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音乐教育的成功典范,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在我国儿童钢琴教学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简单概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后重点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儿童钢琴教学;运用
一、现阶段我国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选择过于呆板
在现阶段钢琴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选择过于呆板。在教材选用上,用的较多的以固定的几本教材,例如《哈农》、《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等为主。教师很少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曲目的选择。这种机械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孩子感觉学的很枯燥,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也会随之慢慢递减。
(二)教师重技术、轻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要求学生弹会布置的曲子,学生只要弹的没错音、节奏没错就可以了。教师忽略了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欣赏、领悟能力。随着曲目难度的增加,当音符、节奏、旋律线条复杂时,学生们弹出来的音乐就会黯然失色、毫无美感,最终影响了钢琴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并且许多教师的教学过于成人化,在教学中一味地采用专业术语,而忽略了儿童的理解力,这样就很难提高儿童学琴的积极性和效率。儿童在学琴中采用机械的模仿方式,此時学生的潜能和灵感就没有被激发,导致其创新能力难以提高。
(四)家长对孩子学琴的认知不足
大多数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是否对钢琴感兴趣,是否适合学钢琴,让孩子学钢琴只是一个盲目的跟风,见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琴,觉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也给自己孩子报了钢琴培训班,这种学琴的态度不明确,就很难得到效益。再加上多数家长认准了钢琴考级,让原本该循序渐进的钢琴教学计划被打乱,钢琴曲目难度的增加使孩子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放在考级曲目上。这种跨越式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孩子基本功的培养,长期以来孩子的钢琴水平不会得到全方位的进步。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述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它本持着“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将节奏训练连结语言、动作、歌唱、舞蹈、戏剧、美术等融入音乐教学中,该教育理念很独特,并且很开放,他的教育理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1、综合性。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将动作、舞蹈、语言、戏剧、美术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并运用各种素材,综合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挖掘学生的多元智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参与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音乐学习必须是通过自身体验和经历的,音乐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人们不再是观众,而必须成为主体去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3、即兴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教学的即兴性。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不仅仅是指即兴的演奏,而是一种音乐教学的模式。在即兴的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洞察力、精准的节奏感、包括对乐曲结构的认知、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
4、游戏性。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总是将游戏贯穿始终,丰富多变的音乐游戏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气氛,并且有助于孩子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儿童是指6-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其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都得到了发展,逐渐能够较细致地感知和辨别事物,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将有趣形象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钢琴学习中是很有效的。
(一)运用“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
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孩子识谱。对于识谱教学,很多教师讲解的太过专业化、成人化,这不容易使儿童理解。教师可以绘制“图形谱”,然后看着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例如,可以在纸上画出鸡蛋、豆芽等图形,然后创编一个顺口溜告诉学生:“一个音符像鸡蛋,见它叫它全音符;一个音符像豆芽,空心符头加符干,见它就叫二分音符;一个音符像豆芽,实心符头加符干,见它就叫四分音符;一个音符加了尾巴,见它就叫八分音符;一个音符更形象,多一条尾巴变了样,见它就叫十六分音符。”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掌握看似枯燥的识谱内容。
(二)运用“声势活动”进行节奏教学
“声势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一大独创,它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教学活动,又称为“身体乐器”。其中最简单的动作是跺脚、拍手、拍腿和捻指。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些动作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四分音符跺脚、八分音符拍腿、十六分音符拍手,在进行一首新的钢琴曲教学之前,可以先用这种节奏教学的方式引导儿童熟悉曲子中的节奏,在这样的动作练习中,不仅培养了儿童的听力、反应能力及注意力,还调动了儿童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即兴性”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充分发挥“即兴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自身所蕴含的最宝贵的潜力。当学生将一首钢琴作品练熟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开发想象力进行即兴的改编处理,通过改变节拍、节奏、加装饰音以及改变速度、力度、弹奏法等方式进行即兴改编,使作品焕然一新。
总 结
钢琴音乐教育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演奏中,并在钢琴演奏中体验到音乐的美的一种过程。充满活力与自由,开放与包容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儿童钢琴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就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所以,广大钢琴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并且积极进行进一步实践探索,从而促进我国儿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齐瑜.音乐教育总论与各阶段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5.
[3]陈曦.儿童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儿童钢琴教学;运用
一、现阶段我国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选择过于呆板
在现阶段钢琴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选择过于呆板。在教材选用上,用的较多的以固定的几本教材,例如《哈农》、《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等为主。教师很少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曲目的选择。这种机械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孩子感觉学的很枯燥,对学习钢琴的兴趣也会随之慢慢递减。
(二)教师重技术、轻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要求学生弹会布置的曲子,学生只要弹的没错音、节奏没错就可以了。教师忽略了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欣赏、领悟能力。随着曲目难度的增加,当音符、节奏、旋律线条复杂时,学生们弹出来的音乐就会黯然失色、毫无美感,最终影响了钢琴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并且许多教师的教学过于成人化,在教学中一味地采用专业术语,而忽略了儿童的理解力,这样就很难提高儿童学琴的积极性和效率。儿童在学琴中采用机械的模仿方式,此時学生的潜能和灵感就没有被激发,导致其创新能力难以提高。
(四)家长对孩子学琴的认知不足
大多数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是否对钢琴感兴趣,是否适合学钢琴,让孩子学钢琴只是一个盲目的跟风,见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琴,觉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也给自己孩子报了钢琴培训班,这种学琴的态度不明确,就很难得到效益。再加上多数家长认准了钢琴考级,让原本该循序渐进的钢琴教学计划被打乱,钢琴曲目难度的增加使孩子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放在考级曲目上。这种跨越式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孩子基本功的培养,长期以来孩子的钢琴水平不会得到全方位的进步。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述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它本持着“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将节奏训练连结语言、动作、歌唱、舞蹈、戏剧、美术等融入音乐教学中,该教育理念很独特,并且很开放,他的教育理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1、综合性。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将动作、舞蹈、语言、戏剧、美术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并运用各种素材,综合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挖掘学生的多元智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参与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音乐学习必须是通过自身体验和经历的,音乐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人们不再是观众,而必须成为主体去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3、即兴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教学的即兴性。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不仅仅是指即兴的演奏,而是一种音乐教学的模式。在即兴的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洞察力、精准的节奏感、包括对乐曲结构的认知、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
4、游戏性。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总是将游戏贯穿始终,丰富多变的音乐游戏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气氛,并且有助于孩子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儿童是指6-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其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都得到了发展,逐渐能够较细致地感知和辨别事物,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将有趣形象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钢琴学习中是很有效的。
(一)运用“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
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孩子识谱。对于识谱教学,很多教师讲解的太过专业化、成人化,这不容易使儿童理解。教师可以绘制“图形谱”,然后看着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例如,可以在纸上画出鸡蛋、豆芽等图形,然后创编一个顺口溜告诉学生:“一个音符像鸡蛋,见它叫它全音符;一个音符像豆芽,空心符头加符干,见它就叫二分音符;一个音符像豆芽,实心符头加符干,见它就叫四分音符;一个音符加了尾巴,见它就叫八分音符;一个音符更形象,多一条尾巴变了样,见它就叫十六分音符。”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掌握看似枯燥的识谱内容。
(二)运用“声势活动”进行节奏教学
“声势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一大独创,它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教学活动,又称为“身体乐器”。其中最简单的动作是跺脚、拍手、拍腿和捻指。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些动作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四分音符跺脚、八分音符拍腿、十六分音符拍手,在进行一首新的钢琴曲教学之前,可以先用这种节奏教学的方式引导儿童熟悉曲子中的节奏,在这样的动作练习中,不仅培养了儿童的听力、反应能力及注意力,还调动了儿童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即兴性”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充分发挥“即兴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自身所蕴含的最宝贵的潜力。当学生将一首钢琴作品练熟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开发想象力进行即兴的改编处理,通过改变节拍、节奏、加装饰音以及改变速度、力度、弹奏法等方式进行即兴改编,使作品焕然一新。
总 结
钢琴音乐教育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演奏中,并在钢琴演奏中体验到音乐的美的一种过程。充满活力与自由,开放与包容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儿童钢琴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就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所以,广大钢琴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并且积极进行进一步实践探索,从而促进我国儿童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齐瑜.音乐教育总论与各阶段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5.
[3]陈曦.儿童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