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就作家吧!”现在陈雨航终于接受人家称他是个作家了。
长久以来,不管名字前面被安上什么头衔,陈雨航总感觉尴尬、疑谑。譬如称他是出版人,他自认已经完全离开出版多年,19年的专业编辑生涯俱往矣。又譬如作家,虽然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策马入林》《天下第一捕快》(皆已绝版),《策马人林》还改编成电影,但那已是32年前的事了。
出版界的“航叔”
三十多年前,原该去做历史老师的陈雨航以写小说为目标,但即使得过文学奖,写小说还是很难成为养家活口的职业,所以便拐了个弯,转进最接近文学的出版社工作。最初几年,当有人问他:“还会写小说吗?”他的回答是:“会写。”十年过去了,再有人提问同样的问题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摇头说:“不会。”
从时报出版到远流小说馆首任主编,1992年与苏拾平等人创办麦田出版,2002年与王德威、小野、吴念真创办一方出版,陈雨航的出版人生繁华落尽,结束在因“不了解市场”而只维持两年的一方。
出版界后生晚辈都喊陈雨航“航叔”。航叔谦和温暖不多言,所以离开一方的航叔后来呢?很多人关心。
去年2月,陈雨航应邀主持一场余华与舞鹤的对话,两人从各自的小说《活着》和《余生》自剖文学创作观。
“活着度余生”,陈雨航想这不就是他离开出版这几年的人生况味吗?看书、上网、打篮球,陪太太跳方块舞,替在海外上班的儿子养两只猫,也当了宠孙的阿公。他看待自己差不多就是“年过六十的普遍老头”模样,但那种看似闲云野鹤的生活中,其实有什么在酝酿着、等待着。
创作的原点在东部小镇
如果有什么重新唤回陈雨航写小说的心愿,就是2007年和2008年到东华大学驻校两学期。陈雨航是美浓人,但在原住民、客家人和大陆人汇集的花莲出生成长。回到花莲长住时,他行走在城镇街道,脑里不期然便叠映出同一地方40年前的模样,仿佛两个时空并存于一个景框内。他惯性失眠,在无眠的夜里,听着临近火车站货车铁皮碰撞的声音,望着草坪远处学生宿舍的灯光,不曾被扰动的前尘往事每每像浪涛一般狠狠扑上来。
“这里是我创作的原点啊。只是后来我去了哪里?”他问自己,因此萌生了写一本小说“呈现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东部一个小镇生活”的念头。当他递出创作大纲申请补助并通过审议时,好几个问号却在心内飘来飘去:“真的非写不可吗?”“那么久没写了,我能够写长篇小说吗?”
事实上,陈雨航并不觉得有什么是非写不可的。无论人生经历如何高潮迭起,随着生活消逝,记忆也烟消云散。“人最大的冲击发生在内心,看不见,不能说或者说不出口。”这也是陈雨航对人生的看法,关心的所在。
没有非写不可这回事,但作业却非交不可。陈雨航用3年的时间,让自己倒退回到那个对七八年级生(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人)来说可称作历史的时代,活在那个时代的氛围里。那个时代的青少年不会说脑残、很瞎,没有电视,无法想像手机网络。那个时代的小镇看似单纯、缓慢、无事。小镇上一群家庭背景各异的高中生,他们读书考试、打篮球、看星星、代同学写作文、欺负人或被欺负。有一年,日本人来到小镇拍摄《传奇海女红短裤》,地方为之震动。后来小镇发生了一起高中生枪击案,开枪学生的导师后来被学校解聘,小镇照相馆的摄影师以一帧照片“青春”在日本的摄影赏获得银牌,成了“台湾之光”……
以电影手法书写
陈雨航提取记忆,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不发议论地细写轻描这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生活中的物件。因为极爱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电影,便以拍电影的手法书写。电影是一颗一颗镜头拍,他则东写一块西写一块,最后再组织和剪接,也给了小说一个像电影一样从空中俯瞰的开场。但写作过程其实不顺利,“布局太大是一个,主要是我没有热情,根本不知道能否完成。”每写一段,陈雨航就趁打篮球之便拿给作家球友罗位育试读,朋友的赞赏和“半哄半骗”,支撑他继续这场小说的马拉松。写到后面,小说的模样出来了,到临近终点,“我才有了热情,相信可以完成它。”
陈雨航喜欢《小镇生活指南》这个书名。虽名为《指南》,其实是一本无效的指南,或说一本指引回到上世纪60年代末花莲小镇的指南,一种作者通过叙事表达人情世事看法的指南。王德威在导读中提到,《小镇生活指南》写的虽是时移事往的过去,却无意突出乡愁或感伤,并不是乡土怀旧小说,而毋宁是陈雨航藉着熟悉的港镇为舞台,去探勘一个世代生活本身缓缓流淌而显现的意义。
“我不知道小说是好是坏,不知道这个世代的年轻人会怎么看待它。”陈雨航淡淡然说:“我只知道我写了一本不太一样的小说,以及如果还有下一本,不会再等32年了。”
长久以来,不管名字前面被安上什么头衔,陈雨航总感觉尴尬、疑谑。譬如称他是出版人,他自认已经完全离开出版多年,19年的专业编辑生涯俱往矣。又譬如作家,虽然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策马入林》《天下第一捕快》(皆已绝版),《策马人林》还改编成电影,但那已是32年前的事了。
出版界的“航叔”
三十多年前,原该去做历史老师的陈雨航以写小说为目标,但即使得过文学奖,写小说还是很难成为养家活口的职业,所以便拐了个弯,转进最接近文学的出版社工作。最初几年,当有人问他:“还会写小说吗?”他的回答是:“会写。”十年过去了,再有人提问同样的问题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摇头说:“不会。”
从时报出版到远流小说馆首任主编,1992年与苏拾平等人创办麦田出版,2002年与王德威、小野、吴念真创办一方出版,陈雨航的出版人生繁华落尽,结束在因“不了解市场”而只维持两年的一方。
出版界后生晚辈都喊陈雨航“航叔”。航叔谦和温暖不多言,所以离开一方的航叔后来呢?很多人关心。
去年2月,陈雨航应邀主持一场余华与舞鹤的对话,两人从各自的小说《活着》和《余生》自剖文学创作观。
“活着度余生”,陈雨航想这不就是他离开出版这几年的人生况味吗?看书、上网、打篮球,陪太太跳方块舞,替在海外上班的儿子养两只猫,也当了宠孙的阿公。他看待自己差不多就是“年过六十的普遍老头”模样,但那种看似闲云野鹤的生活中,其实有什么在酝酿着、等待着。
创作的原点在东部小镇
如果有什么重新唤回陈雨航写小说的心愿,就是2007年和2008年到东华大学驻校两学期。陈雨航是美浓人,但在原住民、客家人和大陆人汇集的花莲出生成长。回到花莲长住时,他行走在城镇街道,脑里不期然便叠映出同一地方40年前的模样,仿佛两个时空并存于一个景框内。他惯性失眠,在无眠的夜里,听着临近火车站货车铁皮碰撞的声音,望着草坪远处学生宿舍的灯光,不曾被扰动的前尘往事每每像浪涛一般狠狠扑上来。
“这里是我创作的原点啊。只是后来我去了哪里?”他问自己,因此萌生了写一本小说“呈现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东部一个小镇生活”的念头。当他递出创作大纲申请补助并通过审议时,好几个问号却在心内飘来飘去:“真的非写不可吗?”“那么久没写了,我能够写长篇小说吗?”
事实上,陈雨航并不觉得有什么是非写不可的。无论人生经历如何高潮迭起,随着生活消逝,记忆也烟消云散。“人最大的冲击发生在内心,看不见,不能说或者说不出口。”这也是陈雨航对人生的看法,关心的所在。
没有非写不可这回事,但作业却非交不可。陈雨航用3年的时间,让自己倒退回到那个对七八年级生(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人)来说可称作历史的时代,活在那个时代的氛围里。那个时代的青少年不会说脑残、很瞎,没有电视,无法想像手机网络。那个时代的小镇看似单纯、缓慢、无事。小镇上一群家庭背景各异的高中生,他们读书考试、打篮球、看星星、代同学写作文、欺负人或被欺负。有一年,日本人来到小镇拍摄《传奇海女红短裤》,地方为之震动。后来小镇发生了一起高中生枪击案,开枪学生的导师后来被学校解聘,小镇照相馆的摄影师以一帧照片“青春”在日本的摄影赏获得银牌,成了“台湾之光”……
以电影手法书写
陈雨航提取记忆,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不发议论地细写轻描这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生活中的物件。因为极爱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电影,便以拍电影的手法书写。电影是一颗一颗镜头拍,他则东写一块西写一块,最后再组织和剪接,也给了小说一个像电影一样从空中俯瞰的开场。但写作过程其实不顺利,“布局太大是一个,主要是我没有热情,根本不知道能否完成。”每写一段,陈雨航就趁打篮球之便拿给作家球友罗位育试读,朋友的赞赏和“半哄半骗”,支撑他继续这场小说的马拉松。写到后面,小说的模样出来了,到临近终点,“我才有了热情,相信可以完成它。”
陈雨航喜欢《小镇生活指南》这个书名。虽名为《指南》,其实是一本无效的指南,或说一本指引回到上世纪60年代末花莲小镇的指南,一种作者通过叙事表达人情世事看法的指南。王德威在导读中提到,《小镇生活指南》写的虽是时移事往的过去,却无意突出乡愁或感伤,并不是乡土怀旧小说,而毋宁是陈雨航藉着熟悉的港镇为舞台,去探勘一个世代生活本身缓缓流淌而显现的意义。
“我不知道小说是好是坏,不知道这个世代的年轻人会怎么看待它。”陈雨航淡淡然说:“我只知道我写了一本不太一样的小说,以及如果还有下一本,不会再等32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