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富豪们,物质生活可谓“极大丰富”,但是精神生活的质量又如何呢?是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吗?显然太庸俗太不正点了。笔者注意到,现在中国很多富豪钟情于“国学”,商学院里的“国学班”,档次颇高的“国学俱乐部”都是办给他们的。在这里,富豪们暂时躲开商战纷扰,可以“弹素琴,阅金经”,虽然不是陋室,倒也风雅得很。
“国学,一词,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上至儒释道、四书五经,下至琴棋书画,似乎都属国学范畴。
国学成为时尚,原因何在?或者说,富豪们何以喜欢枯燥的之乎者也?某国学俱乐部教师告诉笔者:一是为自己,二为企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贤臣名士无不以此为理想的奋斗轨迹,换句话说,这是人生境界问题,讲究生活质量的富豪们当然要努力提升。在现代,“士”的概念渐渐隐退之后,“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商人以经商为主业,但生意做到最后,发现商业所需要的学问,还是中国文化。于是,国学,这个沉淀了数千年的中国人的智慧,自然成了必修课。
富豪们怎样学国学?他们有何心得?又怎样运用国学?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学远非读书诵经那么简单,本质上说,富人们是在完成对自己的精神救赎。
精神焦虑:
人为什么而活着?
电话那头的江南春,一如既往的思维敏捷、语速奇快。
“困惑是一个奢侈品。”这位33岁的CEO,生活就是工作。每天从旭日东升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是他的工作时间,他需要头顶着分众传媒的业绩,战略方案四处奔波。在博客中,他报怨自己的鞋破了都没有时间去补,因为补鞋或者买双新鞋的“时间成本”太高。
为什么要如此忙碌?忙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幸福的感觉?江南春说有这些困惑的企业家,绝不止他一个。
江南春对付困惑的办法是:对终极问题进行思考。这样能将自己从忙碌、枯燥的生活中带出来。“远观,反而更真实。”他说。
人为什么而生?江南春长青春痘的时候就在心里无数次问自己。后来他从海德格尔的书中发现了答案:人是为了死亡而活着。
既然所有的人都要死,那就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来过这世上一次。而要在世上留下一丝印迹,就必须创造出价值,体现出意义。
“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觉得无意义。正是这种焦虑感,使得人们keepworking(不断地工作)。”江南春说,很遗憾,许多企业家在工作高压之下迷失了方向。
如果你要问江南春,他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会明确地告诉你,最理想的生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轻时被很多人关注,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阶段是45岁以后,每天无所事事,读书晒太阳。不同的年龄阶段,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不同的,生活的快乐也是不同的。
江南春的办法大致属于“参悟式”,有冥想和禅的味道,与“国学”沾边儿了,境界虽然高了点儿,毕竟是没办法的办法,极具推广价值,因为企业家们还要每日上班,召开董事会、会见客户和供应商、开永远有开不完的会,接永远接不完的电话。有谁能像王石那样,放手公司,站在8848米的高度去领悟人生的意义?
精神家园:
寻求心灵的皈依
还记得《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陈晓旭吗?她现在是世邦广告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与其他老总们不同,她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有两个别致之处:一处是正对门装裱的林黛玉经典剧照;另一处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置的佛龛。
跟多数商家供奉关公或财神不同,陈晓旭佛龛桌上摆的是一幅照片:一位慈眉善目的和尚,仿佛在香烟缭绕和空灵的佛乐中与陈晓旭对视。
“他是我师父,净空法师。”陈晓旭说,“我总结了自己的前半生,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不算多。我学佛,只是对自,己的一种判断,否定,反思,都是为了重新开始。”
佛教差不多成了世邦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玻璃门上,贴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端正的大字;网站则有类似于佛家云纹的公司徽标;另外,“世邦”的中高层管理者中,信佛者甚众,平日吃饭素食者居多。
如果陈晓旭信佛还多少受《红楼梦》的影响,那么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的“佛商”做派则完全属于自发。陈峰师从南怀瑾,平日里喜着中式对襟衫、练功裤、布鞋,一身素白。他爱下围棋、谈儒礼佛,其另类形象总是引人注目。
陈峰不仅自己对国学研究颇深,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场的朋友。访问欧洲期间,陈峰与随行中国企业家代表相互之间颇觉投缘。归国后,大家即推举陈峰为组织者,成立了联谊性质的金鼎俱乐部,牛根生、尹明善等都是成员。
金鼎俱乐部充满了陈峰的儒、佛气氛。他们活动时穿唐装,定期邀请国学大师讲课,俱乐部会刊也全是对大师和活动的介绍。
喜欢《红楼梦》的不止陈晓旭一个,还有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黄巧灵出身浙江丽水的一个乡村干部家庭,小时候梦想当文学家。当年从军队复员,黄巧灵身边只有两本书,一本是《红楼梦》,一本是《易经》。1987年,29岁的黃巧灵辞去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海南创业,身上带的,除了借来的2000元钱,就是这两本书。
据说,黄巧灵对《易经》颇有研究,每有重大的投资决策,他都要占卜问吉凶。当年他以《黄帝内经》《易经》为“敲门砖”,自学成才,闯进了“红学”天地。海外有报道,称他“破译了《红楼梦》”。他的大胆论点和独特视角引起了红学界权威的注意,俞平伯与他有过多次书信往来。后来,他又有机会受教于北大乐黛云、汤一介夫妇。这些经历使黄巧灵的学术感悟有了很大提高,也使其文化人的气质彰显于外。
像上面几位一样,很多企业家皈依国学是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强说,对他影响最深刻的一句话,莫过于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患;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如今已成为他的“精神纲领”。
从小随父母来到北京,李志强对于民族文化的景仰便开始了。走在红墙碧瓦的皇城下,李志强心中多了一份激励和“自恋”。第一次来到故宫前,他被强烈地震撼了,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他仿佛知道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多厚重。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大家都是热血青年。李志强说,当时,自己算是个活跃分子。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十年浩劫”之后中华民族的“自省年代”,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这段时期,更加锤炼了李志强的心智,对他的性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年,李志强每天必修的课程是跑步,而跑步的地址选在圆明园废墟。李志强在清华大学5年,就这样跑了5年。这大概算是一种“反向激励”吧。
精神觉悟:
经营管理受惠于国学
商人重利,为中国古代的老学究们所不齿;然而,现如今“国学”却成为商人们的力量源泉。这话听起来像是一个讽刺,但事实就是这样。当富人们一遍又一遍咀嚼经史子集的晦涩词句,不是为了复辟,而是在用他们久经磨炼的悟性,吸取其中的精髓。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熟读《孙子兵法》。他曾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道出华硕在主板市场所用的策略是“常山之蛇”。根据《孙子兵法》所述,“为兵者,谓其势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然后其兵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华硕要同时有完整的高,低端产品,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去夹击对手,而不是被动地被对手攻击。
华硕向国学取经,使其成功地甩开对手的纠缠,连续多年称霸电脑主板市场。此外,华硕高层至今谨记《易经》上“亢龙有悔”的启示。所谓“亢龙有悔”,意思是说华硕不敢自满,随时保持谦卑与谨慎的心情。向古人学战略,华硕人颇有心得,看他们在商战中游刃有余的样子就知道。
上面提到的海航董事长陈峰,也曾直接受惠于国学。陈峰40多岁的时候,海航已经初具规模,处于高速成长和扩张期,这个时候,快速扩张带来的资金问题、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一起向陈峰逼来。陈峰的危机感和焦虑感远远超过了成就感。尤其是管理问题。他发现,光靠物质手段、刚性管理解决不了“人心所向”这个问题。后来他发现,人生的“大道”,如何“做人、做事”都已蕴涵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为此,他特意拜见国学大师南怀瑾,后来正式拜于南怀瑾门下。
《论语,述而篇》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立志于修炼世间的“大道”,对于用以谋生的技能或工作,要能够跳离出来,反观自己,然后游刃有余。以陈峰的悟性,当然明白其中道理。经大师点拨,再实践于海航管理,解决棘手问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精神博弈:
谁是最彻底的救赎者
有这样一则寓言: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发现观音的像前有一个人正在磕头,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你为何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的确,求人不如求己。来自国外的现代管理模式自然是先进的,但要把企业管理放到文化的高度,还是国学更实在,因为你要管理的是中国人,是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的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这叫自我救赎。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学倒是近乎道了。
然而,记者从某大学国学班开学典礼上了解到,很多报了名的老总没有到场,因为忙。渴望寻找宁静,又无法做到宁静,成了一对矛盾、一种尴尬。看来,有了自我救赎的路子,还要有自我救赎的决心。
说到自我救赎,还是江南春最聪明——可能这叫拜“冥想”所赐。2001年年底,正在广告产业链的最下游苦干的江南春遇到了好朋友陈天桥。陈天桥说,刚刚运营4个月的网络游戏《传奇》给他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营业额。江南春大吃一惊,因为他做到这一点,足足用了6年。江南春闭门思过7天,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必须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传媒表现能力;第二,必须细分市场,将广告信息精确地传送到特定人群。冥想加自省,江南春漂亮地完成了自救工程。不久后,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
江南春还不是最彻底的救赎者,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干脆退出了企业的具体工作,其“革命性”在财富圈内无出其右。
出身北大中文系的黄怒波也是一位喜欢冥想的企业家,不过他的冥想有自己的方式:写诗和冒险。圈内人都知道,黄怒波是一位巨富诗人,出版过诗集《落英集》。圈内人同样对黄怒波的冒险行为津津乐道:攀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雪山,包括新疆南部的慕土塔格峰、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黄怒波用他的冥想,与著名作家海明威来了一次心灵对话。这个总是说要从城市逃亡的企业老总,最想做的还是一个天涯孤旅诗人,因此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出人意料地选择淡出财富圈,把业务交给自己的团队,自己激流勇退。正所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或许,黄怒波算是完成精神救赎的富豪。但是古语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谁敢说云烟氤氲的商业圈里没藏着更高的高人呢?至少,国学能让富人领略到古代圣贤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怎么说也不算一件坏事。
(编辑:张迎辉)
“国学,一词,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上至儒释道、四书五经,下至琴棋书画,似乎都属国学范畴。
国学成为时尚,原因何在?或者说,富豪们何以喜欢枯燥的之乎者也?某国学俱乐部教师告诉笔者:一是为自己,二为企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贤臣名士无不以此为理想的奋斗轨迹,换句话说,这是人生境界问题,讲究生活质量的富豪们当然要努力提升。在现代,“士”的概念渐渐隐退之后,“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商人以经商为主业,但生意做到最后,发现商业所需要的学问,还是中国文化。于是,国学,这个沉淀了数千年的中国人的智慧,自然成了必修课。
富豪们怎样学国学?他们有何心得?又怎样运用国学?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学远非读书诵经那么简单,本质上说,富人们是在完成对自己的精神救赎。
精神焦虑:
人为什么而活着?
电话那头的江南春,一如既往的思维敏捷、语速奇快。
“困惑是一个奢侈品。”这位33岁的CEO,生活就是工作。每天从旭日东升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是他的工作时间,他需要头顶着分众传媒的业绩,战略方案四处奔波。在博客中,他报怨自己的鞋破了都没有时间去补,因为补鞋或者买双新鞋的“时间成本”太高。
为什么要如此忙碌?忙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幸福的感觉?江南春说有这些困惑的企业家,绝不止他一个。
江南春对付困惑的办法是:对终极问题进行思考。这样能将自己从忙碌、枯燥的生活中带出来。“远观,反而更真实。”他说。
人为什么而生?江南春长青春痘的时候就在心里无数次问自己。后来他从海德格尔的书中发现了答案:人是为了死亡而活着。
既然所有的人都要死,那就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来过这世上一次。而要在世上留下一丝印迹,就必须创造出价值,体现出意义。
“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觉得无意义。正是这种焦虑感,使得人们keepworking(不断地工作)。”江南春说,很遗憾,许多企业家在工作高压之下迷失了方向。
如果你要问江南春,他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会明确地告诉你,最理想的生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轻时被很多人关注,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阶段是45岁以后,每天无所事事,读书晒太阳。不同的年龄阶段,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不同的,生活的快乐也是不同的。
江南春的办法大致属于“参悟式”,有冥想和禅的味道,与“国学”沾边儿了,境界虽然高了点儿,毕竟是没办法的办法,极具推广价值,因为企业家们还要每日上班,召开董事会、会见客户和供应商、开永远有开不完的会,接永远接不完的电话。有谁能像王石那样,放手公司,站在8848米的高度去领悟人生的意义?
精神家园:
寻求心灵的皈依
还记得《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陈晓旭吗?她现在是世邦广告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与其他老总们不同,她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有两个别致之处:一处是正对门装裱的林黛玉经典剧照;另一处是办公桌对面墙边设置的佛龛。
跟多数商家供奉关公或财神不同,陈晓旭佛龛桌上摆的是一幅照片:一位慈眉善目的和尚,仿佛在香烟缭绕和空灵的佛乐中与陈晓旭对视。
“他是我师父,净空法师。”陈晓旭说,“我总结了自己的前半生,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不算多。我学佛,只是对自,己的一种判断,否定,反思,都是为了重新开始。”
佛教差不多成了世邦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玻璃门上,贴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端正的大字;网站则有类似于佛家云纹的公司徽标;另外,“世邦”的中高层管理者中,信佛者甚众,平日吃饭素食者居多。
如果陈晓旭信佛还多少受《红楼梦》的影响,那么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的“佛商”做派则完全属于自发。陈峰师从南怀瑾,平日里喜着中式对襟衫、练功裤、布鞋,一身素白。他爱下围棋、谈儒礼佛,其另类形象总是引人注目。
陈峰不仅自己对国学研究颇深,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场的朋友。访问欧洲期间,陈峰与随行中国企业家代表相互之间颇觉投缘。归国后,大家即推举陈峰为组织者,成立了联谊性质的金鼎俱乐部,牛根生、尹明善等都是成员。
金鼎俱乐部充满了陈峰的儒、佛气氛。他们活动时穿唐装,定期邀请国学大师讲课,俱乐部会刊也全是对大师和活动的介绍。
喜欢《红楼梦》的不止陈晓旭一个,还有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黄巧灵出身浙江丽水的一个乡村干部家庭,小时候梦想当文学家。当年从军队复员,黄巧灵身边只有两本书,一本是《红楼梦》,一本是《易经》。1987年,29岁的黃巧灵辞去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海南创业,身上带的,除了借来的2000元钱,就是这两本书。
据说,黄巧灵对《易经》颇有研究,每有重大的投资决策,他都要占卜问吉凶。当年他以《黄帝内经》《易经》为“敲门砖”,自学成才,闯进了“红学”天地。海外有报道,称他“破译了《红楼梦》”。他的大胆论点和独特视角引起了红学界权威的注意,俞平伯与他有过多次书信往来。后来,他又有机会受教于北大乐黛云、汤一介夫妇。这些经历使黄巧灵的学术感悟有了很大提高,也使其文化人的气质彰显于外。
像上面几位一样,很多企业家皈依国学是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强说,对他影响最深刻的一句话,莫过于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患;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如今已成为他的“精神纲领”。
从小随父母来到北京,李志强对于民族文化的景仰便开始了。走在红墙碧瓦的皇城下,李志强心中多了一份激励和“自恋”。第一次来到故宫前,他被强烈地震撼了,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他仿佛知道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多厚重。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大家都是热血青年。李志强说,当时,自己算是个活跃分子。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十年浩劫”之后中华民族的“自省年代”,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这段时期,更加锤炼了李志强的心智,对他的性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年,李志强每天必修的课程是跑步,而跑步的地址选在圆明园废墟。李志强在清华大学5年,就这样跑了5年。这大概算是一种“反向激励”吧。
精神觉悟:
经营管理受惠于国学
商人重利,为中国古代的老学究们所不齿;然而,现如今“国学”却成为商人们的力量源泉。这话听起来像是一个讽刺,但事实就是这样。当富人们一遍又一遍咀嚼经史子集的晦涩词句,不是为了复辟,而是在用他们久经磨炼的悟性,吸取其中的精髓。
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熟读《孙子兵法》。他曾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道出华硕在主板市场所用的策略是“常山之蛇”。根据《孙子兵法》所述,“为兵者,谓其势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然后其兵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华硕要同时有完整的高,低端产品,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去夹击对手,而不是被动地被对手攻击。
华硕向国学取经,使其成功地甩开对手的纠缠,连续多年称霸电脑主板市场。此外,华硕高层至今谨记《易经》上“亢龙有悔”的启示。所谓“亢龙有悔”,意思是说华硕不敢自满,随时保持谦卑与谨慎的心情。向古人学战略,华硕人颇有心得,看他们在商战中游刃有余的样子就知道。
上面提到的海航董事长陈峰,也曾直接受惠于国学。陈峰40多岁的时候,海航已经初具规模,处于高速成长和扩张期,这个时候,快速扩张带来的资金问题、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一起向陈峰逼来。陈峰的危机感和焦虑感远远超过了成就感。尤其是管理问题。他发现,光靠物质手段、刚性管理解决不了“人心所向”这个问题。后来他发现,人生的“大道”,如何“做人、做事”都已蕴涵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为此,他特意拜见国学大师南怀瑾,后来正式拜于南怀瑾门下。
《论语,述而篇》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立志于修炼世间的“大道”,对于用以谋生的技能或工作,要能够跳离出来,反观自己,然后游刃有余。以陈峰的悟性,当然明白其中道理。经大师点拨,再实践于海航管理,解决棘手问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精神博弈:
谁是最彻底的救赎者
有这样一则寓言: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发现观音的像前有一个人正在磕头,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你为何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的确,求人不如求己。来自国外的现代管理模式自然是先进的,但要把企业管理放到文化的高度,还是国学更实在,因为你要管理的是中国人,是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的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这叫自我救赎。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学倒是近乎道了。
然而,记者从某大学国学班开学典礼上了解到,很多报了名的老总没有到场,因为忙。渴望寻找宁静,又无法做到宁静,成了一对矛盾、一种尴尬。看来,有了自我救赎的路子,还要有自我救赎的决心。
说到自我救赎,还是江南春最聪明——可能这叫拜“冥想”所赐。2001年年底,正在广告产业链的最下游苦干的江南春遇到了好朋友陈天桥。陈天桥说,刚刚运营4个月的网络游戏《传奇》给他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营业额。江南春大吃一惊,因为他做到这一点,足足用了6年。江南春闭门思过7天,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必须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传媒表现能力;第二,必须细分市场,将广告信息精确地传送到特定人群。冥想加自省,江南春漂亮地完成了自救工程。不久后,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
江南春还不是最彻底的救赎者,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干脆退出了企业的具体工作,其“革命性”在财富圈内无出其右。
出身北大中文系的黄怒波也是一位喜欢冥想的企业家,不过他的冥想有自己的方式:写诗和冒险。圈内人都知道,黄怒波是一位巨富诗人,出版过诗集《落英集》。圈内人同样对黄怒波的冒险行为津津乐道:攀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雪山,包括新疆南部的慕土塔格峰、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在乞力马扎罗山脚下,黄怒波用他的冥想,与著名作家海明威来了一次心灵对话。这个总是说要从城市逃亡的企业老总,最想做的还是一个天涯孤旅诗人,因此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出人意料地选择淡出财富圈,把业务交给自己的团队,自己激流勇退。正所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或许,黄怒波算是完成精神救赎的富豪。但是古语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谁敢说云烟氤氲的商业圈里没藏着更高的高人呢?至少,国学能让富人领略到古代圣贤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怎么说也不算一件坏事。
(编辑:张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