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画注重传神。“形”“神”问题始终是历代中国画家及理论家永恒的命题。这其中包括三种主流观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和以神写形。这三大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及历史地位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国画的精辟论断,都是中国画的造型传统和审美标准。一句话,都是形神论。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更是以形神论为创作准绳。
关键词:以形写神 传神 气韵生动 写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画注重传神。“形”“神”问题始终是历代中国画家及理论家永恒的命题。这其中包括三种主流观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和以神写形。这三大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及历史地位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国画的精辟论断,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造型传统和审美标准。用一句话概括,都是形神论。
“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明确提出,张彦远“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神似统领形似,形似的目的在于传神,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追求。这就进一步探讨了“以形写神”的绘画语言。在明清文人画盛行之际,“以形写神”受到了一次冲击,但所有矢志不遗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鲸(明末清初)就是坚持“以形写神”的集大成者,他在坚持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统上,借鉴了一些西洋技法,但又不损害中国画的精神,拓展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含义……直到现在,“以形写神”的造型方法还普遍地运用于工笔人物画之中。笔者认为,对以形写神论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借助中国人物画优良传统的力量促进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使得中国人物画在新的历史时期,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同时,必要的借鉴外来文化元素充实本民族文化也是不无裨益的。
众所周知,黄胄、蒋兆和、石齐等都是倡导继承传统,并认为国画家应具有捍卫国画的精神。他们尤其注重在人物画创作中以“以形写神”为造型原则,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美,发现美。通过大量的速写和写生,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典型性。由于他们的创作取材及灵感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饱满,充满生气和神气,而独具魅力。因此,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仰慕和追随。他们这种“以形写神”为指导思想的人物画创作一改明清概念程式化的绘画习气,充满生气,真实可感,对青年学子的绘画艺术道路产生巨大的先导作用。
一 人物形象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人物画不讲形象,那还画人物画干什么?西方因为人物形象已经讲透了,没法再讲了,再讲什么都是重复,所以,一走到装置、抽象都走不通了,都没有路可走了,必然搞成装置这样的结果……总会有个标准吧?任何有一个规矩、有一个结构在里面,控制着某种东西、一定会有个结构……”(引自何家英《何家英访谈录》)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由于历史遗产可供借鉴的不是太多,再加上人物与花鸟、山水不同,不同的时期,所以不同的朝代,人物是千差万别的,服饰装饰之外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大不相同。正如石涛所言:“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眉目。”因此,要体现时代的特征,就不能再沿袭前人传统线描来塑造今人造型,今人与古人是不同的而因要从写生中继续探索,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来组织线条。
笔者认为,中国人物画创作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发展,除传统不可丢之外,中国画的属性也不可丢,必须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人物形象作为素材,所以,写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面对真切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各种感受和思想情感才能更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才能引发创作的热情,有热情、有感而发的美术作品,才会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引人深思产生联想。同时,在塑造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描绘时,要尽可能的选取最适宜表现其内在气质和特征的外在特征,并不是不加选择的全部照搬到画面上,与其这样,倒不如照相机的还原能力强,那还要绘画干什么?正因为中国绘画传统有照相机无可比拟的特性,中国绘画才会流传至今,且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中国绘画因其主观性强,而且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写生是作者获取灵感的必要手段之一,写生的过程,就是作者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基于不同的目的,写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方面,有人力求表现描绘对象的本来面貌(内在的和外在的),而有意夸张人物形象,使其更加具备这种精神特质,更符合此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有人希望借助物象来传递自己的主观性色彩,从而无形之中赋予了描绘对象的一种特殊感情。不管从那方面入手,要借助一定的人物形象来传达情绪就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和搜寻合适的形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适用于一切艺术创造。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来寻求道路。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但要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画面形象,还有待作者的意匠加工,从而使其要高于生活。不是所有的形象不经过加工就能直接成为艺术形象出现在画面上的,经不起推敲的形象传达不了情绪,对于人物画来说,不能传达情绪,无疑是不成功的。
二 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
“以形写神”是顾恺之美学核心的论点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写神。因此,我们在中国人物画创作时,要充分认识到形与神之间的关系,行和神是一对矛盾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孤立的形,神总要寄托在一定的形上;没有孤立的神,形总要表达一定的神,只有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了形神关系,“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离则神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引《论六家要旨》)这个形就是传达神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形神是人物画至关重要的两大问题,他们不可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为什么说“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淮南子·说山训》有云:“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观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其含义是不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即神)方面的形,外在形再美也不能悦人,外形再可怕也不能让人产生敬畏的感觉。可见,“以形写神”,“形”只是实现“传神”的一个载体,不能不重视形,又不能过分的注重形似,“传神”才是其终级目标。“顾长康云‘以形写神’,即神从形生,无形,则神之无所依托。然有形无神,不死形相,所谓‘如尸似塑者是也’,未能成画。”(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对“形”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塑造,中心是为了“传神”服务,不必过分斤斤计较于形的酷似,否则易导致“谨毛失貌”,太注重细节的精细描摹,往往容易在整体把握上出现错误而削弱“神”的传达。因此,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无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坚持“以形写神”传统的同时,要明确传神的最终目标,应不以形似为满足。仅仅停留在形似表面层次上,必会削弱“神”的传达和挖掘。坚持“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对当今绘画颇有现实意义。
纵观中国绘画史,坚持“以形写神”,并取得重大成就对后世颇具影响的画家不甚枚举。仅从传世作品来看,首当其冲的就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阎立本的《步撵图》,唐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周 的《捣练图》以及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虽然,他们并非生于同时代,但他们在绘画中无不坚持“以形写神”的传统,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成功,既刻画了人物各具特点的外形,又通过外形揭示出了人物特有的神情。不失为“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的典范。其中人物动态生动,表情各具特色,让今人见了也为之动容,坚持“以形写神”传统,“由形而入神”(邓平详《收藏导报》),正是由于观察细致又不囿于细枝末节的繁琐描摹,对人物形象的重度提纯而且塑造了一个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在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提倡“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的艺术追求,必将给绘画界注入生机和活力,摆脱人物画概念化、程式化的发展束缚。虽然当今画坛,有为数不多的传统、优秀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但还是不足以振兴国粹。不容乐观的是,随着跟外界交流的增多,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很多画者都开始薄古崇洋,不好好钻研本国民族绘画传统,而是追求时髦,注重表面形式,不加辨别地吸收外来文化,把中国画搞得不伦不类。不立足于本国传统,盲目崇洋,追求表面,只会舍本逐末。
三 中西文化对中国画创作的作用
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统,出发点仍是源于中国人关照宇宙的立场,“以心观物”是中国人特有的观物方式。中国画不以严格意义的写实为追求目标,其表现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物象,而是以简练的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外形及精神的刻画。它是从形象的内在结构出发的,着重描绘对象主要结构的形象特征,以求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其造型基础是白描,即线造型,讲究下笔即是结构,下笔即表现空间,不施明暗,仍具有空间感。中国画历经千年,形成了其独具民族特色的鲜明特点,期间也受外来民族绘画的影响,如印度的佛教画,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有赖于中国人其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气势,以至于中国画发展至今仍然生机盎然,中国画家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仍对中国画的精髓笔墨,情有独衷。其间也对西方写实主义作品产生过一点兴趣,不过那也只是心生好奇罢了。
而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造型方法固然与中国画大异奇趣,这和西方画家相对于中国特有的表达不无关系。西方特别强调光线的来源,都会给具体的物象上投射阴影,形成黑白浓淡深浅不一的分面,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形成色彩不同的变化,依托出物质的真实感。西画家力求以科学的眼光来分析物象,以期所画物象尽可能的接近现实物象的真实。这是西画家的审美趣味所在,他们的感兴趣就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由光线不同引起的明暗变化,色彩变化以及物象本身的质感、体积感,竭尽所能表现物象的三维空间,真实感,因此,它跟原物所差无几。西画发展至今也有其固定的审美心理,由于它塑造的物体给人以真实可感,也影响过中国画。国人当时也有人倡导用西画改造中国画,代表人物徐悲鸿,但实践证明,这种西画改造中国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西画和中国画是不同民族的绘画,各自有各自完备的造型体系和艺术规律,互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根基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画“以形写神”传统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与中国绘画语言受书法和诗歌艺术的影响不同,西方油画艺术有一套建立在真实再现客观物象基础上的科学技艺体系。其理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使用空间再现的焦点透视法和“以公认美丽的部分”(达芬奇语)去构成美的形象;而感性的一面,则主要表现在作者的处理色彩、光影的趣味以及绘画手法趣味在形象造型中的运用。西方古典艺术的出发点是“通过对自然地模仿”从而创造出美的形象。
四 结语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生活,新事物,新概念,使得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趣发生了与前人不同的变化,也要求画家们在面对新事物新生活时有新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趣。但是,本质的民族传统精髓的部分时过境迁,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的变化,找到和本质的创作规律相适应的表现方式及表现途径。绘画艺术的历史渊源,也讲究传承。只要生在这个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洗礼熏陶,就会不自觉的具有特有的东方审美意趣和审美趋向。这是民族审美的共性,受历史条件,自身环境,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在审美上的理性审美心理。这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至今,仍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中国画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影响时,仍然可以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仍然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绘画本身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东方色彩。
注:本文系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YKZ037。
参考文献:
[1] 蒋平畴:《中国书画精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 叶青:《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魏波,女,1979—,四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工作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关键词:以形写神 传神 气韵生动 写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画注重传神。“形”“神”问题始终是历代中国画家及理论家永恒的命题。这其中包括三种主流观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和以神写形。这三大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及历史地位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国画的精辟论断,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造型传统和审美标准。用一句话概括,都是形神论。
“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明确提出,张彦远“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神似统领形似,形似的目的在于传神,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追求。这就进一步探讨了“以形写神”的绘画语言。在明清文人画盛行之际,“以形写神”受到了一次冲击,但所有矢志不遗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鲸(明末清初)就是坚持“以形写神”的集大成者,他在坚持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统上,借鉴了一些西洋技法,但又不损害中国画的精神,拓展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含义……直到现在,“以形写神”的造型方法还普遍地运用于工笔人物画之中。笔者认为,对以形写神论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借助中国人物画优良传统的力量促进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使得中国人物画在新的历史时期,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同时,必要的借鉴外来文化元素充实本民族文化也是不无裨益的。
众所周知,黄胄、蒋兆和、石齐等都是倡导继承传统,并认为国画家应具有捍卫国画的精神。他们尤其注重在人物画创作中以“以形写神”为造型原则,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美,发现美。通过大量的速写和写生,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典型性。由于他们的创作取材及灵感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饱满,充满生气和神气,而独具魅力。因此,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仰慕和追随。他们这种“以形写神”为指导思想的人物画创作一改明清概念程式化的绘画习气,充满生气,真实可感,对青年学子的绘画艺术道路产生巨大的先导作用。
一 人物形象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人物画不讲形象,那还画人物画干什么?西方因为人物形象已经讲透了,没法再讲了,再讲什么都是重复,所以,一走到装置、抽象都走不通了,都没有路可走了,必然搞成装置这样的结果……总会有个标准吧?任何有一个规矩、有一个结构在里面,控制着某种东西、一定会有个结构……”(引自何家英《何家英访谈录》)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由于历史遗产可供借鉴的不是太多,再加上人物与花鸟、山水不同,不同的时期,所以不同的朝代,人物是千差万别的,服饰装饰之外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大不相同。正如石涛所言:“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眉目。”因此,要体现时代的特征,就不能再沿袭前人传统线描来塑造今人造型,今人与古人是不同的而因要从写生中继续探索,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来组织线条。
笔者认为,中国人物画创作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发展,除传统不可丢之外,中国画的属性也不可丢,必须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人物形象作为素材,所以,写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面对真切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各种感受和思想情感才能更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才能引发创作的热情,有热情、有感而发的美术作品,才会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引人深思产生联想。同时,在塑造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描绘时,要尽可能的选取最适宜表现其内在气质和特征的外在特征,并不是不加选择的全部照搬到画面上,与其这样,倒不如照相机的还原能力强,那还要绘画干什么?正因为中国绘画传统有照相机无可比拟的特性,中国绘画才会流传至今,且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中国绘画因其主观性强,而且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写生是作者获取灵感的必要手段之一,写生的过程,就是作者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基于不同的目的,写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方面,有人力求表现描绘对象的本来面貌(内在的和外在的),而有意夸张人物形象,使其更加具备这种精神特质,更符合此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有人希望借助物象来传递自己的主观性色彩,从而无形之中赋予了描绘对象的一种特殊感情。不管从那方面入手,要借助一定的人物形象来传达情绪就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激发和搜寻合适的形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适用于一切艺术创造。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来寻求道路。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但要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画面形象,还有待作者的意匠加工,从而使其要高于生活。不是所有的形象不经过加工就能直接成为艺术形象出现在画面上的,经不起推敲的形象传达不了情绪,对于人物画来说,不能传达情绪,无疑是不成功的。
二 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
“以形写神”是顾恺之美学核心的论点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写神。因此,我们在中国人物画创作时,要充分认识到形与神之间的关系,行和神是一对矛盾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孤立的形,神总要寄托在一定的形上;没有孤立的神,形总要表达一定的神,只有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了形神关系,“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离则神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引《论六家要旨》)这个形就是传达神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形神是人物画至关重要的两大问题,他们不可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为什么说“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淮南子·说山训》有云:“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观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其含义是不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即神)方面的形,外在形再美也不能悦人,外形再可怕也不能让人产生敬畏的感觉。可见,“以形写神”,“形”只是实现“传神”的一个载体,不能不重视形,又不能过分的注重形似,“传神”才是其终级目标。“顾长康云‘以形写神’,即神从形生,无形,则神之无所依托。然有形无神,不死形相,所谓‘如尸似塑者是也’,未能成画。”(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对“形”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塑造,中心是为了“传神”服务,不必过分斤斤计较于形的酷似,否则易导致“谨毛失貌”,太注重细节的精细描摹,往往容易在整体把握上出现错误而削弱“神”的传达。因此,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无论是写意画还是工笔画,坚持“以形写神”传统的同时,要明确传神的最终目标,应不以形似为满足。仅仅停留在形似表面层次上,必会削弱“神”的传达和挖掘。坚持“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对当今绘画颇有现实意义。
纵观中国绘画史,坚持“以形写神”,并取得重大成就对后世颇具影响的画家不甚枚举。仅从传世作品来看,首当其冲的就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阎立本的《步撵图》,唐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周 的《捣练图》以及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虽然,他们并非生于同时代,但他们在绘画中无不坚持“以形写神”的传统,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成功,既刻画了人物各具特点的外形,又通过外形揭示出了人物特有的神情。不失为“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的典范。其中人物动态生动,表情各具特色,让今人见了也为之动容,坚持“以形写神”传统,“由形而入神”(邓平详《收藏导报》),正是由于观察细致又不囿于细枝末节的繁琐描摹,对人物形象的重度提纯而且塑造了一个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在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提倡“以形写神,不以形似为满足”的艺术追求,必将给绘画界注入生机和活力,摆脱人物画概念化、程式化的发展束缚。虽然当今画坛,有为数不多的传统、优秀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但还是不足以振兴国粹。不容乐观的是,随着跟外界交流的增多,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很多画者都开始薄古崇洋,不好好钻研本国民族绘画传统,而是追求时髦,注重表面形式,不加辨别地吸收外来文化,把中国画搞得不伦不类。不立足于本国传统,盲目崇洋,追求表面,只会舍本逐末。
三 中西文化对中国画创作的作用
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统,出发点仍是源于中国人关照宇宙的立场,“以心观物”是中国人特有的观物方式。中国画不以严格意义的写实为追求目标,其表现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物象,而是以简练的线条来表现物象的外形及精神的刻画。它是从形象的内在结构出发的,着重描绘对象主要结构的形象特征,以求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其造型基础是白描,即线造型,讲究下笔即是结构,下笔即表现空间,不施明暗,仍具有空间感。中国画历经千年,形成了其独具民族特色的鲜明特点,期间也受外来民族绘画的影响,如印度的佛教画,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有赖于中国人其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气势,以至于中国画发展至今仍然生机盎然,中国画家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仍对中国画的精髓笔墨,情有独衷。其间也对西方写实主义作品产生过一点兴趣,不过那也只是心生好奇罢了。
而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造型方法固然与中国画大异奇趣,这和西方画家相对于中国特有的表达不无关系。西方特别强调光线的来源,都会给具体的物象上投射阴影,形成黑白浓淡深浅不一的分面,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形成色彩不同的变化,依托出物质的真实感。西画家力求以科学的眼光来分析物象,以期所画物象尽可能的接近现实物象的真实。这是西画家的审美趣味所在,他们的感兴趣就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由光线不同引起的明暗变化,色彩变化以及物象本身的质感、体积感,竭尽所能表现物象的三维空间,真实感,因此,它跟原物所差无几。西画发展至今也有其固定的审美心理,由于它塑造的物体给人以真实可感,也影响过中国画。国人当时也有人倡导用西画改造中国画,代表人物徐悲鸿,但实践证明,这种西画改造中国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西画和中国画是不同民族的绘画,各自有各自完备的造型体系和艺术规律,互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根基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画“以形写神”传统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与中国绘画语言受书法和诗歌艺术的影响不同,西方油画艺术有一套建立在真实再现客观物象基础上的科学技艺体系。其理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使用空间再现的焦点透视法和“以公认美丽的部分”(达芬奇语)去构成美的形象;而感性的一面,则主要表现在作者的处理色彩、光影的趣味以及绘画手法趣味在形象造型中的运用。西方古典艺术的出发点是“通过对自然地模仿”从而创造出美的形象。
四 结语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生活,新事物,新概念,使得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趣发生了与前人不同的变化,也要求画家们在面对新事物新生活时有新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趣。但是,本质的民族传统精髓的部分时过境迁,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的变化,找到和本质的创作规律相适应的表现方式及表现途径。绘画艺术的历史渊源,也讲究传承。只要生在这个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洗礼熏陶,就会不自觉的具有特有的东方审美意趣和审美趋向。这是民族审美的共性,受历史条件,自身环境,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在审美上的理性审美心理。这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至今,仍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中国画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影响时,仍然可以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仍然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绘画本身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东方色彩。
注:本文系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YKZ037。
参考文献:
[1] 蒋平畴:《中国书画精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 叶青:《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魏波,女,1979—,四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工作单位: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