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实践性、探究性强。然而由于初中生物在中考中占得分值小,被学生视为副科,不重视。很多学校都没有设专职的老师,生物课基本是画画背背,课堂效果很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生物的课堂改革也迫在眉睫。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如何激活初中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成为许多生物教师探究的目标。作为一名专职生物教师,结合自身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如何激活初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激活课堂 紧密联系实事 借助多媒体 有效的问题
新课程下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依据《新课程生物教学标准》,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激活初中生物课堂呢?笔者作了如下尝试,以供参考:
一、紧密结合实事,联系生活实际,激活生物课堂
《新课程生物教学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在生物教学中紧密结合实事,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学习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里,人们坐在大树下与坐在广场中的大洋傘下相比较,哪个凉爽呢?学生会齐声回答:“在大树下”,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时学生众说纷纭。教师进而引导到:“因为大树的叶片具有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周围空气湿度,并降低空气的温度。所以大树下凉爽舒服些。那么,什么是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容易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实践表明如果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例融入知识讲解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可以使整节课焕发生机,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早餐、中餐。进而分析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得出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在讲《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时贯穿植物人、瘫痪患者、体操运动员桑兰腰椎受损、脑血管疾病、脑瘤、脑溢血、晕车、晕船、醉酒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习《输血与血型》时,先组织学生收集自己和父母的血型,然后讨论交流,最后结合书本得出输血的原则,学生结合自身得出结论,激情高涨,学习效果良好。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克隆技术、试管婴儿、转基因产品、花卉、水果的嫁接等生物技术,禽流感、H7N9、酸雨、温室效应、雾霾等实时热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生物课堂。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活生物课堂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科学性、实践性比较强。在生物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虽然在老师的强迫下死记硬背记住了文字,但对概念的理解则是一头雾水,背到不会运用,一做题就出错。但是如果我们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激活课堂。
比如:在学习《人的泌尿系统》时,关于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初学学生是很难区别的,而这一内容恰恰是本节的重难点,于是我就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再现了尿形成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血浆的五种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葡萄糖用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颗粒表示出来,当血浆通过肾小球时,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颗粒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滤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看到全部葡萄糖颗粒、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颗粒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而从肾小管最终流出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颗粒则成为尿液。这种动态过程突出了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变化,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很快地将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区分开来,对尿的形成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可见充分运用多媒体,是激活生物学课堂有效的途径。
三、巧妙设计有效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生物课堂
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景,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若干问题或连串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与思维,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目标明确、新颖有趣。如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出发,设计问题情景:你喜欢喝酸奶吗?你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的吗?你想亲自动手制作酸奶吗?通过一连串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拉进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迅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激情。
综上所述,紧密结合实事,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巧妙设计有效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激活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庞春旺.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许吉彤. 浅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学园》2010年。
[3]李计亮.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第3期
[4]刘洋. 浅析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232.资讯
关键词:激活课堂 紧密联系实事 借助多媒体 有效的问题
新课程下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依据《新课程生物教学标准》,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激活初中生物课堂呢?笔者作了如下尝试,以供参考:
一、紧密结合实事,联系生活实际,激活生物课堂
《新课程生物教学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在生物教学中紧密结合实事,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学习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里,人们坐在大树下与坐在广场中的大洋傘下相比较,哪个凉爽呢?学生会齐声回答:“在大树下”,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时学生众说纷纭。教师进而引导到:“因为大树的叶片具有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周围空气湿度,并降低空气的温度。所以大树下凉爽舒服些。那么,什么是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容易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实践表明如果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例融入知识讲解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可以使整节课焕发生机,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早餐、中餐。进而分析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得出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在讲《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时贯穿植物人、瘫痪患者、体操运动员桑兰腰椎受损、脑血管疾病、脑瘤、脑溢血、晕车、晕船、醉酒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习《输血与血型》时,先组织学生收集自己和父母的血型,然后讨论交流,最后结合书本得出输血的原则,学生结合自身得出结论,激情高涨,学习效果良好。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克隆技术、试管婴儿、转基因产品、花卉、水果的嫁接等生物技术,禽流感、H7N9、酸雨、温室效应、雾霾等实时热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生物课堂。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活生物课堂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科学性、实践性比较强。在生物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虽然在老师的强迫下死记硬背记住了文字,但对概念的理解则是一头雾水,背到不会运用,一做题就出错。但是如果我们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激活课堂。
比如:在学习《人的泌尿系统》时,关于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初学学生是很难区别的,而这一内容恰恰是本节的重难点,于是我就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再现了尿形成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血浆的五种主要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葡萄糖用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颗粒表示出来,当血浆通过肾小球时,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颗粒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滤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看到全部葡萄糖颗粒、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颗粒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而从肾小管最终流出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颗粒则成为尿液。这种动态过程突出了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变化,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很快地将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区分开来,对尿的形成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可见充分运用多媒体,是激活生物学课堂有效的途径。
三、巧妙设计有效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生物课堂
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景,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若干问题或连串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与思维,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目标明确、新颖有趣。如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出发,设计问题情景:你喜欢喝酸奶吗?你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的吗?你想亲自动手制作酸奶吗?通过一连串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拉进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迅速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激情。
综上所述,紧密结合实事,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巧妙设计有效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激活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庞春旺.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许吉彤. 浅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学园》2010年。
[3]李计亮.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第3期
[4]刘洋. 浅析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232.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