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段承担着艰巨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语文老师要在此阶段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小学低段学生易出错的无外乎别字与错字。别字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混淆字形,不明字义;错字的错误类型主要是误认读音。教师要按照汉字的特点,追根溯源,让学生分清字形,理解字义,认清读音。
[关键词]识字 写字 字形 字音 字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8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到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
从图表可以看出,小学低段承担着艰巨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要完成小学阶段一半的会认字与三分之一的会写字任务。如何在小学低段打好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是语文老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汉字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不外乎错字和别字。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低段学生出错率高的往往是别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了乙字。据课堂作业本的“别字”,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
小学低段也会写错字。所谓错字,通常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仔细观察,这些错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常见的出错类型为误认读音。
诚然,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错别字现象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学习策略、社会因素等各方面阐述。本文就汉字本身的特点,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表音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一般说来,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读音,一定的读音用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言和拼写规则,看到一个词大概就能知道它的读音,听到一个词的读音大致就能写下来。而属于表意体系的汉字却不是这样,汉字以记录汉语中的词义或语素为出发点,不与读音发生直接联系。换言之,汉字是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紧密结合的文字体系。因此,要想学好汉字,不仅要记住字形、字音,还要记住字义。想避免错别字也是一样,必须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下面,结合前文归纳的几种错误类型,笔者谈一谈如何纠正这些错误。
一、分清字形
有些字字形非常接近,比如独体字“瓜”和“爪”,合体字“喝”和“渴”。汉字源远流长,要想彻底弄清汉字,必须追本溯源,知晓汉字的前世今生。根据“汉典”网站的资料,《说文解字》对“瓜”的解释为“瓜,也。象形。凡瓜之属皆从瓜。”对“爪”的解释则为“爪,丮也。覆手曰爪。象形。凡爪之属皆从爪。”
从金文看,“瓜”字就像一个葫芦状的果实结在藤上,“爪”字就像手掌往下拿东西,十分形象。
追寻汉字的源头对独体字的字形辨析特别管用,而合体字的字形区分,尤其是形声字,就要看偏旁了。“喝”和“渴”右边都是“曷”,要想区分意思,关键看形旁。“喝”的形旁是“口”,用“口”作形旁的字,一般与嘴有关。“渴”的形旁是“氵”,用“氵”作形旁的字,一般与水有关,而“渴”的本义指水干。在教学时,独体字能按照字源来对比分析。而教学合体字则要抓住两个字的偏旁所代表的意思,引导学生联想,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弄错。
二、理解字义
了解字义对纠正错别字有很大的益处。比如,“迫不及待”的“及”,学生总写成“急”。“急”与“迫”相对应,乍看还有那么几分道理,但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不会这样想了。“迫不及待”指的是急切得不能等待,“及”是“到”的意思,故不能误作“急”。再如,“彩虹”的“虹”,学生常写成“红”。他们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天上的彩虹怎么和地上的爬虫有关呢?《说文解字》记载道:“虹,也。状似虫。从虫工声。”用白话文说就是如带如梁的彩虹,形状弯曲如虫,字形采用“虫”作形旁,“工”作声旁。知道了“虹”字的本义,就不会张冠李戴,“红”“虹”不分了。
教师在备课时或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从字义上去溯源,从意思入手,相信类似的错误会大大减少。
三、认准读音
除了字形与字义,认准字音也是纠正错别字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一些字形接近但读音不同的汉字。比如“未”与“末”。这两个字单独用的时候还区分得清,学生尚能记住哪一横长,哪一横短。但是,要是放在一起,学生就“未”“末”不分了。笔者所带的学生也一度分不清,经常在练习里出错。一次上课时,笔者让学生玩“加偏旁成新字”的游戏,学生热情高涨,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板书分类如下:
未:味、妹、昧、魅末:抹、沫、茉
随后,笔者也不点破其中玄机,通过领读、齐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板书,然后自由讨论,最后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果然,学生发现了“未”和“末”与后面的字的读音息息相关。最后,板书呈现如下:
未(wèi):味(wèi),妹、昧、魅(mèi)末(mò):抹(mǒ),沫、茉(mò)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在平时练习时,相似的错误少了许多。更可贵的是,部分学生开始注意形声字的声旁,观察声旁能否区分字形。看来,读准声旁,寻找规律,也可以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汉字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任务之重,不仅表现在识字写字的量上——“授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学生以渔”,即帮助学生从字形、字音与字义三个方面认识汉字,了解偏旁部首,初步掌握分析汉字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深深感到如果对汉字只是一知半解,不愿挖掘背后的历史渊源,往往只是隔靴搔痒,难以直达错别字的病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笔者觉得要潜下心来研究汉字,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萍.浅谈识字教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0(1).
(责编 莫彩凤)
[关键词]识字 写字 字形 字音 字义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8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到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
从图表可以看出,小学低段承担着艰巨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要完成小学阶段一半的会认字与三分之一的会写字任务。如何在小学低段打好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是语文老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汉字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不外乎错字和别字。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低段学生出错率高的往往是别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了乙字。据课堂作业本的“别字”,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
小学低段也会写错字。所谓错字,通常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仔细观察,这些错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常见的出错类型为误认读音。
诚然,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错别字现象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学习策略、社会因素等各方面阐述。本文就汉字本身的特点,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表音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一般说来,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读音,一定的读音用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言和拼写规则,看到一个词大概就能知道它的读音,听到一个词的读音大致就能写下来。而属于表意体系的汉字却不是这样,汉字以记录汉语中的词义或语素为出发点,不与读音发生直接联系。换言之,汉字是字形、字音、字义三者紧密结合的文字体系。因此,要想学好汉字,不仅要记住字形、字音,还要记住字义。想避免错别字也是一样,必须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下面,结合前文归纳的几种错误类型,笔者谈一谈如何纠正这些错误。
一、分清字形
有些字字形非常接近,比如独体字“瓜”和“爪”,合体字“喝”和“渴”。汉字源远流长,要想彻底弄清汉字,必须追本溯源,知晓汉字的前世今生。根据“汉典”网站的资料,《说文解字》对“瓜”的解释为“瓜,也。象形。凡瓜之属皆从瓜。”对“爪”的解释则为“爪,丮也。覆手曰爪。象形。凡爪之属皆从爪。”
从金文看,“瓜”字就像一个葫芦状的果实结在藤上,“爪”字就像手掌往下拿东西,十分形象。
追寻汉字的源头对独体字的字形辨析特别管用,而合体字的字形区分,尤其是形声字,就要看偏旁了。“喝”和“渴”右边都是“曷”,要想区分意思,关键看形旁。“喝”的形旁是“口”,用“口”作形旁的字,一般与嘴有关。“渴”的形旁是“氵”,用“氵”作形旁的字,一般与水有关,而“渴”的本义指水干。在教学时,独体字能按照字源来对比分析。而教学合体字则要抓住两个字的偏旁所代表的意思,引导学生联想,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弄错。
二、理解字义
了解字义对纠正错别字有很大的益处。比如,“迫不及待”的“及”,学生总写成“急”。“急”与“迫”相对应,乍看还有那么几分道理,但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不会这样想了。“迫不及待”指的是急切得不能等待,“及”是“到”的意思,故不能误作“急”。再如,“彩虹”的“虹”,学生常写成“红”。他们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天上的彩虹怎么和地上的爬虫有关呢?《说文解字》记载道:“虹,也。状似虫。从虫工声。”用白话文说就是如带如梁的彩虹,形状弯曲如虫,字形采用“虫”作形旁,“工”作声旁。知道了“虹”字的本义,就不会张冠李戴,“红”“虹”不分了。
教师在备课时或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从字义上去溯源,从意思入手,相信类似的错误会大大减少。
三、认准读音
除了字形与字义,认准字音也是纠正错别字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一些字形接近但读音不同的汉字。比如“未”与“末”。这两个字单独用的时候还区分得清,学生尚能记住哪一横长,哪一横短。但是,要是放在一起,学生就“未”“末”不分了。笔者所带的学生也一度分不清,经常在练习里出错。一次上课时,笔者让学生玩“加偏旁成新字”的游戏,学生热情高涨,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板书分类如下:
未:味、妹、昧、魅末:抹、沫、茉
随后,笔者也不点破其中玄机,通过领读、齐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板书,然后自由讨论,最后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果然,学生发现了“未”和“末”与后面的字的读音息息相关。最后,板书呈现如下:
未(wèi):味(wèi),妹、昧、魅(mèi)末(mò):抹(mǒ),沫、茉(mò)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在平时练习时,相似的错误少了许多。更可贵的是,部分学生开始注意形声字的声旁,观察声旁能否区分字形。看来,读准声旁,寻找规律,也可以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汉字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任务之重,不仅表现在识字写字的量上——“授学生以鱼”,更重要的是“授学生以渔”,即帮助学生从字形、字音与字义三个方面认识汉字,了解偏旁部首,初步掌握分析汉字的方法。在教学中,笔者深深感到如果对汉字只是一知半解,不愿挖掘背后的历史渊源,往往只是隔靴搔痒,难以直达错别字的病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笔者觉得要潜下心来研究汉字,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萍.浅谈识字教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0(1).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