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把思想品德课上好,笔者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艺术 双基 知行统一
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中学生年龄小、经历浅、见识少,思想认识水平较低;二是现行的思想品德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有严重的成人化、概念化倾向;三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甚至丑恶的现象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思想品德课上好,把中学生真正培育成“四有”新人,成为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在这里我想给各位同仁谈谈我是如何上中学思想品德课的。
一、通过“提问、讨论、归纳”,让学生领悟教材的真正内涵
如讲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体验一代伟人指点江山、规划宏图的非凡创举。为了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我根据歌词并结合教材内容层层设问:(1)“一位老人”指的是谁?说说人们尊重和怀念他的原因。(2)“南海边”指的是何处?“画了一个圈”又指什么?(3)“春天的故事”表明了什么?该故事的开端与我们党的哪一次会议相联系?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于是,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在欣赏音乐的愉快情景中明确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长期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这里是就教学艺术给人的感染力而说的。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学艺术性差,效果就苍白无力。
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的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就语言表达来说,普通话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相反若是平淡无力,或是结结巴巴,或嗡声嗡气、语无伦次等,不仅印象不深,有时还会成了催眠曲,甚至是厌烦的噪音。从神态讲,有的声情并茂、神态感人;有的表情木然、呆若木鸡。还有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总之,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效应。具体教学的合理归纳、清晰概括,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助于突破难点,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一节好课会使人感到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注重启发性
要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对道德认识的自我感知,启发学生勇于提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在分析课文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学生深化对事物认识的重要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画面、情节、场景,恰当的诱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化对学生的感染。比如说,在讲“哲学的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时,我们可以举寓言《守株待兔》,让同学们思考,培养他们分析能力、比较能力,让他们明白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的关系,从而明白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四、注重双基
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后,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就不必要做到熟记于心了,只要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考试时翻开课本查找就可以了,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早读课少了琅琅的读书声,课后少了必要的复习,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上课不认真听,课后找同学要笔记抄录了事,可想而知,这样学习,考试成绩肯定难以提高。
其实,政治科实行开卷考试,并没有削弱对双基的要求,相反,更应以牢固掌握双基为前提条件。因此,我在复习中,对学生的双基非常重视,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反复地阅读课文,对教材中重要的概念、原理、观点要做到熟记。同时政治科开卷考试中试题的综合性强、灵活性大,为了做好复习,我要求学生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合,熟记教材中的知识框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能提高他们查找相关知识点的速度,做到熟能生巧,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效率。
五、做到知行统一
课尾的操作是在学习掌握本课观点之后进行的。这样前后进行比较,学生可在具体可感的数量面前认识到讲效率会产生很不相同的效果,从而在行动上自觉的讲效率。让学生讲一讲亲朋好友爱读书,读好书的事例,给在此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戴上“好学”花,用身边的榜样来教育感染学生,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六、课内课外相结合。
要加强实践环节,落实教材中提出的参观、访问社会公益活动等要求,如让学生参加乡镇企业调查和春节文艺会演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总之,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活力,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确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艺术 双基 知行统一
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中学生年龄小、经历浅、见识少,思想认识水平较低;二是现行的思想品德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有严重的成人化、概念化倾向;三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甚至丑恶的现象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思想品德课上好,把中学生真正培育成“四有”新人,成为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在这里我想给各位同仁谈谈我是如何上中学思想品德课的。
一、通过“提问、讨论、归纳”,让学生领悟教材的真正内涵
如讲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体验一代伟人指点江山、规划宏图的非凡创举。为了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我根据歌词并结合教材内容层层设问:(1)“一位老人”指的是谁?说说人们尊重和怀念他的原因。(2)“南海边”指的是何处?“画了一个圈”又指什么?(3)“春天的故事”表明了什么?该故事的开端与我们党的哪一次会议相联系?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于是,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在欣赏音乐的愉快情景中明确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长期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这里是就教学艺术给人的感染力而说的。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相反教学艺术性差,效果就苍白无力。
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的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就语言表达来说,普通话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相反若是平淡无力,或是结结巴巴,或嗡声嗡气、语无伦次等,不仅印象不深,有时还会成了催眠曲,甚至是厌烦的噪音。从神态讲,有的声情并茂、神态感人;有的表情木然、呆若木鸡。还有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总之,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效应。具体教学的合理归纳、清晰概括,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助于突破难点,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一节好课会使人感到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注重启发性
要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極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对道德认识的自我感知,启发学生勇于提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在分析课文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学生深化对事物认识的重要心理活动。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画面、情节、场景,恰当的诱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化对学生的感染。比如说,在讲“哲学的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时,我们可以举寓言《守株待兔》,让同学们思考,培养他们分析能力、比较能力,让他们明白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的关系,从而明白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四、注重双基
有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后,对于课本上的知识就不必要做到熟记于心了,只要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考试时翻开课本查找就可以了,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早读课少了琅琅的读书声,课后少了必要的复习,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上课不认真听,课后找同学要笔记抄录了事,可想而知,这样学习,考试成绩肯定难以提高。
其实,政治科实行开卷考试,并没有削弱对双基的要求,相反,更应以牢固掌握双基为前提条件。因此,我在复习中,对学生的双基非常重视,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反复地阅读课文,对教材中重要的概念、原理、观点要做到熟记。同时政治科开卷考试中试题的综合性强、灵活性大,为了做好复习,我要求学生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合,熟记教材中的知识框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能提高他们查找相关知识点的速度,做到熟能生巧,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效率。
五、做到知行统一
课尾的操作是在学习掌握本课观点之后进行的。这样前后进行比较,学生可在具体可感的数量面前认识到讲效率会产生很不相同的效果,从而在行动上自觉的讲效率。让学生讲一讲亲朋好友爱读书,读好书的事例,给在此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戴上“好学”花,用身边的榜样来教育感染学生,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六、课内课外相结合。
要加强实践环节,落实教材中提出的参观、访问社会公益活动等要求,如让学生参加乡镇企业调查和春节文艺会演等,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总之,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活力,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确能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