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扬鞭集》是刘半农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收录了其一百十九首新诗,诗中书写了民间生活的众多苦难,刻画了小人物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本文将通过诗歌中“色彩”“声音”等象征意象的描写及语言符号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探讨其与民间文学的发展的关系,结合刘半农新诗与当代社会背景的紧密联系,分析诗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关键词:视听意象 语言符号 民间文学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其诗歌总集《扬鞭集》于1926年6月出版,分上、中两卷,关怀现实,针砭时弊,揭露了当代中国黑暗的旧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为读者刻画了一幅丰富、广阔的民国画卷,内容精彩纷呈,思想深刻隽永,在五四新诗及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甚至语言学等领域均有涉猎,并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一、视觉:刘半农诗歌中“色彩”的象征意义研究
《扬鞭集》中的新诗大多有着深刻的意义,其中许多诗歌的“色彩”描写,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对人民的压迫、剥削,表达了对劳苦民众的同情以及对个性解放的深切渴望,对五四新诗的发展和弘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敲冰》中,敲冰者在“漆黑的深夜”中点着灯笼敲冰,带着强烈象征意味,漆黑又是深夜,象征着旧中国阴云密布,黑暗的社会压迫得人喘不过气,“点着灯笼”虽未明确写出颜色,我们却能感受到黑暗与光亮的鲜明对比,点点火光倔强地在黑暗中前行,欲敲碎横亘在新社会面前的厚厚的坚冰。“天上的黑云,偶然有些破缝”,象征着敲冰者齐心协力、不怕吃苦,在艰難努力下的开拓的新出路,“黑云”意味着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的压迫,“破缝”象征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为民众撕开启蒙思想的开口,在对社会现实出路的探求中宣扬个性的解放。“黑暗已死,光明复活了!”在黑暗与光明的博弈中,两种极端的色彩对比,表现了民众在压迫中的反抗,整首诗歌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先锋反叛意识,同时表现出作者对民间苦难和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的深刻体会。
《卖萝卜人》中的色彩描写所表现的思想就相对直白而显露。整首诗洋溢着刘半农朴素清新的风格,语言平白如话,体现五四新诗之风。其思想如题目所叙述一般,描写了卖萝卜人所代表的劳苦民众为生存挣扎时被警察所象征的官僚阶级所压迫的画面,这是民间苦难的冰山一角。“几个红萝卜,滚在沟里,变成了黑色!”“红萝卜”象征着纯洁、简单、朴实的劳动人民,滚到沟里后变成了“黑色”,表现在封建、官僚主义的压迫、剥削下民众所遭受的心灵和肉体双重苦难,与《扬鞭集》诗集主题思想深度契合。
《扬鞭集》中的名篇《铁匠》中也有着异彩纷呈的色彩描写,并与其所表达的思想密切相关。诗歌刻画了一个朴实、敬业的劳动者形象,描写了铁匠打铁时的场面,刘半农将打铁场景设定在黑漆漆的深夜,因此“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在强烈的色彩冲击下更加明亮闪耀,表现了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下劳动人民热烈、坚定的反抗决心及其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你若回头过去,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飞射在漆黑的地上。”诗歌文本下的火光和漆黑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产生视觉性的联想,让人不禁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寄托了作者寻求自由和解放的强烈愿望。
在《扬鞭集》中,色彩被作者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诗歌中现实与象征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新诗的开拓性发展;同时,刘半农在诗中对色彩的描写,意境深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听觉:《扬鞭集》中的“声音”意象研究
《扬鞭集》中出现了大量声音描写、叙事的特色,细细揣摩,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意识,拟声词、人物的声音、民间歌曲的写作,甚至诗歌文本想要传达的平民的心声,这些“声音”意象的描写对主题的烘托、艺术效果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对各种“声音”的解读,分析其视觉性文本下产生的声音意象、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民间苦难的书写和民间文学的贡献。
如上文所提到的《铁匠》一篇中,“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作者在铁匠这一人物的刻画过程中,侧重描写其打铁的过程——发出的声音,给人以劳动人民脚踏实地、朴实劳作之感,在寂静无言的沉默的夜里,打铁的“叮当”声愈显铿锵有力,犹如新兴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发出的呐喊一般掷地有声。这篇诗歌完成于1919年的北京,与当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深度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宣扬五四运动新思想。铁匠打铁之“声”也是民间群众的心声,是刘半农新诗开拓之路上的一篇成功的作品。
《扬鞭集》也以其返璞归真,扎根于平民生活而闻名,刘半农的诗歌大多表现得是一种“小人物精神”,歌颂劳动人民的老实和淳朴,批判黑暗社会下的民间苦难,其作品传达的是平民的“心声”。
刘半农的新诗书写了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揭露了劳苦大众的悲苦生活。《老牛》中刻画了不辞辛苦、不求回报的老牛形象,象征着兢兢业业劳动的中国农民形象,表达了作者歌颂劳动人民美好品质的思想感情,同时借诗歌发出劳动人民的渴望自由和解放、渴望安稳的生活的“呐喊”。
在《卖菜》这一首新诗中,刘半农刻画了一个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卖菜翁的形象,“就使没有人要买,他还得要穿街过巷的高声叫卖”,表现了底层劳苦民众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场面,赞扬了劳动者的不屈不折的精神;同时,这首诗着重描写了卖菜翁的心理活动,“不幸城里人吃肉的多,吃菜的少”,也折射出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贫富差距悬殊——上等人吃肉,下等人连生存都是问题。这首诗写出了买菜翁的“心声”,也写出了广大劳苦群众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苦难深切的同情。
这种隐秘的“声音”描写,成为刘半农新诗一种独特的风格,以自然平白的白话语言导出内心的隐秘的情感,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促进了五四新诗的发展。 三、《扬鞭集》中语言符号的使用对诗歌意境表达效果的影响
《扬鞭集》收录的新诗,不仅在题材上深入社会现实、民间疾苦,立足民间文学,更是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语言上追求平白朴素的白话诗歌;同时,在诗歌文本的构建上,他对语言符号的运用皆恰到好处。
在感于物作的现代诗歌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与情感表达效果紧密相连,恰当的标点符号会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打动人心,有些语言符号的使用还会与修辞等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增加诗歌文本的艺术感染力,强化表现力。
《呜呼三月十八》这首诗,全篇重复使用了感叹号,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愤慨和激昂的心绪,面对外忧内患的局势,国仇家恨,民不聊生,作者潸然泪下,拍案而起,遂写下这篇沉痛的诗篇。“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句句泣血,感叹号的使用加强了诗歌的语气,同时强烈地表达作者对官僚阶级卖国求荣行为的不齿与愤怒,在3月18日这一重要的日子里,刘半农写下这篇诗歌,同时用感叹号的连续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打破了诗歌写作的常规模式,表现出作者自由开拓的五四新精神。
在《拟拟曲》中作者模仿两个车夫的口气,表达百姓心声,借用最平常的口语对话抨击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悲惨遭遇,在诗歌文本中,作者通过几个问号的使用让对话情境更加真实,一问一答的设定中更加突出底层人民缺衣断食的悲苦,贴近社会现实,充满了生活气息,对话和独白的独特构想推进了诗歌白话化的进程。如,“他们有脸的丢脸,咱们有命的拼命,还不是一样的英雄好汉么?”以反问句结尾,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情感,表现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抗争,表现民众对社会隔膜又厌弃的心情,赞颂了民众的反抗精神。
《相隔一层纸》这一首诗中,反映了当时贫富差距十分尖锐的社会现实,“老爷”和“叫花子”间的不同的生活境遇仅仅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窗纸,纸里头是老爷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纸外头是叫花子在瑟瑟寒风中饥寒交迫,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诗中通过对老爷吩咐买水果的对话刻画,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同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富人不知人间疾苦的无知和愚昧以及底层人民悲苦的人生。“要死!”感叹号加强了痛苦、悲愤的语气,表达了叫花子对生活的痛恨与无力;同时也表现对以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厌恶和愤怒,蕴含着民众的觉醒的意识,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风雅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刘半农新诗对民间文化的借鉴和创新及民间文学的发展
民间文化是除儒家主流文化之外的另一种属于老百姓的文化,它如野草般具有勃勃的生机,刚健且清新,往往能代表着最底层的民众的情绪表达,反映了一个社会最真实的状况,因而成为新文化的源泉。
五四新文学在对民间文学的创作中,表现在对民间语言(口语)和白话文的使用,以及对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上,以民间语言代替文言文,以民间文学代替国学,使五四时期新文学独具魅力。
刘半农在新诗的写作上,常借鉴民间的文化,汲取民间资源之美,刘半农作为新诗的开拓者,他追求新诗的“新”和“真”,并将目光投射到对与生俱来的民间苦难的书写上,他关注现实,注重民生疾苦,诗中蕴含着他积极真诚的人生态度,对民生疾苦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就是刘半农新诗的民间立场。
刘半农在《扬鞭集》及其诗歌作品中,表达了他强烈的民间立场,他在诗歌内容上站在民众的角度抒发民间的苦难,汲取民歌、方言等民间资源的艺术之美,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面包与盐》抒发的是最质朴的最底层人民的声音:“老哥今天吃的什么饭吓还不是老样子——俩子儿的面,一个蹦子的盐,搁上半喇子儿的大葱。……咱们做,咱们吃。咱们做的是活。谁不做,谁甭活。”刘半农以地道的口语为主体进行诗歌的创作,贴近现实生活,描写了在生存线挣扎的民间苦难,以平民的视角描摹出底层劳动民对生活态度,给人以劳动人民觉醒的意识。
民间歌谣代表了民间群众的心声,他们用最自然的文字,抒发最真挚的情感。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是刘半农在伦敦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期思念之情。刘半农将国外民歌的表现形式与中国新诗进行大胆的融合创造,创作从内心的感受出发,形成了中国新诗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喷薄的爱国热情,就如同他在诗歌中所述“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无论身在何方,“我”心依旧系祖国。
在刘半农的民间新诗的创作中,他的儿歌的创作风格清新可人,意趣无穷。他在给女儿小蕙写的《雨》记录了小蕙天真的话语,诗中流露出的纯真的情感是儿童天真清澈的心灵独有的。
“妈我要睡了,你就关上了窗,不要让雨来打湿了我们的床。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不加修饰的,稚嫩的口语,表达了最最纯真的情感,这恰恰也是最纯粹的最自然的民间语言。
推崇民间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占有重要地位,它贴近社会现实,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感,使文学不再高高在上,真正使文学成为书写世间百态的民间文学。
五、结语
刘半农在五四新诗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使新文学在内容上摆脱了以歌颂封建贵族的狭窄领域,深入社会现实,立足民间群众,推动民间文学的发展;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视觉”“听觉”等象征意象的运用丰富了新诗的内涵,也增强了新诗的艺术表现力;在语言上,汲取民间文化,善用方言,宣扬白话诗歌,并试图与民间歌谣、儿童歌谣相结合,开拓了五四新诗的新领域,使诗歌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参考文献:
[1] 王琪玖.《扬鞭集》:永远清新的野花香[J].唐都學刊,2007(5):94-97.
[2] 曹薇. 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D].吉林大学,2008.
[3] 刘半农.扬鞭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作 者: 马羽涵,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在读本科生。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视听意象 语言符号 民间文学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其诗歌总集《扬鞭集》于1926年6月出版,分上、中两卷,关怀现实,针砭时弊,揭露了当代中国黑暗的旧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为读者刻画了一幅丰富、广阔的民国画卷,内容精彩纷呈,思想深刻隽永,在五四新诗及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甚至语言学等领域均有涉猎,并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一、视觉:刘半农诗歌中“色彩”的象征意义研究
《扬鞭集》中的新诗大多有着深刻的意义,其中许多诗歌的“色彩”描写,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对人民的压迫、剥削,表达了对劳苦民众的同情以及对个性解放的深切渴望,对五四新诗的发展和弘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敲冰》中,敲冰者在“漆黑的深夜”中点着灯笼敲冰,带着强烈象征意味,漆黑又是深夜,象征着旧中国阴云密布,黑暗的社会压迫得人喘不过气,“点着灯笼”虽未明确写出颜色,我们却能感受到黑暗与光亮的鲜明对比,点点火光倔强地在黑暗中前行,欲敲碎横亘在新社会面前的厚厚的坚冰。“天上的黑云,偶然有些破缝”,象征着敲冰者齐心协力、不怕吃苦,在艰難努力下的开拓的新出路,“黑云”意味着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的压迫,“破缝”象征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为民众撕开启蒙思想的开口,在对社会现实出路的探求中宣扬个性的解放。“黑暗已死,光明复活了!”在黑暗与光明的博弈中,两种极端的色彩对比,表现了民众在压迫中的反抗,整首诗歌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先锋反叛意识,同时表现出作者对民间苦难和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的深刻体会。
《卖萝卜人》中的色彩描写所表现的思想就相对直白而显露。整首诗洋溢着刘半农朴素清新的风格,语言平白如话,体现五四新诗之风。其思想如题目所叙述一般,描写了卖萝卜人所代表的劳苦民众为生存挣扎时被警察所象征的官僚阶级所压迫的画面,这是民间苦难的冰山一角。“几个红萝卜,滚在沟里,变成了黑色!”“红萝卜”象征着纯洁、简单、朴实的劳动人民,滚到沟里后变成了“黑色”,表现在封建、官僚主义的压迫、剥削下民众所遭受的心灵和肉体双重苦难,与《扬鞭集》诗集主题思想深度契合。
《扬鞭集》中的名篇《铁匠》中也有着异彩纷呈的色彩描写,并与其所表达的思想密切相关。诗歌刻画了一个朴实、敬业的劳动者形象,描写了铁匠打铁时的场面,刘半农将打铁场景设定在黑漆漆的深夜,因此“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在强烈的色彩冲击下更加明亮闪耀,表现了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下劳动人民热烈、坚定的反抗决心及其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你若回头过去,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飞射在漆黑的地上。”诗歌文本下的火光和漆黑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产生视觉性的联想,让人不禁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寄托了作者寻求自由和解放的强烈愿望。
在《扬鞭集》中,色彩被作者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诗歌中现实与象征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新诗的开拓性发展;同时,刘半农在诗中对色彩的描写,意境深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听觉:《扬鞭集》中的“声音”意象研究
《扬鞭集》中出现了大量声音描写、叙事的特色,细细揣摩,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意识,拟声词、人物的声音、民间歌曲的写作,甚至诗歌文本想要传达的平民的心声,这些“声音”意象的描写对主题的烘托、艺术效果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对各种“声音”的解读,分析其视觉性文本下产生的声音意象、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民间苦难的书写和民间文学的贡献。
如上文所提到的《铁匠》一篇中,“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作者在铁匠这一人物的刻画过程中,侧重描写其打铁的过程——发出的声音,给人以劳动人民脚踏实地、朴实劳作之感,在寂静无言的沉默的夜里,打铁的“叮当”声愈显铿锵有力,犹如新兴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发出的呐喊一般掷地有声。这篇诗歌完成于1919年的北京,与当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深度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宣扬五四运动新思想。铁匠打铁之“声”也是民间群众的心声,是刘半农新诗开拓之路上的一篇成功的作品。
《扬鞭集》也以其返璞归真,扎根于平民生活而闻名,刘半农的诗歌大多表现得是一种“小人物精神”,歌颂劳动人民的老实和淳朴,批判黑暗社会下的民间苦难,其作品传达的是平民的“心声”。
刘半农的新诗书写了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揭露了劳苦大众的悲苦生活。《老牛》中刻画了不辞辛苦、不求回报的老牛形象,象征着兢兢业业劳动的中国农民形象,表达了作者歌颂劳动人民美好品质的思想感情,同时借诗歌发出劳动人民的渴望自由和解放、渴望安稳的生活的“呐喊”。
在《卖菜》这一首新诗中,刘半农刻画了一个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卖菜翁的形象,“就使没有人要买,他还得要穿街过巷的高声叫卖”,表现了底层劳苦民众为了生存而挣扎的场面,赞扬了劳动者的不屈不折的精神;同时,这首诗着重描写了卖菜翁的心理活动,“不幸城里人吃肉的多,吃菜的少”,也折射出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贫富差距悬殊——上等人吃肉,下等人连生存都是问题。这首诗写出了买菜翁的“心声”,也写出了广大劳苦群众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苦难深切的同情。
这种隐秘的“声音”描写,成为刘半农新诗一种独特的风格,以自然平白的白话语言导出内心的隐秘的情感,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促进了五四新诗的发展。 三、《扬鞭集》中语言符号的使用对诗歌意境表达效果的影响
《扬鞭集》收录的新诗,不仅在题材上深入社会现实、民间疾苦,立足民间文学,更是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语言上追求平白朴素的白话诗歌;同时,在诗歌文本的构建上,他对语言符号的运用皆恰到好处。
在感于物作的现代诗歌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与情感表达效果紧密相连,恰当的标点符号会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打动人心,有些语言符号的使用还会与修辞等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增加诗歌文本的艺术感染力,强化表现力。
《呜呼三月十八》这首诗,全篇重复使用了感叹号,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愤慨和激昂的心绪,面对外忧内患的局势,国仇家恨,民不聊生,作者潸然泪下,拍案而起,遂写下这篇沉痛的诗篇。“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句句泣血,感叹号的使用加强了诗歌的语气,同时强烈地表达作者对官僚阶级卖国求荣行为的不齿与愤怒,在3月18日这一重要的日子里,刘半农写下这篇诗歌,同时用感叹号的连续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打破了诗歌写作的常规模式,表现出作者自由开拓的五四新精神。
在《拟拟曲》中作者模仿两个车夫的口气,表达百姓心声,借用最平常的口语对话抨击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悲惨遭遇,在诗歌文本中,作者通过几个问号的使用让对话情境更加真实,一问一答的设定中更加突出底层人民缺衣断食的悲苦,贴近社会现实,充满了生活气息,对话和独白的独特构想推进了诗歌白话化的进程。如,“他们有脸的丢脸,咱们有命的拼命,还不是一样的英雄好汉么?”以反问句结尾,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情感,表现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抗争,表现民众对社会隔膜又厌弃的心情,赞颂了民众的反抗精神。
《相隔一层纸》这一首诗中,反映了当时贫富差距十分尖锐的社会现实,“老爷”和“叫花子”间的不同的生活境遇仅仅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窗纸,纸里头是老爷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纸外头是叫花子在瑟瑟寒风中饥寒交迫,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诗中通过对老爷吩咐买水果的对话刻画,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同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富人不知人间疾苦的无知和愚昧以及底层人民悲苦的人生。“要死!”感叹号加强了痛苦、悲愤的语气,表达了叫花子对生活的痛恨与无力;同时也表现对以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厌恶和愤怒,蕴含着民众的觉醒的意识,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风雅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刘半农新诗对民间文化的借鉴和创新及民间文学的发展
民间文化是除儒家主流文化之外的另一种属于老百姓的文化,它如野草般具有勃勃的生机,刚健且清新,往往能代表着最底层的民众的情绪表达,反映了一个社会最真实的状况,因而成为新文化的源泉。
五四新文学在对民间文学的创作中,表现在对民间语言(口语)和白话文的使用,以及对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上,以民间语言代替文言文,以民间文学代替国学,使五四时期新文学独具魅力。
刘半农在新诗的写作上,常借鉴民间的文化,汲取民间资源之美,刘半农作为新诗的开拓者,他追求新诗的“新”和“真”,并将目光投射到对与生俱来的民间苦难的书写上,他关注现实,注重民生疾苦,诗中蕴含着他积极真诚的人生态度,对民生疾苦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就是刘半农新诗的民间立场。
刘半农在《扬鞭集》及其诗歌作品中,表达了他强烈的民间立场,他在诗歌内容上站在民众的角度抒发民间的苦难,汲取民歌、方言等民间资源的艺术之美,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面包与盐》抒发的是最质朴的最底层人民的声音:“老哥今天吃的什么饭吓还不是老样子——俩子儿的面,一个蹦子的盐,搁上半喇子儿的大葱。……咱们做,咱们吃。咱们做的是活。谁不做,谁甭活。”刘半农以地道的口语为主体进行诗歌的创作,贴近现实生活,描写了在生存线挣扎的民间苦难,以平民的视角描摹出底层劳动民对生活态度,给人以劳动人民觉醒的意识。
民间歌谣代表了民间群众的心声,他们用最自然的文字,抒发最真挚的情感。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是刘半农在伦敦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期思念之情。刘半农将国外民歌的表现形式与中国新诗进行大胆的融合创造,创作从内心的感受出发,形成了中国新诗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喷薄的爱国热情,就如同他在诗歌中所述“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无论身在何方,“我”心依旧系祖国。
在刘半农的民间新诗的创作中,他的儿歌的创作风格清新可人,意趣无穷。他在给女儿小蕙写的《雨》记录了小蕙天真的话语,诗中流露出的纯真的情感是儿童天真清澈的心灵独有的。
“妈我要睡了,你就关上了窗,不要让雨来打湿了我们的床。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不加修饰的,稚嫩的口语,表达了最最纯真的情感,这恰恰也是最纯粹的最自然的民间语言。
推崇民间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占有重要地位,它贴近社会现实,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感,使文学不再高高在上,真正使文学成为书写世间百态的民间文学。
五、结语
刘半农在五四新诗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使新文学在内容上摆脱了以歌颂封建贵族的狭窄领域,深入社会现实,立足民间群众,推动民间文学的发展;在形式上,推陈出新,“视觉”“听觉”等象征意象的运用丰富了新诗的内涵,也增强了新诗的艺术表现力;在语言上,汲取民间文化,善用方言,宣扬白话诗歌,并试图与民间歌谣、儿童歌谣相结合,开拓了五四新诗的新领域,使诗歌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参考文献:
[1] 王琪玖.《扬鞭集》:永远清新的野花香[J].唐都學刊,2007(5):94-97.
[2] 曹薇. 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D].吉林大学,2008.
[3] 刘半农.扬鞭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作 者: 马羽涵,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在读本科生。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