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医患关系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张照片在网络流传,苏格兰医生梅藤更查房时与中国小患者行礼,这一老一小、一医一患的相敬相亲,在今天的背景下,让很多人感慨。不过,作为一个西方医生,1881年来到中国时,梅藤更要面对的医患冲突,其实远大于今天。
  一个女人喝毒药自杀,送来医院抢救,丈夫紧张地问:“我能不能带走她的遗体?”因为传言梅藤更用的药是取病人的内脏制成。
  1881年,26岁的梅藤更被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派往中国时,鸦片战争刚结束二十年,医疗传教的自由随战后条约进入中国,国人在心理上本能抗拒,加上此时杭州还是一个“城门上悬挂着人头”的中世纪城市,人们对外科手术、人体构造都不熟悉,民间对教会医院有种种传言“教会医师以媚药淫亵妇女,医院被怀疑挖眼剖心用以做药”,西医解剖尸体或制作人体标本,被认为动机邪恶,信徒临终圣事,被认为教士挖死人眼睛“以为炼银之药”。
  梅藤更放弃船行的工作从医,是想帮助“被迷信束缚和病痛折磨的人,使人彻底远离巫术和符咒”,但他的职业恰被看作有邪恶巫术的食人番,这种形象激起原始的恐惧与愤恨。即使官方调查出传言不实,公开澄清也无济于事。在天津教案中曾国藩查证,民众认为装满婴儿眼珠的两个瓶子,打开看是腌制的洋葱。但他无法说服激愤的民众,被斥为“卖国贼”,士人砸掉了湖湘会馆中他的匾额,几乎最具盛名的官员公信力被毁。而法、英、美、俄等七国联合抗议,出动兵舰催压,中国政府最终对国民执以死刑,付出昂贵赔偿平息这场冲突。
  梅藤更的医院没有其他医生,也没有护士,这个行业没有标准,无从招起。他找来一位中国助理。一位女性病人腿部溃烂露出骨头,需要移植皮肤,再三劝说,病人只同意从胳膊上取一小块皮肤。梅医生找助理来工作,找不到,助理害怕要她捐出皮肤,逃走了。医生夫人找到她,承诺先捐出皮肤作示范,助理旁观后颤抖着伸出了胳膊。但还是不够,梅医生训练妻子从自己胳膊上取下皮肤,再教给她如何移植给病人。
  1883年,在写给教会的信中,他说这一年看了3019个病人,259人住院,但医院太小,戒烟所只有16张病床。他需要去50万人口城市的郊区救济病人,杭州当时交通工具是轿子,梅藤更不适应别人抬自己,设计了杭州第一辆西式钢圈马车,看上去是一只小驴车,只容一人乘坐,须亲自驾驶。
  梅藤更决心用余生之力建一个大的医院。
  筹款很困难,很久后他才收到圣公会的回复,又过了很久,才有时间拆开堆积如山的旧信,看到信中夹着的1700英磅支票,一夜没睡,开始设计医院。
  广济医院在1884年建成,但这些钱不足以支持梅藤更理想中的医院,他向自己的私人朋友募捐,麦克莱爵士的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生前他想成为一个医疗传教士,为了满足这个遗愿,这位父亲捐赠了一万英磅。
  用这些钱,医院装备了杭州最早的发电机、自来水塔、电灯和第一辆汽车。旅行中国的英国作家伊莎贝拉·伯德写下她的观察——“它们在照明、通风、卫生施设、分科与组织方面较之我们的最好医院也毫不逊色。”她印象极深的是医院用著名的宁波清漆涂刷,“那是真正的漆,它缓慢凝固形成一个非常坚硬的表面,反光性好,能耐受每周的煤油擦拭,大大有助于卫生。墙、地板和寝具的清洁是这样好,一尘不染,无可挑剔!”
  广济医院有了自己的药房,自制针用葡萄糖、x线硫酸钡、百日咳药水、奎宁针等等。医院开始吸引中上阶层的患者,疗效是最直接的说服力,梅藤更医治好杭州的八旗都督后,敌对的气氛就消失了。此时洋务运动中兴,朝中重臣荣禄、李鸿章、曾纪泽、沈桂芬都与西医私谊亲厚,伦敦会传教医师科克伦曾深入宫闺替慈禧治病得到信任,1904年,筹建北京协和医学堂时,慈禧提供万两白银襄助。实用主义的思想之下,西医甚至进入中国的政治与军事体制,梅藤更被委任为杭州海关外科医师,承担检疫工作。
  广济医院的国内捐赠开始多起来,袁世凯、孙传芳都在名单之列。
  梅藤更开始兴办教育,建设广济医校,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大都减免,由英国人捐赠。伊莎贝拉说,此时英国人对梅藤更在中国的耗费已经“啧有烦言”,但梅藤更一念不息。某天他医治完一个“生平所见最可怕”的麻风病晚期患者,到花园呼吸新鲜空气,正是初夏,玫瑰、百合、柠檬、橙、紫藤和紫丁香正开,两种气息的对比给他很深刺激。麻风病极为酷毒,最痛苦的是被隔离于家庭和社会之外。他自知这种病无法根除,但应“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梅藤更与圆通寺方丈交好,购买寺庙土地,在西湖之上、保俶塔之侧建起麻风病院,只收挂号费就可接受免费治疗。但有市民认为这是冒犯,麻风病院挡住阳光,阴影投射在宝塔上,影响城市的好运和繁荣,散布病毒。当地士人与佛教徒也都不快——“佛教之地,岂能拱手让给耶稣?”以土地纠纷之名提起诉讼,梅藤更不得不交出契约,由政府购回。
  梅藤更將病人迁往松木场分院,郁达夫为写小说曾专门去那里小住,描述他的印象:“高低连绵的山岗。医院红色灰色的建筑,映着了满山的淡雪和半透明的天空。早晨一睁开眼,东窗外有嫩红洁静的阳光在那里候他,铃儿一按,看护他的下男就会进来替他倒水沏茶。澄清的空气里,会有丁丁笃笃的石斧之声传来。寂静的长空,寂静的日脚,连自己的呼吸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护士量热度,换药,谈一阵闲天,扶杖走出病室,慢慢的守着那铜盘似的红目的西沉。”
  有位女性临终前叫来梅医生,对他诉说:“我年轻的时候他们叫我美女,因为我长得好看。现在我脸丢尽了,身子也臭了。”
  病人的声音很小,很弱。医生没说话,只是坐近在床前听着。
  这一段沉默饱含无奈,也充满理解,这是医者的信念——不一定能治愈,却总是在安慰。
  华丽荐
其他文献
在我50岁生日前后,我变得比以前更加注意时间的流逝,内心深处能觉察到一种最原始的认知,认知到我剩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这种感觉蔓延到了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并决定着我在每一刻会如何反应。这让我对每一个体验、每一个觉醒(老天,我还活着,我今天还有机会能够做好它)都有更多的感触和欣赏。  我仍然试着去接受一切经历,甚至包括那些负面的。我总是会花这个时间——即使只是早晨的一分钟——缓缓呼吸,让自己感受到
不知何时起,“珍惜请你到家里吃饭的人”,成了网上一句流行语,感动了许多人。  如今朋友聚会,虽然也有邀约至家餐聚的,但更多更流行的,是聚会之后,一起下馆子。  曾经,在北京,在家里请客,才是正道。就像我们在过去的小说、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请客就是买瓶老酒,买点菜回家做,几个家常小菜,天南海北聊去,其乐融融。  1985年秋天我到北京求学,我还是个囊中羞涩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在学校,三年级之前,除非来
对很多事物的了解乐于停留在表面,并非缺乏深入的能力,也不是没有时间上的耐心。相反,对于任何事从来都是耐心大于勇气。那么,满足于围绕着一个花园反复徘徊而无意叩门的喜悦,是出于担忧甚至恐惧,还是不愿意接受一种更亲密的关系?我们从他者的世界里能够获得什么呢?我们的期待又是什么?仅仅是一种全新角度的观照么?还是企图在他者身上看到自己的投影?历史,哲学,艺术,流动着的城市,一场音乐会,一个故事,所有熟悉和不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当然是按照四九年后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我记得最后还有赵树理的照片——平心而论,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分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
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话击中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害,阐明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叶老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當吃货成为画家
古代人整天为生存而操劳,没时间无聊;当代人整天看电视、玩手机,也很少会感到无聊。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杰弗里·奥尔巴赫说,人类是从18世纪才开始感到无聊的。他在《帝国主义的无聊》一书中说:“虽然有学者把无聊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但是大部分证据显示,无聊是现代的建构,在18世纪中叶之前,没有‘无聊’这个词,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如果人们感到无聊,他们不认识它,也没有这样表达过。”  在前工
1  月亮,它生锈了,还是生垢了?  与古代的月亮相比,  现在的月亮不够明丽,不够空悬,  失去了笼盖四方的统摄力。  在古代,它是诗人的圣母。  现在,它灰暗,冷漠,  如同一位恶婆婆,  虐着桂花树上的娇娇女。  与童年的月亮相比,它不够传奇,  它也曾是我的眼镜,然则已  不够神秘,略显俗气。  如果敲一敲,它还响不响?  月亮那么高,  但已在睡梦里失去了贞操。  有时间,我觉得它已体无
大家都认为,童年逝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小时候的自己长大之后也就消失了,我也不例外。但在2000年,在我陪着我的孩子玩耍的那个寒假,我意外地又重新过了一次童年。那一年冬天,我40岁,我的小孩九岁。  自从我跟小时候的自己相遇以后,我解开了很多谜,包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其实,一切都有脉络可循,而这个脉络和童年紧密相连。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么多题材的漫画,无论
10岁左右的他,家里很穷。在所有的邻居家的孩子中,我和他玩得最好。因为我们都喜欢看闲书,常常在一起共享资源。   他的书没有我的多,他想读书却读不到,因为他的零花钱太少。   于是他找我借。   我爸书柜里的书放得满满的,而且对我是敞开的。他摸进我爸的书房,两眼放光。   我开始担心:“你别弄坏了,小心,别弄脏了,我爸会骂死我的。”其实我爸并不介意,他并不是那么凶。   这么来回两三次,