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历史遗产与乡村重塑r——以山西省大寨村为考察对象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景观是人类按照文化标准,有意识地对自然景观加工的结果.文化景观的制造与社会观念、政治制度、时代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发源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村被逐步树立为全国的典型,成为一个独特的象征性符号.改革开放后,依靠历史遗产所承载的象征资本,通过开展旅游实现了村庄的再造和重构.如果说文化景观是大寨村重构的现实路径,历史遗产是大寨村重构的历史基础,那么,国家的再次介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文化再生产则成为典型村国家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寨村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景观的再造、人文空间的重塑、历史资源的发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应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和文化资源的挖掘,以文化带动乡村振兴.
其他文献
当前,全国各地博物馆越来越重视留存当代家国记忆,不断加大对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的征藏和利用.深圳博物馆利用自身特点,自建馆之始便以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的征藏展示工作作为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对文化建设更加重视,而博物馆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底蕴,对于当地文化建设有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能够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提升自身
针对当代高校校史馆讲解员队伍存在的问题,采用麦克利兰需求理论,分析高校校史馆大学生讲解员的需求特质,提出讲解员队伍管理的激励策略:团队管理与文化引领相结合,满足和激
博物馆肩负着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博物馆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文物对外展览,促进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博物馆做好文物资源的发掘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做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博物馆本身,加强馆馆合作,建立馆际合作办展机制,充
博物馆的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但许多地方性中小型博物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能力更换展览,难以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如何在重视基本陈列的同时,不断地推出有
傩面具是傩戏的活化石,被称为民间的艺术瑰宝.它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文化艺术底蕴,映射出灿烂无比的傩文化.为了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武安傩面具,通过在武安市的持续
在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侗族作家潘年英始终把故乡盘村作为书写对象,创造了别具一格、日益丰赡的文学景观,体现出强烈的文学地理自觉.故乡在记忆书写中被不断“赋魅”,以完成
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传播,而传播是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活性机制.5G技术全面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其在传播上的大流量、快捷性及影响力拓宽了非遗传承和展示的空间,而短视频作为立
彩礼是婚姻缔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礼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要变革.江汉平原北村“倒贴彩礼”现象形成的两个社会条件分别是,熟人社会中较强的信任基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