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198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白人“入侵”难被抹去
  
  许多国家将历史教学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强制性课程,但另一些国家将其作为锻炼孩子自我思考能力的工具。
  以澳大利亚为例来说,澳大利亚保守派代表、总理霍华德将历史课程设置作为自己最热忱的政治事业之一。他曾主持召开了一个“历史峰会”,鼓励教育者“重新构建关于澳大利亚历史的结构化叙事”。此举遭到自由派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霍华德是希望复兴关于18世纪白人定居澳大利亚那段历史的温情记忆。这段记忆的温情色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淡漠,当时一种自由的修正主义观点主宰了教学大纲,用“入侵”代替了定居,而且首次将澳大利亚原住民和女性的故事写进历史课本。
  不可否认的是,霍华德执政11年后,“多元文化”和“原住民和解”这两个曾盛极一时的字眼,如今已退出澳大利亚的政治词典。不过,这不代表历史课堂上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澳大利亚的教学大纲由各州控制,而不是由中央政府控制。
  不过,在人口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州,霍华德试图用爱国主义观“掩盖”白人入侵史,该做法遭到坚决的抵制。朱迪·金是悉尼河边女子高中的校长,这个高中融合了40多个种族团体。“将一种历史演示给她们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也无法做到”,金女士说,“我们将所有有关白人定居的词都列出来:殖民主义、侵略、大屠杀。所有的观点都是有效的吗?答案是:是的。”
  
  俄罗斯:新国家节日写入教材
  
  与澳大利亚相比,俄罗斯则习惯了严格推行意识形态和建国历史,政府强行推行某种新意识形态,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感觉很自然,这其中包括许多俄罗斯上流社会中的一些人。
  2004年年底,俄总统普京提出设立一个新的国家公共假日——11月4日为“人民团结日”。用来代替前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日”。他用一个明显的信号表达希望国民如何记住历史,该节日从2005年开始实行。将11月4日定为国家节日,是因为该历史事件被认为代表一种民族精神:在遭受内外威胁的形势下,俄罗斯人民必须团结一致,捍卫祖国。17世纪初,俄罗斯被波兰和立陶宛军队占领。该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混乱时代”。1612年的11月4日,俄国人将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和立陶宛人赶出莫斯科。俄罗斯历史学家认为,普京将这个日子定为国家公共假日,是在宣传一种代表“孤立和自绝”于西方基督教的立场。
  
  土耳其:教科书处境尴尬
  
  在现代土耳其,课室一直被看作是年轻心灵交战的战场。每天,孩子们都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一天的学习:“我是土耳其人,我很诚实,我很勤奋。”然而,令许多小孩子苦恼和困惑的是,土耳其语并不是学生从小就使用的语言。而中学课堂则经常有军队的长官光顾,军官们竭力向学生灌输“国家安全意识”。
  在这样的环境下,历史就很难避免地被看作“是由政府操控的敏感的事”,出生于土耳其的历史学家塔纳·阿克凯姆说。他对1915年发生在奥斯曼帝国和亚美尼亚人的冲突直言不讳,因此激怒了土耳其民族主义分子,导致自己即便身居美国也处境尴尬。据史料记载,1915年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帝国对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实施了“种族灭绝”政策,导致150万人死亡。但在历史上,该事件是否属于大屠杀,政界和学界一直存有争议,土耳其历届政府也均对这一事件予以否认。
  不过,最近在欧盟的施压下,土耳其的历史教科书有所改变,最新的教科书中仍称英国人“狡猾、诡计多端”,但对希腊人的评价有所改善。土耳其教育家奈伊尔·伯克提认为新教材比以前“好很多”,不过新教材仍然没有体现土耳其境内存在多种文化这一事实。
  
  希腊:学者主张跨国对话
  
  在与土耳其相邻的希腊,最近围绕12岁孩子的新教科书爆发了一场令人不快的争论。新教科书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对于一些存在多年的历史描述是一种挑战,而现代希腊人对后者已熟悉。比如,对奥斯曼帝国时期“秘密学校”的描述。奥特曼帝国曾统治希腊近400年,禁止希腊人说希腊语,希腊人表面上遵循伊斯兰教的教规,暗地里却组织“秘密学校”传授希腊语言。
  以雅典大主教克里索斯托莫斯为首的希腊东正教会领袖,竭力宣扬19世纪初先辈们的那种民族主义精神。与之对抗的是一群研究巴尔干半岛历史的新学派,这一学派的出现是学者进行跨国界对话的结果。希腊教育心理学家泰里亚-德拉哥纳说,两种力量的较量取得了一个较平和的结果——一段更彰显观点公平的历史,尽管教科书在保持公平的同时往往流于乏味。
  有些希腊人主张,十几岁的孩子们自己去寻找历史事实。在网络上关于希腊新教科书的大讨论中,有网民认为这样的主张非常可笑,他抨击道:“在大学里,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为发现真相。但在初级学校,历史教学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那就是形成历史感和社会认同!”
  
  (摘自《广州日报》)
其他文献
1976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历史大转折的开始。这一年的元旦,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新年,而邓小平则处在与“四人帮”斗争的政治漩涡中。    毛泽东发表旧词    元旦当天,全国各大报刊都刊载了毛泽东十年前写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标题下方,印着笔迹颤抖的“毛泽东”签名。  同时发表的经过毛泽东圈阅的“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写道:发表这两首词“具有重大的政
期刊
1959年3月17日零点,达赖化装后逃离拉萨,前往叛乱武装根据地山南地区。达赖出走后,人民解放军用两天时间平息了拉萨地区的叛乱。3月26日,达赖喇嘛及其追随者宣布“西藏独立”,成立了“西藏临时政府”。之后,他们逃往印度。    达赖喇嘛的无理诉求    叛逃到印度后,达赖喇嘛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驻印使馆将“达赖记者招待会情况”电传北京。档案详细地记录了记者会的情况。  记录显示,达赖要求成立“大
期刊
我们常说大智若愚,这句话可以用在一直被我们小看的阿斗身上。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
期刊
不少人怀疑中国史料的真实性。确实,很多史料都有不少错误,但如果通过对几种史料的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如果只看《明史》《清史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
期刊
国民政府成立之时,适值国内革命运动高潮之际,这是一次以国共合作为主要标志、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目标、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伟大政治运动。孙中山所主张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体现了这次革命的根本特点。当孙中山在世时,可以凭藉他的崇高威望,排除干扰,领导革命运动按预定的方向发展。可是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国民党内部左中右三派的分化日益明显,原来反对三大政策的右派分子重新抬头,反共活动日趋嚣张。此时
期刊
1945年6月18日,美国海军金上将放弃了原定的作战计划,不再进攻福磨萨,新的计划是直接进攻日本最南端的九州。  6月29日,美军将进攻九州的日期定在1945年11月1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根据这项作战计划,克吕格尔将军指挥的美军第6军将在九州实施两栖登陆。4个月后,美军第8军、第10军进行第二次进攻,并且还要从欧洲抽调一个军,进攻的地点选择在距日本首都东京不远的地方。按照这个计划
期刊
1955年4月,王炳南出任中国驻波兰特命全权大使。7月底的一天,王炳南收到中国外交部的一份电报,说美国通过英国方面的斡旋,向我建议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几天后。他接到了中国外交部关于要他担任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首席代表的正式通知。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消息一公布,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艰难的第一阶段    对于会谈的议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一开始双方就有很大的距离和分歧。我方认为会谈应着重讨论台湾问题
期刊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各派势力又进行了一场逐鹿中原的厮杀。这其中以项羽为首的和以刘邦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最终成为抢摘胜利果实的主力军。从公元前二○六年至前二○二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天下的最终统治权,双方持续打了四年的仗,史称“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  刘邦之能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耳朵”。也就是说刘邦能“听”,听而能“用”,善用人者胜。能“听”,就
期刊
姜维,本是魏国的将领,是被诸葛亮招降过来的。  为了收服姜维,诸葛亮的确付出了重大代价。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所讲述的,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攻进魏国。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司马懿被免职了,魏军也失了元气,不乘胜前进还愣着干什么呢?可是诸葛亮放弃了这一个破魏的大好时机。诸葛亮想什么呢?得了一个姜维便喜气洋洋地回师了?连逃跑的夏侯懋他也不缉拿了?用诸葛亮的话讲:“我放走了一只鸭子,却得到了一只
期刊
蒋介石一生善于搞特务活动。他控制手下特工的办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对特工授予大权,但不给高位,以防他们在政治上做大。戴笠任军统头目十多年,始终是副局长,只给了一个少将军衔,还是拖到1945年3月才公布。尽管如此,两人又合作得相当默契。一方面戴笠要报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深知以自己的资历、能力和水平,绝难跳出蒋介石的手心,惟有取得蒋介石的绝对信任,才能飞黄腾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