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大解放”理念创建初中生物灵动课堂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呼唤灵动课堂,即让学生的手、脚和思维都动起来的课堂。灵动课堂以学生的展示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理念,能促进灵动课堂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六大解放;灵动课堂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根据当时的教育环境提出了“六大解放”理念,旨在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当时的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素养。近一百年过去了,这样的理念对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依然有指导意义。以“六大解放”理念为指导,创建灵动的生物课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   解放学生的双眼,让他们学会观察
  学生学习生物需要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关注周边的一虫一鸟,观察这些生物能引发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将书本上获得的认知与看到的景象结合起来,进而引发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观察,就要让他们学会观察别人看不到的或者不在意的东西,教室外的树木、家旁边的小鸟都可以是学生观察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就要让他们学着去写观察日记,如果学生每天都将看到的写下来,那么他记录的将是一本生物大全,只有不停地观察,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在观察中思考。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而是有目的地看,要让学生从看到的表象去推测没有看到的本质。此外,要给予学生过程性的评价,一要评价他们的观察方法,二要评价他们的观察内容,三要评价他们的观察态度,四要评价他们的观察结果与给出的观察结论。教师若能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又不断地鼓励他们观察,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进行相关的指导,学生的观察能力自然能提升[1]。
  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为例,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视频,让他们观察里面生物变化的过程。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着,他们发现种子萌芽变成了幼苗;蛋壳破了,孵出了小鸡;受精卵渐渐地形成了胚胎,胚胎又变成了婴儿。从这些观察中,学生发现这样的现象:这些生物都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生长。这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是他们通过视频观察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學中要让学生多观察,这是促进学生多思考的前提。
  2   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学会思考
  学生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学生物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不断地思考与探究。当前,一些教师的生物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强调学生将相关的知识写出来。这样的模式终究不能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思考起来。
  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教学为例,笔者先展示了细胞分裂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将问题展示了出来,以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不是简单地让他们了解所学的知识。笔者提出问题:能试着边绘图边描述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吗?能说出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吗?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细胞能永远生长吗?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很明显,笔者呈现出的这些问题是有难度梯度的,能激发学生一步步地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自然地也就展开了思考。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设置问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大脑都获得解放,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不够深刻时,教师可以再补充一个小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2]。
  3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学会操作
  操作对初中生物的学习来说很重要,课本中有许多实验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完成,同样在生活中,学生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灵动课堂”不能省略学生的操作环节,相反要增加学生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操作中体验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分析相关的问题,发现一些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操作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也能让学生的双手得到解放。当下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弱,笔者曾经对初二学生做过一个专门的调查,一所农村中学的初二年级近200人,但没有一个学生会解剖鲫鱼。此外,对于独立制作一个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一个班上只有几个学生会正确操作。从这个调查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要将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让他们参与生物的各种实验。
  以七年级下册“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笔者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动手操作的实验。首先让学生到池塘用瓶子取水,将瓶子的一端系牢,将瓶扔入水中,再拖出来;其次用滴管取一滴池塘的水;再次让学生将滴管中的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整个制作装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亲力亲为。当将制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时,学生不知道怎样去使用显微镜,这时他们就需要不停地尝试,尽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他们最后还是能运用低倍镜来观察。学生的双手解放了,课堂的乐趣自然就多了。
  4   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学会表达
  生物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嘴不只是让其背诵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一些生物现象、生物原理、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表达出来。能将问题表达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明晰了问题,进而他们也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目前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是不会使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述;其次不能准确地表述看到的东西。鉴于此,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嘴是必要的。
  以七年级下册“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当学生通过显微镜看到了装片上有一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时,教师要让他们将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提高其表达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说到重点,既提高表达的严谨性,又能让其他学生聚焦到话题的核心内容上。如教师提问:如何区别它们是动物还是植物?这时学生就会开始描述:可以看它是不是绿色的,这个特征很明显;可以看它能不能动;还可以仔细观察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在中途插入几个问题,如这三种办法哪个最科学。这样的讨论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表达,解放嘴巴。   5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学会创新
  灵动课堂要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特点与优势,基于此,教师要能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将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凑,几乎没有留出多余的空间。如果让学生自学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而教师教授指导一些比较难的内容,这样就能为课堂教学腾出一些创新的空间。
  以七年级下册“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让学生通过研究草履虫来探究单细胞生物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整个过程笔者都让学生自己组织,让他们自己学着去创新。首先,学生对课本的知识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知道了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有两个细胞核,且一大一小。其次,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后发现,草履虫是依靠纤毛来运动的,通过收集管和伸缩泡来排出体内废物。这样自然地就过渡到了草履虫能不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的实验。在该实验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进行创新。对于相关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观察结果自己思考总结,给他们的思维不断生长的空间。
  6   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生物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课堂中的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换言之,只要学生花时间去观察事与物,生活中就处处有生物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强,他们只有在教师安排具体任务后,才会花时间完成相关的作业。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把学习生物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去支配,将时间花在自己最需要发展的能力上。
  以学习有关酵母菌的知识为例,笔者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支配学习时间。学生先是自由地讨论,然后组长提问:酵母菌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组员想到有酿酒、做点心、做面包等。学生的讨论虽然占了一点教学时间,但这个时间唤醒了学生的旧知,同时也让他们发现了问题。因为有学生提到了酸奶,小组的讨论就围绕酸奶跟酵母菌是否有关系展开。接着学生开始查阅资料,问别的同学,进而他們发现酸奶是由乳酸菌制成的,与酵母菌竟然没有关系。由此可见,解放学生的时间,就等于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灵动课堂自然就生成了。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念跟当下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教师可以“六大解放”理念为抓手,注重促进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腾跃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石海娟.解除束缚 推动学生创造力的生长——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说开去[J].名师在线,2019(10).
  [2]王波.深度挖掘,促生课堂教学资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03).
  【作者简介】
  金丽辉(1974~),男,江苏南通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前自制教具,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以及假说演绎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发现、逻辑推理、动手操作轻松愉快地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阶段;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也是学习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必修三有关激素等知识的必要前提,因此学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实施素质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初中生物的学习除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生物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要把学科的素质教育同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立足初中阶段素质教育视角,深入探究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并给出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师对教学效率越来越重视。物理是一门偏重理论教学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相当重要。教师首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整体水准,从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吸收高中物理知识点,加速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先对问题教学法的概念与教学关键点进行浅析,然后重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属于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保持思维活跃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问题设计,锻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解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始,
期刊
【摘 要】解决高中物理问题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力”的角度,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二是从“能”的角度,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和牛顿守恒定律相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更有优势,更贴合自然界的规律。能量守恒定律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多一个解决力学问题的法宝,又能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培养“转化和守恒”思想,提高学科素养。本文主要从“机械能守恒条件”入手
期刊
【摘 要】现实性、挑战性、意义性是数学教学的特性,也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学生应在数学教学中经历听讲、猜测、自行验证、实验等学习环节,并且这些学习环节应当具有多种展现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变式教学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达到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变式教学;初中生;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的实质就是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展现形式做包装处理,有目的地转换教材中
期刊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单向、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应是师生在情境中双向、主动的发现式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认知冲突模型创设教学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由此,本文利用科沃恩认知冲突模型与李和科沃恩认知冲突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并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两者的利弊及适用范围,可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物理教学;认知冲突模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数学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对一些重点内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逐步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实践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把开展探究式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抓手,有效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主动参与学习研究。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获得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有局面,暴露出了传统教学的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尤为必要。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难度和深度明显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高中
期刊
【摘 要】类比思维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深入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思维有效培养的策略,以期为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类比思维;培养策略  类比思维是在全面分析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对已知的事和物与某种具有相似之处的未知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分析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