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激发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再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女生学习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激发和培养她们的体育兴趣的途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阐述。旨在为激发高校女生的体育兴趣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激发兴趣 高校女生 体育兴趣
  
  激发高校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并使之形成习惯是衡量体育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女生的体育教学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不得前行。
  
  一、影响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生理和心理特点。基于女大学生意志和情感上的特点,她们在体育课堂上会常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易疲劳、怕脏、胆小、害羞等。
  2.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从中小学至大学的一贯制体育教学,丧失了体育应有的健康娱乐成分,而现行的体育教学仍是围绕达标和考试而进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势必与“新课改”的宗旨相背离。3.运动环境的影响。运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目前许多高校适合女生参与运动的场地仍然不足,设施不够完善,运动环境、运动设施的卫生状况及舒适度值得改善。4.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讲究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是纯粹被动式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而这种模式的教学却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二、激发和培养高校女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1.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材内容。高校女生的体育教学应该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在教材选择上,应处理好大中小学的教材衔接,避免过多的重复,可以采用民主的方式,广泛征求女生的意见和建议,安排一些女生感兴趣而锻炼价值相对较高的项目进行教学,如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另外在器材的选择上,应考虑女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作为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上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来充分满足女大学生探求知识,追求完美的强烈愿望。这是激发和培养她们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这意味着体育教学也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个性化需求。而当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对于高校女生的体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以同一项教学内容、同一种教学方法去强加给所有的学生,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3.巧妙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平衡,激发对新认知的需要,促进认知结构水平的提高。“启发式”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片、录象、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此激励她们的情感,调动她们的兴趣,使其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
  4.合理的运用考试。提起考试,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应试教育,会认为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提应用考试,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其实,巧妙合理的运用考试,不但能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心里自发的产生一种内驱力,从而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和培养女生的体育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多用激励的语言。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懂得寓情于教,循循善诱。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和启发;成功时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及时帮助查找原因,并积极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兴趣、树立信心。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学中,教师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成年的高校女生,感情较一般男生要细腻丰富。因此,教师在和她们交往中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
  3.参与到学生的练习当中,与生同乐。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打比赛,不仅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更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练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高校女生作为众多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身心健康教育理应受到重视。而针对女生的高校体育只有根据女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切身需要,从目标、内容和模式上全面进行改革,方能使高校女生的体育教学突破传统观念,有所发展,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朱静华.高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培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
  [2]屈晓光,贺慨.对体育课兴趣培养的认识和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1,(01).
  [3]王鼎华.中国体育如何面向新世纪[J].新华文摘,1997,(04).
  [4]雷志灶.面向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考[J].体育学刊,1998,(02).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3.24.
  (作者单位: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对于幼儿来讲,学前教育体现为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这是由于,学前教育是否能达到最优的教学实效性,其在根本上关乎孩子们自身具备的综合知识水准。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视角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推动了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使教师的角色内涵更加丰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课程的整合者、科学研究的创新者、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持续发展的学习者等。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院校教师 角色转换    高职教师具有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是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新型教育工作
文章对建筑工地施工中使用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的优点缺点进行总结,以某栋高层建筑为例,对比分析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及木模板三种模板类型的成本投入,得出铝合金模板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