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历史复习课,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轮是基础过关,第二轮是专题复习,第三轮是综合复习阶段。而高三历史的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三历史课复习,实现由点到线到面,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呢?笔者探索第一轮的复习方法,即是以专题为主干,构建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系统,然后根据主干的每个知识点逐一展开,把基础知识、知识升华、能力培养连成一线,联系古今中外构成一个面,再借鉴历史,总结规律、收获启发等练习方法。现结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第一轮复习方法,笔者在历史复习课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1教师要精心研究设计,抓好第一轮的复习主干、枝叶
通过高一至高三历史课的学习,学生能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已初步完成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构建。在此基础上的历史的第一轮复习,必须以考纲为依据,以现行高中教材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对全部高考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拓展升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要由厚变薄,去粗取精,做到要点系统准确、概括简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综观高一到高三所有历史内容,从整体、全局上构建复习的大小主干、枝叶。首先从宏观和整体上确定大主干知识,然后全盘地细致考究落实每一个小主干,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考情,精心地考究添枝加叶,给予阳光雨露。让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孤单的历史现象,而是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科学知识。例如构建《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大主干知识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大国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的嬗变等,大主干下再划分小主干,例如:大主干“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1)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2)社会主义改革:
(一)苏(俄)联的建设、改革:(1)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的措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新经济政策;(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5)农业集体化的方针;(6)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7)赫鲁晓夫的改革;(8)勃列日涅夫的改革;(9)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1)南斯拉夫;(2)波兰;(3)匈牙利;(4)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中国;(2)朝鲜;(3)越南;(4)蒙古(蒙古属于前社会主义国家)再联系、对比下面的改革进行讲解: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革:(1)美国;(2)西欧、联邦德国;(3)日本。
二战后的亚洲国家的改革:(1)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2)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3)南亚的印度;(4)西亚国家;(5)中国;(6)日本。
对上述每一个小主干都必须掌握它的基本枝叶,如:时间、背景、过程或措施、结果、影响等,然后对革命和改革进行总结、比较,找出规律、获得启发。至于对小主干进一步的添枝加叶,则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因材施教,史论结合,拓宽和深化知识,纵向和横行联系,讲、练、评结合,融会贯通了。此外,复习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文史常识,关注热点问题等。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历史复习阶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即“满堂灌”或“放羊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是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是主体积极性。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求备考复习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导学、督学、激学、评学上,主要是教会学生动脑获得知识,动脑运用知识。“学而不思则惘”,积极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形成质疑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转向“探索----转化----创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以致用、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归纳、提炼、综合讲评,加强解答技巧与规范答题的指导
高考研究专家指出:“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习题训练。”“练习不在多,而在精;考试不在频,而在评。” 讲评,应建立在提练、归纳、综合的基础上,对典型题进行思路分析,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做本质剖析,克服机械讲评、简单对答案的现象。试卷讲评要做到肯定成绩与指出不足相结合;少讲、精讲,重点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点评、自评、互评相结合;做到方法技巧指导、点拨到位,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对试卷的批改和讲评,找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找到教学中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同时结合具体的题型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高三历史复习课,应遵循“巩固、完善、提高、深化”的教学原则,以形成网络、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主攻方向,建立知识、认识和能力形成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1教师要精心研究设计,抓好第一轮的复习主干、枝叶
通过高一至高三历史课的学习,学生能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已初步完成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构建。在此基础上的历史的第一轮复习,必须以考纲为依据,以现行高中教材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对全部高考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拓展升华,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要由厚变薄,去粗取精,做到要点系统准确、概括简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综观高一到高三所有历史内容,从整体、全局上构建复习的大小主干、枝叶。首先从宏观和整体上确定大主干知识,然后全盘地细致考究落实每一个小主干,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考情,精心地考究添枝加叶,给予阳光雨露。让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孤单的历史现象,而是结构化、体系化的历史科学知识。例如构建《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大主干知识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大国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的嬗变等,大主干下再划分小主干,例如:大主干“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1)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2)社会主义改革:
(一)苏(俄)联的建设、改革:(1)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的措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新经济政策;(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5)农业集体化的方针;(6)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7)赫鲁晓夫的改革;(8)勃列日涅夫的改革;(9)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1)南斯拉夫;(2)波兰;(3)匈牙利;(4)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中国;(2)朝鲜;(3)越南;(4)蒙古(蒙古属于前社会主义国家)再联系、对比下面的改革进行讲解: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革:(1)美国;(2)西欧、联邦德国;(3)日本。
二战后的亚洲国家的改革:(1)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2)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3)南亚的印度;(4)西亚国家;(5)中国;(6)日本。
对上述每一个小主干都必须掌握它的基本枝叶,如:时间、背景、过程或措施、结果、影响等,然后对革命和改革进行总结、比较,找出规律、获得启发。至于对小主干进一步的添枝加叶,则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突破口,因材施教,史论结合,拓宽和深化知识,纵向和横行联系,讲、练、评结合,融会贯通了。此外,复习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文史常识,关注热点问题等。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历史复习阶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即“满堂灌”或“放羊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是主导作用,调动学生是主体积极性。教师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要求备考复习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导学、督学、激学、评学上,主要是教会学生动脑获得知识,动脑运用知识。“学而不思则惘”,积极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形成质疑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转向“探索----转化----创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以致用、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归纳、提炼、综合讲评,加强解答技巧与规范答题的指导
高考研究专家指出:“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习题训练。”“练习不在多,而在精;考试不在频,而在评。” 讲评,应建立在提练、归纳、综合的基础上,对典型题进行思路分析,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做本质剖析,克服机械讲评、简单对答案的现象。试卷讲评要做到肯定成绩与指出不足相结合;少讲、精讲,重点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点评、自评、互评相结合;做到方法技巧指导、点拨到位,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对试卷的批改和讲评,找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找到教学中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同时结合具体的题型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高三历史复习课,应遵循“巩固、完善、提高、深化”的教学原则,以形成网络、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主攻方向,建立知识、认识和能力形成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