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公的青年时代
楚公出生的1903年,正是清王朝将要灭亡的时期,八国联军已经攻入了北京,风雨飘摇,战事不断。朝廷局面已是每况愈下,百姓的日子更是可想而知,就在这种想过个太平日子都很困难的年代里,楚公的父亲竟离家去“是非之地”武昌捐了个小官做,以图发展,并且还带着眷属去。因此,楚公就出生在他的官邸里,后来又添了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家境也由此越来越差。1911年11月,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当时的武昌,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也许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身为清王朝下属官吏的楚公之父,怎还能呆得住,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在惊恐与无奈中,像逃难一般回到萧山老家。当时楚公刚刚八岁,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第一个灾难性的烙印。到了萧山后,家境更是不如从前,可谓是十分清苦。楚公父亲的健康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勉强支撑了几年,竟在穷困潦倒的悲苦中去世。这年楚公才十三岁,但这孤儿寡母之家的重担却无可推卸地落在了楚公的身上,因为他是长子!令人意外的是,“通过他的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日子过得竟比父亲在世时还略好些。”(引自来师母文)这也许是铸成他倔强性格的一个开端吧!遗憾的是,他家居住的是个小村庄,仅有初级小学,要读高小,只有负笈到沧桥小学去住读。小小年纪就外出求学,功课自是倍加用功,因此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许是生性使然吧,在读这乡间小学时,他热爱艺术的秉性就开始萌动了。据来师母说,他每逢寒暑假回家,便去摆弄石头。在他的家乡有一种不脆不腻的石头,他时常找来在上面用剔脚刀之类的小刀,刻画乡下常见的狗、水牛、猪、兔子及树丛间天牛、螳螂等小动物,也刻《西游记》中的人物、《水浒》的二十八宿和香烟盒中的人物等,有时还为同学、小伙伴们刻名字,这些少年时期有意无意的游戏刻画,客观上奠定了他日后喜爱石刻艺术的基础。年过古稀时,楚公还饶有兴趣地刻青蛙、天牛、龟等肖形印,这是理性的艺术创作还是怀旧的思乡情结,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六年后,高小毕业时,他才十五岁,凭他清贫的家庭条件,要外出读中学,还是有困难的。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他有一位贤德的堂婶儿颇具慧眼,非常喜爱并看中这个侄子,觉得他老实聪明,还能时常讲书里的故事给她听,画画给她看,便资助他进入杭州宗文中学读书。
宗文中学是四年制的,当时的美术老师樊羲臣(亦作希成)对来楚生的美术才能非常赏识,并且时常教授辅导他书画和篆刻,使他的美术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这位樊老师或许是鉴于自己并不得意的经历,还是劝他说:“艺术这碗饭不好吃,即使出了名,还是穷画家。”
1922年他从宗文中学毕业时年仅19岁,为前途考虑,打算去考北大,不巧的是,他祖母去世,按老规矩必须在家居丧三个月,待事后赶到北京,学校都已经开课了,他只好留下来准备次年考春季班。在此期间,他经常到画家金北楼处请教书画、篆刻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与提高。到了次年,谁知北大又不招春季班了。当听说上海美专在招生时,楚公毫不犹豫马上赶回上海考取了上海美专。
他在美专与年轻教授潘天寿先生极为友善,亦师亦友,经常请教和切磋技艺。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潘师母每到上海还必须来看望楚公,我也有幸面遇一次。四年(一说三年)的美专生活,使楚公在艺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飞奔,不仅打下了牢固的艺术基础,也奠定了终生的事业。在他一生中,这是决定他命运的最为关键的四年。毕业这一年他正好是二十四岁,回到萧山老家,次年便和同乡临浦镇上的赵芳薇结婚。婚后两人一直相敬相爱。一年后(1930)生长子士龙,正巧是马年的大年初一(此段参考来师母、郑重等文章)。
这一段文字是来自楚公出生到他结婚生子的纪年性叙述。关于这一阶段,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没有相同的说法。即使是按一家之说,在年份、年龄、入学、就读方面,也有许多前后难以衔接之处,只好根据一些大家都认同的时间,进行硬性的推算。
楚公的婶婶不仅资助他读书,还以“爱继”的方式给了他一部分财产。虽然婚后没有工作,只是每天作画写字,但头几年里还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到了1933年,大概因赵家姐妹都在杭州求学,楚公也就携妻带子随岳母家迁居杭州并住在一起,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由于杭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发达,文人雅士也集聚颇多,因此书画有一定的市场,楚公便开始出售自己的艺术作品。
現能见到的直接证据,就是1935年11月15日登在《东南日报》副刊上的一则广告:“来楚生绘画篆刻,绘画整张三尺二十圆,每增一尺递加银四圆,立轴视整张例八折,屏条视整张例六折。卷册每尺八圆,扇面六圆,篆刻石章每字一圆,牙二圆,铜四圆,晶玉八圆。收件处:杭州,王星记扇庄。王一亭、诸闻韵、潘天寿、樊羲臣代订。”这与当时在杭州比较知名的艺术家王展如、韩登安等的润格相比,基本上差不多,可间接说明他的艺术水准在当时同道间已被认可。此外他在杭州这段时间里,还参加过一个艺术团体——莼社。据《美术年鉴》记载,莼社首倡者是上虞朱念慈,创于1935年左右,主要社员有:姜丹书、潘天寿、唐云、来楚生、汪庸、韩陶斋、申石伽等二十余人。莼社无严格社章,只以志同道合者相契合,每月雅集一次,由同人轮流更值,每次一或二席,皆尽一日之长,竞作书画,兴尽而散,后常借西泠印社为活动之所。抗战后尚在浙东举行社集,社员更多,并筹款帮助难民。这便是当年莼社的一般概况。郑重在《唐云传》中关于莼社则有不同记录,说每周活动一次,聚餐是每人各出大洋二圆,还提到高野侯、丁辅之、陈叔通、陈伏卢等也是社员。来师母也说每周碰头一次作画。对几种不同的说法,余则认为均属可能,因为当时并无严格的社章规定,活动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某阶段多些,另阶段少些,费用或轮流请客,或直接分摊,都是可能的。在莼社的活动中,诸家随意作画,各施所长,相互交流,这对楚公或其他的与会者,都是一个锻炼提高的好机会。在聚餐中,唐云嗜酒是出了名的,小醉大概是常有之事,或由于同路或由于友情较深,每次醉了,差不多都是楚公扶送他回家的。所以,1975年楚公过世后,唐云思及当年,还赋诗云:“画笔对君难出手,酒兵输我破重围,侵寻四十年前事,烂醉西泠独送归。”这诗多少也反映了当时莼社雅集的盛况。 楚公在杭州的几年里,除了画画刻印增加收入以贴补家用外,空闲时便教赵家姐妹学习字画,其中数他夫人的四妹赵履真成绩最好,并考取了杭州艺专。
步入中年的来楚生
从1924年楚公20岁进入上海美专到1931年这几年,也可以算是楚公比较幸福的时期了。虽然外面的世界并不太平,但他总算还能比较安静地从事艺术学习和活动。可是好景并不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并于8月13日在上海开打,战火很快便弥漫到了杭州,敌机不时轰炸,时时都有生命危险,楚公只好随岳母家逃往乡下。1938年又辗转到了上海,住在麦根路归仁里(后来改为康定东路8号)。
楚公来沪后,生活上则幸得先一步来上海的唐云帮助。在旧社会的大上海,像楚公那种内向又不善言辞交际的老实人,想在上海依靠书画篆刻以维持生计是很困难的,而唐云先生却能在十里洋场中挥洒自如。在郑重先生的文中是这样形容的:“具有名士风度的唐云,则作画、写诗、参禅、论画、饮酒,真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入。”他对楚公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帮助是竭尽全力的,他主动和楚公合作出售扇面,如果没有唐云的到处奔走介绍,给以鼎力相助,楚公是不会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的。然而楚公那时不是名流,其拙朴浑厚的画风,是很难得到一般人赏识的,画卖的不好,生活自然是清贫。最困难时连会客访友,办画展,都无法换下身上的旧长衫。妻子想方没法,想为他添件像样点的新衣,却被他阻止了。1942年,更残酷的灾难偏偏又在这困苦的时候向他袭来,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临产时因高热不退,竟然不治身亡!过了几天,新生的女儿也随母亲去了,本已非常穷困的楚公,在一月不到的时间里丧妻失女,简直是悲痛欲绝。面前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要吃还要穿,他那双拿笔握刀时灵活的手,这时却笨拙的束手无策。可不幸的事件在继续发生 ,妻子过世才二十几天,年迈的岳母又在悲痛中去世了。这些痛心的不幸之事,在善良的妻妹赵履真眼里,是既同情又难过,她不仅给楚公以劝慰和照顾,还默默地承担了他家全部的家务和对两个孩子的照料。这样勉强过了些时日,亲友们在旁观中都力劝他和妻妹結合,他也知道没有赵履真的照料,这个家庭是为无法维持的,可忠厚老实的楚公却难以启齿。这事一直拖了两年,在亲友们的极力撮合下,他俩才结为夫妻,楚公也因此释去重负重新回到艺术上来。
然而,生活的困境并未因此而得到多大的改善,他对那个社会,大概是愤恨至极,所以才对天呼号责问:“我碰到鬼了吗?”到了1948前后,他也画过檀香扇,二角钱一张,但能顶什么用?他失业了,只好借债,甚至借家具,无聊时就背临韩愈的《送穷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对楚公来说,虽然苦难重重,但在艺事方面,还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载的重要事件:“一是到上海后,曾与同道组织东南书画社,定期雅集,切磋艺事”(见《近代印人传》),并执教新华艺专的篆刻课(1938至1942年),1939至1942年还在上海美专任教,并兼教国画;二是1946年9月13日至19日,他还在成都路四七0号中国画苑成功举办了“来楚生书画展”,这是他生平唯一的个展。他的书画篆刻不但得到了肯定,而且还有了“三绝”的美誉。同时他还受到了母校的赏识,再次回校任教;三是1944年至1949年之间推出了印谱:1944年的《楚生印稿》,1947年的《然犀室印存》和1949年的《然犀室肖形印存》。这时已是解放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受尽苦难的楚公由衷地喊出:“党的阳光也照到了我的身上!”(见《来楚生画集》沈柔坚序)强烈的翻身感,使他的创作思想焕然一新。这阶段他刻过一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印章,表达自己的感情。花鸟画如何推陈出新,与政治结合,这是许多画家颇伤脑筋的事,他却说:“问题在人的思想感情……只要思想新,从生活中来,什么花鸟题材都可以画。”(见《来楚生画集》沈柔坚序)他说到就能做到,如一幅简单的《荷包花》,几片红色的花瓣格外鲜艳夺目,更妙的是题词:“朵朵荷包颗颗心,心心颗颗像北京。”这就把一幅普通的花卉,赋予了对新中国的深切感情。最具代表性的是1964年画的一幅《美猴王》,一个威风凛凛的美猴王,那一份令妖邪丧胆的气概,体现了他过人的功力,而炽热的思想情感在题词中也展露无遗:“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我们只要回忆一下1964年的国际形势,便可以领会此画的思想是多么深刻,和形势配合的是多么贴切,从解放到“文化大革命”这十多年里,楚公以满腔的热忱从事他的艺术创作,是他有生以来最为满意的年代,上述的这类例子在作品中不胜枚举。
晚年——走近楚师的十年
我认识楚公,大约是在1964年左右。他有位老朋友,是常到我单位看病的张先生。一天,张先生对我说,画家来楚生先生的胃不好,劳保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要他照x光,可他既怕白粉难咽,又怕就诊排队,就是不愿意去检查。我说,假如他肯来我处检查,这两个问题保证令他满意。某天,楚公果然来了。他着一袭半旧的蓝布中山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比较瘦小,虽只是花甲之年,但饱经沧桑的脸上已留下了许多深深的刻痕,那干瘦的手指,犹如老树的枯枝。除了简单的寒暄,楚公很少言语。这就是艺术家来楚生!走在马路上绝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检查是我操作的,资深的徐医生在一旁认真观察,整个过程很顺利。楚公除了有胃溃疡,还有原本不知道的肺结核,其程度要重于胃病,怪不得会那么消瘦。几天后,我把诊断报告和x光片子一起给了他,让他去六院就诊。由于肺结核不轻,楚公获得了一张长病假单,自此之后,他就再没上过班。几年后,肺病略有好转,但胃病却处于不好不坏的状态,复查都是在我处做的,每半年一次,每次都按时通知他,基本上由我承包了。那几年楚公的病情稳定,太平无事,生病对于楚公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反倒有几分高兴,不用外出上班,更不用出去应酬,可以在家随心所欲的作书作画(这一时期刻印相对较少)。有一天,他从信封里抽出一张请柬高兴地说:“这下可以不去赴宴了!”我奇怪地问:“为什么?”“我不是病假吗,当然可以不去喽。”这在别人争取不到的事,他却为能找到借口而感到高兴,这就是楚公的个性。 我一般每周去他家一次,总是看见他在写字台上写字,基本上写的都是行草书。他左侧案头放着一部厚厚的十八家诗抄,用毛太纸(一种比毛边纸略薄的手工土纸)抄写,只是有人上门索求书画或是请教他一些问题时,才会停下来。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爱用这种纸写字,他风趣地说:“纸滑流畅,还能省不少墨汁。”他写完一张,总是折好放在左面抽屉里,在他离开写字台时,我就会不失时机地拿出来看,并问他,这些派用处吗?他回答的几乎是同一内容:“当草纸用。”当我说:“那就给我吧。”他会习惯地再检视一番,抽掉几张不太满意的,然后再交给我,笑笑说:“这些都没啥毛病。”
1965年,他家中又有一件颇令他伤心的事,81岁的老母亲,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去世了。
在“文化大革命”的前几年,楚公对“文化大革命”并无大的反感,更谈不上愤恨,有时还风趣地说批斗的情况。但到了1970年前后,由于造反派越闹越凶,欺人太甚,老先生就颇有点愤愤然了。首先反映在一枚印章上,刻“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与解放初期那一枚“俯首甘为孺子牛”相比,思想感情恰恰相反;另一印“道在莔尿”,意思是那时的艺术之道,就如粪尿一样的至贱至秽!痛骂自己最珍爱的事业,那是悲愤至极的逆反心态下的无奈之举。怎么办呢?只有装糊涂。因此他刻了一方“才会糊涂”,这不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而是才学会糊涂,实则假糊涂。有时,楚公也闹一点儿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一天,他愁闷地说:“造反派近来常到我家强行索字,这个拿去了,那个又来了,实在不堪应付!能想个什么法子呢?”一会儿,他忽然提高声音说:“他们之所以要我的字,不就是看中我写字圆浑厚实吗?如果能写的扁薄一些,也许他们就不要了,油画笔是扁的,也许能把笔画写扁。”我说:“你可以试一试。”他说:“好啊!”于是我就出去买了一支油画笔给他。等下一个星期去他家时,他见面就说:“事情简直糟透了!那天上午,一个造反派拿了一张油画笔写的字回去后,下午带了一帮子人来,我开始吓了一跳,还以为写得不好,要找我算账呢,不料他们却说上午写的这张字特别好,风格独特,要我给他们每人写一张。真是弄巧成拙,整整忙了一个下午。”至今,在他书法集里还有一件写明是用油画笔写的,这件作品是如何收进去的,我不得而知了。
1971年的一天,他写信对我说:“最近写字写够了,想刻印章。”在找石头时,结果把我几年前送他的两方石头错当成请他刻的了,便刻好并随信把印蜕寄来。我去取印时,他意犹未尽,要我再弄一些石头,说可为我刻一批。此后,楚公便一发不可收拾,越刻越多且越刻越精彩。有人说“为我刻个八仙吧”,楚公就真的刻了一套八仙给他;另一位说“给他刻八仙,能给我刻个十二生肖吗?”,楚公就刻了十二生肖组印送他。到1974年的下半年,虽然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但刻印却毫不懈怠。一天,他拿出尚未装订的一叠印谱说:“这里是一百方,我打算再刻五十方,最后挑选一百方装订成谱作为我的定型代表作。”我翻看一下,可谓精彩纷呈,便要带回去复印,楚公说别急,待选定后的一百方装订几部,到时会有你一部。谁知苍天不公,楚公竟未能完成心愿。现在500元一部的原拓自用印谱,就是以这一百方为主体的。
若不是一件使他伤透心的事,楚公决不至于那么早就离开了人世。话说回到1972年,那时文艺界刮起一阵攻击“黑画”的黑风,差不多名家的字画,很少能逃过这疯狂无理的厄运。记得在延安路某处上海画院的“黑画”展览,也有楚公的一幅,楚公听说后就气得愤不欲生。之后,楚公曾多次气愤地说:“这画是骗我硬要去参展的,怎么可以这样呢?”沈柔坚同志知道了,立即令人去取,但为时已晚。就在这个时候,楚公复查胃病的时间也到了,我按时请他去复查,谁知他竟拒绝了我,我问他为什么,他愤愤地答道:“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点死掉的好!”他从未说过如此绝的话,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便天天去劝说,一周过去了,他丝毫没有回心转意,我急了只好请来师母去搬救兵———唐云(楚公的最知己之友)。唐云先生也力劝了一个星期,他依然毫不动摇,于是唐先生对来师母说:“我都劝不过来,别人也不用劝了,也只好算了。”以后我虽每周去,但此事却不敢再提,怕惹他生气。谁知道在五个月后的一天,他轻轻地对我说:“我打算开刀了!”我一愣,急问:“怎么了?”他说:“我痛得吃不消了!”我听了不禁心底一阵发冷,就要他去六院检查,结果真是早期癌变。手术做了大范围的切除,但癌症还是转移了。1973年初手术后,楚公自己坚信疾病已治愈,身体竟恢复的很快。到五一节前后,他创作已经超常地多了,书画篆刻作品的质量均为上乘,当时他创作的热情甚至超过了1971年,是从来没有过的。据我粗略统计,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1973年5月至1974年初冬),他治印一百余方(自留的);仅2平尺的画就创作了200多幅;书法方面,单是隶书,他就用笺纸将各种汉碑通临一次(晨课),外来的应酬就无法统计了。直到1974年底的一天午饭后(上午他还在写字),他随意地对来师母说:“我今天想躺一会儿,休息休息。”来师母说:“你早该每天午饭后休息一会儿。”谁知这一躺下,就再未能起来拿笔和刀去创作。我最后一次去六院看他是1975年2月4号晚9时,病房里只有来师母一人,楚公躺在床上,鼻腔插着氧气管,眉头紧锁,双目紧闭,样子很痛苦。来师母说:“张医生来了。”他勉强点了一下头,已无力再做其他的表示。我坐到他的床边拉过他一只手,抚摸着看了看,枯瘦已极,颜色已不正常了。放回他的手,我眼泪已在眼眶内打转,站起身,不敢作声,只是向来师母摇摇头。我不忍再待下去,也怕影响他最后的宁静,便缓步向门口走去。来师母送我到门外,似乎用眼神在询问,我只好哽咽着说:“不行了。”这是我与楚师最后的一面。1975年2月5日清晨5时,一代艺术大师来楚生先生含着满腔悲愤和不平溘然长逝了。他在最后两年犹如登山般的最后冲刺,使尽了最后一点能量,终于到达了艺术上的顶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楚公自从检查出有胃病、肺结核病以后,因为检查病情的需要,笔者有幸介入了他的生活,当我婉转地表示要拜在他的门下时,他欣然应允了,不过又叹了口气认真地说:“学这东西,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好在你有医生为职业,自相相吧。”自此以后,我每个星期日至少在他家度过半天,开始主要是学画,他为我画一张尺方大小的画稿,让我带回去临摹,下次带回去再指点讲解。我有时也把自己刻的印章带去让他指正,回去或修改或重刻。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他讲,他高兴了也会现场示范加以讲解。我体会最深,感到效果最好的还是听讲。楚公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一旦打开论艺的话匣子,便滔滔不绝,一个问题讲完了,只要我再提问题,他喝两口茶(他喜欢的茶是六安瓜片)会继续再谈下去。有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干脆把一张藤躺椅搬到天井里,再拿一只可以摆放茶杯、烟盒的方凳,准备促膝长谈。天井里空气清爽宜人,他似乎觉得精神也好得多,呷了一口茶躺下说:“今天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这一天,我其实也是有备而来的,一共提了十个有关篆刻的问题。他不改变姿势地听完了才“哦哟”一声坐起身来,又呷了口茶说:“还从来没有人如此问过我!重来一遍,一条一条问,都给你答复!”我记得最后一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楚公是这样对我说的:“原则上讲,随便哪方印,朱白都可以用,个别情况视朱文易成功或白文便于处理而定,但必须看了印文儿后,才能作出选择。”这一课足有两个多小时,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里,顾不上休息,连忙打开笔记本,做回忆记录。这类原始材料,我至今还珍藏着,那本《来楚生篆刻艺术》主要是根据这些材料整理加工而写成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楚公口授,我在以后的实践中,仔细琢磨并试验性地临摹一些,看是否能做到形神俱似,以检验所学的结果。
(本文來自网络,请作者见到本刊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奉寄样刊及稿酬。)
楚公出生的1903年,正是清王朝将要灭亡的时期,八国联军已经攻入了北京,风雨飘摇,战事不断。朝廷局面已是每况愈下,百姓的日子更是可想而知,就在这种想过个太平日子都很困难的年代里,楚公的父亲竟离家去“是非之地”武昌捐了个小官做,以图发展,并且还带着眷属去。因此,楚公就出生在他的官邸里,后来又添了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家境也由此越来越差。1911年11月,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当时的武昌,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也许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身为清王朝下属官吏的楚公之父,怎还能呆得住,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在惊恐与无奈中,像逃难一般回到萧山老家。当时楚公刚刚八岁,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第一个灾难性的烙印。到了萧山后,家境更是不如从前,可谓是十分清苦。楚公父亲的健康状况也一天不如一天,勉强支撑了几年,竟在穷困潦倒的悲苦中去世。这年楚公才十三岁,但这孤儿寡母之家的重担却无可推卸地落在了楚公的身上,因为他是长子!令人意外的是,“通过他的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日子过得竟比父亲在世时还略好些。”(引自来师母文)这也许是铸成他倔强性格的一个开端吧!遗憾的是,他家居住的是个小村庄,仅有初级小学,要读高小,只有负笈到沧桥小学去住读。小小年纪就外出求学,功课自是倍加用功,因此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许是生性使然吧,在读这乡间小学时,他热爱艺术的秉性就开始萌动了。据来师母说,他每逢寒暑假回家,便去摆弄石头。在他的家乡有一种不脆不腻的石头,他时常找来在上面用剔脚刀之类的小刀,刻画乡下常见的狗、水牛、猪、兔子及树丛间天牛、螳螂等小动物,也刻《西游记》中的人物、《水浒》的二十八宿和香烟盒中的人物等,有时还为同学、小伙伴们刻名字,这些少年时期有意无意的游戏刻画,客观上奠定了他日后喜爱石刻艺术的基础。年过古稀时,楚公还饶有兴趣地刻青蛙、天牛、龟等肖形印,这是理性的艺术创作还是怀旧的思乡情结,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六年后,高小毕业时,他才十五岁,凭他清贫的家庭条件,要外出读中学,还是有困难的。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他有一位贤德的堂婶儿颇具慧眼,非常喜爱并看中这个侄子,觉得他老实聪明,还能时常讲书里的故事给她听,画画给她看,便资助他进入杭州宗文中学读书。
宗文中学是四年制的,当时的美术老师樊羲臣(亦作希成)对来楚生的美术才能非常赏识,并且时常教授辅导他书画和篆刻,使他的美术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这位樊老师或许是鉴于自己并不得意的经历,还是劝他说:“艺术这碗饭不好吃,即使出了名,还是穷画家。”
1922年他从宗文中学毕业时年仅19岁,为前途考虑,打算去考北大,不巧的是,他祖母去世,按老规矩必须在家居丧三个月,待事后赶到北京,学校都已经开课了,他只好留下来准备次年考春季班。在此期间,他经常到画家金北楼处请教书画、篆刻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帮助与提高。到了次年,谁知北大又不招春季班了。当听说上海美专在招生时,楚公毫不犹豫马上赶回上海考取了上海美专。
他在美专与年轻教授潘天寿先生极为友善,亦师亦友,经常请教和切磋技艺。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潘师母每到上海还必须来看望楚公,我也有幸面遇一次。四年(一说三年)的美专生活,使楚公在艺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飞奔,不仅打下了牢固的艺术基础,也奠定了终生的事业。在他一生中,这是决定他命运的最为关键的四年。毕业这一年他正好是二十四岁,回到萧山老家,次年便和同乡临浦镇上的赵芳薇结婚。婚后两人一直相敬相爱。一年后(1930)生长子士龙,正巧是马年的大年初一(此段参考来师母、郑重等文章)。
这一段文字是来自楚公出生到他结婚生子的纪年性叙述。关于这一阶段,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没有相同的说法。即使是按一家之说,在年份、年龄、入学、就读方面,也有许多前后难以衔接之处,只好根据一些大家都认同的时间,进行硬性的推算。
楚公的婶婶不仅资助他读书,还以“爱继”的方式给了他一部分财产。虽然婚后没有工作,只是每天作画写字,但头几年里还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到了1933年,大概因赵家姐妹都在杭州求学,楚公也就携妻带子随岳母家迁居杭州并住在一起,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由于杭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发达,文人雅士也集聚颇多,因此书画有一定的市场,楚公便开始出售自己的艺术作品。
現能见到的直接证据,就是1935年11月15日登在《东南日报》副刊上的一则广告:“来楚生绘画篆刻,绘画整张三尺二十圆,每增一尺递加银四圆,立轴视整张例八折,屏条视整张例六折。卷册每尺八圆,扇面六圆,篆刻石章每字一圆,牙二圆,铜四圆,晶玉八圆。收件处:杭州,王星记扇庄。王一亭、诸闻韵、潘天寿、樊羲臣代订。”这与当时在杭州比较知名的艺术家王展如、韩登安等的润格相比,基本上差不多,可间接说明他的艺术水准在当时同道间已被认可。此外他在杭州这段时间里,还参加过一个艺术团体——莼社。据《美术年鉴》记载,莼社首倡者是上虞朱念慈,创于1935年左右,主要社员有:姜丹书、潘天寿、唐云、来楚生、汪庸、韩陶斋、申石伽等二十余人。莼社无严格社章,只以志同道合者相契合,每月雅集一次,由同人轮流更值,每次一或二席,皆尽一日之长,竞作书画,兴尽而散,后常借西泠印社为活动之所。抗战后尚在浙东举行社集,社员更多,并筹款帮助难民。这便是当年莼社的一般概况。郑重在《唐云传》中关于莼社则有不同记录,说每周活动一次,聚餐是每人各出大洋二圆,还提到高野侯、丁辅之、陈叔通、陈伏卢等也是社员。来师母也说每周碰头一次作画。对几种不同的说法,余则认为均属可能,因为当时并无严格的社章规定,活动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某阶段多些,另阶段少些,费用或轮流请客,或直接分摊,都是可能的。在莼社的活动中,诸家随意作画,各施所长,相互交流,这对楚公或其他的与会者,都是一个锻炼提高的好机会。在聚餐中,唐云嗜酒是出了名的,小醉大概是常有之事,或由于同路或由于友情较深,每次醉了,差不多都是楚公扶送他回家的。所以,1975年楚公过世后,唐云思及当年,还赋诗云:“画笔对君难出手,酒兵输我破重围,侵寻四十年前事,烂醉西泠独送归。”这诗多少也反映了当时莼社雅集的盛况。 楚公在杭州的几年里,除了画画刻印增加收入以贴补家用外,空闲时便教赵家姐妹学习字画,其中数他夫人的四妹赵履真成绩最好,并考取了杭州艺专。
步入中年的来楚生
从1924年楚公20岁进入上海美专到1931年这几年,也可以算是楚公比较幸福的时期了。虽然外面的世界并不太平,但他总算还能比较安静地从事艺术学习和活动。可是好景并不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并于8月13日在上海开打,战火很快便弥漫到了杭州,敌机不时轰炸,时时都有生命危险,楚公只好随岳母家逃往乡下。1938年又辗转到了上海,住在麦根路归仁里(后来改为康定东路8号)。
楚公来沪后,生活上则幸得先一步来上海的唐云帮助。在旧社会的大上海,像楚公那种内向又不善言辞交际的老实人,想在上海依靠书画篆刻以维持生计是很困难的,而唐云先生却能在十里洋场中挥洒自如。在郑重先生的文中是这样形容的:“具有名士风度的唐云,则作画、写诗、参禅、论画、饮酒,真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入。”他对楚公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帮助是竭尽全力的,他主动和楚公合作出售扇面,如果没有唐云的到处奔走介绍,给以鼎力相助,楚公是不会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的。然而楚公那时不是名流,其拙朴浑厚的画风,是很难得到一般人赏识的,画卖的不好,生活自然是清贫。最困难时连会客访友,办画展,都无法换下身上的旧长衫。妻子想方没法,想为他添件像样点的新衣,却被他阻止了。1942年,更残酷的灾难偏偏又在这困苦的时候向他袭来,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临产时因高热不退,竟然不治身亡!过了几天,新生的女儿也随母亲去了,本已非常穷困的楚公,在一月不到的时间里丧妻失女,简直是悲痛欲绝。面前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要吃还要穿,他那双拿笔握刀时灵活的手,这时却笨拙的束手无策。可不幸的事件在继续发生 ,妻子过世才二十几天,年迈的岳母又在悲痛中去世了。这些痛心的不幸之事,在善良的妻妹赵履真眼里,是既同情又难过,她不仅给楚公以劝慰和照顾,还默默地承担了他家全部的家务和对两个孩子的照料。这样勉强过了些时日,亲友们在旁观中都力劝他和妻妹結合,他也知道没有赵履真的照料,这个家庭是为无法维持的,可忠厚老实的楚公却难以启齿。这事一直拖了两年,在亲友们的极力撮合下,他俩才结为夫妻,楚公也因此释去重负重新回到艺术上来。
然而,生活的困境并未因此而得到多大的改善,他对那个社会,大概是愤恨至极,所以才对天呼号责问:“我碰到鬼了吗?”到了1948前后,他也画过檀香扇,二角钱一张,但能顶什么用?他失业了,只好借债,甚至借家具,无聊时就背临韩愈的《送穷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对楚公来说,虽然苦难重重,但在艺事方面,还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载的重要事件:“一是到上海后,曾与同道组织东南书画社,定期雅集,切磋艺事”(见《近代印人传》),并执教新华艺专的篆刻课(1938至1942年),1939至1942年还在上海美专任教,并兼教国画;二是1946年9月13日至19日,他还在成都路四七0号中国画苑成功举办了“来楚生书画展”,这是他生平唯一的个展。他的书画篆刻不但得到了肯定,而且还有了“三绝”的美誉。同时他还受到了母校的赏识,再次回校任教;三是1944年至1949年之间推出了印谱:1944年的《楚生印稿》,1947年的《然犀室印存》和1949年的《然犀室肖形印存》。这时已是解放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受尽苦难的楚公由衷地喊出:“党的阳光也照到了我的身上!”(见《来楚生画集》沈柔坚序)强烈的翻身感,使他的创作思想焕然一新。这阶段他刻过一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印章,表达自己的感情。花鸟画如何推陈出新,与政治结合,这是许多画家颇伤脑筋的事,他却说:“问题在人的思想感情……只要思想新,从生活中来,什么花鸟题材都可以画。”(见《来楚生画集》沈柔坚序)他说到就能做到,如一幅简单的《荷包花》,几片红色的花瓣格外鲜艳夺目,更妙的是题词:“朵朵荷包颗颗心,心心颗颗像北京。”这就把一幅普通的花卉,赋予了对新中国的深切感情。最具代表性的是1964年画的一幅《美猴王》,一个威风凛凛的美猴王,那一份令妖邪丧胆的气概,体现了他过人的功力,而炽热的思想情感在题词中也展露无遗:“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我们只要回忆一下1964年的国际形势,便可以领会此画的思想是多么深刻,和形势配合的是多么贴切,从解放到“文化大革命”这十多年里,楚公以满腔的热忱从事他的艺术创作,是他有生以来最为满意的年代,上述的这类例子在作品中不胜枚举。
晚年——走近楚师的十年
我认识楚公,大约是在1964年左右。他有位老朋友,是常到我单位看病的张先生。一天,张先生对我说,画家来楚生先生的胃不好,劳保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要他照x光,可他既怕白粉难咽,又怕就诊排队,就是不愿意去检查。我说,假如他肯来我处检查,这两个问题保证令他满意。某天,楚公果然来了。他着一袭半旧的蓝布中山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比较瘦小,虽只是花甲之年,但饱经沧桑的脸上已留下了许多深深的刻痕,那干瘦的手指,犹如老树的枯枝。除了简单的寒暄,楚公很少言语。这就是艺术家来楚生!走在马路上绝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检查是我操作的,资深的徐医生在一旁认真观察,整个过程很顺利。楚公除了有胃溃疡,还有原本不知道的肺结核,其程度要重于胃病,怪不得会那么消瘦。几天后,我把诊断报告和x光片子一起给了他,让他去六院就诊。由于肺结核不轻,楚公获得了一张长病假单,自此之后,他就再没上过班。几年后,肺病略有好转,但胃病却处于不好不坏的状态,复查都是在我处做的,每半年一次,每次都按时通知他,基本上由我承包了。那几年楚公的病情稳定,太平无事,生病对于楚公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反倒有几分高兴,不用外出上班,更不用出去应酬,可以在家随心所欲的作书作画(这一时期刻印相对较少)。有一天,他从信封里抽出一张请柬高兴地说:“这下可以不去赴宴了!”我奇怪地问:“为什么?”“我不是病假吗,当然可以不去喽。”这在别人争取不到的事,他却为能找到借口而感到高兴,这就是楚公的个性。 我一般每周去他家一次,总是看见他在写字台上写字,基本上写的都是行草书。他左侧案头放着一部厚厚的十八家诗抄,用毛太纸(一种比毛边纸略薄的手工土纸)抄写,只是有人上门索求书画或是请教他一些问题时,才会停下来。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爱用这种纸写字,他风趣地说:“纸滑流畅,还能省不少墨汁。”他写完一张,总是折好放在左面抽屉里,在他离开写字台时,我就会不失时机地拿出来看,并问他,这些派用处吗?他回答的几乎是同一内容:“当草纸用。”当我说:“那就给我吧。”他会习惯地再检视一番,抽掉几张不太满意的,然后再交给我,笑笑说:“这些都没啥毛病。”
1965年,他家中又有一件颇令他伤心的事,81岁的老母亲,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去世了。
在“文化大革命”的前几年,楚公对“文化大革命”并无大的反感,更谈不上愤恨,有时还风趣地说批斗的情况。但到了1970年前后,由于造反派越闹越凶,欺人太甚,老先生就颇有点愤愤然了。首先反映在一枚印章上,刻“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与解放初期那一枚“俯首甘为孺子牛”相比,思想感情恰恰相反;另一印“道在莔尿”,意思是那时的艺术之道,就如粪尿一样的至贱至秽!痛骂自己最珍爱的事业,那是悲愤至极的逆反心态下的无奈之举。怎么办呢?只有装糊涂。因此他刻了一方“才会糊涂”,这不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而是才学会糊涂,实则假糊涂。有时,楚公也闹一点儿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一天,他愁闷地说:“造反派近来常到我家强行索字,这个拿去了,那个又来了,实在不堪应付!能想个什么法子呢?”一会儿,他忽然提高声音说:“他们之所以要我的字,不就是看中我写字圆浑厚实吗?如果能写的扁薄一些,也许他们就不要了,油画笔是扁的,也许能把笔画写扁。”我说:“你可以试一试。”他说:“好啊!”于是我就出去买了一支油画笔给他。等下一个星期去他家时,他见面就说:“事情简直糟透了!那天上午,一个造反派拿了一张油画笔写的字回去后,下午带了一帮子人来,我开始吓了一跳,还以为写得不好,要找我算账呢,不料他们却说上午写的这张字特别好,风格独特,要我给他们每人写一张。真是弄巧成拙,整整忙了一个下午。”至今,在他书法集里还有一件写明是用油画笔写的,这件作品是如何收进去的,我不得而知了。
1971年的一天,他写信对我说:“最近写字写够了,想刻印章。”在找石头时,结果把我几年前送他的两方石头错当成请他刻的了,便刻好并随信把印蜕寄来。我去取印时,他意犹未尽,要我再弄一些石头,说可为我刻一批。此后,楚公便一发不可收拾,越刻越多且越刻越精彩。有人说“为我刻个八仙吧”,楚公就真的刻了一套八仙给他;另一位说“给他刻八仙,能给我刻个十二生肖吗?”,楚公就刻了十二生肖组印送他。到1974年的下半年,虽然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但刻印却毫不懈怠。一天,他拿出尚未装订的一叠印谱说:“这里是一百方,我打算再刻五十方,最后挑选一百方装订成谱作为我的定型代表作。”我翻看一下,可谓精彩纷呈,便要带回去复印,楚公说别急,待选定后的一百方装订几部,到时会有你一部。谁知苍天不公,楚公竟未能完成心愿。现在500元一部的原拓自用印谱,就是以这一百方为主体的。
若不是一件使他伤透心的事,楚公决不至于那么早就离开了人世。话说回到1972年,那时文艺界刮起一阵攻击“黑画”的黑风,差不多名家的字画,很少能逃过这疯狂无理的厄运。记得在延安路某处上海画院的“黑画”展览,也有楚公的一幅,楚公听说后就气得愤不欲生。之后,楚公曾多次气愤地说:“这画是骗我硬要去参展的,怎么可以这样呢?”沈柔坚同志知道了,立即令人去取,但为时已晚。就在这个时候,楚公复查胃病的时间也到了,我按时请他去复查,谁知他竟拒绝了我,我问他为什么,他愤愤地答道:“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点死掉的好!”他从未说过如此绝的话,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便天天去劝说,一周过去了,他丝毫没有回心转意,我急了只好请来师母去搬救兵———唐云(楚公的最知己之友)。唐云先生也力劝了一个星期,他依然毫不动摇,于是唐先生对来师母说:“我都劝不过来,别人也不用劝了,也只好算了。”以后我虽每周去,但此事却不敢再提,怕惹他生气。谁知道在五个月后的一天,他轻轻地对我说:“我打算开刀了!”我一愣,急问:“怎么了?”他说:“我痛得吃不消了!”我听了不禁心底一阵发冷,就要他去六院检查,结果真是早期癌变。手术做了大范围的切除,但癌症还是转移了。1973年初手术后,楚公自己坚信疾病已治愈,身体竟恢复的很快。到五一节前后,他创作已经超常地多了,书画篆刻作品的质量均为上乘,当时他创作的热情甚至超过了1971年,是从来没有过的。据我粗略统计,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1973年5月至1974年初冬),他治印一百余方(自留的);仅2平尺的画就创作了200多幅;书法方面,单是隶书,他就用笺纸将各种汉碑通临一次(晨课),外来的应酬就无法统计了。直到1974年底的一天午饭后(上午他还在写字),他随意地对来师母说:“我今天想躺一会儿,休息休息。”来师母说:“你早该每天午饭后休息一会儿。”谁知这一躺下,就再未能起来拿笔和刀去创作。我最后一次去六院看他是1975年2月4号晚9时,病房里只有来师母一人,楚公躺在床上,鼻腔插着氧气管,眉头紧锁,双目紧闭,样子很痛苦。来师母说:“张医生来了。”他勉强点了一下头,已无力再做其他的表示。我坐到他的床边拉过他一只手,抚摸着看了看,枯瘦已极,颜色已不正常了。放回他的手,我眼泪已在眼眶内打转,站起身,不敢作声,只是向来师母摇摇头。我不忍再待下去,也怕影响他最后的宁静,便缓步向门口走去。来师母送我到门外,似乎用眼神在询问,我只好哽咽着说:“不行了。”这是我与楚师最后的一面。1975年2月5日清晨5时,一代艺术大师来楚生先生含着满腔悲愤和不平溘然长逝了。他在最后两年犹如登山般的最后冲刺,使尽了最后一点能量,终于到达了艺术上的顶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楚公自从检查出有胃病、肺结核病以后,因为检查病情的需要,笔者有幸介入了他的生活,当我婉转地表示要拜在他的门下时,他欣然应允了,不过又叹了口气认真地说:“学这东西,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好在你有医生为职业,自相相吧。”自此以后,我每个星期日至少在他家度过半天,开始主要是学画,他为我画一张尺方大小的画稿,让我带回去临摹,下次带回去再指点讲解。我有时也把自己刻的印章带去让他指正,回去或修改或重刻。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他讲,他高兴了也会现场示范加以讲解。我体会最深,感到效果最好的还是听讲。楚公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一旦打开论艺的话匣子,便滔滔不绝,一个问题讲完了,只要我再提问题,他喝两口茶(他喜欢的茶是六安瓜片)会继续再谈下去。有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干脆把一张藤躺椅搬到天井里,再拿一只可以摆放茶杯、烟盒的方凳,准备促膝长谈。天井里空气清爽宜人,他似乎觉得精神也好得多,呷了一口茶躺下说:“今天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这一天,我其实也是有备而来的,一共提了十个有关篆刻的问题。他不改变姿势地听完了才“哦哟”一声坐起身来,又呷了口茶说:“还从来没有人如此问过我!重来一遍,一条一条问,都给你答复!”我记得最后一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楚公是这样对我说的:“原则上讲,随便哪方印,朱白都可以用,个别情况视朱文易成功或白文便于处理而定,但必须看了印文儿后,才能作出选择。”这一课足有两个多小时,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里,顾不上休息,连忙打开笔记本,做回忆记录。这类原始材料,我至今还珍藏着,那本《来楚生篆刻艺术》主要是根据这些材料整理加工而写成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楚公口授,我在以后的实践中,仔细琢磨并试验性地临摹一些,看是否能做到形神俱似,以检验所学的结果。
(本文來自网络,请作者见到本刊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奉寄样刊及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