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各个传统领域凭借着“+互联网”或“互联网+”,纷纷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曾经看上去严肃沉闷的“国宝”,正变得越来越有趣,博物馆里的文物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互联网助文物“复活”
2018年9月2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席卷了巴西国家博物馆。这幢有着200年历史的古建筑,连同近2000万件文物,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废墟。然而,在大火过去3个月后,谷歌的艺术文化团队试图让这些文物“复活”。如今,在“谷歌街景”中,用户可以通過鼠标或手指的移动来全方位地游览博物馆,也可以放大或缩小文物展品,阅读详细的文字解说,如同身临其境。这都得益于2016年谷歌同巴西文化部开展的数字化博物馆合作,更具体地说,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进步,如高分辨率摄影、3D(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数字化博物馆,不仅为游客引入了全新体验,还在人类遭此文化劫难时,帮助人们保护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遗产。如今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并正努力通过互联网、AR、VR等各种新传播渠道讲好文物故事,丰富用户体验,不断拉近文物与人们的距离。
博物馆文创成爆款
许多中国女性的朋友圈都被故宫文创推出的六色口红刷了屏。每支口红的外壳上装饰着皇家刺绣、古董家具和仙鹤等图案,其灵感就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文物。故宫口红上线仅4天,买家就将10万多支口红抢购一空。这让故宫不再仅仅是历史厚重的博物馆,更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时髦品牌。事实上,这早已不是故宫的文创产品第一次成为“网红”和“爆款”。自2013年起,故宫文创和故宫淘宝就不断开发各类“爆款”文化创意周边产品,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朝珠式耳机等,一次次地抓住了年轻人追求独特与个性的心理,每每推出的文创产品均大受欢迎。故宫文创也成为年轻人口中响当当的文创品牌。此外,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开始登陆中国。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千里之外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也为国内博物馆做好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思路。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在影视领域也相当明显。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简单标注文物的长度、宽度、年代是枯燥无味的,人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件文物背后发生过的故事。央视打造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横空出世,成为现象级综艺,多家博物馆参观人数直线上升。《国家宝藏》正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一需求,把古板的文物,变成了感人涕下的光影故事。在挖掘故事时,人们既要回到过去,又要立足当下。时代正呼唤“工匠精神”,而这正好在文物修复师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当文物和文物工作综合的故事与时代精神找到了契合点,就必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在信息爆炸、各种娱乐技术高度丰富的时代,博物馆之所以能重新“闯”进人们的视线,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传播手段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者挖掘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也正是互联网能让文物“活起来”的秘密所在。
(据《人民日报》)
互联网助文物“复活”
2018年9月2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席卷了巴西国家博物馆。这幢有着200年历史的古建筑,连同近2000万件文物,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废墟。然而,在大火过去3个月后,谷歌的艺术文化团队试图让这些文物“复活”。如今,在“谷歌街景”中,用户可以通過鼠标或手指的移动来全方位地游览博物馆,也可以放大或缩小文物展品,阅读详细的文字解说,如同身临其境。这都得益于2016年谷歌同巴西文化部开展的数字化博物馆合作,更具体地说,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进步,如高分辨率摄影、3D(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数字化博物馆,不仅为游客引入了全新体验,还在人类遭此文化劫难时,帮助人们保护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遗产。如今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并正努力通过互联网、AR、VR等各种新传播渠道讲好文物故事,丰富用户体验,不断拉近文物与人们的距离。
博物馆文创成爆款
许多中国女性的朋友圈都被故宫文创推出的六色口红刷了屏。每支口红的外壳上装饰着皇家刺绣、古董家具和仙鹤等图案,其灵感就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文物。故宫口红上线仅4天,买家就将10万多支口红抢购一空。这让故宫不再仅仅是历史厚重的博物馆,更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时髦品牌。事实上,这早已不是故宫的文创产品第一次成为“网红”和“爆款”。自2013年起,故宫文创和故宫淘宝就不断开发各类“爆款”文化创意周边产品,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朝珠式耳机等,一次次地抓住了年轻人追求独特与个性的心理,每每推出的文创产品均大受欢迎。故宫文创也成为年轻人口中响当当的文创品牌。此外,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开始登陆中国。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千里之外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也为国内博物馆做好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思路。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在影视领域也相当明显。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简单标注文物的长度、宽度、年代是枯燥无味的,人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件文物背后发生过的故事。央视打造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横空出世,成为现象级综艺,多家博物馆参观人数直线上升。《国家宝藏》正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一需求,把古板的文物,变成了感人涕下的光影故事。在挖掘故事时,人们既要回到过去,又要立足当下。时代正呼唤“工匠精神”,而这正好在文物修复师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当文物和文物工作综合的故事与时代精神找到了契合点,就必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在信息爆炸、各种娱乐技术高度丰富的时代,博物馆之所以能重新“闯”进人们的视线,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传播手段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者挖掘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也正是互联网能让文物“活起来”的秘密所在。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