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的科研人员最近公布了一项成果,告诫男人不要与女性吵架。原因是,女性具有记忆优势,即使年代久远的片段细节,也会在争吵中被提起,导致跑题,无法形成共识。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女性更有吵架的天赋,翻旧账无敌,如果识相,就不要与之争论。
那些已经习惯了唯老婆马首是瞻的男人,会觉得很奇怪:瑞典人从1973年到2013年,花了40年时间,找来120万人参加试验,才得出这一结论,难道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吗?
但瑞典人的这项研究成果,也把男人怕老婆的现象,从感性层面提升到了理论层面,即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男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获得成长。
五代时人扈载特别怕老婆,每次出门都要向老婆请假,其妻舀一瓢水泼在地上,限他在水迹干透之前必须回来。如果他去的地方稍远,其妻就燃一炷香,用指甲掐一个印记,香燃到了位置,他就要回到家。朋友经常为此取笑他,但扈载的生活也因妻子的严厉管束而更为自律,并于30岁时中了状元,反倒是那些取笑他的人一事无成。
《太平广记》里也有一个例子:秦副将石某的老婆性格强势凶悍,在家里处于绝对主宰地位,石某平时稍有顶嘴违逆,就被“捆缚同囚犯,揪发像门神;拳头如雨点,脚尖似流星”。石某暗中花重金招募刺客去刺杀老婆,不承想,他的老婆竟然徒手与刺客搏斗,十指被刀刃割伤,仍然势若猛虎,刺客最后吓得落荒而逃。石某接连派遣几个刺客,都被老婆打跑,无奈,他只好死了那条心,对老婆百依百顺,与之偕老。所以说,“不折腾”其实也是一种大智慧。
怕老婆的另一个好处,是有些男人的宜人性太高,容易被人利用或占便宜。就像获得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吉卜林,成名后很多粉丝找他签名合影。吉卜林是个没脾气的好好先生,总是来者不拒。他的夫人却很精明,知道那些每次捧着厚厚一叠小说来请丈夫签名的人,都是为了把书卖出高价故意来占便宜,所以未经她的许可,谁也不许接近吉卜林。类似的还有画家溥心畬的夫人李墨云,很多人来免费求画,溥心畬又抹不开面子,李墨云便把加盖落款的印章全部收走,求画的人想要盖印,就须交钱。吉卜林和溥心畬的个人品牌价值,就是因为怕老婆而得以有效维护。就连视女人为麻烦源头的弗洛伊德,也承认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糕。
我有个同学最近正在鬧离婚,起因是他在外面与人喝酒,老婆打电话来埋怨责怪,被旁边的人听到了,他觉得很丢面子,血气上涌,与老婆一通大吵后分居。其情形,很像捷克电影《悍妻理论》里那位为了摆脱妻子控制,假装有阿尔茨海默病想要逃离家庭的兽医。其实他最应该学习的是苏格拉底,一生饱受悍妻之苦,仍然说,懂得怕老婆的男人,更容易获得哲学上的领悟。
摘自《羊城晚报》
那些已经习惯了唯老婆马首是瞻的男人,会觉得很奇怪:瑞典人从1973年到2013年,花了40年时间,找来120万人参加试验,才得出这一结论,难道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吗?
但瑞典人的这项研究成果,也把男人怕老婆的现象,从感性层面提升到了理论层面,即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男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获得成长。
五代时人扈载特别怕老婆,每次出门都要向老婆请假,其妻舀一瓢水泼在地上,限他在水迹干透之前必须回来。如果他去的地方稍远,其妻就燃一炷香,用指甲掐一个印记,香燃到了位置,他就要回到家。朋友经常为此取笑他,但扈载的生活也因妻子的严厉管束而更为自律,并于30岁时中了状元,反倒是那些取笑他的人一事无成。
《太平广记》里也有一个例子:秦副将石某的老婆性格强势凶悍,在家里处于绝对主宰地位,石某平时稍有顶嘴违逆,就被“捆缚同囚犯,揪发像门神;拳头如雨点,脚尖似流星”。石某暗中花重金招募刺客去刺杀老婆,不承想,他的老婆竟然徒手与刺客搏斗,十指被刀刃割伤,仍然势若猛虎,刺客最后吓得落荒而逃。石某接连派遣几个刺客,都被老婆打跑,无奈,他只好死了那条心,对老婆百依百顺,与之偕老。所以说,“不折腾”其实也是一种大智慧。
怕老婆的另一个好处,是有些男人的宜人性太高,容易被人利用或占便宜。就像获得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吉卜林,成名后很多粉丝找他签名合影。吉卜林是个没脾气的好好先生,总是来者不拒。他的夫人却很精明,知道那些每次捧着厚厚一叠小说来请丈夫签名的人,都是为了把书卖出高价故意来占便宜,所以未经她的许可,谁也不许接近吉卜林。类似的还有画家溥心畬的夫人李墨云,很多人来免费求画,溥心畬又抹不开面子,李墨云便把加盖落款的印章全部收走,求画的人想要盖印,就须交钱。吉卜林和溥心畬的个人品牌价值,就是因为怕老婆而得以有效维护。就连视女人为麻烦源头的弗洛伊德,也承认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糕。
我有个同学最近正在鬧离婚,起因是他在外面与人喝酒,老婆打电话来埋怨责怪,被旁边的人听到了,他觉得很丢面子,血气上涌,与老婆一通大吵后分居。其情形,很像捷克电影《悍妻理论》里那位为了摆脱妻子控制,假装有阿尔茨海默病想要逃离家庭的兽医。其实他最应该学习的是苏格拉底,一生饱受悍妻之苦,仍然说,懂得怕老婆的男人,更容易获得哲学上的领悟。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