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存在形式与内容的脱节、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教学实践,理例结合,阐述新课改下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做法。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活动;思想政治; 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新课程理念确立了思想政治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要发挥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要认真改进政治课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用行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在其中,切实受到正确的思想感情的引导和熏陶,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教书育人的作用。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1 理论联络实践,学致使用
把握时期脉搏,紧跟时期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经常分离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说许多理想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作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笼统的理论学问生动形象地分离。这样学生不只承受了所学学问,而且也加深了对学问的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势报》、《时势》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展开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停止年段评选。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渐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分离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进步。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性,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锁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根本学问和原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使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溢学习的乐趣,到达不只控制学问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遵偱生活化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中心,把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例如在上《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一课中,我根据教学情况设计了几个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⑴你在学习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挫折?⑵你是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的?⑶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些挫折?面对这些挫折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吗?4.在学习生活中你还有什么困惑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吗?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分配体验,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讲什么大而深奥的道理。这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政治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3 转变教学模式,善用观察发现法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将自己当成录音机的放音键,不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一味地很有起劲地讲授下去,错把学生当成录音键,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将知识硬加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效果暂时还好,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知识遗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学是时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发现法教学。
观察发现法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不是观众,教师要把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这种教学模式也许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她确确实实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总结出某些规律。这时再让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结论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加以讲评、改正。通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4 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就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很直接地问:什么是“一国两制”?他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尽管重要但过于直接、平淡、无味,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能变换角度投石问路———巧问效果会更好。比如,大家可否知道现在我们中国大陆实行的社会制度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这种制度的差异会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吗?为什么?你认为台湾的出路是什么?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吸引住并且会积极地查阅教材或联系实际作分析说明。这时只要教师肖微加以引导需要解决或弄懂的问题既然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指导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活动;思想政治; 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新课程理念确立了思想政治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要发挥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要认真改进政治课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用行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在其中,切实受到正确的思想感情的引导和熏陶,才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教书育人的作用。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1 理论联络实践,学致使用
把握时期脉搏,紧跟时期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经常分离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说许多理想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作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笼统的理论学问生动形象地分离。这样学生不只承受了所学学问,而且也加深了对学问的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势报》、《时势》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展开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停止年段评选。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渐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分离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进步。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性,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锁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根本学问和原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使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溢学习的乐趣,到达不只控制学问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遵偱生活化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中心,把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例如在上《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一课中,我根据教学情况设计了几个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⑴你在学习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挫折?⑵你是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的?⑶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些挫折?面对这些挫折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吗?4.在学习生活中你还有什么困惑需要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吗?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分配体验,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讲什么大而深奥的道理。这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政治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3 转变教学模式,善用观察发现法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将自己当成录音机的放音键,不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一味地很有起劲地讲授下去,错把学生当成录音键,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将知识硬加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效果暂时还好,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知识遗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学是时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发现法教学。
观察发现法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不是观众,教师要把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这种教学模式也许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她确确实实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总结出某些规律。这时再让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结论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加以讲评、改正。通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4 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就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很直接地问:什么是“一国两制”?他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尽管重要但过于直接、平淡、无味,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能变换角度投石问路———巧问效果会更好。比如,大家可否知道现在我们中国大陆实行的社会制度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这种制度的差异会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吗?为什么?你认为台湾的出路是什么?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吸引住并且会积极地查阅教材或联系实际作分析说明。这时只要教师肖微加以引导需要解决或弄懂的问题既然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指导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