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入出”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南宋以来,多有学者以“入出”说概括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的过程,研究者们也多以“入出”说的提出时间为起点来研究。本文认为,“入出”说与中国古典文艺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范畴,如“感物”、“物化”、“兴”、“妙悟”、“知音”、“知人”等有着一定的承继转换关系,并在肯定已有的“入出”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对中国古典文艺学理论中相关概念范畴的说明来更好地把握“入出”说。
关键词:“入出”说 概念范畴 承继转换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入出”说的提出及发展
最早将“入”、“出”放在一起使用并使之成为一个文论范畴的是南宋陈善,其《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入知出,乃尽读书之法也。”“入”,就是说读书要钻进去,体会书中的精义和要点;“出”,就是要有独立思考之精神,在感悟之后能为我所用。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才是读书之法。陈氏之言针对读者,颇有见解,可以说是前人治学的一条重要经验。陈善之后,王夫之、叶燮、汪琬、吕坤、周济、龚自珍、王国维等人进一步丰富了“入出”说的内蕴。清代词论家周济在其《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缳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馨
弗违,斯入矣。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
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余所望于世之为词人者,盖如此。
综合这两段文字,可知“问涂”即“入”,“还清真之浑化”即“出”,这段文字解释了“入出”说,并以碧山、梦窗、稼轩、清真为学习创作的对象,明确指出学词的途径和步骤,相比陈善针对读书之法所提的“入出”,周济则可以说是以“入出”说概括了词的创作所需经历的阶段过程。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入出”说谈诗词的作法,更是对“入出”说的独到见解。我们知道,王国维论词以有无“境界”为批评标准,其《人间词话》分境界为造境与写境,并认为无论是注重写实的写境还是偏于理想的造境,只有对描写对象做到能入能出,入乎其内,真切自然地描写事物,表现理想情感;出乎其外,不为事物所拘囿,有所思考和体悟,才能有高致,也才能创造出美的“境界”。
有关“入出”的论说,以上几家都要求主体熟悉和把握对象,在真实描写客观对象的同时,作出自己的正确评价,以达到主客统一、情景交融、事理契合。
二 “入出”说与早期概念范畴的相关之处
古代文学批评范畴是极为深厚丰富的,特别是文论发生期的一些概念范畴往往饱含深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后世许多的范畴命题有的由元范畴直接衍生,有的则换了一副面孔重新发挥着作用,而后一种方式正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入出”说在南宋出现也并非偶然,它作为一种方法,无论是针对创作还是鉴赏,其实在南宋以前早已存在。
1 “入出”说与“感物”、“物化”
感物,直接影响到主体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构思的整个过程。先秦时期《乐记·乐本》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汉代司马迁、班固也都提出了与“感物”相关的理论内容。六朝时陆机、刘勰更指出了情的发生离不开物的感召。陆基提出“瞻万物而思纷”,刘勰认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创作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则更进一步将“感物”说渗透到艺术创造的理论中。
物化,强调的是创作主客体的浑然一体境界。《庄子》中的物化理论“庄周梦蝶”的故事,梦与现实在人心中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代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这一问题,他强调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契合。陆机从艺术的角度认为,想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物化的过程,正如“神思”,既包括想象,又不只是想象。我们对“入出”说的探讨也是如此,一“入”一“出”何其简单,复杂之处正在于“入”、“出”之间,这期间的阶段才是一条要经历千锤百炼的寻求之道,“物化”正是此过程中的一段。
2 “入出”说与“兴”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具有原范畴意义的语词,围绕它,古人又有“感兴”、“伫兴”、“豪兴”、“孤兴”、“比兴”、“入兴”、“兴会”等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古人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为物所感或为情而动的过程,而此二者都是“兴”,“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范畴和相关理论展开,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文学发生论”。
感兴,是指创造过程中主体的创作冲动。古典文艺学认为,“感兴”源于“感物”,是主体受外界影响而在头脑中产生的积极反应活动。晋代陆机就曾对感兴现象及其作用有所阐释:“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以后葛洪的“忽然而睡,焕然乃兴”、沈约的“天机”、刘勰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等,都是对“感兴”说的进一步发挥。“感兴”正是由“入”到“出”的一个中间阶段。
兴会,兴不仅见之于创作,亦见之于鉴赏,它是指对文学艺术有所感发。孔子最早提出了诗歌的“兴、观、群、怨”说,其所谓“兴”,是指诗歌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引起他们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特性和能力。“入出”的论说与后人“赋、比、兴”之“兴”不同。这里所谓“兴”即“兴会”,也就是令读者进入了神游徜徉的精神境地,从而产生强烈共鸣。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特点之一,正是在鉴赏过程中,抒写自己的艺术见解和审美认识。这一点正如陈善《扪虱新话》所谈读书之“出入”法,读书要钻进去,体会书中的精义和要点,进而与创作者产生强烈交感并创出自己的作品。
3 “入出”说与“妙悟”
“妙悟”一词最初见于东汉僧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它本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养方式,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人们的参禅来修心养性,自成佛道,从而达到本心清净、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后被借用过来阐释文学艺术的思维活动。而早在《老子》一书中,就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表述了感悟的无限创造性。庄子则以庖丁解牛等一系列的事例来阐释妙悟的价值。真正以妙悟为艺术思维手段的则是在魏晋南北朝佛学大盛之后,如陆机的应感论和刘勰的神思论。特别是到了宋代,“妙悟”说发展得更加成熟,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引入诗论,认为“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只有“悟”才是“当行”、“本色”,只是“悟”的层次“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而已。而就其全部理论来看,“悟”当是既包括阅读又包括创作的。《沧浪诗话·诗辨》中有“悟入”一词,“所谓‘悟入’,是指诗人与读者通过大量读书,广泛学习前人优秀诗歌的审美感知(即创作与阅读)经验,尤其包括对语言韵律、句法结构、意象境界等诗歌艺术形式、技法的学习,从而提升——‘悟入’——自己对诗性艺术的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从“妙悟”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正辉映了研究者们目前对“入出”说的种种分析。
4 “入出”说与“知音”、“知人”
“知音”是文艺鉴赏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左传》载吴公子札关于音乐的评论,后来师旷说乐、孔子评诗,以及庄子、荀子、韩非子对音乐的看法,都对文学鉴赏有一定的启发。魏晋南北朝时期,“知音”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刘勰《文心雕龙》专门列出《知音》篇,按谌兆麟的说法是:关于中国文学批评中文学阅读鉴赏论问题,“自先秦至南齐也曾在一些文学论著中有不少零星的论述,而关于这个问题的专论,《知音》却要算首篇”。而中国诗论家也普遍关注了“入出”说与“知音”的关系,其中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入以知音”,认为“知音”是“入”的程度,只有入其作品,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意蕴。
知人即知人论世,是文学艺术批评的方法之一。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指出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才能作出准确的文学艺术批评。到汉代,《淮南子》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强调人的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曹丕《典论·论文》对建安七子的评价,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对作家的评价,都是“知人论世”理论的典范。特别是唐宋时期,杜甫《戏为六绝句》对庾信及“初唐四杰”的评价,欧阳修对梅尧臣的评价,这些评论或由人及诗,或由诗知人,言之公允,更加成熟地运用了“知人论世”的方法。这与上文“入出”说在读书或鉴赏方面的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要求阅读者或鉴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创作者的意思,把握其创作意图,同时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进而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
三 “入出”说出现的原因
以上我们对“入出”说及其相关的概念范畴作了分析,并认为“入出”说确与中国古典文艺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范畴,如“感物”、“物化”、“兴”、“妙悟”、“知音”、“知人”等有着一定的承继转换关系,那么,既然有大量相似的概念范畴可用,为何又有“入出”说的提出和发展空间呢?
本文我们提到了对“入出”说的研究结论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论中的“入出”说,一是阅读鉴赏或者说审美接受论中的“入出”说。通过我们对中国早期古典文艺学理论中一些概念范畴的分析发现,这些概念范畴也正是集中于古典文艺学的创作论和接受论中的。我们讲“感物”、“感兴”、“物化”、“神思”、“虚静”、“妙悟”正是创作论中一系列相承的艺术创造的过程,而“知音”、“知人”、“兴会”又恰是古典文艺学接受论的范畴,它们分别涵盖了创作和阅读鉴赏的全过程,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这个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必须建立在对已有作品的阅读和把握上。而“入出”说正是以其一“入”一“出”中的深厚内蕴涵括了由“感物”到“妙悟”的创作过程和由“知音”到“兴会”的阅读接受过程,正因此,“入出”说才能从其由南宋陈善以读书之法提出而得以不断深化,并广泛为人所用。
参考文献:
[1] 陈善:《扪虱新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 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4] 吕友仁:《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 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 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与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卢育三:《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 程小平:《〈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1] 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2]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作者简介:
张永吉,女,1986—,河南信阳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孙延波,女,1987—,河南平顶山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
关键词:“入出”说 概念范畴 承继转换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入出”说的提出及发展
最早将“入”、“出”放在一起使用并使之成为一个文论范畴的是南宋陈善,其《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入知出,乃尽读书之法也。”“入”,就是说读书要钻进去,体会书中的精义和要点;“出”,就是要有独立思考之精神,在感悟之后能为我所用。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才是读书之法。陈氏之言针对读者,颇有见解,可以说是前人治学的一条重要经验。陈善之后,王夫之、叶燮、汪琬、吕坤、周济、龚自珍、王国维等人进一步丰富了“入出”说的内蕴。清代词论家周济在其《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缳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馨
弗违,斯入矣。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
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余所望于世之为词人者,盖如此。
综合这两段文字,可知“问涂”即“入”,“还清真之浑化”即“出”,这段文字解释了“入出”说,并以碧山、梦窗、稼轩、清真为学习创作的对象,明确指出学词的途径和步骤,相比陈善针对读书之法所提的“入出”,周济则可以说是以“入出”说概括了词的创作所需经历的阶段过程。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入出”说谈诗词的作法,更是对“入出”说的独到见解。我们知道,王国维论词以有无“境界”为批评标准,其《人间词话》分境界为造境与写境,并认为无论是注重写实的写境还是偏于理想的造境,只有对描写对象做到能入能出,入乎其内,真切自然地描写事物,表现理想情感;出乎其外,不为事物所拘囿,有所思考和体悟,才能有高致,也才能创造出美的“境界”。
有关“入出”的论说,以上几家都要求主体熟悉和把握对象,在真实描写客观对象的同时,作出自己的正确评价,以达到主客统一、情景交融、事理契合。
二 “入出”说与早期概念范畴的相关之处
古代文学批评范畴是极为深厚丰富的,特别是文论发生期的一些概念范畴往往饱含深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后世许多的范畴命题有的由元范畴直接衍生,有的则换了一副面孔重新发挥着作用,而后一种方式正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入出”说在南宋出现也并非偶然,它作为一种方法,无论是针对创作还是鉴赏,其实在南宋以前早已存在。
1 “入出”说与“感物”、“物化”
感物,直接影响到主体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构思的整个过程。先秦时期《乐记·乐本》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汉代司马迁、班固也都提出了与“感物”相关的理论内容。六朝时陆机、刘勰更指出了情的发生离不开物的感召。陆基提出“瞻万物而思纷”,刘勰认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创作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则更进一步将“感物”说渗透到艺术创造的理论中。
物化,强调的是创作主客体的浑然一体境界。《庄子》中的物化理论“庄周梦蝶”的故事,梦与现实在人心中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代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这一问题,他强调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契合。陆机从艺术的角度认为,想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物化的过程,正如“神思”,既包括想象,又不只是想象。我们对“入出”说的探讨也是如此,一“入”一“出”何其简单,复杂之处正在于“入”、“出”之间,这期间的阶段才是一条要经历千锤百炼的寻求之道,“物化”正是此过程中的一段。
2 “入出”说与“兴”
“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具有原范畴意义的语词,围绕它,古人又有“感兴”、“伫兴”、“豪兴”、“孤兴”、“比兴”、“入兴”、“兴会”等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古人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为物所感或为情而动的过程,而此二者都是“兴”,“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范畴和相关理论展开,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文学发生论”。
感兴,是指创造过程中主体的创作冲动。古典文艺学认为,“感兴”源于“感物”,是主体受外界影响而在头脑中产生的积极反应活动。晋代陆机就曾对感兴现象及其作用有所阐释:“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以后葛洪的“忽然而睡,焕然乃兴”、沈约的“天机”、刘勰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等,都是对“感兴”说的进一步发挥。“感兴”正是由“入”到“出”的一个中间阶段。
兴会,兴不仅见之于创作,亦见之于鉴赏,它是指对文学艺术有所感发。孔子最早提出了诗歌的“兴、观、群、怨”说,其所谓“兴”,是指诗歌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引起他们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特性和能力。“入出”的论说与后人“赋、比、兴”之“兴”不同。这里所谓“兴”即“兴会”,也就是令读者进入了神游徜徉的精神境地,从而产生强烈共鸣。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特点之一,正是在鉴赏过程中,抒写自己的艺术见解和审美认识。这一点正如陈善《扪虱新话》所谈读书之“出入”法,读书要钻进去,体会书中的精义和要点,进而与创作者产生强烈交感并创出自己的作品。
3 “入出”说与“妙悟”
“妙悟”一词最初见于东汉僧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它本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养方式,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人们的参禅来修心养性,自成佛道,从而达到本心清净、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后被借用过来阐释文学艺术的思维活动。而早在《老子》一书中,就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表述了感悟的无限创造性。庄子则以庖丁解牛等一系列的事例来阐释妙悟的价值。真正以妙悟为艺术思维手段的则是在魏晋南北朝佛学大盛之后,如陆机的应感论和刘勰的神思论。特别是到了宋代,“妙悟”说发展得更加成熟,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引入诗论,认为“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只有“悟”才是“当行”、“本色”,只是“悟”的层次“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而已。而就其全部理论来看,“悟”当是既包括阅读又包括创作的。《沧浪诗话·诗辨》中有“悟入”一词,“所谓‘悟入’,是指诗人与读者通过大量读书,广泛学习前人优秀诗歌的审美感知(即创作与阅读)经验,尤其包括对语言韵律、句法结构、意象境界等诗歌艺术形式、技法的学习,从而提升——‘悟入’——自己对诗性艺术的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从“妙悟”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正辉映了研究者们目前对“入出”说的种种分析。
4 “入出”说与“知音”、“知人”
“知音”是文艺鉴赏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左传》载吴公子札关于音乐的评论,后来师旷说乐、孔子评诗,以及庄子、荀子、韩非子对音乐的看法,都对文学鉴赏有一定的启发。魏晋南北朝时期,“知音”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刘勰《文心雕龙》专门列出《知音》篇,按谌兆麟的说法是:关于中国文学批评中文学阅读鉴赏论问题,“自先秦至南齐也曾在一些文学论著中有不少零星的论述,而关于这个问题的专论,《知音》却要算首篇”。而中国诗论家也普遍关注了“入出”说与“知音”的关系,其中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入以知音”,认为“知音”是“入”的程度,只有入其作品,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意蕴。
知人即知人论世,是文学艺术批评的方法之一。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指出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才能作出准确的文学艺术批评。到汉代,《淮南子》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强调人的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曹丕《典论·论文》对建安七子的评价,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对作家的评价,都是“知人论世”理论的典范。特别是唐宋时期,杜甫《戏为六绝句》对庾信及“初唐四杰”的评价,欧阳修对梅尧臣的评价,这些评论或由人及诗,或由诗知人,言之公允,更加成熟地运用了“知人论世”的方法。这与上文“入出”说在读书或鉴赏方面的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要求阅读者或鉴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创作者的意思,把握其创作意图,同时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进而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
三 “入出”说出现的原因
以上我们对“入出”说及其相关的概念范畴作了分析,并认为“入出”说确与中国古典文艺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范畴,如“感物”、“物化”、“兴”、“妙悟”、“知音”、“知人”等有着一定的承继转换关系,那么,既然有大量相似的概念范畴可用,为何又有“入出”说的提出和发展空间呢?
本文我们提到了对“入出”说的研究结论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论中的“入出”说,一是阅读鉴赏或者说审美接受论中的“入出”说。通过我们对中国早期古典文艺学理论中一些概念范畴的分析发现,这些概念范畴也正是集中于古典文艺学的创作论和接受论中的。我们讲“感物”、“感兴”、“物化”、“神思”、“虚静”、“妙悟”正是创作论中一系列相承的艺术创造的过程,而“知音”、“知人”、“兴会”又恰是古典文艺学接受论的范畴,它们分别涵盖了创作和阅读鉴赏的全过程,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这个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必须建立在对已有作品的阅读和把握上。而“入出”说正是以其一“入”一“出”中的深厚内蕴涵括了由“感物”到“妙悟”的创作过程和由“知音”到“兴会”的阅读接受过程,正因此,“入出”说才能从其由南宋陈善以读书之法提出而得以不断深化,并广泛为人所用。
参考文献:
[1] 陈善:《扪虱新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 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4] 吕友仁:《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 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选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 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与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卢育三:《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 程小平:《〈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11] 谌兆麟:《中国古代文论概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2]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 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作者简介:
张永吉,女,1986—,河南信阳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孙延波,女,1987—,河南平顶山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