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老师】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林中群鸡觅食,河中鸭群嬉戏,还是路边野花绽放,院中瓜藤攀架?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眼中的乡村景致吧!
【邱致博】
顺着这条乡间小路一直向北走,你就会到达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走进菜园,蹲下身来拨开那一层层绿衣裳,你便会看到一个大大的花菜在朝你微笑,而一旁的球菜则害羞地躲在绿叶里,迟迟不肯露出面庞。
出了菜园向西走,你可能会遇上一个鸡群。公鸡抖着鸡冠,甩着尾巴,霸气十足地在场地上来回走动着;一群小鸡则跟在一只母鸡的后面四处觅食。继续向西走,你会看到一条小溪,见到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它们有的在“嘎嘎”地唱着“鸭语歌”;有的在扇动翅膀,抖掉“衣服”上的水珠;还有的在打水仗……有趣极了!
【郑霜晴】
前段时间,我去了丽岙。当时还是初春,一下车,我就看见小路旁的柳树上冒出了许多嫩芽,它们纷纷探出头来,好像要迫不及待地长大。沿着小路往前走一些,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当时正巧有几只黄蝴蝶往田里飞去,这场景不禁让我想到了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那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兴奋地跑入油菜花田,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黄蝴蝶,正肆意地在花田中探秘呢!突然,耳畔传来几声鸟叫,我抬头一看,有好几只小鸟正在油菜花田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张欣妍】
中午,我踏着从石缝里钻出的小草,一蹦一跳地走上石阶。石阶的西面是一片草地,小草正探出小脑袋与风伯伯玩捉迷藏呢!石阶的北面有一个水塘,那是小鸭子们的水上乐园,此刻它们正悠哉地浮在水面上嬉戏,偶尔还把脑袋钻入水中寻找食物。石阶的东面有一块田地,里面种着葱、西红柿、黄瓜……一阵风吹过,它们纷纷扭动起身子,好像在做体操呢!
【林老师】
邱致博同学采用移步换景法,有条理地描写了菜园、鸡群、小溪、鸭群等景物,加之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生机;郑霜晴同学主要写了自己在丽岙所见的油菜花田,并通过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将人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富有画面感;张欣妍同学以石阶为固定观察点,按照方位顺序,分别写了周围的草地、水塘和田地這几处景致,语言也十分生动。总之,三位同学的描绘,都让大家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乡村景致,非常棒!
【思而得之】
1.写得好。开篇直奔主题,交代了姥姥包粽子这一绝活,照应题目。
2.这里运用动作描写,配以“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将姥姥包粽子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有条理。
3.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姥姥包的粽子外形美观的特点,又开启下文对姥姥包的粽子味道的描写,过渡自然。
4.这段主要从视觉、味觉两个角度来描写豆馅粽子,尽显其美观、美味,使读者如见其形,如尝其味。
5.写得好。结尾由事及理,通过姥姥之口道出练成绝活的方法,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也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敬佩之情。
6.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分别从外形、味道两个方面来写姥姥包的粽子,充分展现了姥姥包粽子手艺的高超与娴熟,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此外,文章还透过姥姥包粽子的绝活得出一个道理——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成了绝活,给人以启示,值得学习。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林中群鸡觅食,河中鸭群嬉戏,还是路边野花绽放,院中瓜藤攀架?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几位同学眼中的乡村景致吧!
【邱致博】
顺着这条乡间小路一直向北走,你就会到达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走进菜园,蹲下身来拨开那一层层绿衣裳,你便会看到一个大大的花菜在朝你微笑,而一旁的球菜则害羞地躲在绿叶里,迟迟不肯露出面庞。
出了菜园向西走,你可能会遇上一个鸡群。公鸡抖着鸡冠,甩着尾巴,霸气十足地在场地上来回走动着;一群小鸡则跟在一只母鸡的后面四处觅食。继续向西走,你会看到一条小溪,见到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它们有的在“嘎嘎”地唱着“鸭语歌”;有的在扇动翅膀,抖掉“衣服”上的水珠;还有的在打水仗……有趣极了!
【郑霜晴】
前段时间,我去了丽岙。当时还是初春,一下车,我就看见小路旁的柳树上冒出了许多嫩芽,它们纷纷探出头来,好像要迫不及待地长大。沿着小路往前走一些,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当时正巧有几只黄蝴蝶往田里飞去,这场景不禁让我想到了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那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兴奋地跑入油菜花田,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黄蝴蝶,正肆意地在花田中探秘呢!突然,耳畔传来几声鸟叫,我抬头一看,有好几只小鸟正在油菜花田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张欣妍】
中午,我踏着从石缝里钻出的小草,一蹦一跳地走上石阶。石阶的西面是一片草地,小草正探出小脑袋与风伯伯玩捉迷藏呢!石阶的北面有一个水塘,那是小鸭子们的水上乐园,此刻它们正悠哉地浮在水面上嬉戏,偶尔还把脑袋钻入水中寻找食物。石阶的东面有一块田地,里面种着葱、西红柿、黄瓜……一阵风吹过,它们纷纷扭动起身子,好像在做体操呢!
【林老师】
邱致博同学采用移步换景法,有条理地描写了菜园、鸡群、小溪、鸭群等景物,加之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生机;郑霜晴同学主要写了自己在丽岙所见的油菜花田,并通过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将人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富有画面感;张欣妍同学以石阶为固定观察点,按照方位顺序,分别写了周围的草地、水塘和田地這几处景致,语言也十分生动。总之,三位同学的描绘,都让大家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乡村景致,非常棒!
【思而得之】
1.写得好。开篇直奔主题,交代了姥姥包粽子这一绝活,照应题目。
2.这里运用动作描写,配以“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将姥姥包粽子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有条理。
3.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姥姥包的粽子外形美观的特点,又开启下文对姥姥包的粽子味道的描写,过渡自然。
4.这段主要从视觉、味觉两个角度来描写豆馅粽子,尽显其美观、美味,使读者如见其形,如尝其味。
5.写得好。结尾由事及理,通过姥姥之口道出练成绝活的方法,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也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敬佩之情。
6.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分别从外形、味道两个方面来写姥姥包的粽子,充分展现了姥姥包粽子手艺的高超与娴熟,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此外,文章还透过姥姥包粽子的绝活得出一个道理——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成了绝活,给人以启示,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