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日异月新的背景下,“5G”时代悄然到来,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在4G时代,网络短视频已经悄然成为了风口,与图文资讯平分秋色。5G时代,网络短视频必将再次发力,改变人们对信息摄取的途径方式。其中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类短视频平台已经独树一帜,主打平民化视角的叙事风格,获得了不少受众的认可和青睐。本文通过对“梨视频”进行研究,针对其发展瓶颈,试总结对此类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平民化视角;短视频;“梨视频”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111-03
短视频一般指长度为15秒到5分钟不等的视频,常常依托于移动端实现快速拍摄、美化编辑,以及传播。短视频起源于国外,2011年在美国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Viddy的短视频应用,随后Instagram紧跟其后也推出了短视频版块。我国的短视频发展从2013年起步,4G网络的诞生给了短视频传播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是我国公认的短视频元年还是2016年,这一年“秒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越来越成熟,有了更多的受众,“梨视频”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短视频按照其功能和特点,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社交型,以“抖音”为例,用户在其中可以成为别人的“粉丝”,也可以互相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其功能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社交黏性”;工具型,以“美拍”“秒拍”等为代表,工具操作简单,更多是满足用户快速编辑、美化视频的需要;媒体型,以“梨视频”为代表,以传递资讯为主,传播者更多是专业内容生产者[1]。
一、“梨视频”短视频平台分析
“梨视频”诞生于 2016年11月,由《东方早报》的前社长、澎湃新闻的前总经理邱兵离职后所创立,因此,“梨视频”虽然是新媒体,但是却有着传统媒体的专业,这一点不同于很多由技术人员打造的短视频应用。“梨视频”主打资讯类内容,推出至今,已经渐渐成为了短视频领域的翘楚,笔者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2]。
(一)主要特征分析
“梨视频”是一款资讯类短视频软件,它的资讯主要聚焦于社会议题,如之前的“格斗孤儿”事件,就是由“梨视频”率先发布的,从而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梨视频”的内容主要采用平民化视角,将议题通过通俗的大众语言来进行叙述,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之前的历史类短视频《独孤伽罗: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女人》,就是将之前高高在上的皇上和皇后,描述成“妻管严”和“悍妇”,为我们普及了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同时“梨视频”也有着碎片化、移动性等特点。
(二)传者及内容生产分析
“梨视频”的内容生产主要是PUGC模式,即PGC(专业生产内容)加上UGC(用户生产内容)。“梨视频”旗下的内容版块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从其他网站链接转载的新闻;二是旗下专业生产团队对话题进行制作,如微辣video、时差视频、digger等视频栏目就是专业生产内容;三是入驻的拍客上传的短视频,“梨视频”在全球有超过30 000名核心拍客[3],这保证了它的内容可以达到涵盖范围广、实时性强的特征。此外,“梨视频”还对这些拍客的供稿进行二次编辑,以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优质化。
(三)渠道传播分析
“梨视频”依托于手机移动端的应用进行传播,主要是在应用内发布短视频,用户可以对相关的栏目进行收藏、关注、预约等操作,也可以对短视频进行点赞、评论等操作。除此之外,“梨视频”发布的优质内容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二次传播,如“梨视频”在微博上就有账号@梨视频,每天都会发布一些优质短视频,目前它的粉丝已经达到了1 518万。
(四)受众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民呈现出数量多、年轻化的特点,更有所谓的“边缘人”可以接触到的短视频。由于农民、中小学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全体网民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梨视频”的受众定位也是比较平民化、年轻化,农村议题也开始进入受众视线。如发布的视频《小伙高铁上半小时抽烟2次,叫嚣“随便拘留”》《丁克夫妻意外怀孕,生娃后隐居农村》,就是典型的平民化视角的议题。
(五)效果分析
短视频的出现,日益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它具有表意强、内容丰富、信息直接等优点。“梨视频”是以平台为第一优先发布视频,但是短视频在“梨视频”应用上的传播效果要远低于在微博等平台的分发效果。如短视频《提前到考场却错过考试》,在“梨视频”应用上发布只获得了648个点赞、8条评论。而在微博发布一天后,就达到了1 836万的视频播放量、541条评论,这是因为社交平台的扩散属性,在微博这个平台,传者将短视频发布后,意见领袖也会继续转发,以影响到更多的受众,因此就会形成多轮发酵传播的效果。
二、“梨视频”存在的发展瓶颈
(一)题材限制
“梨视频”没有发布时事类新闻的资质,这就丧失了它作为资讯类平台的优势之一。“梨视频”主要在民生新聞、娱乐化议题领域深耕,但是平台的传播力不强。对于一部分年轻受众来说,更加猎奇、内容多样化的“抖音”“快手”等平台更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又由于二次媒介化的视频制作和传播等影响,资讯类短视频的价值又被削弱。
(二)内容同质化
如今的资讯类短视频或是自媒体,制作的短视频无非就是娱乐、社会、体育、财经、生活等几种类型,这大大增加了短视频内容的同质化。“梨视频”虽然有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但是在信息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时代,还是极易发生同类型的议题内容。对同类型短视频平台来说,如何在一个相似的议题下,找到创新点,是成功的关键要素。
(三)过度娱乐化
“梨视频”凭借对短视频的二次传播,凸显了内容鲜明的特点,但是为了愉悦大众,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容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就如上文提到的《独孤伽罗: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女人》,就把一代帝王杨坚,塑造为一位为娶小妾而跳河的“妻管严”。 (四)盈利模式单一
在目前的短视频市场,“抖音”“快手”“秒拍”等平台保持着领先地位。以“抖音”为代表,其不仅有平台广告收入,还结合电商,通过引流,利用粉丝的购买力而实现盈利。而在“梨视频”平台上,它主要聚焦于内容的生产,关系建设薄弱。平台的主要利润来源只有平台内容的版权变卖和广告两种模式。
三、 针对“梨视频”短视频的发展建议
“梨视频”在资讯类短视频之中发展较为成功,但是仍然面对着诸多问题,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需要不断寻求突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内容为王,深耕细作
在平民化视角下,资讯民生化和娱乐化不可避免,但是“梨视频”要抓住自己是专业媒体人创造的优势,对于内容深耕细作,一方面,是区别于大多数短视频应用发布内容的低质化;另一方面,真正优质的内容才会受到大众的青睐。第一,“梨视频”制作团队要发挥自己作为专业媒体人的新闻敏感性,对一些常见议题,发掘出创新点,在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中,发布受众真正关心的或者具有重要性的议题;第二,要坚守媒体的职业操守,做好把关工作,避免内容过于低俗化、娱乐化。
(二)多渠道共同传播
“梨视频”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如今有过度依赖微博传播的问题,而平台化的导流并不理想。利用APP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渠道共同传播,有利于“梨视频”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但相比于其他短视频应用,“梨视频”自身的社交属性太弱。未来“梨视频”应该打造平台的专属社区,可以增加互关好友,完善平台的短视频评论、转发、分享等功能,增加用户黏性,完善平台的传播生态链。
(三)引流盈利,平台优先
在短视频的市场领域中,“梨视频”存在下载量不大、用户黏性弱等问题,这会影响广告商在“梨视频”平台的广告投放量。而“梨视频”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在微博上常常有着良好的播放量,如“梨视频”为某企业营销造势的原生广告《一条鱼抵一个月工资》,播放量破万,热度达到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第5名[4]。可见“梨视频”发布的内容有其吸引力,但是平台的传播生态较差。针对此,“梨视频”可以通过微博等平台反向导流,如微博旗下的“秒拍”,就需要下载才可以观看全部内容。此外,“梨视频”也可以学习“抖音”等平台,借鉴其商业模式,线上线下结合,通过视频导入传统电商,把用户的注意力转化为经济。而“知乎”贩卖知识的模式,也值得“梨视频”学习。
在4G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了风口,而在5G时代,短视频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更多人日常接受信息的方式。随着网民的增加,未来短视频的更多受众将是普通大众,这也促使短视频采用平民视角进行叙事。未来短视频的民生类题材、农村题材将会进一步增多。而对于应用平台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领域保持不败之地,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并且打造社交化场景,完善其盈利模式,同时要谨防短视频过度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著名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说过: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短视频身为新媒体,受众庞杂,它也应该肩负起公众媒体的职责,不能为了盈利而毫无底线,它们本身也有着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包圆圆,吕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2015(3):12.
[2] 董兰兰.资讯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策略——基于对“梨视频”发布的热门资讯短视频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1):38-39.
[3] 栾萌飞,薛可.基于5W的短视频新闻传播特征——以梨视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40.
[4] 刘界儒.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问题与建议[J].新媒体研究,2017(12):94-36.
[5] 王安军.做百姓爱看的民生新闻[J].现代视听,2016(4):57-59.
[6] 许森.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以付费语音 问答服务“分答”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0): 193-194+196.
[7] 陳雪芳.短视频APP的走红原因及发展探析[J].新媒体聚焦,2018(11):136.
[8] 喻国明.镶嵌、创意、内容:移动互联网广告的三个关 键词——以原生广告的操作路线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4(3):48-52.
[9] 李晓彤.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以“一条视频”为例[D].安徽大学,2017.
[10] 田维钢,王梦媛.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8(5):1-4.
[11] 汤文颖.“三农”自媒体为何受追捧[N].贵州日报,2019-01-09(004).
[责任编辑:武典]
关键词:平民化视角;短视频;“梨视频”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111-03
短视频一般指长度为15秒到5分钟不等的视频,常常依托于移动端实现快速拍摄、美化编辑,以及传播。短视频起源于国外,2011年在美国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Viddy的短视频应用,随后Instagram紧跟其后也推出了短视频版块。我国的短视频发展从2013年起步,4G网络的诞生给了短视频传播有效的技术支持,但是我国公认的短视频元年还是2016年,这一年“秒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越来越成熟,有了更多的受众,“梨视频”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短视频按照其功能和特点,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社交型,以“抖音”为例,用户在其中可以成为别人的“粉丝”,也可以互相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其功能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社交黏性”;工具型,以“美拍”“秒拍”等为代表,工具操作简单,更多是满足用户快速编辑、美化视频的需要;媒体型,以“梨视频”为代表,以传递资讯为主,传播者更多是专业内容生产者[1]。
一、“梨视频”短视频平台分析
“梨视频”诞生于 2016年11月,由《东方早报》的前社长、澎湃新闻的前总经理邱兵离职后所创立,因此,“梨视频”虽然是新媒体,但是却有着传统媒体的专业,这一点不同于很多由技术人员打造的短视频应用。“梨视频”主打资讯类内容,推出至今,已经渐渐成为了短视频领域的翘楚,笔者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2]。
(一)主要特征分析
“梨视频”是一款资讯类短视频软件,它的资讯主要聚焦于社会议题,如之前的“格斗孤儿”事件,就是由“梨视频”率先发布的,从而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梨视频”的内容主要采用平民化视角,将议题通过通俗的大众语言来进行叙述,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之前的历史类短视频《独孤伽罗: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女人》,就是将之前高高在上的皇上和皇后,描述成“妻管严”和“悍妇”,为我们普及了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同时“梨视频”也有着碎片化、移动性等特点。
(二)传者及内容生产分析
“梨视频”的内容生产主要是PUGC模式,即PGC(专业生产内容)加上UGC(用户生产内容)。“梨视频”旗下的内容版块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从其他网站链接转载的新闻;二是旗下专业生产团队对话题进行制作,如微辣video、时差视频、digger等视频栏目就是专业生产内容;三是入驻的拍客上传的短视频,“梨视频”在全球有超过30 000名核心拍客[3],这保证了它的内容可以达到涵盖范围广、实时性强的特征。此外,“梨视频”还对这些拍客的供稿进行二次编辑,以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优质化。
(三)渠道传播分析
“梨视频”依托于手机移动端的应用进行传播,主要是在应用内发布短视频,用户可以对相关的栏目进行收藏、关注、预约等操作,也可以对短视频进行点赞、评论等操作。除此之外,“梨视频”发布的优质内容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二次传播,如“梨视频”在微博上就有账号@梨视频,每天都会发布一些优质短视频,目前它的粉丝已经达到了1 518万。
(四)受众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民呈现出数量多、年轻化的特点,更有所谓的“边缘人”可以接触到的短视频。由于农民、中小学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全体网民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梨视频”的受众定位也是比较平民化、年轻化,农村议题也开始进入受众视线。如发布的视频《小伙高铁上半小时抽烟2次,叫嚣“随便拘留”》《丁克夫妻意外怀孕,生娃后隐居农村》,就是典型的平民化视角的议题。
(五)效果分析
短视频的出现,日益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它具有表意强、内容丰富、信息直接等优点。“梨视频”是以平台为第一优先发布视频,但是短视频在“梨视频”应用上的传播效果要远低于在微博等平台的分发效果。如短视频《提前到考场却错过考试》,在“梨视频”应用上发布只获得了648个点赞、8条评论。而在微博发布一天后,就达到了1 836万的视频播放量、541条评论,这是因为社交平台的扩散属性,在微博这个平台,传者将短视频发布后,意见领袖也会继续转发,以影响到更多的受众,因此就会形成多轮发酵传播的效果。
二、“梨视频”存在的发展瓶颈
(一)题材限制
“梨视频”没有发布时事类新闻的资质,这就丧失了它作为资讯类平台的优势之一。“梨视频”主要在民生新聞、娱乐化议题领域深耕,但是平台的传播力不强。对于一部分年轻受众来说,更加猎奇、内容多样化的“抖音”“快手”等平台更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又由于二次媒介化的视频制作和传播等影响,资讯类短视频的价值又被削弱。
(二)内容同质化
如今的资讯类短视频或是自媒体,制作的短视频无非就是娱乐、社会、体育、财经、生活等几种类型,这大大增加了短视频内容的同质化。“梨视频”虽然有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但是在信息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时代,还是极易发生同类型的议题内容。对同类型短视频平台来说,如何在一个相似的议题下,找到创新点,是成功的关键要素。
(三)过度娱乐化
“梨视频”凭借对短视频的二次传播,凸显了内容鲜明的特点,但是为了愉悦大众,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容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就如上文提到的《独孤伽罗: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女人》,就把一代帝王杨坚,塑造为一位为娶小妾而跳河的“妻管严”。 (四)盈利模式单一
在目前的短视频市场,“抖音”“快手”“秒拍”等平台保持着领先地位。以“抖音”为代表,其不仅有平台广告收入,还结合电商,通过引流,利用粉丝的购买力而实现盈利。而在“梨视频”平台上,它主要聚焦于内容的生产,关系建设薄弱。平台的主要利润来源只有平台内容的版权变卖和广告两种模式。
三、 针对“梨视频”短视频的发展建议
“梨视频”在资讯类短视频之中发展较为成功,但是仍然面对着诸多问题,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需要不断寻求突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内容为王,深耕细作
在平民化视角下,资讯民生化和娱乐化不可避免,但是“梨视频”要抓住自己是专业媒体人创造的优势,对于内容深耕细作,一方面,是区别于大多数短视频应用发布内容的低质化;另一方面,真正优质的内容才会受到大众的青睐。第一,“梨视频”制作团队要发挥自己作为专业媒体人的新闻敏感性,对一些常见议题,发掘出创新点,在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中,发布受众真正关心的或者具有重要性的议题;第二,要坚守媒体的职业操守,做好把关工作,避免内容过于低俗化、娱乐化。
(二)多渠道共同传播
“梨视频”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如今有过度依赖微博传播的问题,而平台化的导流并不理想。利用APP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渠道共同传播,有利于“梨视频”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但相比于其他短视频应用,“梨视频”自身的社交属性太弱。未来“梨视频”应该打造平台的专属社区,可以增加互关好友,完善平台的短视频评论、转发、分享等功能,增加用户黏性,完善平台的传播生态链。
(三)引流盈利,平台优先
在短视频的市场领域中,“梨视频”存在下载量不大、用户黏性弱等问题,这会影响广告商在“梨视频”平台的广告投放量。而“梨视频”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在微博上常常有着良好的播放量,如“梨视频”为某企业营销造势的原生广告《一条鱼抵一个月工资》,播放量破万,热度达到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第5名[4]。可见“梨视频”发布的内容有其吸引力,但是平台的传播生态较差。针对此,“梨视频”可以通过微博等平台反向导流,如微博旗下的“秒拍”,就需要下载才可以观看全部内容。此外,“梨视频”也可以学习“抖音”等平台,借鉴其商业模式,线上线下结合,通过视频导入传统电商,把用户的注意力转化为经济。而“知乎”贩卖知识的模式,也值得“梨视频”学习。
在4G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了风口,而在5G时代,短视频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更多人日常接受信息的方式。随着网民的增加,未来短视频的更多受众将是普通大众,这也促使短视频采用平民视角进行叙事。未来短视频的民生类题材、农村题材将会进一步增多。而对于应用平台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短视频领域保持不败之地,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并且打造社交化场景,完善其盈利模式,同时要谨防短视频过度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著名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曾说过: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短视频身为新媒体,受众庞杂,它也应该肩负起公众媒体的职责,不能为了盈利而毫无底线,它们本身也有着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包圆圆,吕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2015(3):12.
[2] 董兰兰.资讯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策略——基于对“梨视频”发布的热门资讯短视频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1):38-39.
[3] 栾萌飞,薛可.基于5W的短视频新闻传播特征——以梨视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40.
[4] 刘界儒.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问题与建议[J].新媒体研究,2017(12):94-36.
[5] 王安军.做百姓爱看的民生新闻[J].现代视听,2016(4):57-59.
[6] 许森.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以付费语音 问答服务“分答”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10): 193-194+196.
[7] 陳雪芳.短视频APP的走红原因及发展探析[J].新媒体聚焦,2018(11):136.
[8] 喻国明.镶嵌、创意、内容:移动互联网广告的三个关 键词——以原生广告的操作路线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4(3):48-52.
[9] 李晓彤.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以“一条视频”为例[D].安徽大学,2017.
[10] 田维钢,王梦媛.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8(5):1-4.
[11] 汤文颖.“三农”自媒体为何受追捧[N].贵州日报,2019-01-09(004).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