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这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按照课本进行说教,更应该注意从身边的事、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崭新的教育手段,辅以鲜活的事例,形象生动地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学生才能以此为榜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言行举止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甚至给学生一生都留下影响。因而,在学校管理中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确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信人人都有闪光之处、人人都有可塑之处,确立成才须先成人的德育目标。
二、 让德育课成为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的过程并不是以外在教育为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过程。德育课教学必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比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中采取模块化教学,将其划分为确立职业目标—明确职业要求—职业目标的实现等三个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一个模块的课堂教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活动展开。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优化性格,自尊自信,形成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意志,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 德育工作要从点滴做起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多数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形成很多中职学生自卑心理,破罐破摔,故意表现出很多不好的习惯。为此,学校要以日常礼仪、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在养成教育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就是从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就是从节约水电、捡起脚下的废纸开始的,从向老师同学礼貌打招呼开始。同时加强对每个学生责任心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知道:“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德育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不同凡响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学生们简单、纯净的校园生活,随之负面影响也产生,像校园暴力、网瘾等。我们不能让文明的现代信息技术变成不文明现象的导火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德育工作,让现代技术为德育工作服务。通过校园闭路电视、校园广播,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通过观看一些重要的国际赛事,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体育健儿如何为国争光,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收看一些警示节目,能让学生们了解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知法、懂法、守法。
五、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生毕业后就将直接走入工作岗位,所以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最重要的就是工作的使命感,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尊重它,恪守职业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職业理想,要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教育学生着眼长远目标,苦练一技之长,以适应就业要求。加强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赢,学会尊重与交流,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中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育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精雕细琢,潜心培养,需要对症良药,因势利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杜绝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取得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小芳.撑起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天地[DB/OL].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
[2]浅析影响学生德育教育的原因与策略[DB/OL].新浪网,2006.
一、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学生才能以此为榜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言行举止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甚至给学生一生都留下影响。因而,在学校管理中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确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信人人都有闪光之处、人人都有可塑之处,确立成才须先成人的德育目标。
二、 让德育课成为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的过程并不是以外在教育为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过程。德育课教学必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比如,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中采取模块化教学,将其划分为确立职业目标—明确职业要求—职业目标的实现等三个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一个模块的课堂教学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活动展开。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优化性格,自尊自信,形成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意志,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 德育工作要从点滴做起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多数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形成很多中职学生自卑心理,破罐破摔,故意表现出很多不好的习惯。为此,学校要以日常礼仪、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在养成教育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就是从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就是从节约水电、捡起脚下的废纸开始的,从向老师同学礼貌打招呼开始。同时加强对每个学生责任心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知道:“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德育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不同凡响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学生们简单、纯净的校园生活,随之负面影响也产生,像校园暴力、网瘾等。我们不能让文明的现代信息技术变成不文明现象的导火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德育工作,让现代技术为德育工作服务。通过校园闭路电视、校园广播,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通过观看一些重要的国际赛事,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体育健儿如何为国争光,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收看一些警示节目,能让学生们了解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知法、懂法、守法。
五、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生毕业后就将直接走入工作岗位,所以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最重要的就是工作的使命感,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尊重它,恪守职业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職业理想,要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教育学生着眼长远目标,苦练一技之长,以适应就业要求。加强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赢,学会尊重与交流,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中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育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精雕细琢,潜心培养,需要对症良药,因势利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杜绝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力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以取得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小芳.撑起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天地[DB/OL].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
[2]浅析影响学生德育教育的原因与策略[DB/OL].新浪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