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们深入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等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很好的操控计算机。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日渐增多,而各专业学生层次又参差不齐,因此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要求各个学校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重视起来。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能顺应当前的教学,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那么在高职院校该如何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当今的学生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在当今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课时,往往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计算机的知识;在实践课上则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照老师做的样子完成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沉闷无兴趣、提不起上课的尽头,学生也不够重视计算机课的教学,也不由自主地产生厌学的心理,并且还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由于学生普遍素质不是很高,学习能力较差,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更差,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不到兴奋点,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
2、教学模式和能力培养不一致
计算机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灵活的应用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计算机知识,重在应用而不是理论。但是目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还停留的传统方式,主要是教师采用授课的方式进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多教师只是按照课程体系,机械性的进行授课,不能针对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讲授课程。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遇到实际的问题还是束手无策。经常会遇到毕业的学生打电话来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课上往往是已经讲过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又束手无策,原因就是对问题不能举一反三,没有掌握知识的根本所在。
3、起点不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城市的中小学生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而且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环境,使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教学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在教学时无从应对,起点高的感觉老师讲的没有深度,起点低的对老师讲的内容可能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二、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
现在都在倡导素质教育,计算机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和深造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要求我们针对目前教学模式的不足,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模式,以顺应计算机的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以
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实践、求知,并在探索、实践、求知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形象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感兴趣的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操作实践的参与和对千变万化的客观现象的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新发现的快乐,巩固和发展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开辟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掌握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把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掌握的情况和认知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针对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其它手段达到目的。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中心,而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
3、分层教学,差别对待
由于学生之间的悟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同,应采取分层次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尽可能根据现有教学资源,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法等措施都以中等学生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中等生为基准,使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同时加强落后生的辅导,加强个性化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自我、表现自我。 这种教学方法对高层次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样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同时还可以帮助老师辅导较差同学,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能力。
4、任务驱动式是实践教学的良好方法
在实践课中,我们也可以借鉴游戏规则,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从而在任务完成时,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师将讲授的知识系统连接,由浅入深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不断深入,逐一完成。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不断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内驱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进行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离不开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完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让师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最终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为了适应当前需求,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過对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打造实用型人才。
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能顺应当前的教学,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那么在高职院校该如何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当今的学生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在当今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课时,往往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计算机的知识;在实践课上则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照老师做的样子完成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沉闷无兴趣、提不起上课的尽头,学生也不够重视计算机课的教学,也不由自主地产生厌学的心理,并且还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由于学生普遍素质不是很高,学习能力较差,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更差,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不到兴奋点,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
2、教学模式和能力培养不一致
计算机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灵活的应用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计算机知识,重在应用而不是理论。但是目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还停留的传统方式,主要是教师采用授课的方式进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多教师只是按照课程体系,机械性的进行授课,不能针对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讲授课程。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遇到实际的问题还是束手无策。经常会遇到毕业的学生打电话来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课上往往是已经讲过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但是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又束手无策,原因就是对问题不能举一反三,没有掌握知识的根本所在。
3、起点不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城市的中小学生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而且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环境,使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教学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在教学时无从应对,起点高的感觉老师讲的没有深度,起点低的对老师讲的内容可能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二、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
现在都在倡导素质教育,计算机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和深造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也要求我们针对目前教学模式的不足,不断探讨,改进教学模式,以顺应计算机的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以
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实践、求知,并在探索、实践、求知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形象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感兴趣的不只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操作实践的参与和对千变万化的客观现象的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新发现的快乐,巩固和发展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开辟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掌握知识,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把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掌握的情况和认知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针对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其它手段达到目的。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中心,而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
3、分层教学,差别对待
由于学生之间的悟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同,应采取分层次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尽可能根据现有教学资源,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法等措施都以中等学生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中等生为基准,使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同时加强落后生的辅导,加强个性化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自我、表现自我。 这种教学方法对高层次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样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同时还可以帮助老师辅导较差同学,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能力。
4、任务驱动式是实践教学的良好方法
在实践课中,我们也可以借鉴游戏规则,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从而在任务完成时,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师将讲授的知识系统连接,由浅入深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不断深入,逐一完成。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不断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内驱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进行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离不开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完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让师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最终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为了适应当前需求,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過对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打造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