晚年的霍英东已经很怕应酬,在正式场合很低调,说话不多,听一句答一句。“霍英东比较拘谨内向,并非能言善辩,很多记者对他是又爱又怕,因为他讲话很坦率、直接,不会跟你卖关子、兜圈子,同时也因为他讲话有时‘一旧旧’(粤语指没有连续性),记者得花工夫去揣摩其意。”
有报道说,霍英东几十年来从不带保镖。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自己搭缆车下山,独自步行到中华总商会开会,一个人前往游乐会打网球……“在内地,像霍英东这样的人物,起码要几个秘书、警卫,但霍英东充其量只有一个跟随的司机兼助手和秘书的‘明哥’。”明哥跟随霍英东十多年,也常跟着霍英东在间一张桌子上吃饭。对他而言,霍英东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板,可能唯一不好的地方是经常让他搬运资料一霍英东喜欢收集报纸新闻,也喜欢把文件等随时带在身边。资料太多,不可能看完,可霍英东坚持要带,然后还时不时心血来潮大叫一声:“阿明!我的文件在哪里?”
事实上,在香港,霍英东为人之谦厚是很多人的共识。在年轻时代,霍英东的商业信誉和重义轻利已经在商界广为传播。而当他逐渐淡出商战,对人也从未有过一句刻薄之语。在他逝世后,无论是与他打过球的普通人、公司员工,还是曾与他有过误会的名人,都对他的谦和记忆犹新。
自解心结
在霍英东的十几个子女中,除大太太吕燕妮门下的震字系子女外,其他后裔都秉承霍英东“不得从商”的训诫,转而向法律和医生等专业领域发展。
对这样的安排,霍英东曾做出解释。他说:“香港,表面看来好像造就了很多成功人士,但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不容易对付。我只希望子女们慢慢趋于平淡,而不是接班。”
常年接触霍英东,对其生平多有研究的中山大学教授何博传曾经说,霍英东太有名、太复杂、太多人研究,甚至是太敏感、太多传言,又太多误解了。在以前,尤其港英政府时代,霍英东的形象,屡屡被“走私”“开赌场”等过往经历所困。香港回归以后,晚年的霍英东终于开口,为一些过去传言纷飞的历史做了总结。
2004年的八十大寿之日,叶中敏看到了在中华会打球的霍英东。休息期间,喝着甘笋汁的霍英东忽然语气沉重:“八十喽,有件事,今日应该讲个清楚,我唔系不是不是靠走私起家。”
这是霍英东的一大心病。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封锁、制裁、禁运的条约。霍英东冒着武力缉私的巨大风险,偷偷向内地运送“禁运”物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白天联络、装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天都没有耽误过”。这段经历为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个一百万,也是他日后以地产发家的基础。
但这段经历使他饱受争议。坊间流言,一说他靠走私起家,一说他那时曾做过军火生意。霍英东认为,当时确实“没有报关”,但香港一贯是“自由港”,货物自由进出,出了香港水域就更不是港英管辖范围;而且他运载的只是铁皮、橡胶、轮胎、西药、棉花、纱布,从未运过军火。
有报道指出,霍英东在经营“禁运”物资发财以后,就与那些一起合作经营海上贸易的伙计分道扬镳了。
另一个心病是澳门博彩娱乐公司 股份之事。2002年,各媒体争相报道何鸿粲家族股权之争,霍英东突然宣布出售名下所有“澳娱”股份。霍英东先是向记者说明,当初入赌业,“无心插柳”地被何鸿粲拉上船,被迫做了“澳娱”的大股东——霍英东的“澳娱”股份占27%,如今市值近100亿港币。霍英东对此事一直耿怀于心,直到1999年出席澳门回归庆典,居然十年没去过澳门。
知道霍英东要出售股份,澳门特首何厚铧亲自出马,请“霍世伯”不要售股,于是霍英东想出一个既可稳定局面又可解去心病的方法:将手中全部股票及收益捐出成立基金会,协助澳门发展文化体育事业。2002年,何厚铧、霍英东与何鸿燊在广州番禺围席而坐。霍英东正式宣布:退出澳门娱乐有限公司,把股权交给澳门政府监督的基金。
霍英东,过去数十年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在为霍英东作传的作家冷夏眼中,霍英东是个非常注意在国家发展、社会进程中有所作为的人,可是历史的机缘又使他走过一段有争议的路。但无论如何,以霍英东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在推动中国教育、医疗、体育、科学、文化、艺术、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
不死情义
霍英东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某中资公司在香港为国家做了很多工作,其负责人在80年代离开公司后,人事与身体同时不济,90年代初更是患上了癌症,困在公立医院的几十人大房里,甚是凄凉。霍英东知道后,立刻找人将他转入全港最好的私人医院的头等房,承担了所有费用。“他是个老爱国。不能让他住大房。”当时,霍英东这样说。
“只要他知道谁有困难,一定帮,尤其是老爱国。”霍英东逝世后,同为80多岁的老人,戴着大方框眼镜的何铭思声音低沉,悲伤难掩。他对记者说:“霍英东是真诚的爱国者。”而在很多年前,叶中敏问霍英东:“为什么你如此珍惜老友?”霍英东回答:“因为何生带我上爱国之路。我永远不会抛弃这个朋友。”事实上,何铭思曾经有过所有人离开他的时候,但唯有霍英东对他不离不弃。
上世纪60年代初,何铭思在香港做统战工作,与当时在地产界风光无限的霍英东认识。深受何铭思影响的霍英东,从此做每个决定都会找何铭思商量。
晚年,霍英东在商业上最后的梦想是“南沙梦”。上世纪90年代,霍英东开始投资南沙港的建设,而一度离开香港的何铭思被霍英东亲自从国外请回,一直跟在霍英东身边,参与了所有发展南沙的工作。2005年前,他们每周至少往南沙跑一次,需要对外交流时,经常由何铭思表达意见,霍英东本人则寡言慎行。
在开发南沙的过程中,身为国家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受到了地方个别官僚长期的刁难。即使是这样,霍英东依然为南沙奔波。“这不是钱可以决定的一种信念了。”何铭思回忆说,即使自己深受地方腐败的祸害,又常见到一些不好的新闻,霍英东总是和他说:“是这样的啦,将来一定会好的……有希望的,这个国家有希望的。”何铭思说,为了完成霍英东先生留下的建设南沙的事业,希望不要再受到人为的破坏。
1980年代初,霍英东患上淋巴腺癌,何铭思安排他到北京找名医,终于战胜了病魔。在北京协和医院干部特需楼6层接受治疗的近5个月里,霍英东一直惦挂着回香港,何铭思就专程飞到北京看望和安慰他:“不要急,你一定可以等到2008年奥运会。”当时为配合治疗,连每日必喝之桔子汁都戒掉的霍英东,精神还算不错,自信能够战胜病魔,还约何铭思日后打球。
“无意中爱国”
“爱国,就是付出,就是不问回报地付出!这与当今的现实有极大距离,不少人以爱国为名,计算权力和金钱的回报,看风使舵,付出,已经很稀罕了。”这是一家老牌香港媒体悼念霍英东文章里的话。
霍英东曾在前几年多次向朋友提及自己当初发家的“无意中爱国”。朝鲜战争期间,他出于赚钱的需要,冒着港英当局和海盗的双重威胁,为新中国秘密运送了大量“禁运”物资。这是发财的生意,同时也成为霍英东与新中国生死与共的开端。根据以往的报道,当时霍英东从蛇口、深圳水路入大陆,被水警船与海盗机枪扫射,而霍英东每次都亲自指挥。这些物资对国家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到上世纪60年代,霍英东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好朋友,还帮助中方做统战工作。冯景禧、李嘉诚、郭德胜、李兆基……一个个地产巨头,也是从那时开始与北京接触。1985年,他又斥巨资注入董氏家族的“东方海外”,使其好友、濒临绝境的董浩云避过破产的劫难。
很多人都向记者提及,在白天鹅宾馆、中山温泉宾馆、洛溪大桥乃至南沙等多个投资项目里,霍英东都在一些有争议甚至要吃亏的地方大方以对。“他是一心只想项目早点做好,其他困难都可以忍受。”
一位熟悉霍英东的香港记者说,近年的霍先生越发“长气”(粤语指啰嗦),一旦遇到专门的访问,便会提及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等项目。但这些并非是他最自豪的作为,让他最骄傲的是他对中国体育在国际上崛起所做的努力。他时常扳手指:“我们一个国家,就有几个席位,中国,香港,澳门,中华台北……”不过,这些功绩,都伴随着很多艰苦付出、苦中作乐的过程。
1980年,霍英东协助中国加入国际自行车协会。当时的体育国际联合组织,很多都是由台湾代表中国。霍英东回忆,自己带着阿TIM(霍震霆)去,“人家公关工作做了很多,而我们国家派出去的人,工作做得很生硬,不懂得跟代表们交流。我就和阿TIM到处向其他代表游说,请吃饭,请参观……”为此,他和儿子一度受到台湾特工的恐吓。
中国申办奥运,是霍英东最投入的事业之一。1993年,中国与悉尼争办千禧年的奥运主办权,霍英东事先做了大量的公关工作,信心十足。竞争结果却是北京以一票之差落败,当时身处会场的霍老,伤心地与中国代表抱头痛哭。“不住了,不住了,我要走了。”霍英东原本自己花钱在酒店订好了庆功宴,却只能连夜搬走。“没面见人了,没法交代了。”他说。
第二次申办奥运会是2001年,霍英东没有参加。当中国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消息传来,他兴奋地致电儿子霍震霆。两人于电话内又哭又笑;霍英东兴奋异常,自己跑到附近的球场,一头扎进欢乐的人群中庆祝。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获得金牌的中国体育健儿访港,霍英东给来访的金牌选手总计2800万港元的重奖。这是他最后一次比较大的捐献。近20年来,中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迅速上升,晚年霍英东与其儿子霍震霆功不可没。
爱港与爱国争论中的霍英东
1997年以来,中国与香港的关系在香港人心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香港人的爱国意识也日益提升。每天傍晚的电视新闻前,都有一段有中国特色的短片,伴以国歌,最后打出字幕:“扎根香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这几句貌似空话的理想实践完整的,便是霍英东。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终于得到休息的霍英东再也不用去操心什么了,不论是政治、经济、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甚或慈善溘然而去的老人也许是欣慰的,而他的功过评判也将交给后人。正如何博传所说:一个霍英东不重要,霍英东在近二十年间所做的事也不重要,但霍英东所做的事情在中国新一轮寻求现代化的努力中所表达的意义就非常重要。所以,除非我们把霍英东看成中国商战史新一页的代表人物,否则无法理解霍英东。
霍震霆主理对外公关事务,时常随父亲奔走于内地和世界各地。他除了是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立法会议员外,更是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委员及亚奥理事会东亚区副会长。
南沙是霍英东晚年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逾100亿港元,开发南沙以东21平方公里土地,工程包括兴建港口、高尔夫球场和旅游区等。
何铭思说,霍英东生前已为南沙的资产做好安排,霍英东的每一个子女,无论谁都已经获得基金会(澳门)的股份。基金管理委员会向来由霍震寰、霍震宇主理。在霍英东病重期间,委员会按他的特别意愿开会,通过了增选二房代表文逊和三房显强为董事的事项,相信在霍英东去世后,其子女们不会出现争夺遗产的问题。
2006年10月31日清晨,北京协和医院地下一层。一个大约半小时的小型仪式过后,早上8时30分,霍英东的灵柩车从协和医院南门缓缓驶出,径直开往首都机场。此时,一架专机已候在那里,准备载他返回香港。这是老人的遗愿。自今年5月底被专机接往北京治病以来,在生命的最后时日,他一心希望尽快返回故土,却以这种方式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