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并以学院与相关大型电力企业共建的“厂中校”为依托,构建特色鲜明的基于电力职业成长规律的“五步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在该模式下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遇到的现实问题、采取的措施及运行管理的成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厂中校 合作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88-0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从在校生数量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高等教育整个体系的半壁江山。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仍然十分严峻;同时,企业也普遍反映难以大批量招到熟练掌握生产一线岗位技术技能的员工,这两个难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这两个难题,高职院校必须大刀阔斧地实施教学改革。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顺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的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零距离上岗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在进行充分的企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发、供、用电企业,电力建设单位和相关行业自备电厂及大型电气设备生产厂家等企业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与合作发展”为机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索和实践基于电力一线员工职业成长规律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员”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步,学生通过在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在校内“校中厂”——电力技术实训基地的专业技能实训,达到电气初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二步,将电气中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融入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在校外“厂中校”——广西麻石水利发电厂等企业教育教学区工学交替,在企业现场一线技术员工的指导下,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达到中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三步,到相应的电力行业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顶岗实习,经过多岗位多工种的轮换作业,达到电气高级工的水平;第四步,签订就为协议后,到用人单位“准就业”实习,增强岗位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培养服务企业的责任感,专业岗位技能精益求益,基本达到技师的职业能力;第五步,在毕业后,学生经过几年的生产岗位工作历练,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实现达到技术员的工作能力的总体目标。
  基于电力职业成长规律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切入点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机制。
  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模式的合作,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企业生产一线,掌握广西区域经济的市场脉搏,了解市场的动态,了解社会、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
  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指导,探索落实校企合作育人的可操作性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训设备功能开发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形成“双元一体、校企共建”的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厂中校”校外基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2011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并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2013年,电力工程系成立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推进并深化了学院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研究和实践电力高职院校与电力企业通过在生产一线共建“厂中校”,探索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途径,破解行业企业与电力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企业将尽可能地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通过“搭建平台,深度融合;校企共管,交替培养;校企共育,无缝对接”等模式,协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出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教育教学区。学院分别与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麻石水电厂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书”,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教育教学区。以企业提供闲置的原厂办子弟学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生活区域,并提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部分厂房作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场所。学院陆续投入256.92万元的建设运行资金进一步建设完善,目前学院的“厂中校”共有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面积30391平方米(其中麻石水电厂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区17441平方米、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区12950平方米),教室2641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3300平方米,风雨操场2643平方米,学院平均每学期可安排2000人次以上学生到“厂中校”学习,基本满足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的现场教学、实习的需要。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针对电气试验岗位的实习实训,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和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电气安装及电气试验的实习实训场所,提供昂贵的高压试验设备如智能高压数字兆欧表、盐密值测量仪等,仪器设备总值达231.37万元。通过校企共建的“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利用共享的试验设备进行教学使用,也可以参加企业到生产实际现场的工作,如组织进行对电力电缆的故障测距,直接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办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校企共建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然而,由于电力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性、高危险性、高投入性和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电力行业企业与电力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首先,运行中的带电设备往往电压等级较高,设备试验、维护和检修往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其次,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大量地廉价地进行储存,对安全运行的要求很高,运行、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因此,企业一线技术员工担心存在危险和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往往不大欢迎电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前来实习。另外,电力企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目前的待遇水平远高于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而且他们往往工作也较为繁忙,因此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比较难以实现。因而在建设初期,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并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机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13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请了“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的研究与实践”的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借此契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了一批电力专业骨干教师深入电力行业企业展开调研,分析电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的深层原因,力求在目前电力企业的技术快速发展和对安全运行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努力探索和开拓多种有效途径及措施,提高电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以实现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并高效运行“厂中校”校企共建合作育人的办学模式。
  四、提高电力企业参与电力高职教育积极性的措施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指导,“以企业为中心,校企合作,校企共赢”为目标,经过校企之间多次磋商,逐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双元一体、校企共建”的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厂中校”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协助电力行业企业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班。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功能,根据企业提出的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要求,在每年企业新员工报到入职前提供师资力量协助行业企业举办入职岗前培训班,帮助新员工熟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技术技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职能。
  (二)校企共同编写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及专业实习实训教材。学院希望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供学生参加实习,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设备重新编写实习实训教材;企业也希望能通过学院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库,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便利。
  (三)积极为企业提供岗位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根据企业的要求,学院电力专业骨干教师在“厂中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参与企业的部分科研与技改工作,形成了初步的“合作办学,相互服务,校企共赢”的办学模式。
  (四)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学院安排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跟班实习,在参与企业运行、检修、试验等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学院也对企业一线优秀技术员工进行教育能力的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五)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实现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制度。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师”全程开展教学活动,由学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学生纪律管理。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认真学习领会企业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厂中校”的活动对象是高职学生,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活动对象是产品,活动的直接结果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在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方式中,必须兼顾企业的生产安全、产品优质和“厂中校”中高职学生的技能成长,才能实现校企共赢,才能有效地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办学体制的改革。
  五、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成效
  (一)创建了校企双赢的“厂中校”合作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训设备功能开发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创建了校企双赢的“厂中校”合作育人机制,找到了解决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方法,有效地破解了电力企业参与电力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难题。
  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电力行业企业丰富的教育教学场所和闲置设备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解决了目前电力类高职院校不可能购置动辄需要数千万元的昂贵电力实训设备的问题,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了目前电力类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虚拟仿真情境下进行实习实训外,无法经常性地接触到电力行业企业大型设备进行实习实训的困境,为电力类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提供最好的实习平台,可较好地解决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实训的普遍性难题。
  (二)打造了一支理论知识渊博、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资深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教师对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长为企业的能工巧匠、优秀员工,同时也成为“厂中校”的“兼职教师”。学院也积极安排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专业骨干教师的一线岗位技能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打造了一支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理论知识渊博、实践技能过硬的一流教师队伍,优化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结构队伍的建设。
  (三)立足广西区域为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大批合格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教育质量乃立院之本,是毕业生就业强有力的保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注重引进了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标准、核心价值观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教书育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安全生产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企业的岗位技术技能。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学生参加广西电网校园招聘考试录取人数连续五年荣居榜首,每年进入广西电网及其下属单位就业人数达到200多人,平均每4个新进员工就有1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录取的人数远远多于区内外各高校。另外,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的毕业生每年还有约300多人到中广核、南方电网超高压局、铁路运输部门等相关大型行业企业就业,并且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六、结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当前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立足广西区域,面向电力及相关行业,坚持特色办校,构建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员”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是“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坚持“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特色,是确保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已办成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电力高职高专院校,为广西区域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电力特色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黎庚荣(1974— ),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唐春生(1964— ),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智慧的问题引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有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问题引导,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那
【摘 要】高职院校构建思政课新型课堂文化有以下三条路径: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创造主动的课堂,构建课堂时空文化;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对话型课堂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新型课堂文化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32-02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文化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表现为:教师居于权威地位,学生以服从为主
因甲状腺手术而误伤、误切甲状旁腺而导致永久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甲旁减)占手术的1-1.7%,一般术后一个月即可确诊。而术后数年才出现甲旁减表现者极少见。现报道如下。女患
近日,贵州省贞丰县纪委通报,该县某中学挤占学生营养餐用于“陪餐教师”加餐,该事件相关责任人已受处理。据通报,2015年3月,贞丰县鲁容乡鲁容中学校长开会决定,用学生营养餐经费购买牛肉、鸡肉等,用于“陪餐教师”加餐,并由该校负责营养餐的政教主任具体实施。(4月23日〓新华网)  该校领导的出发点是想改善可能并不富裕的“陪餐教师”的膳食待遇,以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但囿于办学经费的限制,“无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少见的综合征,目前国内外报道甚少。我院去年诊治四例,疗效十分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四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4(1/2)岁,最大12岁,发病时间都在
本文以崇左市大新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讨边远山区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提出专业课教学中应推行现场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综合运用有效教学法,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技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为常染色性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临床变化多样,早期易被误诊而失去治疗机会。我科曾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男,10岁。肝脏肿大四年,走路不稳九个月
在40侧成人下肢中,针对与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有关的应用解剖学进行了研究,在尸体上观测了腓肠肌内侧头及其血管和神经分布,肌皮瓣表面皮肤的血液供应,以及肌皮瓣的转位情
近日,由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等联合举办的2016"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圆满落幕。活动启动以来,全区43所高校共报备作品538件,经校级初选和评委盲审
阐述借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品质的方法,即明确观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指导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强调观察细节,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重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