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资本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的新理论,为企业员工的心理辅导提供了新的视角。企业应充分利用心理资本的理念,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深入挖掘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幸福指数。本文就心理资本视域下的企业员工心理辅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心理资本;企业员工;心理辅导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宝贵资源,优秀的员工队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和更高的绩效。而随着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企业管理的精密度与严格度越来越高,员工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压力也相应加大。员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些焦躁不安、抑郁失落、迷茫矛盾、愤怒不满的负面情绪,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这些问题通过传统的“思想教育”已经无法得到解决。心理资本的出现,对企业如何做好员工辅导工作指出了新的有效手段。
一、心理资本视域下员工心理辅导相关概述
心理资本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2004年其概念正式被Luthans提出,并开始不断的发展完善。目前心理资本的概念并没有得到统一,主要观点有三种:特质论、状态论以及综
合论。
心理资本主要是指在人的成长中,形成的心理状态,例如自信、对目标的坚持、面对困难的勇氣等。很多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和态度都能起到影响[1]。在心理资本视域下,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企业应充分利用心理资本的理念,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深入挖掘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幸福指数。
二、心理资本视域下的企业员工心理辅导策略
(一) 员工心理辅导的目标
在心理资本视域下,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提升员工积极的心理潜能[2]。过对员工的心理行为方向和心理状态进行培养的过程,消除负面情绪,充分挖掘员工的积极心理,开展人文关怀,提升满足感和幸福感,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
(二) 经常性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诊断
心理健康诊断就如同身体体检,可以将疾病防患于未然。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主要分为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以及病态状态三种。处于正常状态的员工,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挑战;处于不平衡心理状态的员工,经常会产生焦躁、不安、矛盾等消极情绪,但是在经过适当的心理辅导调节后,心理状态能够恢复到正常;而处于病态心理的员工,无法正常的生活、工作,如未得到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恶化为精神病患者。这就要求企业要时时掌握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让辅导工作做到“对症下药”。
企业应当定期为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诊断,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业的调查和评估,及时了解掌握并提前调整好员工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诊断结果,对员工给予适当的辅导,防止问题恶化。在平时,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咨询辅导、调研访谈等方式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三) 丰富心理辅导手段
丰富有效的心理辅导手段,是企业心理辅导效果的保证。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使用灵活多变的辅导工作模式,不断丰富心理辅导的手段。
1.培养辅导员队伍。员工辅导工作需要经常性开展,仅仅借助外界专业辅导机构的力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因此在单位内部培养一支具有专业辅导能力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的辅导员对企业本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情况更加熟悉,在开展辅导工作的时候也更加容易深入员工内心;辅导员利用工余时间开展辅导,有助于辅导工作的经常性开展,同时,这也为企业节省了外聘辅导力量的费用成本。
2.建立辅导工作的闭环管控机制。员工辅导工作不能一劳永逸,有针对性的、长期反复的辅导,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心理疏导目的。应当制定辅导工作闭环工作流程,借助表单和专业测评工作对每一次的辅导工作进行记录和效果评估,跟踪监控每一位辅导对象的状态并及时记录反馈,并将结果作为下一次辅导的参考。
3.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新媒体的普及为企业员工心理辅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辅导工作可以利用网络、电脑和手机软件、电话等工具,为员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辅导渠道。例如,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利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员工心理健康诊断、利用电话或通讯软件来进行一对一辅导等,让辅导工作能随时随地开展。
(四) 完善人文关怀系统
在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构建完善的人文关怀系统[3],增强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提升员工幸福感,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1.通过健全员工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为员工提供医疗、养老、意外伤害等保险,为员工消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不仅关心员工本人,还要关怀帮扶员工家庭,为员工家庭送去组织的关怀的同时,让员工家属更加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体谅员工的工作,增进员工的家庭和睦。
3. 完善工会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建设、协调、教育、维护的功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缓解员工压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三、结论
心理资本的出现,对于企业员工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企业应明确心理资本视域下心理辅导的目标,经常性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诊断、不断丰富心理辅导手段、完善人文关怀系统,保障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工作绩效及幸福感,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营造企业良好的组织环境和管理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启念.工具、开发与绩效:员工心理资本的研究述平与展望[J].领导科学,2014,11(11):47-50.
[2] 周评.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4(2):40-43.
[3] 杨世平.浅议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9(9):224-233.
关键词:心理资本;企业员工;心理辅导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宝贵资源,优秀的员工队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造力和更高的绩效。而随着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企业管理的精密度与严格度越来越高,员工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量不断增大,工作压力也相应加大。员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些焦躁不安、抑郁失落、迷茫矛盾、愤怒不满的负面情绪,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这些问题通过传统的“思想教育”已经无法得到解决。心理资本的出现,对企业如何做好员工辅导工作指出了新的有效手段。
一、心理资本视域下员工心理辅导相关概述
心理资本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2004年其概念正式被Luthans提出,并开始不断的发展完善。目前心理资本的概念并没有得到统一,主要观点有三种:特质论、状态论以及综
合论。
心理资本主要是指在人的成长中,形成的心理状态,例如自信、对目标的坚持、面对困难的勇氣等。很多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和态度都能起到影响[1]。在心理资本视域下,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企业应充分利用心理资本的理念,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深入挖掘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幸福指数。
二、心理资本视域下的企业员工心理辅导策略
(一) 员工心理辅导的目标
在心理资本视域下,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提升员工积极的心理潜能[2]。过对员工的心理行为方向和心理状态进行培养的过程,消除负面情绪,充分挖掘员工的积极心理,开展人文关怀,提升满足感和幸福感,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员工心声、改善员工感受、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
(二) 经常性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诊断
心理健康诊断就如同身体体检,可以将疾病防患于未然。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主要分为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以及病态状态三种。处于正常状态的员工,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挑战;处于不平衡心理状态的员工,经常会产生焦躁、不安、矛盾等消极情绪,但是在经过适当的心理辅导调节后,心理状态能够恢复到正常;而处于病态心理的员工,无法正常的生活、工作,如未得到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恶化为精神病患者。这就要求企业要时时掌握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让辅导工作做到“对症下药”。
企业应当定期为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诊断,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业的调查和评估,及时了解掌握并提前调整好员工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诊断结果,对员工给予适当的辅导,防止问题恶化。在平时,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咨询辅导、调研访谈等方式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三) 丰富心理辅导手段
丰富有效的心理辅导手段,是企业心理辅导效果的保证。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机制,使用灵活多变的辅导工作模式,不断丰富心理辅导的手段。
1.培养辅导员队伍。员工辅导工作需要经常性开展,仅仅借助外界专业辅导机构的力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因此在单位内部培养一支具有专业辅导能力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的辅导员对企业本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情况更加熟悉,在开展辅导工作的时候也更加容易深入员工内心;辅导员利用工余时间开展辅导,有助于辅导工作的经常性开展,同时,这也为企业节省了外聘辅导力量的费用成本。
2.建立辅导工作的闭环管控机制。员工辅导工作不能一劳永逸,有针对性的、长期反复的辅导,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心理疏导目的。应当制定辅导工作闭环工作流程,借助表单和专业测评工作对每一次的辅导工作进行记录和效果评估,跟踪监控每一位辅导对象的状态并及时记录反馈,并将结果作为下一次辅导的参考。
3.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新媒体的普及为企业员工心理辅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辅导工作可以利用网络、电脑和手机软件、电话等工具,为员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辅导渠道。例如,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利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员工心理健康诊断、利用电话或通讯软件来进行一对一辅导等,让辅导工作能随时随地开展。
(四) 完善人文关怀系统
在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构建完善的人文关怀系统[3],增强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提升员工幸福感,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1.通过健全员工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为员工提供医疗、养老、意外伤害等保险,为员工消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不仅关心员工本人,还要关怀帮扶员工家庭,为员工家庭送去组织的关怀的同时,让员工家属更加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体谅员工的工作,增进员工的家庭和睦。
3. 完善工会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建设、协调、教育、维护的功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缓解员工压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三、结论
心理资本的出现,对于企业员工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企业应明确心理资本视域下心理辅导的目标,经常性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诊断、不断丰富心理辅导手段、完善人文关怀系统,保障员工心理健康,提升工作绩效及幸福感,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营造企业良好的组织环境和管理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启念.工具、开发与绩效:员工心理资本的研究述平与展望[J].领导科学,2014,11(11):47-50.
[2] 周评.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4(2):40-43.
[3] 杨世平.浅议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9(9):22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