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应强化“三个回归”的意识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训练时应帮助学生强化“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回归自然”的意识,克服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不无病呻吟,不矫揉造作,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吐真情,让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关键词】初中作文训练;观察;阅读;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在此理念指引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训练时应帮助学生强化 “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再现生活”、“回归真实——拒绝闭门造车、说真话、吐真情”、“回归自然——不无病呻吟,不矫揉造作”的意识,克服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让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一、回归生活——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然界是生机勃勃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与自然就是作文训练的“源头活水”,是一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活书”。倘若学生缺少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物、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对每时每刻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那么学生写作素材的仓库就会空空如也,写起文章来就会捉襟见肘、搜索枯肠;如果能够在生活中用自己的一双慧眼自觉地捕捉素材,那么素材仓库就会日益丰盈,其作文内容也会更加真实、感人。化用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用之于学生作文,我们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所以,笔者认为观察应成为学生学会作文所必须修炼的第一个本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说真话、吐真情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克服“闭门造车”现象,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学生认识到了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之后,方能把观察变为一种自主的行为,方能成为一个勤于观察的有心人,用自己的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为自己的作文积累鲜活素材。
  “观察”固然需要眼睛,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眼睛,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灵去体察、感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由表及里、深入思考,要抓住人物动作、表情的细微表现,来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要抓住事物与众不同的特点,领会其鲜明的个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大文豪鲁迅先生对人物的观察可谓独具慧眼、细致入微。譬如,他对祥林嫂眼睛的观察与刻画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祥林嫂由初到鲁家时总是“顺着眼”,到“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样精神”,到她在沦为乞丐之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先生正是锁定了主人公的眼睛,运用对比的手法,透过这扇“心灵的窗口”,来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境遇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没有由表及里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怎么会有这样惟妙惟肖、令人叹服的手笔呢?由此可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练就一双勤于观察的慧眼。
  二、回归真实——说真话、吐真情
  真情乃文章之生命,是否具有真情实感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阅读当今的学生作文,总感觉文章中缺失了“真情”,从学生口中说出的话语并非发自内心,大话、套话充斥于文章之中。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口”,如果作文中的话语不是出自肺腑,文章自然不会生动、感人,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说真话、吐真情”的观点,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从笔端流泻出来,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作文是一种情感的抒发、释放与宣泄,在作文中学生会述说自己的苦恼与快乐,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埋怨,会抒发自己的真情与关爱,会畅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此时,如果教师正确地运用评语跟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恰如其分地亮出自己对学生观点与情感的评判,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是自己文章的忠实读者,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会更加地亲近教师、信任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作文也是师生间一条沟通思想、融洽感情的桥梁与纽带。
  三、回归自然——拒绝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杜甫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事实的确如此,阅读经典的美文或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积累知识,又能积淀文化,既能增长智慧,也能陶冶情感。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智慧的增长、情感的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闪烁着自己的真知灼见,进而远离矫揉造作的应景式作文。
  阅读对于学生作文来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素材的问题,帮助学生储备情感、积累观点、丰富思想;另一方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技巧的问题,促使学生从不同作者、不同的风格的文章中习得写作方法,引发表达欲望。总之,阅读的好处多多,通过阅读可以懂得如何选择材料、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抒发情感、如何酝酿思想、如何表达观点。素材丰富了,方法积累得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文思如泉、挥洒自如。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以此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指导,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勤于观察、敏于感悟,在作文中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努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让学生把作文当成是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生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我在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种方法,可有效解决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的问题。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自问自答”。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文学长期以来在文学史发展的进程中未受到普遍关注,这种平面式的研究视角不能满足文学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关注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在重新认识和发掘城市文学资源的过程中关注时空架构,并完善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而打通中国古代与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之间的“穴位”,为文学史研究拓展新的视野。  【关键词】古代城市文学;文学研究;文学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结合学校的高效阅读实验,综合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正确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达到高效阅读,从而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会读到乐读,从读懂到读透,从知意到知行。  【关键词】高效阅读;学习方法;育人道理;会读;乐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懵懂中的高效经典诵读  天北小学是一所村办小学,容纳了大量的农村学生。所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