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育课中“课课练”提高学生身体柔韧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体能素质“课课练”的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采用分组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市第109中学小学部二年级1、2班学生身体素质中柔韧素质发展利用“课课练”的练习进行研究,有效的提升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课课练;身体素质;柔韧性;
  1.一、前言
  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而 “课课练”教学模式(简称“课课练”)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条件下,“课课练”确实起到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作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课课练”引起很大争议。反对者认为,“课课练”的形式与方法单一、呆板,练习的内容简单重复、枯燥、乏味,影响主教材的教学,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相符合,它只适合于培养运动员。在反对和质疑声中,“课课练”逐渐退出了体育课堂。
  近年来,业内对体育“课课练”的界定大致如下:吴健认为,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即在每节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毛振明提出,“课课练”是在每堂的体育课中合理地安排有针对性的,可以对学生身体产生改善作用的身体练习,并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练习。廖申生、熊利曾对“课课练”的理解是:在体育课中,经常进行素质练习,素质练习指的是教学内容,“课课练”指的是教学要求,练习方法则指的是教学形式或一种手段,而练习方法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又决定了练习的效果。
  2.1二、研究对象
  以北京市第109中学小学实验部二年级学生共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2三、研究方法
  2.2.11.分组实验法
  对109中学小学实验部二年级女生进行了分组实验,一组不进行“课课练”素质练习,另一组在课课练中进行下肢柔韧性练习。通过一个学期的分组练习,对比实验前后的各组数据进行比较。
  2.2.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以“课课练”为关键词,搜集有关文献20余篇,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3.2.2.3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2007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收集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处理。
  3.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一)相关理论综述
  3.1.11.“课课练”的概念
  关于体育课“课课练”的概念,至今未见权威定义。为此,毛振明教授在《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2中提到,锻炼的目的要清晰准确。笔者认同毛振明教授的观点,特别是一、二年级,属于柔韧训练最佳时期,应抓住这个时期。提升身体柔韧素质。
  3.1.2柔韧性练习方式:动力性拉伸、静力性拉伸、PNF拉伸等。动力性伸展练习是通过身体环节的用力摆动来达到拉长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目的。静力性伸展练习是在有意识的控制下慢慢地拉长肌肉,PNF的意思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纤维参与活动。
  3.22.“课课练”的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3.2.1(1)“课课练”的内容
  因本研究做对比实验,所以参与本次实验的80名二年级学生分别以教学班作为单位,在开学伊始进行数据初测,在“课课练”中增加柔韧性练习内容,学期末进行阶段数据测试。
  80人进行“课课练”下肢柔韧性练习。练习放在准备部分的各种准备活动之后,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并把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3.2.2(2)逐步完善组织练习形式
  每一节体育课的“课课练”虽仅5分钟左右的时间,但在长期坚持以基本素质练习为主的实践中,学生不免感到无趣,从而缺少练习的动力。而在参阅的多篇文献中提及课课练组织形式需多样化,与主教材相结合,变化各种组织形式的方法,有效的发挥其练习作用。
  3.3(二)“課课练”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数据分析
  3.3.1实验前二年级80名学生坐位体前屈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中的数据,25%的学生达到优秀标准;38.8%的学生达到良好的标准;17.5%的学生达到及格标准;接近18.8%的学生成绩是不及格的标准。
  根据表中的数据,63.8%的学生达到优秀标准;25%的学生达到良好的标准;11.3%的学生达到及格标准;100%的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都达到及格的标准。
  4.五、结论与建议
  4.1(一)结论
  4.1.1各种抻拉下肢柔韧性练习能够有效的提升二年级学生的身体柔韧素质,其中对提升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项目的促进尤为突出;。
  4.1.2“课课练”引入体育课堂。可采取多种形式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练习内容和方法。
  4.2(二)建议
  如果想全面均衡的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与水平,促进自身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对实践中与不同阶段与主教材内容相结合、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研究必不可少。由此提出以下建议作为参考与反思。:
  1.1、体育“课课练”期待和“课后练”相结合
  仅从字面上理解,“课课练”应该是发生在课堂上,从体育课堂中“课课练”的内容、时间、形式等方方面面入手,努力追求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练习,而忽视了“课后练”,导致了“练习内容太枯燥,学生不喜欢;对主教材教学有干扰;提高学生体能的效果不明显”,逐渐退出体育课堂。
  2.2、创新体育“课课练”的练习内容、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
  过去的“课课练”内容大多选择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练习内容,如坐位(立位)体前屈等。这些动作规范,练习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锻炼的效果也比较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趣味性,加之练习过程中组织形式单一、练习时间段固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课练”,必须精选练习内容,设计不同的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3.3、体育“课课练”评价的多元化
  在体育“课课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多元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过去的体育“课课练”评价,大多是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成绩(如某个动作多少次、测试跑多少秒等),属于量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这样的评价缺乏过程性、质性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中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加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我和三十年前的课课练田.体育教学,2012(7):13-14.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下)=“北京市小学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对“课课练”的启示[J].体育教学,2011 (2):32一36.
  [3]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一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 24- 27.
  [4]蔡长秀,刘瑾瑾,严丽琴.“课课练”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实践研究一以我校高中女生体育课实施“课课练”为例.体育教学,2013(3):33-35.
  [5]吴键.创新是“课课练”持久生命力的第一要务一再论“新课课练”[J].中国学校体育,2011(5):14-15.
  [6]张弥.体育“课课练”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4 (7):77一79.
  [7]吴键.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J].中国学校体育,2010 (8)
其他文献
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课书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晰。下面,试就《盘古开地》谈谈我是如何确定这些目标的。拿到一篇课文,我们大致会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编排在这一册、这一单元?这篇课文隐藏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哪些可能因子?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思考,我们便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我认为要关注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新教材内容多,课时少而写作训练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现状下,教师不能忽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主要问题概述:  1.(一)部分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视不够  一是因为课时紧,教学内容繁多,在写作训练方面用时太少。  2.(二)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理解题意,找不到题眼,主题不突出。二是文体不符要求,格式错误。第三是文章的
期刊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或实物,学生准确听说、认读相关物品设施的英文单词,并能用英文简单介绍这些物品设施的英文单词。  2、.在情境的帮助下,学生熟练操练Where are the …? 这一句型,并能根据物品位置用They are … 来做出相应回答,学会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3、.通过学习物品设施的英文单词,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方位介词,表述物品所在的位置,激发学习英语的热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区教育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化教育。  当前,我区已进入了全面禁伐,封山育林阶段。同时,我们面临着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列出了00后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的实际情况,并针对这些不良的习惯提出了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习惯 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很多学生都成为了留守少年,平时都得不到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了初中以后,由于知识复杂和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很困难,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
期刊
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是制定教
期刊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实
期刊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教学。那么怎么才能使语文教学更有效呢?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语文教学重在“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在朗读中,学生能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朗读的功效,重视学生的“读”,让课堂上充满朗朗读书声。如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中,我一次次的让学生读,而
期刊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理念不断的更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由以前的“两基”变为“四基”。新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两个目标。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如果把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看作是显性的话,那么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就具有隐性的特征。《标准(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